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积极 无进步

倘若我们仔细对周围的人加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种人,在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灰色地带。面对同样的事情,积极的人总是会努力争取,从最乐观的一面去考虑问题,将自己的正面能量付出。

尽管磨难,还要积极

我们可以确信,积极永远是消极的反义词。当我们能够相信自身的力量,能够坚持用积极的思考和行动去将自己的生活理念支撑,那么我们就离成功不远了;反之,倘若我们任由消极的态度肆意蔓延,一味被动接受,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努力争取,那么我们就离失败不远了。许多人知道这条生活准则,可惜只有极少的人总是能做到。

倘若我们仔细对周围的人加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种人,在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灰色地带。面对同样的事情,积极的人总是会努力争取,从最乐观的一面去考虑问题,将自己的正面能量付出。相反,消极的人徒然叹息,总是认为事情不可做,不如等等再说,总是担心万一有不利的事情发生。于是,这种消极的负面能量影响着他,使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胆、瞻前顾后之中,最终招致失败。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针对积极侵略性和消极侵略性,知名作家维盖姆博士就曾经进行过研究。维盖姆博士不仅是一名作家,他同时还是报业辛迪加特别栏目《探索你的心灵》的作者。他认为对于侵略性的区分相当必要。因为不管是消极的行动还是积极的行动,都具有侵略性。关于这一点,哈佛、耶鲁的约翰·多拉德博士在一项著名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和维盖姆博士的观点异曲同工。这项研究是由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挫折都会导致侵略性行为,不过有时这种侵略性行为会用错地方。

挫折可以导致侵略行为,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理论化,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际事例来说一说。

一位大人物阻挠了安先生的职位升迁。安先生感到这次挫折将会对他今后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可是他本人对此又无能为力。回到家后,情绪不佳的他就将自己的侵略性进行迁移。他对着自己的太太大喊大叫,一会嫌汤太热,一会儿又嫌汤太凉。为了释放情绪上的压力,安太太责备儿子小吉姆。成了别人挫折的出气筒的小吉姆又是怎么释放压力的呢?他生气地踢着小狗,理由是那狗溜出去时将猫给咬了。

现在你可以看出来了吧,一个人的侵略性可以由消极行为引发,这种侵略性导致一连串的反应,不管人还是动物,无一例外受到波及。

我们是属于有侵略性破坏倾向、消极的人,还是属于生活态度积极、善于自我调节、富于建设性侵略品格的人,这要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情感和行动之间做出平衡也属于对待生活态度的品质范围。在此,两个原则一定要遵循,针对每个原则,我将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1.我是一个异乡客,心怀畏惧地生活在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

—A.E.豪斯曼

年轻时的迪林杰总妄图不劳而获,而且贪图享受,但是他没接受过教育,为人胆小懒惰,胸无大志,可以说他是一个游走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的局外人。由于他对社会心怀敌视,最终这种态度导致他成为了一个杀手、强盗和迫害狂。他的整个人生也被他自己毁掉了。这就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导致的后果!

2.我掌握着我的命运之船,我是我的灵魂的主人。

—威廉·亨利

刚迈出高中校门的哈瑞·多拉,尽管腿部有残疾,而且没学过任何技术,不过他靠着自学成材,最终创立了一家企业,其资产达百万,员工多达上百人。为了成功,哈瑞·多拉克服了各种各样的挫折。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力量!

“伪积极”,更伤人

实际上,积极不只是乐观、自信、肯定、果断、绝对、认同、必然和建设性的价值观的代表,同时,它也是过于自信、独断专行的代表。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将真积极和伪积极明确地加以区别。我们清楚了积极的表现,我们也一定听说过“伪积极”这个词吧。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和歇斯底里是伪积极的三种表现,这是一种病态的积极。实际上,具有这三种伪积极表现的人在你熟悉的人中到处都是。

以自我为中心是伪积极的最大表现。这种伪积极的人的突出表现是每天装出一副高人一等、无忧无虑、相当自信的样子,实际上在内心中,他们生怕别人瞧不起他们。这种人为人软弱,对失败充满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做事草率,始终用虚张声势为自己勉强地撑着面子。伪积极的人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人得了一个外号叫“名字保镖”。这个绰号的来历就是因为他在吹嘘自己的本领的时候,喜欢用名人的名字。他总说自己和某某名人一起吃过饭。

其实,那天他只不过是在座的一百多位演讲听众之一。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他是一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伪积极者。试想一下,一个真正积极自信、有能力的人,何必用这些虚荣的理由为自己挣得面子呢。

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女士总是努力让周围的人相信,她和某位贵妇人关系特殊。那位贵妇人就是坐落于豪华的、林荫大道上的、尊贵的利奇维奇家族的女主人。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吹嘘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来。要知道,鼻子下面有张嘴,不管是谁,都可以说出这种谎话来,关键是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而已。

亚当斯是密歇根省安阿博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经说:“愚蠢是自命清高的人的最大的特点,这种人一边进行着自我欺骗,一边对别人进行欺骗,希望别人对他的优秀予以确认,认可他具有进取心。实际上,无论是基本判断力、智力,还是对他人的理解力和幽默感,他都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水准。此类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都将表现为缺乏勇气,而且会乱发脾气。”独断专行是伪积极心态的另外一个表现。伪积极的人总是认为凡是自己做的就是对的,他们不将别人的一切放在眼里。实际上,这种人内心极其自卑,他们总想借助于自己的独断专行令别人认可他们的能力,他们总是借助吹嘘自己令别人服从他们的意志。听到这些,有的人一定会说:“我的上司就是这样的人。”其实,这种类型的老板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独断专行,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绝对不会出错,要求员工无条件地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一旦他的独断专行得到报应,他又不知道如何挽回,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在家庭中,与老板一样,那些狂暴的丈夫和父亲、专横的妻子和母亲也并不少见。在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受到伤害,可是他们本人竟然浑然不知。

希特勒可以说是独断专行最典型的代表。他强迫整个德意志民族对他服从,为此,他不惜将人民流放,不惜动用警察对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不过,希特勒最后也因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这也是伪积极心态导致的后果。

为伪积极找出病根

伪积极的根源在何处呢?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病态的积极就是伪积极的病根。比如说有的人在小的时候就颇具攻击性,那其实就是病态的积极导致的。小约翰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小约翰七八岁的时候,他的妹妹出生了。于是,出于对新出生的小妹妹的嫉妒心理,小约翰总是发脾气,拒绝吃东西,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生了一场病。这其实就是一个病态积极的例子。不管男女,总有些人用生病为借口,企图达到将局面控制的目的。实际上,这些人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将自己变成了生活中的病人。

在生活中,因为心理的疾病导致生理的疾病,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有。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疼痛和其他症状,和真正的生理疾病一样,以至于主治医生们都毫无办法。

不久前,一位博士向我们描述了以下两个案例。这位博士就是沃尔夫博士,他来自纽约城的美国精神病学会成员。

一个女孩跑到医院就诊,声称自己正承受着无法忍受的阑尾疼痛,请求医生将她的阑尾割去。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却发现她的阑尾相当正常。后来,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女孩的孤独,对于行走在地铁和黑夜中的那种深深的恐惧,其实是疼痛感和各种症状的来源。换句话说,正是这些感觉导致出现了所谓的各种阑尾炎症状。

还有一个女性的经历更加神奇。原来,这位女性在住院的第一周出现过三次濒死状态。当时,病人的血压异常高,但奇怪的是,医生发现她的身体特别健康。实际上,她潜意识中的怨恨才是导致这些病理特征的根源。后来,医生对这位女士进行了心理疏导,最终找到了病根。

原来多年来,这位女士年迈的父母一直被她照顾着,为此她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曾经听说过一些人为了能不去上班,不惜在家做出自残的行为。这样的例子听起来似乎特别极端?但在我看来,导致一些人瘫痪在床的根源应该是他们心理上的疾病。

比病态积极更可怕的消极

拉丁语“negatio”的意思是“否认、拒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极”。相对积极和伪积极来说,消极的性格更加令人恐惧,因为抵制或远离建议以及各种刺激常常是消极性格的特征。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消极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信任、不赞成、不忠实和拒绝。消极性格的人常常不愿意正视问题,甚至这种人会在需要他这样做的时候,反而会与人对着干。人们常用马铃薯性格来比喻消极的性格,意思就是说对于人们的安排,消极的人的表现形式是默默地听从,对于自己的命运从不主动争取。

已经度过叛逆期的成年人对于一点都深有体会。那就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对于别人的指导,我们经常予以拒绝。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不想听从大人的建议,倘若大人说的越多,我们的排斥心理就会越强。我曾经听到不少父母反映,他们的孩子在面对批评时,总是表面上做出一副乖顺的样子,可是私下里,他们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会听从家长的建议。这就是典型的消极抵抗。

拥有消极心理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对抗消极心理呢?我建议大家不妨采用下面的方法:

1.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或者向专家请教,借助有力的外部帮助,运用个人分析的方法将类似的坏习惯区分出来。

2.将让你产生消极的坏习惯的渴望和困难查找出来,看一看它们究竟来源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然后列出来,逐一消灭。

3.通过仔细研究或者向专家咨询,针对这些滋生消极习惯的内心需要,做出可以进行彻底调整的方案。

4.积极地思考,通过每天进行练习,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来,让消极的生活态度被积极的人生观战胜。

当然了,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的积极主义者,众多乐观的人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有可能也会消极一阵子。不过,倘若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的第一反应总是心怀希望,并且进行建设性的思考,例如你会对自己说:“我能行。让我来试试。此刻就开始吧!”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你就会成为一个彻底的积极分子,于是希望和动力就会充满在你每天的生活中。

相反,不快与不安是那些消极的人经常处于的状态。他们会说:“我可不行。我根本就不想试。我一个人对付不来。我要崩溃了。我坚决予以否定。对于待在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我心怀恐惧。”消极的马铃薯性格和他们如影随形,这种性格总是不断地告诉他们:“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积极和消极的生活,反正在你的性格深处,我都努力地存活着。”

一个消极的基督会被你想象出来吗?

一个消极的爱迪生会被你想象出来吗?

一个消极的梅奥会被你想象出来吗?

一个消极的探险家会被你想象出来吗?

一个消极的运动明星会被你想象出来吗?

……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黑和白,所以,一些灰色的区域总是存在于任何人的生活中。

清晨,也许消极的人同样会满怀希望地起床、吃早点,然后完成一天的家务,以此将生活勉强地维持下去。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他会因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失去了获得更为丰厚回报的机会。

积极的心理和消极的心理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对生活都充满了积极的态度,志得意满地嚷嚷着自己必定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当阻碍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些人学会了对困难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而另一些人却变得消极起来。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众多人成了两种人生态度的复合体。在他们身上,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之间开始了你争我夺的斗争,于是人生也由此变得起起落落,直到有一天,其中一方取得了主动权。

我们分析那些成功人士,总能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一些积极的力量,他们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确定无误地认为这就是他们所寻找的正确的生活方式。相反,我们在那些一事无成的人的身上,总能找到一些消极的因素。几十年前我的一个室友曾经让我耿耿于怀。那时候,大家都在为了找一份可心的工作奔波着。同样,我也每天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中奔波。相反,他却让自己躲在屋里不愿意出门。每当我问他原因的时候,他就说,因为碰了太多的壁,于是就不再想出去找工作了。有一次,我又遭到了拒绝了,结果回去的时候,我看见他后冲着他笑,然后说:“我们一起去吃饭吧。”此时,他竟然冒出一句话:“你都受了这么多打击了,为什么还能这么乐观呢?对于你仍然能笑出来,我真感到奇怪。”说实话,当时我也异常吃惊,吃惊的是他这么说我的原因。后来,我经过思考明白了,倘若没有他的提醒,我或许还不会积极地走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