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大全集
- 星汉
- 2402字
- 2020-06-25 06:07:40
五、回向心:修功德,回转众生
密宗白教刚波巴大师也曾说过:“无论修持任何法门,在结尾一定要作回向,回向的真谛、意义是无论我们积聚了什么功德或善业,都不贪执或只想自己拥有,而愿以此功与一切众生分享。”佛家正是本着一颗“普度众生”的善心,将佛法广传人间,和众生一同分享佛法的精妙,共享人生的欢乐。
1.人贵能分享情意
只要你付出爱、付出福气,你自然就会得到爱和福气,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退一步海阔天空,纷争就少得多。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有一个青年苦于现实生活的苦闷、惆怅,情绪非常低迷,于是便到庙里走一走。
到了寺院,但见寺庙里香客不断,檀香馥郁。再看香客们的脸,一张张都写满坦然、安详、幸福,他有些迷惑:莫非佛门真乃净地,果真能净化众生的心灵?
流连寺院中,但见一位佛门老者在枯树下潜心打坐,那入迷之态止住了他的脚步。走近细看,老者那面露慈祥却心纳天下的表情强烈地震撼了他——原来一个人能超然物外地活着,多么美好呀!
他悄然坐在了老者身边,请求老者开示。他向老者谈了他心中的苦痛,然后问:“为什么现代人之间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老者拈须而笑,铿锵而悠长地说:“我送你一句佛语吧。”老者一字一顿,说的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青年幡然醒悟!听佛门一偈语,胜读十年书啊!如果芸芸众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界岂不成了人间净土,又何来那么多的失意、烦忧和痛苦啊?
是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心中有爱,胸中有福,只是一人独享,而不与人分享,那人生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小爱,铸就大爱
爱心能使人生更有意义。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爱的能力,他的人生就会异常黯淡。
一座城市里来了一个杂技团。8个12岁以下的孩子穿着干净的衣裳,手牵着手排队站在父母的身后,等候买票。他们不停地谈论着上演的节目,好像他们就要骑上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终于轮到他们了,售票员问要多少张票,父亲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的两张大人的。”
售票员说出了价格。
母亲的心颤了一下,别过头把脸垂了下来。父亲咬了咬唇,又问:“你刚才说的是多少钱?”售票员又报了一次价。父亲眼里透着痛楚的目光,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身旁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们的钱不够!
一位排队买票的男士目睹了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到地上。然后,他蹲下去,捡起钞票,拍拍那个父亲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你掉钱了。”
父亲回过头,明白了意思,他眼眶一热,紧紧地握住男士的手。因为在他心碎、困窘的时刻给了他帮助:“谢谢,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行,就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充满爱心的人往往比别人能享受更大的幸福,因为他们有三个幸福来源:自己的幸福,别人的快乐,还有自己对别人的付出。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同情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遭受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时候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电影或小说里经常有一些这样的片段:两个本是对手的人,一方落难后得到另一方的救助,而后两人成了亲密的朋友。敌人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多数人是我们的朋友呢!
一无所有,还有名字
朋友之间不需要无谓的寒暄,只要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呼唤他的名字他就会出现。
两个有着相同经历的穷人在异乡漂泊的风雨中相遇了,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相扶相持。有一天,为了各自的梦想,他们不得不分道扬镳了。
一个穷人对另一个穷人说:“如果现在我有钱,我最想给你买件礼物留作纪念。”另一个穷人也无限感慨地说:“或是我们有一件随身物品相互交换也好,这样,我们便可以时时刻刻感觉到对方的存在。”
可他们什么也没有。然而就在那个秋意渐浓的午后,他们终于交换了一件礼物,各自心无遗憾地上路了。原来,他们交换了彼此的名字。
名字对一个人来说,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了吧。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名字就一直和他连在一起。人们不能没有名字,因为这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重要标志。叫响一个人的名字,这对于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动人的声音。而朋友之间不需要寒暄与客气,只要在最需要的时候呼唤他的名字,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个人一旦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他人着想和帮助他人上,就会变得强大有力、难以抗拒。在人际交往中,让大家感觉到你纯真善良的心,对人付出爱和关怀,就是你送给朋友最珍贵的礼物。
爱可以循环
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去关爱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
一天傍晚,乔先生驾车回家。冬天迫近,寒冷紧裹着乔,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时间赶路。为此,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徘徊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忙,他会帮助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这样。
“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放上千斤顶,又爬进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闭后备箱。
她问他该付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才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天气依然寒冷,但他却很高兴。
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决定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
侍者走过来,面带甜甜的微笑,递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以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并没有因为过度的劳动和身体的不便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100美元付账。女侍者拿着这100美元去找零钱,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儿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你不欠我什么,我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过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女侍者热泪盈眶。
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都坚持下来了。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需要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丈夫走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2.人贵能分享痛苦
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孤独与人分享
孤独是既不爱人也不被人爱的一种失重状态,是处于不关心他人也不被他人关心的人生夹壁,因此摆脱孤独的唯一方式在人而不在物,即以爱人之心冰释不被人爱的人生尴尬。
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5年前,马丽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孤独的日子?”
朋友安慰她说,她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孤独,马丽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孤独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她的孤僻,使她和女儿都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母女反目成仇。马丽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只好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但这更加重了她的孤独。
她对朋友哭诉道,所有的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马丽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受到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过半百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大多有孤独感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他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伤人肺腑的痛苦,因而或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徒见别人风流潇洒、知识渊博,因而自惭形秽,悲观自己相貌平庸、才智低下,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却大致相同:把自己置身于孤独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伤感之中。
走出自己的天地,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孤独。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驱散内心的孤独,吸收希望的阳光。
苦难与人分享
午夜,一对美国父母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正在越南战争中服兵役。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
“应该可以。”父母亲颇为勉强地回答说,“我们会热情招待你的朋友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他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来吧。他会有活路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来。
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
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在停尸房内,他们认出了自己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一只手。
可以想象,这对父母的心情会是多么的复杂。他们是恨儿子,还是恨自己?
当自己有蛋糕时,懂得与别人分享;当别人有困难时,懂得善待他人,这都不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甚至是举手之劳。与他人一起分享喜悦,给别人力量,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反之,不懂得与别人分享,不懂得帮助别人的自私者,必会被别人抛弃,当自己有困难时难免“百呼无应”。
不能分享的快乐是一种惩罚
在一个安息日,有位长老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
这位长老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打9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2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
第3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7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到打完第9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因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9个洞。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哪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18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原来当快乐不能分享时,就会变成一种惩罚。快乐如果能够分享,快乐会加倍,痛苦如果能够分担,痛苦会减少。快乐与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只剩下一半。
3.人贵能分享生命
生命的珍贵时刻没有被分享,那便毫无价值。生活中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乐看似稀松平常,但若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能与人共享,灵魂便找到了依托,生命就会更加从容美丽。
爱与人分享
有一位守墓人一连好几年在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你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喜欢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香。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地里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说,“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也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我找到了活着的真正意义,并重新唤起了我对生命的热爱!”
一个活着的人,心里只有阴暗和悲观,而看不到世上其他的人,这个人的心灵其实已如枯草般衰落、死亡。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美丽的世界,鸟语花香的环境有赖于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把爱与人分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世间才会美好,才值得留恋。
生命的意义在于分享,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更不在于索取。人人都懂得与人分享,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温馨。
分享,让生命清净而从容
人生在世,谁都会犯错,甚至一错再错,陷入迷途而永不回头。只要心底深处的善意、良知尚未完全泯灭,那么他的灵魂便多了一份清净、亮丽。
监狱里,一个中年死囚将被行刑,他最后的要求是:看看今天的报纸。
他和报纸有着不解之缘。一天,找工作的他走累了,坐在马路边上,随手拾起一张破报纸,发现了一条致富消息,他就去干了,赚了一笔又大干起来,渐渐地走上了错路。
死囚随意地翻着报纸,然后,他的目光盯住了一则消息:本市某大学一名优秀的女孩患了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而她依旧乐观,每天都在医院里坚持学习。如果换肝,她就能得救。可她家境困苦,也没有人给她提供肝脏……
看完这则消息,死囚平静地喊来看管,要了纸和笔,写了一份遗书:
我的心黑了,灵魂扭曲了,可我的肝脏还很健康,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请把我的肝脏移植给那位女大学生,她的路还很长,很美好。让我一个有罪之人,为她的年轻生命做最后的一件事吧。我有一笔存款,是我用血汗挣来的,是干干净净的钱。我要求把这笔钱送给那位女大学生,作为她换肝的医疗费。如果允许的话,让我见一下她……
几个星期后,报纸上又登出一则消息:本市患肝功能衰竭的女大学生移植肝脏成功,已重返校园……
爱心没有早晚。拥有它的人,既赠予他人幸福,又让自己的生命从容而无悔。
欣赏生命的价值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才被捉到的小偷。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没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企盼,恐怕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能够相互欣赏,世界才能充满爱!
4.人贵能分享快乐
禅学推崇助人为乐,提倡与人分享幸福。学会与人分享幸福,自己就会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幸福!
幸福魔方,越分越多
如果希望这世界美丽,社会和谐,我们就要向社会奉献自己,把自己的知识技术、一切创造发明,拿出来给所有需要的人共同利用。因为我们是生存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是一家人。
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的人,心中的幸福感也就多,因为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我们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
不要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当你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时,你就会体会到,其实与别人分享幸福比独自占有幸福更幸福!
助人为乐是给别人带来方便,同时自己也会活得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在很多时候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生活的意义。
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幸福与别人分享,才会越分越多。
分享必有所获
感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中产生的,如果你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便马上会被无数同样善意的手握住。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没隔多久的工夫,都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去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那两位钓鱼高手,个性相当不同。其中一人孤僻,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他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的诀窍,钓到的鱼,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协议。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还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地被人围着,备受尊崇。
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分享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生活中,自私的人往往会回收更多的自私,而与人分享的人却能获得更多的分享。你把你的热心与人分享,你就会收获更多的热心。把你的乐趣与人分享,你会品尝到更大的乐趣。
把自己当成别人
一位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淡中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阅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一个见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让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秘诀之一,就是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用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在成长中不断领悟具体该怎么想、怎么做,我们就能真正做到愉己及人。
5.人贵能分享世间物
在佛家看来,懂得分享,行布施之道,才能修得福报;在现实中的人看来,懂得分享,才能抓住更重要的东西。好好把握、爱惜缘分,努力经营福缘,才能修得福慧之果。
分享是舍更是得
在王舍城内,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这位长者的历代祖先都十分乐善好施,但是,传到第八代时,行善的工作却完全停顿下来,因为第八代的主人认为——自己的产业为什么要不断地去布施?家财应该不断地累积下来才对,为什么要不断地消耗掉呢?他一直都想不通。
他执著于自己的想法,认为现在有一万贯的家财,可以累积为两万、三万、五万,甚至更多。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将祖先留下来的一间大斋堂烧掉。这个斋堂有很大的厨房、食堂,原本是供贫困者用餐的地方,每隔三天即发动很多人来煮食粥饭,供应城内贫困的人,这是他的祖先代代传下来的布施方法。
第八代主人认为这太浪费了,因此,他就一把火烧掉了斋堂,决心不再行善布施,除此之外,还一毛不拔,三餐都吃腌渍的食物,连一滴油都舍不得拿出来用。他对自己都这么严苛,可以想象,他对妻女、佣人更是十分刻薄。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穿得很破,手中拿着已酸掉的酒,坐在石头上喝着酸酒自得其乐。当他走过时,闻到一股酸酒的味道,突然觉得十分羡慕,心想:如果有一口酸酒喝,一定非常过瘾。但是,又一想: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被别人闻到,每个人都想来喝一杯,那家里的酒很快就会消耗完了。所以,他就忍着不喝。这种忍馋的心态,比没想到喝酒时还要苦上好几倍。
过去他都没有想到酒窖里有酒,日子也是一天天地过了。现在让他想起了地窖里的酒,他越走肚子越饿,越觉得口渴,一直想:如果有一杯酒下肚,一定可以精神百倍,体力大增。他愈想身体愈无力,也愈无精神,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进房里整个人就倒下了,无力、饥饿、口渴,只求一杯酒喝下——这种心态使他仿佛得了重病一样。他太太看到他的模样吓了一跳,以为他病得很严重,急忙唤他,这第八代主人却有气无力地说:“现在我很想喝一杯酒!”
太太说:“这很简单啊!我们家的酒非常多!”
他赶紧摇手说:“不、不,我不能在家里喝,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一出,别人闻到会去酒窖偷酒,那些酒就会消耗掉,所以我不能在家里喝酒。”
太太说:“要不然到阁楼上喝也可以。”
他又说:“那也不行,我还是到离家远一点的树林里去喝,你用密封的瓶子去取一瓶,然后帮我做一些菜,千万要记得盖好,不要让任何油味、菜味、酒味跑出来,然后送到树林里让我享用。”太太觉得很无奈,但也只好照着他的话做了。
这第八代主人走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树林里,四处看看确定毫无人影,才叫太太将酒菜摆在树林里,独自一人饱餐了一顿既油腻又丰盛的酒菜。他吃得十分安心,因为他觉得没有被人闻到香味。
此时,有一位天人乘机化成那位主人,外形跟他简直一模一样,从大门直入,向守门及每位佣人露出慈祥的笑容。他对管家说:“我今天想打开大门,开粮仓、酒库,将大半的财物做一个大布施。”
管家和家丁们听了都非常惊讶、面面相觑。他看到太太也告诉她:“我今天要做大布施。”太太也十分惊讶,心想:可能是丈夫喝酒后,柔和了他的心,所以才会想到要布施。太太非常高兴,急忙取出钥匙,让管家、佣人打开粮仓、酒库、财库,又听丈夫的话,叫人敲着鼓,至城内宣布某某长者今日要大布施。
自从他承继家业后,已经有很长一段日子,不曾有贫困的人跨进他们家的大门了,好不容易今天要开大门、行大布施,全城的贫困人家都来了。他们把酒库的酒一坛一坛搬出来分发,一会儿就送完了。粮仓的米也是一包一包地布施出去;还有金银财宝也同样做大布施。
贫困的人拿到东西都欢天喜地地回去了,经过树林时,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感恩长者大发慈悲,今天我所得的东西,让我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又有人说:“对啊!长者自他的祖先以来都非常慈悲,难怪他家会如此富有。”有人说:“原本以为这第八代的长者是一毛不拔的人,他祖先所累积的德被他给败掉了,今天却很特别,能够开仓、做大布施,他的善念原来是要累积在一起才布施出来啊。”那一群群的人都不停地赞叹第八代的长者。
当时他喝得醉醺醺的,可是听到那么多人一个接一个走过时都在赞叹他,这时他忽然惊醒了,急忙跑回家,一看——粮仓门竟然大开着,空米袋都聚集在门口,酒桶也散落满地,尚未收拾。他气得破口大骂,质问道:“是谁出的主意?为什么要做大布施?”大家看到另一位主人回来,都怔在那儿,感到莫名其妙。主人不断地叫骂,进到房内,猛然看到一位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坐在主位,他大声说:“你为什么进入我家?为什么将我的财物布施出去?”
坐在屋里的长者故意对他说:“你是谁?这个家本来就是我的啊!”悭吝的主人气急败坏地说:“谁说的?这家产是我的,叫我太太出来一问就知道到底谁是她的丈夫!”
太太走出来一看,为何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屋内这一位是那么慈悲,懂得施舍,让大家欢欢喜喜的,她就指着屋内的这位说:“当然这位才是我的丈夫。”
看到太太不承认他,于是又叫管家来,对他说:“我每天请你做账,与你接触,你认清楚谁才是你的主人。”
管家就说:“当然是原本坐在屋内这位才是我的主人,他的祖先都非常仁慈,这位长者才像他的祖先,所以他才是我的老板。”
长者又急着问仆人:“你们说,到底哪一位才是你们的主人?”
此时,所有的仆人也一致认为大开酒宴,让他们吃饱、又喝了酒的这位和善的长者才是他们心目中的主人。
这第八代主人顿时觉得万念俱灰:自己的太太、管家、奴仆竟然都不认我!这时他想:能做主的只有国王。所以急忙跑到王宫向国王投诉。国王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即派人去请另一位长者来,天人化成的长者来到国王的面前,即说:“第八代的主人是他,不是我。不过,他的祖先非常有善心,一直以来都在国内帮助国王照顾贫困的人,但是,他们的子孙不懂得祖先传下来的德意,守住财物,不肯善加利用,违背祖先的本意,我觉得这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代替他的祖先来教训他。希望他能继承祖先的德业,爱护国内的人民。”
第八代的长者听了十分惭愧,领会到:人生确实没有所有权,没有永久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往一直与人结恶缘,因此碰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肯认我,这样守着万贯的家财又有何用呢?他如梦初醒,知道应该利用自己现有的一切,好好地布施,与人结一份善缘。于是,他向国王发誓:“今后我要好好做一位真正护国、助民的好长者。”
佛陀说:“尽管他的祖先已替他播下许多的福因,他本身如果不会造福缘,果报也是不堪设想啊!”
花若要结果实,就得舍去美丽的花瓣;女人要成为贤妻良母,就要舍弃任性骄傲的女儿性情;小孩要独立成长,就得离开曾经依赖的父母,这就是现实的人生。
分享会带来好运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暴风雨之夜。乔治·伯特作为一家旅馆的服务生正在柜台里值班,有一对老夫妇走进大厅要求订房。
乔治·伯特告诉他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来了,而且附近的旅馆也已经客满。
当他看到老夫妇焦急无助的样子时,真诚地对他们说:“先生,太太,在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休息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却十分干净。”
这对老夫妇谦和有礼地接受了伯特的好意。
第二天,当这对老夫妇提出要付钱给伯特时,他却坚决不收。他真诚地说:“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昨天晚上我已经额外地在这儿挣了钟点费!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里面了。”
老先生临走时,温和地告诉伯特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伯特当时以为这位老人在开玩笑,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往心里去。
过了几年,乔治·伯特还在那家旅馆里上班,仍旧当他的服务生。有一天,他忽然收到一封老先生的来信,邀请他到曼哈顿去,并附上了启程的机票。
当他赶到曼哈顿时,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的一栋豪华的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看着惊讶的伯特,微笑着解释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就是我为你盖的饭店,我认为你是管理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于是,乔治·伯特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他不负厚望,在短短的几年里,将饭店管理得井井有条,驰名全美。
真正善良的人,不会在做一件事前就盘算着他人的回报,他们只会出于真诚而伸出援助之手。但幸运之神总会把一切看在眼里,在合适的时候,便抛给这些人一个幸运的机会。
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吕洞宾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你还要乞求什么呢?”吕洞宾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成功。”男子说。
吕洞宾从口袋里掏出他需要的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吕洞宾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是我还是不满足,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吕洞宾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吕洞宾又见那男子坐在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有爱情、荣誉、成功、快乐和刺激陪伴着他。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你还乞求什么呢?”
“唉!尽管我已拥有了比别人多得多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男子说。
吕洞宾笑道:“你需要满足吗?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吕洞宾一个月后从此地经过,只见这男子站在路边,他身边的金子已经所剩不多了,他正把它们施舍给路人。
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惨败者,把快乐给了忧愁的人,把刺激送给了麻木冷漠的人。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着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含感激而去,男子笑了。
“孩子,现在你拥有满足了吗?”吕洞宾问。
“拥有了!拥有了!”男子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当我一味乞求时,得到了这个,又想得到那个,永远不知什么叫满足。当我付出时,我为我自己人格的完美而自豪,而满足,为我对人类有所奉献而自豪,而满足,为人们向我投来的感激的目光而自豪,而满足。”
如果心里只想着拥有,就永远不会有满足感。当了贵族想当皇帝,当了皇帝想统治地球,统治了地球想统治全宇宙,欲望无穷无尽。
而当我们将心态转变一下,懂得分享时,看到别人满意的表情,就会发现获得满足是如此简单,它不在于名利的多少,而在于你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