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大全集
- 星汉
- 106字
- 2020-06-25 06:07:39
二、平等心:众生皆有佛性
所谓平等,就是一如,无二如,是如来的五智之一。佛陀曾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在佛陀的眼里,众生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仅人与人如此,就是人和动物也一样。
1.佛在平凡人间
佛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这么平常。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
佛在平凡人世间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是高不可攀的,他们住在西天极乐世界中,不食人间烟火,人们很难看到他们,他们从来不屑于游走人世……其实,真的如此吗?
释迦牟尼佛一日在静坐时,看到两个人牵着一头猪从面前走过,于是他就问:“刚才从我面前过去的是个什么?”
于是有人回答说:“佛具备一切智慧,难道连猪都不认识吗?”
释迦牟尼佛说:“那也要问过之后才知道啊。”
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也没有目空一切,何况其他人呢?
学佛学道,千万要丢掉那些神奇、不平凡的观念,能到达人生最平凡之处,你便可以学佛了,也知道佛了。换句话说,你可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佛不可以得,众生也不可得。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的,智慧到了极点,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的人。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规范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百丈禅师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大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劳动,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工作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哪里还有禅呢? 也有很多人认为成佛的人就飞到西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了,其实不然,真正的佛是平凡的,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砍柴担水做饭是佛
佛就在平凡的人间,而不是脱离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的神仙。佛看到恒河里的沙子就是沙子,看到这个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墙壁就是墙壁,同我们一样,没有两样。
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住持某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老和尚的一句得道就是“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道破了禅机。止于念头,不妄生心念,“如是”地安于生命,便是得道。
2.尊重世间众生
在佛家看来,众生不是光指人,人不过是众生的一种,一切的动物、植物,乃至细菌微生物都是众生,都是佛家关爱的对象。
关爱每一个卑微的生命
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任何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且我们在关爱其他生命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弟子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藤椅。他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丰子恺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就问为何这样谨小慎微。
弘一法师温和而自然地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即使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佛家眼中那也是一条生命,它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一样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像弘一大师一样珍爱小虫子,甚至草根都怜惜爱护的,还有曹源寺的一位滴水和尚。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只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你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怀的。拥有这样大慈大悲的心肠的人,他能够给人带来何其多的温暖啊!
但为众生得离苦
一个真正成佛的人,不是无情的人,相反,却是用情最深的人,这种情就是大慈大悲的济世之情。
唐朝的智舜禅师一直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他走累了,在山上的树林下打坐歇息。突然,一只野鸡仓皇地向他飞来,浑身血迹斑斑,翅膀上带着一支箭。
随即,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野鸡受伤逃到智舜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那位猎人向智舜禅师索讨野鸡:“大师,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智舜禅师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说:“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猎人不同意,反驳道:“我又不是和尚,才不讲什么杀生不杀生呢。你要知道,我们一家老小好久没有吃肉了,那只野鸡可以当我们的一盘美味哩!”
猎人坚持要得到那只野鸡,智舜禅师最后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两只耳朵割下来,送给固执的猎人,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分量虽然少了点,味道应该不错。你就拿回去尝一尝吧!”
猎人惊呆了,猎人的心被智舜禅师的慈爱行为所感化,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于是,他放下了屠刀,走到智舜禅师面前,表示愿意追随智舜禅师,接受教诲。
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其实,这正是佛教的真谛。
中国民间敬仰的观音全名乃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本身也就是慈悲的化身。佛本多情的种子,不过,佛的情感不是痴迷的、世俗的,而是真正的大悲心与大爱心的结合体。真正的大悲心,没有悲心的痕迹,只是理所当然的行为,大爱心亦是如此。
其实,现实人生,我们也不必像佛家一样动辄为慈悲舍弃肉身,但是怀着一颗平等爱人之心,与周围的人们友善、和睦地相处,无论对他人还是对我们自己的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轻如尘埃亦仰视
你见过在阳光下飞扬的尘埃吗?
你见过屋檐上滴滴答答落下的水珠吗?
你见过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蝼蚁吗?
与这茫茫宇宙相比,它们太过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们却往往能够创造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星云大师曾说过:“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射进阳光;一颗小小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可以满室芬芳;一件小小的善行,可以扭转命运;一点小小的微笑,可以传达情意;一句小小的慰言,可以安慰苦难。”所以,小不可轻。“小,不一定无用,小的威力奇大无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小小的星火可以燎原,人都有一颗小小的心灵,只要发心立愿,成佛都可以,人间事还有什么是不可为的呢?”
即使只是阳光里一粒小小的尘埃,也能够拥有最美丽的飞翔姿态,应该让每一次的飞翔,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释放出幸福的味道。
尘埃汇聚,可成千年古堡;水滴虽小,足以穿石;蝼蚁卑微,却能溃堤。
这样的生命,难道不值得我们仰视?这样的生命,难道不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自信与自尊?
尊重能换来情感
尊重就如同一缕春风,它换来的是别人对你的春风拂面。
1921年,路易斯·劳斯出任星星监狱的监狱长,那是当时最难管理的监狱。可是20年后劳斯退休时,该监狱却成为一所提倡人道主义的机构。研究报告将功劳归于劳斯,当他被问及该监狱改观的原因时,他说:“这些都源于我已去世的妻子——凯瑟琳,她就埋葬在监狱外面。”
凯瑟琳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她有三个孩子。劳斯成为监狱长时,第一次举办监狱篮球赛,她就带着三个可爱的孩子走进体育馆,与服刑人员坐在一起。
她心中的想法是:“我要与丈夫一道关照这些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关照我,我不必担心什么!”
当凯瑟琳得知一名被判定有谋杀罪的犯人瞎了双眼时,她立刻前去看望。
她握住犯人的手问:“你学过点字阅读法吗?”
“什么是‘点字阅读法’? ”犯人问。
于是她教他阅读。多年以后,这人每次想起她还会流泪。
凯瑟琳在狱中曾经遇到一个聋哑人,结果她自己到学校去学习手语。许多人说她是耶稣基督的化身。
后来,她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逝世。第二天,劳斯没有上班,代理监狱长管理监狱的工作。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监狱,大家都知道出事了。
接下来的一天,她的遗体被放在棺材里运回家,她家距离监狱不是很远。代理监狱长早晨散步时惊愕地发现,一大群看上去最凶悍、最冷酷的囚犯,竟齐集在监狱大门口。
他走近去看,见有很多人正在流泪。他知道这些人爱着凯瑟琳,在思索再三后,他转身对他们说:“好了,各位,你们可以去,只要今晚记得回来报到!”然后他打开监狱大门,让一大队囚犯走出去,在没有守卫的情形之下,走路去看凯瑟琳最后一面。
结果,当晚回来报到的囚犯,一个都没少。
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一个人无论地位和才干是平凡还是卓越,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做天地间大写的人。每一个人都很在意自己的尊严,给别人以尊重胜过给别人以黄金。黄金能使人弯下自己的腰,尊重却能使人付出自己的心。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是真正能俘获人心的人!
3.以待己心待人
有人说:“世间没有完全平等的事情。”诚然,事实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互敬,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也才能真正领悟佛法中“众生平等”的真谛。
待人以诚,不以衣取人
一休禅师对待别人的过失从不直言相劝,而是顺其自然发展,并趁机用机智幽默的方式将别人的过失巧妙地指出来,让人在轻松愉快中深刻反省,接受教育。
他门下有一位将军弟子,这天将军请一休禅师吃斋饭,一休非常高兴。他给弟子们讲完经法,就如约来到了将军府。因为来时匆匆,他也没来得及换衣服,守门的侍卫看他衣服破破烂烂,以为是哪里来的臭和尚,无论如何也不准他进去。无奈,一休禅师只好回去换了一件崭新的袈裟,侍卫才让他进去。
将军左等右等不见一休禅师来赴宴,不禁有些着急。他刚想出门去看一看,这时只见一休禅师穿了一件崭新的袈裟急急忙忙从门外走了进来。将军有些诧异,但并没有多问,二人一起来到客厅。
等到用餐的时候,一休禅师自己并不吃,只是一味地把饭菜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有些纳闷,不禁问道:“师父,是不是想为家中的老母或寺里的僧众带些饭菜?如果是这样那就请您先用吧!过一会儿我叫人再给他们送去就是了。”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我的袈裟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袈裟吃!”将军一脸迷惑。
一休禅师解释说:“我第一次来时穿了一件旧衣服,你的侍卫就把我挡在外面。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袈裟,他才肯放我进来。既然以衣服的新旧作为邀请宾客的标准,所以我就认为你是在请衣服吃饭,我只好把饭菜让给新衣服吃啦!”
将军听完,羞愧不已。
虚伪是要付出代价的,以貌取人,常常会把自己置于难堪的境地。穿衣戴帽仅仅是一种装饰,并不代表什么,为何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别人呢?在生活中,除了平等待人之外,更要学会与别人和谐共处。
普度众生,先结人缘
佛法中强调“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觉悟,烦恼即菩提,且经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凡修自利利他菩萨行的行者,必须本着慈悲喜舍之心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其中,“爱语摄”即是先认同对方,给予适时的赞美与鼓励,当建立良好的关系后,对方才容易接受劝导,认同佛法的道理,进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众生的目的。
与佛法同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善于欣赏和赞美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欣赏和爱戴;而一个动辄批评和指责他人的人,则往往会将人际关系搞僵,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地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信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佛陀与五百比丘僧于摩竭国界边缘的一片树林下歇息用斋。结斋后,佛陀上座为弟子们说明此次至摩竭国的因缘:“诸位,所谓‘凡事必有因’,这回我们来到此地,主要是要使摩竭国国人修布施供养之法,并将佛法的义理传扬至邻国──迦师那国。迦师那国因地处偏远,缺乏教化,民风尚未开化,人民性情野蛮、不讲道理,国内人人造恶,时常搏斗争执,刚烈凶暴,更是远近皆知。
“然而佛法讲的是慈悲──无论怎样难以教导的人民也要度化,而且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因听闻佛法得到开悟、解脱。正法说的是平等,因此将我的教法传入迦师那国是件理应为之的事。诸位,你们愿意前去传布正法,化导迦师那国的人民吗?”
佛陀说到这儿,众弟子都充满了信心,他们这样想着:“我们已是断尽三界见思惑的大阿罗汉,只要拿出从前除灭贪嗔痴的智慧与勇气,相信没有什么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师那国人信受佛法!”此时神通第一的摩诃目犍连尊者站起身来,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长跪合掌:“伟大的佛陀,弟子愿意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佛陀听了,慈悲地点头表示赞许。于是目犍连尊者便向迦师那国走去,经过了一整天的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当他踏入城门时,不禁惊骇地停下了脚步,首先他看到一个妇人拿着菜刀一面挥舞,一面追着一个怀里抱着一只鸡的男人,接着他又见着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拳脚相向,然后他又看见……摩诃目犍连尊者忽然有种身陷地狱的感觉,幸好尊者修行功深,很快地便将心安定下来,走向城内……
由于迦师那国是佛法尚未开化之地,因此国人普遍没有见过僧众,他们对于目犍连尊者的出现感到相当诧异,于是他们竟停下了争执打斗,注意起目犍连尊者来了。“喂!你看那个人,怎么剃着光头,又穿着这么破旧的衣服呀!”“是呀!不知打哪儿来的汉子。”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这时目犍连尊者在一棵无忧树下坐了下来,一群迦师那国的人也因好奇而凑近。目犍连尊者开口了,他说道:“你们这样刚愎粗野的行径是愚痴的,你们若不改恶行,将来的果报必定是在三恶道中受苦,快止恶行善,广结善缘吧!佛陀曾说……”怎知目犍连尊者话还没说完,人们已怒气冲冲地叫骂起来:“你是存心来教训我们的吗?你还不够格,快滚!”从来不曾团结过的迦师那国人,此时却一块儿将目犍连尊者撵出城外,又“砰”的一声迅速地将城门闭紧!目犍连尊者站在城门外愣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被迦师那国人赶出来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呀!我目犍连向来是为人所尊崇的,为何今日却受到这么大的屈辱呢?”目犍连尊者一面不解地思索着,一面往回走……
当目犍连走近佛陀与五百弟子歇息的树林时,远远地便看到有位师兄在那儿向他躬身合掌,原来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迦师那国的人们可和善?”“唉!别说了,我被他们撵了出来!”舍利弗尊者听了便向目犍连尊者说:“目犍连尊者,你应当以‘智慧’化导他们呀!”说完,舍利弗尊者便来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禀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有信心能以自己的智慧感化迦师那国人。请应允弟子前往迦师那国,让佛法能在此弘扬!”这时佛陀也如之前一般,微笑地点头表示同意,没有多说什么。舍利弗尊者满怀着信心朝迦师那国出发了!在途中,他不停地思索着自己该用什么教法教化迦师那国人,最后他得到了答案──戒法。舍利弗尊者认为迦师那国人就是因为没有规矩,所以才会胡作非为,一旦有了戒法的规范,他们定能自守本分、安居乐业。然而,事情却没有舍利弗尊者想的那般顺利。舍利弗刚在毕钵罗树下开演戒法:“戒,就是戒毒,戒掉我们的贪嗔痴……”一群原本站在后方听讲的迦师那国人立刻冲到他跟前大声地怒骂:“别想束缚我们!”临走前,这群人还朝舍利弗尊者的脸上吐了口水。尔后乃至于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以及其他五百位大阿罗汉一一前往度化,并皆不为该国人所接受。
佛陀的侍者阿难得知此事,很替迦师那国人担心,于是他便向佛陀说:“世尊,迦师那国人民性情粗野、心口俱恶且不受善教,还对劝导他们改邪归正的善知识恶言相向,侮辱一阿罗汉罪已难当,何况是以轻慢心对待五百大罗汉,他们所造的恶业可说是天地不容呀!慈悲的世尊,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迦师那国人,将他们导向正道呢?”佛陀慈悲安详地望着阿难,开口说道:“阿难,你所发的悲悯心是很好的,但是不用担心。虽然迦师那国人看来似乎无药可救,但我及诸大菩萨看待他们与看待五百比丘的态度是不二不异的,你们都同样有着清净无染的佛性!阿难,你不需烦忧,我已看到了这件事的始末因缘。”说完,佛陀立刻派遣诸大菩萨中智能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
与五百罗汉所不同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没有一入迦师那国便急着宣扬圣教、传布正法,反而以赞叹法门为先,称誉迦师那国的每一个人。文殊师利菩萨这样说:“贤者,你们的作为真令人感到欢欣喜悦。”接着,文殊菩萨来到王宫晋见国王,并在国王的面前赞叹每一个子民:“大王,住在东海渔村的若嘉工作勤奋,孝敬父母;在西城守门的连尼伽尽忠职守,不辞辛劳;国境北方的打铁匠颇具胆慧,总能为人们平息争执,消弭烦恼……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显,使得人民如此纯朴善良。”
由于文殊菩萨的话语是那般的令人欢喜,因此不过几天这些软言慰语便传遍了迦师那国的大街小巷,举国人民皆欢腾不已,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说道:“这位菩萨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那么贴切地说出我们的义举,这么精准地看出我们的优点。”于是众人便手持金宝香花、美食佳肴或锦缎绫罗,来到文殊师利菩萨的面前至诚供养。此刻迦师那国人皆发无上菩提心。
文殊师利菩萨见时机已成熟,于是便告诉前来供养的居士大德们:“你们供养我,不如供养我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导师、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禅定、智慧,若能诚心供养,其福报必倍于此。”迦师那国人的善根已现前,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劝导大生喜悦,他们说道:“菩萨,人间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福田,真是太殊胜了,烦请菩萨带领我们前去供养吧!”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顶礼供养。世尊便为他们阐演经法,迦师那国人应时得不退转。此刻大千世界国土大震动,一切世间山神、林神、药草神皆开口赞言:“文殊师利菩萨真不愧是已登地的大菩萨,竟能善用权巧方便广度众生,真是令人激赏呀!”
诸大阿罗汉看到这样的情景,惭愧不已:“世尊,菩萨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广大难测,更何况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后我们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诸佛菩萨学习!”
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是一种智慧。其实,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鼓励。没有一件事可以比得上别人的赞美更让人愉悦和幸福的了,这是因为赞美能够满足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容易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有时候,也许是你无意间的一句欣赏和赞美,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信心和希望,甚至会挽救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待客有分别
赵州禅师是著名高僧,当朝皇帝崇尚佛教,这天带领人马特地来拜访赵州禅师。此时赵州禅师正卧病在床,他躺着对皇上说道:“陛下!我现已年迈,且有病在身,虽然您特地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您,请勿见怪。”
皇上听后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对禅师尊重有加,并赐予他袈裟、禅杖各一件。
本地赵王听说此事也专程来访。没想到这次赵州禅师却亲自下床到客堂迎接,此举令赵王有些受宠若惊。他第二天马上派遣一位门人送礼品给赵州禅师。听到侍者禀报,赵州禅师这回却下床来到门外迎接。
弟子们大惑不解,事后问赵州禅师:“皇上来时,你在床上迎接;赵王来时,你下床到客堂迎接;而门人来时你为何反倒出门迎接了呢?”
赵州禅师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我待客有三等分别: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对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用礼貌来接待他;下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方式去应酬他。”
弟子们听后,觉得有理,对禅师的处世之道深为佩服。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待人接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使自己受到灭顶之灾,因此,出家之人也特别看重为人处世之道。
正确对待他人选择
它俩都给主人干活:驴拉磨,马驮着主人周游四方。但是,驴却经常遭到马的羞辱。
吃饭的时候,马第九十九次辱骂驴说:“没出息的家伙,一天到晚围着一个石磨转来转去。眼睛还被蒙着,瞎走瞎忙。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不如早点死了用来熬驴胶!”
驴再也忍受不了马的侮辱,伤心得大哭着跑走了。第二天,主人发觉驴不见了,便把马套到磨上。
马说:“我志在千里,怎么能为您拉磨呢?”
“可我要吃面啊!没有驴,总不能囫囵吃麦粒吧!”说着,主人蒙住了马的眼睛,并在它的屁股上重重地给了一掌。
马无可奈何地跟驴一样围着磨转起圈来。
才拉了一天磨,马就感到头昏脑涨,浑身酸疼得受不住了。它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唉!没想到驴干这活儿也不容易呀!今后再评论别人一定要先换到它的位置上试试再说。”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彼此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如果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就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生存和自由思考的权利。
4.正见无差别
修学佛法的人,要持平等心而待遇众生,所谓一视同仁,无分彼此。
待人皆以礼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见坛内高座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且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眵,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类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将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气愤之下便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师利菩萨。”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在生活中,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做到以礼待人,切忌以貌取人,否则很容易伤及他人的自尊。
辱人者必自辱
现实中,有些人自以为是,心中没有平等的观念,总喜欢拿别人的缺陷或长相来歧视,结果反被他人羞辱。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笑。
接着,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啊?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楚王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很轻视晏子乃至齐国。晏子知礼且据理力争,几个回合下来,楚王输给了晏子,并且心服口服。假如当初晏子不顾礼节,面对楚王的挑衅勃然大怒,那只会惹来楚国君臣的耻笑。
摒弃门户之见
什么是平等?平等便是无差别。在佛教创立的初期,就体现出了佛教的平等思想。我们应该以悲悯的胸怀来看待众生的苦难,从人我共尊的平等角度来包容彼此的差异,这才能促进和平!
其实,佛学之所以高深,就在于其可以摒弃一切门户之见、学术之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倡导平等。而正是由于平等,所以佛法圆融了世间的万物。在佛的世界里,一切众生皆平等,而这种平等又给予众生最大的自尊。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产生什么影响,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差异,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尽显真人本色。
平等和摒弃门户之见并不只是挂在嘴上的空口号,而是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给予他人尊重并施以慈悲本身就是一种待人平等的表现,当我们能够做到待人平等,那么,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平等的含义。
公道自在人间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们的地位和性能无不经过大自然缜密的考虑安排。人类也是一样,职务有高低,分工也不同,要把工作搞好,要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大家就必须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忠于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生活的最大公道。
一只老鼠抱怨说:“这世界根本没有公道!”它刚刚从伶鼬的爪子底下神奇地逃出来。
“不公正的事情,要忍受到什么时候!”伶鼬躲在狭窄的树洞里愤恨不已,它刚刚避过一只猫的袭击。
“专横霸道让我无法安宁地生活!”猫跳到高高的围墙上,它一边控诉着,一边提心吊胆地看着那只还在汪汪吠叫着的家狗。
“请安静,朋友们!”聪明的猫头鹰说,“你们的牢骚只说出了一部分真理。请告诉我,难道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公道属于你们中的哪一个吗?”
听它这么一说,老鼠从洞里向外瞥了一眼,伶鼬的小鼻子伸出了树洞,猫换了个较舒服的姿态趴在围墙上,狗则安静地坐了下来,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猫头鹰的劝说。
“公道,”猫头鹰接着说,“是大自然最崇高的法规,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靠着它才能维持良好的秩序,鸟、兽、虫、鱼都在按照这条法则生活。请看那一窝蜜蜂,它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地劳动,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啊!这就是最好的公道。”
猫头鹰讲得有理,凡是见过蜂巢的人都知道,每一群蜜蜂中都有一只蜂王统治着。蜂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各种蜜蜂的专长,科学而公正地给它们分配任务,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蜂群的生活。有的蜜蜂负责在外采集花粉;有的蜜蜂负责蜂房里的内勤工作;有的蜜蜂承担蜂巢的警卫工作,及时赶走那些纠缠不休的黄蜂;有的蜜蜂负责清扫蜂房,保持蜂房的整洁;有的蜜蜂则寸步不离地守候在蜂王的身边,细心地照料着蜂王的饮食起居。蜂王到了垂暮之年,就会从成千上万的蜜蜂中,选出一只体魄最强健的蜜蜂,来继任蜂王。
对于公道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道,本分克己,勤奋工作,就是最好的公道。
不可否认,每一个人的怨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当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光埋怨是没有用的,还不如承认这一现实,好好地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只要你真有能耐,能默默忍耐这一切,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就会向你低头的。
5.每个人都是佛的种子
在所有禅宗经典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神仙本是凡人做
佛问须菩提,佛眼看这个世界,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沙子呢?须菩提说当然是呀!佛的眼睛同我们的眼睛看的一样,沙就是沙。如果你问佛怕热否,那么假设佛在人间的话,佛一样怕热,还是要开冷气才可以,除非他是化身来。化身就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他肉身报身在,冷暖饥寒一样存在,一样要感受。所以圣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因此,在佛教中的“佛”并非“禅”,而是人,并且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有千差万别,众生的本体自性却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你也能修成佛法。
在人类这个生命的小宇宙里,所有生物的生命现象,人都具备了,只是大家没有回转来分析自己罢了。人可以成仙、成佛、成鬼、成神;人也是可以变化的,一切就看你自己的智慧了。因此,只要你个人是向上的,你就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差异都是人所定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
“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师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彼岸的智慧,就和佛无差别了。因此,如果要去度人,当然也要度坏人,如果这世上都是好人,还需要你度谁呢?
清末民初的国学巨擘章太炎先生在《齐物论释》一书中,阐述了“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么每个个体就都是一个自在自足的个体,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自性自然圆满。
心、佛、众生无差别
一大早,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玄素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就发生了争执。玄素禅师看到这个情景,立刻阻止了众僧人。
他问道:“为何事在这里吵闹?”
旁边的僧人说道:“这个屠夫每天杀猪宰牛,双手沾满了血腥与罪孽,怎么能让他破坏佛门的清净呢?”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会传来猪狗牛羊的哀叫声,听得人心烦,让人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到这里来呢?”
玄素禅师说道:“你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身为屠夫,为了生计被迫屠宰生灵,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忏悔。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屠夫满面感激,来到禅师面前说:“方丈慈悲,我杀孽太重,于心不安,于是我想要请方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去,我准备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们全家斋戒沐浴三日,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听了他的话,摇头不止。玄素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他说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就可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皆视之平等,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所以玄素禅师不但毫不犹豫,而且欣然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去屠夫家做客。
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觉悟正道,得超得度只是少数特权者的专利,仅仅是人的妄想,违背了佛的本意。有尊卑贵贱分别之心的人,永远不能成为悟者。
心、佛、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每个人生来就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
因此,每个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你愿意,愿意舍弃一切去修行,你一样能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