- 盛宣怀与中国近代教育
- 欧七斤
- 3703字
- 2021-03-30 20:56:04
三、其他技术学堂
上海格致书院 上海格致书院是传播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式教育机构,由我国近代科学家徐寿、英国传教士傅兰雅等人于1874年春开始筹建,1876年初步落成,设学宗旨“欲中国士商深悉西国人事”。名为书院,实质是传授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近代学校。徐寿、华蘅芳、王韬等近代名士先后主持书院,为传播西学作出过重要贡献。王尔敏称其“为中国近代新制教育之滥觞,更是近代科学教育之先驱”;夏东元称其为1880年代前后“最高的科学技术学府”。校址设于英租界福州路元芳花园北首(今上海格致中学),办学经费由中外绅商捐助,尤以官绅捐款最为踊跃,盛宣怀便是热心的赞助者之一。他在筹建时即曾捐助银洋100元,每年常捐银洋6元,是34位年度常捐者之一。在博通中西之学的王韬任格致书院山长期间(1885—1897),盛宣怀不仅赠以钱款,且受邀为书院考课特课命题、批阅学生课题论文的重要成员,并出资奖励优胜者。仅1886—1893年,他为格致书院学员论文命题6道,成为同期书院命题数最多的一位官绅。所命题目如“中国邮政应如何办法,其各以实义条对”,“轮船、电报二事,应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均注重学以致用,关乎富强治术而深得王韬赞誉。1889年5月,王韬寄呈新刻格致书院课艺10部,并附信说:“非由阁下造就后进,乐育人材,何能致此宏岁课卷。”盛宣怀热心参与格致书院教学活动,反映出他对于传播西学与新式教育的积极态度,在此过程中,盛宣怀增进了对西方科学技术及其教育的深入理解,同时也参与培养造就出格致书院一批从事社会改革的人才,如钟天纬、赵元益、叶澜等,钟天纬、赵元益等成为盛宣怀办理洋务与新式教育的得力助手。
轮船招商局驾驶学堂 前述盛宣怀有志于创办商船学堂、矿务学堂各一所。早在1885年初,盛宣怀即专门函请近代科学家徐建寅代为酌议驾驶学堂办法,徐建寅复书详告盛宣怀,建议参酌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办理章程与经验,在“招商局各轮船及南洋各兵轮需材甚多”的上海创设更为相宜。并特别强调学生于学堂中学成之后,必须随船出洋,习练数年,方得学理与实践兼备的有用之才。此议深合盛宣怀办学理路。1899年12月,盛宣怀上李鸿章禀帖,称自己所管招商局“费用之最巨者,莫如用洋人与用洋煤两宗”。“窃思借助于彼族,不如求材于内地。”拟以该局盈余充当经费,招收学生100名,学以数年后分派各船,“徐图替去洋人。”李鸿章批准所请,要求盛宣怀“妥细商筹办法章程”。然至1892年盛宣怀邀请其挚友郑观应主持轮船招商局后,驾驶学堂才付诸实践。是年,郑观应以“本局轮船日增,驾驶皆用西人,吃亏极大,亦为我国之羞”,致书招商局督办盛宣怀,提议开设前议驾驶学堂,并拟定了比较周全的办学措施,得到盛宣怀的大力支持。同年,招商局驾驶学堂正式成立,聘请“江裕”轮船长、美国人鼐德为学堂总教习,以“泰安”轮船为教练船,招收学员数十名,以《拟定“泰安”练船规条大略》等规范日常教学与实践,务期培养出能够驾驶船舶的本国人才。然不数年后,驾驶学堂停办,盛宣怀、郑观应所办驾驶学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航运人才匮乏的问题。
北洋医学堂 1892年盛宣怀调任天津海关道后,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督率朱其诏等官商捐筹巨款,在天津城外创建一所医院,并接办了李鸿章1881年设立的“总督医院附属医学校”(亦称医学馆),添建校舍住屋,扩充为北洋医学堂(天津医学堂),于1893年12月8日开学授课。医学堂聘留美幼童出身的林联辉担任总办、英国医官欧士敦为监督,课程按照西方医学校的标准设置,一切费用在海防经费中动用。北洋医学堂被后人称为“我国政府自办西医学校之始”、“我国创办最早的国立医学堂”。学生毕业后,大多派赴海军各营舰充当军医。该学堂于1900年关闭,后经袁世凯恢复,改称海军医学堂。
汉阳铁厂钢铁冶炼学堂 从1895年开始,盛宣怀将兴办正规系统教育作为兴学重点,但他仍继续在其所经营的厂矿之下设立了一些技术学堂,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人员。1896年5月,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委任得力助手郑观应为汉阳铁厂总办。盛、郑都清醒地意识到,欲使已陷入困顿危机的铁厂焕发新机,人才是关键。除继续高新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担当重任外,铁厂应尽快自设学堂培养本国技术人才,“为将来替代洋匠地步,月薪可减,钢铁货成本自轻,又免为他人挟制。”
1896年11月,郑观应建议“就近铁厂或在大别山上设一大学堂”,聘请中外教习,考取略晓数理之学生40名,上午读书,下午入厂学习机器。此即郑观应所谓“半工半读学堂”。次年2月,郑观应再次函催盛宣怀,应在铁厂内速办冶炼学堂,以使将来不必借材异域,并呈送《拟设钢铁冶炼学堂说帖》及章程6条,计划招考学生40名,“以二十名学以二十名学镕炼(炼钢炼铁兼习化学事),二十名学机器(学重学机器绘图事)”。盛宣怀很快接受铁厂总办郑观应建议,复函称“汉厂学堂自系正大文章”,同意开设,并授意汉阳铁厂翻译李维格,制订《拟设汉阳钢铁厂学堂章程》,对学堂规模、行政、功课、规章制度、开办经费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依据《章程》,汉阳铁厂内设学堂一所,招收培养14至20岁青年学子,以造就一批钢铁业专门人才。学堂共分化算、炼铁、炼钢、机器等四个专业,由学监总理一切事务,各教习均由厂内工程师担任。学堂设图书楼、实验室,开办费需银1万两,每月常川经费银515两。学堂于1897年开设,盛宣怀委郑观应兼任总办,1900年春李维格接任。首批就培养出学生30名,缓解了铁厂用人之需。因缺乏相关史料,该学堂具体办理情形尚待进一步考察。
奏设铁路法文速成学堂 1905年卢汉铁路全线通车后,盛宣怀沿路视察各路站后,发现铁路技术用语多为法文,因此亟需通晓法文的车务管理人员。当年9月,盛宣怀奏呈《请设铁路法文速成学堂片》。他在奏折中说:“此次勘验卢汉路工,沿途察看情形,备知行车在事人员职司虽微,关系甚重。”但因“借款造路,管理必需洋员。既用洋员,则各员司必得谙晓语言文字之人,方免隔阂”。由于“卢汉路员如站长、票房车首等项,向用法文”,“而各站员司与客商货物,事事直接于全路利弊、名誉尤为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切要之举,自宜先设铁路法文速成学堂。凡卢汉、正太、汴洛各路需用车务人员,皆可取材于此。”他请设在京城暂租民房即刻开办铁路法文速成学堂,派委候选知府衡璋(倭仁之孙)驻堂经理。9月7日奉旨准予开办。该学堂是否确切开设,办理情形如何,尚有待查考。然盛宣怀奏设铁路法文速成学堂,是我国首次建议开设培养铁路管理速成人才的学堂。
综上内容,将盛宣怀历年创办或参与兴办各类实业学堂及传统书院列简表如下:
表1-1 盛宣怀创办或参与兴办实业学堂及传统书院一览表
注:盛宣怀担任中国电报总局督办期间,曾在太仓、江宁、胶州等地设立电报学堂,然具体经办情形不详,该学堂等未列入上述简表。
如表1-1所示,从1860年代末至1905年前后30余年间,盛宣怀参与办理、改良传统书院各1所,主持创办或参与兴办各类新式学堂略计14所,其中主持筹建的学堂有天津电报学堂等9所,参与筹建的有轮船招商局驾驶学堂1所,主管的有汉阳铁厂学堂等3所,扩建的有北洋医学堂1所,捐助并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格致书院1所。学堂大多设于天津、上海、汉口等通海口岸,也是盛宣怀所管企业、任职驻所比较集中的城市。教育史学界认为,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即所指洋务运动时期,国人自己创设的各类洋务学堂约30余所。同期,盛宣怀主办、参与主办的此类学堂至少有10所,可见盛宣怀是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重要兴办者之一。
盛宣怀主办或参与的这些学堂具有以下特点:①性质上属技术实业学堂。上述学堂涉及电报、矿务、轮船、医学、冶炼、铁路等诸多实业交通领域,以电报、铁路技术类学堂为最多,又以电报学堂办理时间最长,也最有成效;②大多学堂直接为盛宣怀经营的各种洋务企业培养急需的专门技术人才。除医学外,其余各领域都是盛宣怀主持或投身的重要实业部门,这些实业学堂显然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大多数学堂是实业部门、机构的组成部分或附属机构,直接为盛宣怀所管实业部门造就所需专门人才,这从一些学堂名称,如轮船招商局驾驶学堂、卢汉铁路学堂等便可看出;③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的特征。这些学堂以学习西方实用性科学技术,即“西艺”为主,又以西方国家语言文字即“西语”为基础,采用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明显有别于官学、书院、私塾等以科举入仕为主的传统教育,它们与同期其他新式学堂一起,促进了新式教育的萌芽,实际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
但是,盛宣怀主持下的洋务技术性学堂,忽视西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属于操作型工匠;管理上依附于实业部门,人事重叠,效率低下;各学堂多为洋务企业急需人才而附设,创办一种实业即开设此种学堂,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没有严格稳定的学制,少则半年,多则四年,一般在二三年之间,属于实用技术培训所性质;加上全国新式教育风气未开,科举取士与书院教育仍占据主流,招收来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小学、中学普通教育,就直接接受专门技术的训练,教育环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倾向。这一系列缺陷的存在,制约着既具备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又能够自我发明创造的高素质人才的养成。对技术学堂办学模式的这些反思,推动着盛宣怀着手实施系统的普通教育的规划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