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些年我走进的家庭(3)

林林和西西由阿姨和老师陪伴在外场玩,我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完成一份两个宝宝的一日作息安排表,其中需要填写每个时间段两个孩子的事项安排以及陪同人。刚填好一日作息安排,还没等我开口,妈妈先开口了,“老师,之前都一直很好的,林林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时候,我们带西西去看她,都很好的,她对弟弟比较让着,怎么一接回身边就这样啦?”“这个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此之前林林的表现有没有什么不同?比如过分黏人、又或者特别想要得到你们的关注?”爸爸妈妈沉默了一会儿,爸爸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老师,有一段时间家里经常有客人来,大家一进门全都和小的打招呼或者要抱小的,林林就会很生气,本来没必要让我们抱,但她偏不放手。后来还有一段时间,就是要求用弟弟的奶瓶喝水,喝奶,还叫自己小西西(弟弟的名字前面加了个小)。然后弟弟要什么她就要什么,无论怎么说都不行”,妈妈补充道。“那当姐姐叫她自己小西西,并且和弟弟抢东西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回应的?”我进一步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反馈,因为行为是孩子心理的外在表现。“我们还逗她,说大女孩儿不应该再用奶瓶。抢玩具当然是大的要让着小的啦!”爸爸妈妈几乎异口同声。和爸爸妈妈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又和爷爷奶奶还有阿姨确认了一些我的推测,基本上的统一回答是:大的让着小的、弟弟还小要多照顾一些、弟弟比较黏人离不开妈妈等等,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里在为姐姐呐喊“你们都是弟弟!弟弟!我只有3岁,那我呢?”

结果爷爷奶奶写过的两姐弟的作息时间,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包括就餐、休息、活动等,从中可以看出,家里的一日活动的安排是以弟弟为主的,只有在弟弟休息的时候,姐姐林林如果恰巧还没休息,她才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单独相处,除此之外林林是被塞在弟弟西西的一日作息缝隙中的。再加上全家人和亲戚朋友对弟弟的关注,让姐姐林林感到了失落。哭闹、哭喊、打弟弟,这些行为的表面,姐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弟弟出生后的半年,我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我每周只能见爸爸妈妈一次,为什么呢?

●我终于回家了,弟弟一哭闹妈妈就去陪他,而有的时候我需要他们的关注,他们总是让我等一等,他们还爱我吗?

●家里来客人啦,他们都围着弟弟忽视我,是我哪里不好吗?

●弟弟要什么都给,如果我比他还小,我吃吃奶瓶,叫自己小西西,是不是妈妈就多关注我一下?

●弟弟抢了我的玩具,爷爷奶奶都说我要让着他,可是我心里委屈,那个玩具我还没玩好呀!

姐姐林林的各种行为表现,无非是要提出抗议并希望爸爸妈妈关注她,希望爸爸妈妈接受她从独自一人享受爸爸妈妈全家人的关爱到现在被弟弟分走了大部分关爱的失落心情。

林林和西西的现象,在二胎家庭非常普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sibling rivalry(同胞争宠)”,在家庭中由于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是家长对待方式差异化而造成的兄弟姐妹间出现的争宠、嫉妒、互相攻击等行为表现。

家庭指导方案

●单独的相处时间:每天爸爸妈妈要预留出单独陪伴林林活动玩耍的时间,这个时间里面爸爸妈妈可以轮流,让姐姐林林感受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是没变的。

●全家亲子活动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爸爸妈妈和姐弟两个一起玩耍互动,在过程中多多鼓励姐弟两个的互动,并且对姐姐给予弟弟的谦让和照顾及时鼓励和认可。

●从思想上接受弟弟:通过绘本阅读让林林从思想上真正接受弟弟的到来,例如:《汤姆的小妹妹》、《纳豆妹妹我爱你》、《淘气弟弟来了》、《我会有个弟弟吗?》等绘本,并且明白爸爸妈妈比较关注弟弟不是因为更爱弟弟而是因为弟弟小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并且爸爸妈妈非常希望并欢迎林林和大人一起照顾弟弟。

●出现冲突要公平公正:家里有了小的,发生冲突家长总是不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凭借“大的让着小的”一边倒原则,长此以往,老大的很多正当需求被忽略,情绪被压抑,而老二变得非常霸道无理。所以在后续的带教中,家人对待林林和西西的冲突要做到对事情的公平和公正,并将冲突变成非常好的学习和教育机会,教两个孩子如何和对方协商要玩具、如何等待和轮流。

一个多月后,在早教中心又碰到了林林的妈妈,之前几次看到他们都是全家一起出动,很少有一个人带着两个来玩。妈妈很高兴地告诉我“经过两个多月,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单独和林林互动和沟通,还有全家人把关注平均分配,甚至来家里的客人,来家前都会被嘱咐要分别先抱两个然后再互换。林林之前的无理由哭闹和打弟弟的行为都明显减少了,家里气氛和谐了很多。今天妈妈自己带姐弟两个来玩,这要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妈妈边说边笑。看着眼前的画面,我的幸福感也瞬间提升。其实只要家长愿意多花一点时间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多花一点时间想想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会少很多争执和眼泪,收获更多的欢笑……

我认命我要上幼儿园啦

宝宝:雯雯 39个月 女孩

参加家庭指导的带教者:妈妈

4月是上海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入园面试,家长一方面欣喜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即将独自进入“社会”生活学习而担忧。

●我们还不太会吃饭,怎么办?

●我们大小便刚开始训练怎么办?

●我们比较怕生黏人怎么办?

●我们总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怎么办?

●到时候送幼儿园哭怎么办?

●到时候送幼儿园总生病怎么办?

●到时候送幼儿园不适应怎么办?

●到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我哭怎么办?

去年的11月的一个周末,我在早教中心办公,偶遇雯雯的妈妈。她看到我就把我拉到一边,看她焦急的表情,我就知道一定是雯雯上幼儿园的事情。“Linda老师可碰到你了,我家雯雯9月初上你们幼儿园了,她是那种狂哭型,第一周开始狂哭,老师说除了累了休息个5分钟基本不停。现在去了2个月了,倒是不太哭了,就是每天闷闷不乐,也不和小朋友玩,不会有什么问题吧?”由于雯雯是老会员我对她的情况基本熟悉,所以直接进入主题。

雯雯39个月了,24个月时开始上早教,当时上早教的原因就是因为妈妈感觉孩子怕生敏感,想通过早教扩大孩子的社交圈以提升社交能力。当时情况是到了早教中心就要家里人抱着,放都放不下,更不要说进入教室上课和小朋友互动了。当时也是我做的咨询,制定了两个月的过渡计划及家庭教育方案,家长非常配合,孩子进步很快,后来环境熟悉了就开始融入集体活动。这一年多来进步很大,性格也开朗了很多,但我知道对于雯雯这一类比较敏感怕生的孩子,上幼儿园的确是非常大的挑战。

“上幼儿园前我和你说的那6件事情的前3件事情准备得如何?”我想从基本的过渡期了解。我指的6件事情是指入托入园宝宝的过渡准备事宜。

1.幼儿园作息时间准备

2.独立吃饭喝水

3.独立大小便

4.语言表达需求

5.听指令和专注力

6.合群与同伴分享

前3件事情是在入园前半年到一年家长需要帮助宝宝准备的,之所以要了解这3项是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入托入园的适应性,自理能力好的宝宝更容易获得认可和自信。

“前3项我们准备得还不错,照你之前和我们说的,入园面试后我们就要了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进行调整,吃饭和大小便是刚来早教的时候我们沟通过,所以那时候我们就开始准备了。老师说她自理能力没问题,只要情绪好的时候她自己什么都能做好。就是闷闷不乐,总是问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妈妈奶奶什么时候来’,小朋友找她玩时她也不理别人,老师发了玩具她就自己拿到一边去自己玩。这不最近老师说,那天他们班级来了个新生,小姑娘哭得特别厉害。她这次倒是非常主动和人家说话,你猜她说什么?”雯雯妈妈开始卖起了关子。“她说你别哭啦,哭也没有用,你妈妈不会来接你的,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她这是认命了吗?”雯雯妈一边说一边笑。我听了感觉孩子的语言很好笑但同时担心雯雯带着这样无奈的心情不能快乐地在幼儿园学习,于是我打算到幼儿园和雯雯“陪读”一天。

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后,周一早上8:30我如约来到幼儿园门口。和父母度过了愉快的周末后,周一早上孩子的情绪总会有些许的起伏,撒泼打滚的,哭闹耍赖皮的,雯雯也不例外。不一会儿,雯雯妈妈拖着雯雯朝幼儿园走来。雯雯一直在和妈妈说:“你再陪我一会儿好吗?你等下再去上班吧!你要第一个来接我呀!”妈妈也被雯雯情绪感染有些忧伤,于是开始嘱咐老师:“老师她昨晚上就开始念叨不要上幼儿园,晚上也没睡好,还有点感冒。”一旁的雯雯听到妈妈这么说,眼圈开始泛红。我示意妈妈给雯雯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微笑,然后果断离开。

随后我开始了一天的陪读工作,主要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找到方法帮助雯雯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活动和学习。

一日观察记录

9:00 点心时间:雯雯情绪开始平稳,邻座的妞妞递给她一块饼干,她接受了。

9:30 入厕盥洗:雯雯可以独立小便,但提裤子还有些困难。

9:45 安全教育课程:雯雯对老师讲的内容很感兴趣,身体一直向前盯着老师的画册,当老师用眼神鼓励她发言时,她把头微微低下,表示不愿意回答问题。

10:15 户外活动:同班的男孩子在她身边跑来跑去,想拉她一起玩,雯雯靠滑梯站住,停止活动,小男孩离开。

11:15 午餐:雯雯能够很好地自己吃饭,并且桌面非常干净,老师表扬了雯雯,她微笑。

11:45 入睡准备:雯雯开始焦虑不安,一边哭一边问“妈妈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在老师安抚下逐渐平静。

15:15 下午户外活动:雯雯不时朝幼儿园大门望去并和妞妞说“我妈妈第一个来接我”。

16:00 幼儿园离园:大部分小朋友都被接走,雯雯开始哭闹。妈妈来了后,手一直拉着妈妈不松开。

第二天一早,雯雯妈妈就急匆匆地找到我,“Linda老师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我开始给妈妈讲述并分析昨天我观察记录到的信息。

1.越是叮嘱越是不安

早上妈妈不停地叮嘱老师,这让本就在一旁焦虑的雯雯更加不安。家长在送宝宝入园的时候,建立每日的过度活动,帮助宝宝调节情绪,当活动结束后一定是充满微笑和祝福地离开,最重要的是此时要果断。

2.请不要太关注我

个性比较敏感的宝宝,在新环境中喜欢观察,然后以他们自己的节奏适应环境,当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关注会让他们感觉压力而退缩,这就是为什么当老师鼓励雯雯发言的时候她拒绝的原因。后续和幼儿园沟通了,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多鼓励雯雯发言,然后逐步过渡到大集体环境。

3.请慢慢靠近我

雯雯的个性,在与小伙伴的互动中,需要一段时间热身,特别活泼的小朋友第一次靠近她会让她不知所措。在观察中妞妞与雯雯的互动较好,雯雯一点都不排斥,可以先和妞妞建立比较稳固的伙伴关系,然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扩大社交圈。

4.午睡让我想家

没有了游戏活动和小朋友的吵吵闹闹,安静下来了宝宝会不由自主地想家。妈妈可以让雯雯带一个家里她比较喜欢的毯子、枕头或者绒毛小玩具,熟悉的气味和物品会起到安抚作用,待雯雯逐步适应后,她会自然放弃安抚物品。

5.说了早来接我,就要早来

雯雯在离园时的哭闹是因为期望的落空。妈妈早上说第一个来接,可是小朋友基本都走了,为什么妈妈还没来,于是你来了我就再不放开手。所以对于雯雯这类型敏感的孩子,在未适应阶段一定要比较早接孩子回家。

妈妈听完以上的分析,回了我一句话:“按照你上面的讲,雯雯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真正适应幼儿园?”每次家长问我效果的问题,我都会微笑反问一句:“我刚刚说的你是否可以完全配合并坚决执行。”“这个必须全力配合,我的执行力和配合度你之前见过的呀!”妈妈回答。“如果这样子的话,午休不安的调整大概需要两周,早上送和晚上接的情绪起伏只要你们配合大概两周,关于雯雯主动和小朋友社交还有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这个要看幼儿园的配合度和后续家庭为雯雯创设的社交环境,我这边可以多多要求早教中心的老师在课堂和活动中多给雯雯创造一些机会,如果我们三方一起配合大概三个月左右。”“第一第二项能这么快就有变化呀?我女儿慢热我知道,如果按你说的先有一个好朋友再慢慢过渡我觉得会很快,行,就按你说的做了。”雯雯妈妈一边笑一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