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炼金术2:如何用产品驱动企业成长
- 史贤龙
- 2091字
- 2020-08-26 14:08:33
第三节 给顾客赤裸裸的利益
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是正确的废话
产品进入市场的每一天都充满杀机,因为没有不进行比较就掏钱购买的顾客。即使您的产品已经成为顶级品牌,依然要面对众多反复掂量选择的顾客——这是企业烦恼不断的根源,也是营销价值的荣耀之源。
市场无和谐,和谐非市场。竞争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首当其冲。
营销教科书教导企业,产品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有效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在解释产品热销的原因时说,我们的产品满足了顾客的需求,是我们研究市场、技术攻关的成果。
满足顾客需求真的是产品热销的核心吗?这个显而易见的逻辑谬误竟然被当成了营销真理:
Q:请问,有不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吗?
A:好,您说的是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Q:那么,什么叫有效满足呢?
A:就是指顾客更愿意购买您的产品,而不是其他企业的产品。
Q:那么,这不就是指驱动顾客购买的真实动力,并不在于满足需求,而是如何有效吗?
所以,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产品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您的产品是否有效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现实中,因为这个定义,很多企业的产品经理罗列了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百个特点,就是没有聚焦在自己的产品究竟是“如何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个关键点上。
关注、研究顾客需求,这只是产品基础属性,不是智造产品的关键点。需要真正回答的问题是,产品是如何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而不是顾客需求是什么或有什么。
让我们来看一下关注满足顾客需求的企业与关注有效满足需求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产品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哪个产品更有效地提供利益,而不是产品是否有需求基础
汉王科技是一家重视产品创新研发的公司,以研究汉字手写输入技术起家。2006年,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横空出世,E-ink墨水显示技术迅速改变了被MP4占据的电子阅读市场,电子书成为数码产品中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新产品。
汉王科技决定2007年上马电子书,并取了一个专有产品名称“电纸书”。2008—2009年汉王电纸书成为国内电子书销量第一,占有当年70%以上的出货量,2010年3月18日,汉王戴着电子书行业第一品牌的王冠成功登陆创业板。
2010年3月18日,汉王科技发布2010年年报:公司全年总收入突破12亿元,较2009年增长112.71%;实现净利润8790.16万元。
三年亮丽业绩还没散去,2011年4月18日,汉王2011年一季度报出台: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13%。净利润为-4618万元,同比下降210.29%,预亏4000万~5000万元。
汉王股价从最高175元跌至除权后的24.33元,2011年5月24日创出18.62元的新低,成为创业板市值腰斩之首。
为什么一年前还是炙手可热、风光无限的产品,一年后就变得如此狼狈?
汉王董事长刘迎建,2010年底解释汉王四季度财报中的高库存时,将失败原因归结为2010年5月苹果ipad的上市。其实ipad在产品功能与定价上,与电子书都不在一个品类之中;到2011年5月,刘迎建公开承认汉王电子书定价过高,此时的汉王作出大幅度降价的决策,将售价在1500~3300元的电纸书降价至900~1800元的空间。但一切已为时太晚,汉王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真问题。
正如汉王在上市时错误估计电子书市场,作出离谱的价格策略,2011年汉王的降价同样是马后炮,连亡羊补牢的效果都不会有:因为电子阅读器(终端)的热点已经不在E-ink,而是MID(移动互联网终端),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甚至未来的WebTV。
汉王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在产品思维上,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是如何有效提供顾客利益为目标的企业战略之中。
2008~2010年,汉王站在国内电纸书市场的导入期,产品定价的依据不仅是元太电子控制的E-ink墨水屏的供应成本,还有汉王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央视、明星代言、户外广告、旗舰店零售终端等大手笔的传播造势。
正是这个市场策略显示出汉王犯了两个致命的产品战略错误:一是没有按照电子产品的普及化规律制定产品战略;二是没有在电子阅读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忽视了数码产品的基本规律:产品价格与普及率之间是反比关系,成功企业都是通过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获得市场占有率,从而成为行业第一品牌,而不是靠广告支持的高价格定位。
汉王的定价高高在上,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命运:2010年9月盛大Bambook电纸书以999元价格上市,汉王同等功能配置的产品售价为2380元;2011年5月,在汉王推出990元的价格后,盛大将Bambook价格降低为499元。2011年6月推出的买499元盛大文学点卡送Bam-book活动,开启了电纸书终端免费的时代。
以销售终端产品为核心的汉王被逼上了绝路,电子阅读产业链向内容收费而不是终端收费的方向转移。
盛大作为电纸书的后发者,不仅准确作出了符合电纸书品类规律的产品定位,更把握住了产业链价值环节,较好地利用了盛大文学形成的内容价值链。
汉王铺天盖地的广告唤醒消费者对电纸书的消费兴趣,盛大相对低调地(Bambook营销主要靠新闻与网络传播)价格拦截,抢夺消费者购买的果实。
关注如何有效,是一种外部市场导向、策略性竞争导向的产品思维;关注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往往是技术导向、内部价值导向的产品思维。
这两个思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是否卖得动、卖得好,还会成为潮流与落伍、先驱与先烈的分水岭。
几乎每个品类市场都会上演类似的故事。核心的教训就是,顾客要的不是企业的产品是否满足需求,而是产品是否有效地满足了需求。
简单地讲,顾客购买产品的关键驱动力,不是产品是否满足了他的需求,而是产品给他带去了多少有比较优势的利益,比如盛大在同等硬件配置下的低价格与丰富内容。
从需求到利益,是产品引擎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有销售力的产品利益的五种类型
让顾客不仅心动、而且会采取行动的产品利益有哪些?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因为顾客需要的产品利益远远比需求要简单得多。
顾客利益的核心是一个字:值。如果产品利益能让顾客认为“超值”,那您的产品将会自己“长腿”——顾客的口碑就会为您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顾客。
可惜的是,现实中都是企业自说自话地列举产品的特点、功能、对顾客的好处,并非顾客的真实感受,如前面所举汉王电纸书的案例。
根据我们的总结,真实的产品利益只有五个类型,企业必须在此五类利益里为产品找到至少一个能够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产品之“针”,后续的广告、渠道、销售等都是在强化这个针尖对顾客的刺激。下面就是产品利益驱动消费者购买、进而驱动企业增长的真实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 产品利益五连环
1.产品利益一:性价比
产品价格没有绝对的高与低,对于每个企业的产品来说,性价比才是顾客关心的内容。性价比,是顾客效用与竞争产品之间的函数,即性价比需要两个条件:顾客效用、同类竞品。
在性价比的概念上,价格战才是可以理解的,如电纸书等电子产品。
对于没有参照竞品的新产品(新品类市场),顾客认为的性价比高低,取决于产品价格与顾客效用之间的心理落差,如格兰仕以价格为手段切入市场的时候,主要是利用了顾客对微波炉产品心理预期价格与格兰仕产品价格的落差,使价格战有效地拉动了消费。
高性价比,是产品长盛不衰的秘诀,当这种产品与特定品牌紧密结合的时候,就构成强势品牌的基础。
2.产品利益二:特殊功能
产品都具有功能,如果产品具有的功能不够特殊,就很难让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平庸的产品功能再多,也不会刺激顾客的购买神经。
治感冒的药:康泰克的利益点是缓释技术,可以24小时持续作用;快克、银得菲的利益点是好得快;白加黑的利益点是黑片睡得香、白片不瞌睡。
王老吉凉茶:怕上火,喝王老吉。
高露洁牙膏:预防蛀牙。
娃哈哈营养快线:早餐来一瓶,精神一上午。
宝洁更是产品利益的提炼专家:飘柔——柔顺,海飞丝——去屑,潘婷——营养发根,沙宣——柔顺。
特殊功能并非指“特异”功能,而是大多数产品都具备、都可以挖掘出来的某种产品说辞(独特销售卖点——USP)。
3.产品利益三:赠品
企业通常将赠品当做一个销售过程中的促销问题,实际上,将赠品作为产品策略,是制造产品利益的重要手段。
买300元微波炉,送3000元手表。这是当年格兰仕新品上市时的促销广告。
买水送钻石。这不是欺骗,是真实发生的产品促销案例。
赠品没有价格、特殊功能那样持久的驱动力,对产品的效用也好坏互见。上面所举的两个案例中,都是利用的一些价格透明度低、毛利空间大的产品作为赠品,格兰仕在利用赠品策略撕开市场后,迅速转入常规赠品——买微波炉送厨房五件套等。买水送钻石,虽是产品清仓、企业转型背景下的无奈之举,但这种大胆嫁接的思维亮点值得借鉴。
4.产品利益四:附加服务
樱花油烟机——永久免费送网的倡导者、海尔——五星服务,这都是买产品送服务获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海尔的五星服务,甚至最终将免费服务(安装)变成家电产品的标准配置。
大多数产品在附加服务上的挖掘是不够的。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对产品附加服务的设计,将强势品牌的顾客转变为自己的顾客。
终端拦截是渠道运作的一种方式,附加服务拦截,才是真正的“终端”拦截。
5.产品利益五:精神满足
并非品牌才讲精神,产品是品牌的物化形态,精神满足是产品利益驱动的重要内容,从驱动力强弱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精神感受。
(1)身份感。所有的时尚品、奢侈品都是在诉求产品使用者的身份差异,即身份感。住房、汽车更是如此。
在普通产品上,身份感也是重要的产品利益元素,如茅台酒、五粮液酒的社会象征价值。集成厨房诉求的中产富裕的现代家庭主妇形象;橄榄油、玉米油、山茶籽油诉求注重健康的成功人士,都是以身份感为核心的产品利益。
(2)好看。顾客是否会因为好看产生本来没有的购买冲动?顾客是否会因为产品好看支付更高的价格?答案都是肯定的。
化妆品、酒类都是包装决定内容的典型品类,这说明在好看驱动要素上,男人与女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消费产品的类别有异。
消费电子产品,从索尼、三星、LG到如日中天的苹果,产品的好看是重要驱动力。当好看不再仅仅是指包装,而变成产品的品相,构成一个产品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好看这种驱动力将会产生持续驱动的效果。
(3)情感,如爱、性感、文化。之所以将情感列为产品利益的最后一点,是因为产品的情感利益通常需要广告传播的配合,一般很难在产品上直接体现。比如爱:纳爱斯——为母亲洗脚(爱);性感:西门子电冰箱——你要几度就几度(性感)。
文化是可以在产品上直接呈现的情感形式,比如中国的送礼文化孕育的保健品礼品化,中国节庆消费产品如汤圆、粽子等,都挖掘了产品与特殊文化习俗之间的关联点。
综上所述,当企业在实力不够、品牌资产不强的情况下,产品利益的挖掘就显得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说,给消费者提供“赤裸裸”的产品利益,是保证低成本营销成功的第一关键。
从产品的需求思维转向产品利益思维,抛弃那些产品说明书式的产品解说词,去寻找、创意让顾客心动的赤裸裸的产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