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大全集
- 星汉
- 1596字
- 2020-06-25 06:07:39
一、慈悲心:慈云化雨作春风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最多情,大慈大悲正体现了佛心的救世深情。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佛法是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而且一直都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佛法对善良的理解往往要比我们在世俗中的理解深刻得多。
1.寄悲悯心于物
在佛法的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一草一木皆为生命,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其有无生命。
悯物之心常存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1924年,兵荒马乱的时代,弘一法师修道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净。夏先生要替他换掉这些所携之物,但弘一婉言坚拒。
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他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化缘是出家人的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请求说。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丏尊先生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宝,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受!”
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了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事物都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抱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
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的一种尊重。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己。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一滴水中四万八千虫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冲一下凉。他便去提了冷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上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下去,会毁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用来浇灌,可养活多少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他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这便是“曹源一滴水”的故事。曹源既是曹源寺,也是曹溪的源头,这正是真禅的源头,即后来六祖慧能修过的曹溪。
佛法对人是十分讲究慈悲的,甚至延及所有生灵,即使再小再卑微!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
佛法中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教义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佛法对宇宙间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一个生命,无论其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世有平等,然后有真慈悲
佛法强调:真正的善良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这正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丏,这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表现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夜以继日、诚心诚意、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在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者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的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了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秤以求均等。天帝看到修行者舍身,老鹰、鸽子都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时,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么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
天帝被他的慈悲心和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了原身。
在释迦牟尼佛的眼里,人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需要去善待的。
2.存善念,行善行
究竟怎样才能成佛呢?参禅打坐,云游四海?成佛很困难吗?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艰苦修行?修行成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菩提心即大悲心
世人常说,佛有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庄严论》中说道:“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心。”佛陀的一切功德都是来自于大悲心。当悲心的力量越强时,为了众生我必须承担一切的责任;当这种责任感越强烈的时候,所带来的这种菩提心的力量就会越坚定,越牢固。所以菩提心的根源来自于对众生的爱心、悲心以及不忍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悯之心,即由慈、悲这两种心而产生的。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因为过度疲劳,所以眼睛瞎了。他虽然伤心,却不颓丧,反而更勤奋学习。有一天,他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十分狼狈。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阿那律感动得流下泪来。
“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佛陀教育弟子说。
佛陀以身作则,给弟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了,十分感动,都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为大众服务。
悲悯和善良源于一颗圣洁的菩提心。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远离这种痛苦和痛苦所留下的障碍,佛自己首先要了解这种痛苦,从内心、从个人去体会这种痛苦,进而对他人产生一种不忍的怜悯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佛。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人们现在研究《金刚经》等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佛,即使有智慧,福德不够也不能成佛。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窠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到鸟窠禅师的住处去请教。
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窠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窠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八十岁的老翁未必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白居易以前听到过同样的答案,却不以为然,认为佛法很简单,但禅师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如果有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离成佛不远了。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微薄力彰显大善良
远古时代,有一片大森林忽然起火,大量树木被烧着,不少动物的家园被毁,它们四散逃窜。
林中有一只雉鸟,挺身而出,它拼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欲熄灭这场大火。它飞向远处的河,跳入水中,把自己的羽毛湿透了,再飞入森林救火。
如此往返,飞来飞去,不以为苦。但毕竟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但它还是坚持这样做,竭力想扑灭大火。
这时,天帝见它这么不辞劳苦,便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雉鸟答道:“我只想救这场大火,好让森林中的动物都能得到安身之处而已!森林是动物赖以为生的家园。我虽然身体小,但还是有力量的,尽管这力量很微弱。既然还有力量,为什么不尽力扑救呢?”
天帝于是又问:“你的力量这么微弱,肯定是扑不灭这场大火的,那你打算干到什么时候?”
雉鸟答道:“我一直这样飞来飞去,取水救火,直到我飞不动了,死了,才会停止。”
雉鸟就是这样一只拥有菩提心的鸟,它对其他动物的爱已经远远地胜过了对于自身的爱,它用它那仅有的一颗爱心拯救其他动物,而这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善良足以让我们感动。
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要生起这种不忍、怜悯的悲心,首先要让自己完全地去爱别人,且爱他人胜过爱自己,才能产生这样强烈的大悲心。有了这样的爱心,人与人将会相处得更加融洽、和谐,世界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3.恶虽小而不为
恶虽小,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一心向善,遵行古人的劝诫: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你自然能享受人生的欢乐。
害人终害己
一只鹧鸪在树林间蹦蹦跳跳地玩耍,偶尔也飞到地上捕食一些小昆虫。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落到它的身上,暖融融的。它高兴地边玩边唱歌:“鹧鸪鹧鸪真快乐……”
正当鹧鸪玩得开心的时候,一个捕鸟人悄悄地走到它的身后,支起一张捕捉它的网。鹧鸪没有发觉,仍在起劲地唱着:“鹧鸪鹧鸪真快乐……”只听“啪”的一声,张开的网落下来,严严实实地罩住了鹧鸪。鹧鸪大吃一惊,赶紧张开翅膀想飞走,可是翅膀已经被网缠住了,怎能飞得走呢?鹧鸪终于成了捕鸟人的猎物。
捕鸟人兴冲冲地把鹧鸪带回家,准备把它炖了,美食一顿。鹧鸪既伤心又害怕,不住地哀求捕鸟人:“捕鸟先生,请您饶了我吧。您看我是只多么幼小的生命,您怎么忍心把我吃掉呢?”
捕鸟人看它说得怪可怜的,也不禁心软起来。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鹧鸪:背部和腹部长着非常好看的黑白相间的羽毛,头顶是柔和的棕色羽毛,两只小脚发出金黄色的光泽。捕鸟人暗想:“这只鹧鸪真的挺好看,杀了怪可惜的,还是放了吧,可是放了它我又要饿肚子,怎么办呢?”正当捕鸟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鹧鸪又进一步讨好捕鸟人说:“先生,您还是放了我吧,这样对您会有更大的好处。因为我可以回去引诱更多的鹧鸪让您捕住,以报答您对我的不杀之恩。”鹧鸪心想:“用许多许多的鹧鸪换取我的生命,捕鸟人是一定会同意的。”只是它没有想到,这番话反倒激恼了捕鸟人:“告诉你鹧鸪,本来我倒真的想把你放了,可是现在我改变了主意,因为你是一只心眼儿不好的鹧鸪,为了自己的命,竟然不惜陷害自己的同类,这样的败类留着你有什么用呢?”
鹧鸪终于被捕鸟人炖着吃了。
害人者终害己,正如俗话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当把他人推向危险的深渊之时,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
恶语一句六月寒
言语上的恶劣同样也是佛教教义所不允许的。在弘一法师的著作中提到的《华严经》就将口出恶言当做佛教中的第六大恶行。
佛陀在只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列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的时候,有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有一婆罗门就从养牛人家讨回那头小牛,并为它取名叫欢喜满。
“婆罗门把小牛放在儿女的住处,每天拿乳粥饭食等喂养它,很爱护它。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曾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阎浮提力气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吧!’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你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气?’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也有一头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地说。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的车中装满沙石,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到这种称呼?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躺着。欢喜满走过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躺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他:‘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连忙否认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呀!’
“婆罗门听了欢喜满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联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驾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联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佛陀斥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法则,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正如佛陀的教诲一样,我们一辈子的大事便是“好好说话”。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用了。有时,一句污辱的话会促使一个善良的人行恶,一句宽慰的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番言真意切的表白可以获得一生的爱情和幸福,一句恶语可以摧毁多年的夫妻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因而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出口伤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但话语暖人却是一种长期修炼的本事,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除去恶念,方能得救
世法平等,佛向在苦海中挣扎的众生伸出援救之手,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抓住这只手,得到真正的解脱。
人心如果不能除去恶念,那么即使是佛陀,也没有力量拯救他。这样的人,只能继续在苦海或地狱中沉沦。
在天国花园里有一口井。一天,佛陀独自坐在这井边。佛陀身旁的那口井,可不是一口普通的井,那是一座地狱,一座真正的地狱。那儿没有水,那儿是一片火海,是一片永不止息的火海。那儿有许许多多看来密密麻麻的人在呼救,在呻吟。
有一个粗脖子、大块头、高嗓门的人叫得最响。他圆睁着两只眼,胡乱地踩在别人头上、身上,向佛陀喊道:“救苦救难的佛陀,大慈大悲的菩萨,快救救我吧,我好苦啊!你是善解人意的,不要丢我而去。救救我吧!”
佛陀一看,便认出这人是人世间作恶多端的干达多。由于他杀人放火,好事不做,坏事做尽,死后才堕入这地狱的。
“你这个干达多啊,你倒叫我如何救你啊……噢,我想起来了,有一天,你走在路上,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你突发恻隐之心:‘这蜘蛛也是个小生命,我又为什么把它踩死呢?’于是提起脚跨过蜘蛛,算是救了蜘蛛一命。这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善事,也许你还有这一丝善念吧……就用这小蜘蛛的力量救你出苦海吧!”
一条又细又长但却银光闪闪的蜘蛛丝从地狱上空唯一的亮光小洞中垂了下来。干达多如同身陷大海突见救船一般,抓住蜘蛛丝就奋力向上爬。为脱离这黑暗地狱的痛苦,干达多是不遗余力的。他爬啊,爬啊,他突然觉得蜘蛛丝摇晃得非常厉害,他回头一看,地狱中无数的人也抓住蜘蛛丝跟着他向上爬。
他大声嚷道:“混蛋,你们这些混蛋!这根蜘蛛丝是我的,是我的善业果报。你们再爬的话,蜘蛛丝就会断的,不准你们爬,快滚下去!你们这些混蛋,坏蛋,无赖!想沾我的光,休想!”
可是,无论干达多怎样大声喊叫,他的下边仍然有黑压压的人群在争抢着蜘蛛丝向上爬。那一张张紧张得像要爆炸了似的脸,是那么的丑恶、绝望、痛苦和愚昧。在人间,他们不问他人死活,只顾自己;现在落在这地狱里,仍然是不管他人,只顾自己。这种人愚昧至极,简直不可救药。
“你们这些可恶的东西,统统给我滚下去……”干达多一面大叫着,一面从腰间拿出刀子,他“嗖”的一声将他脚下的蜘蛛丝割断。
随着众人纷纷跌落,只听到一片绝望的哀号……干达多看得好高兴,他独自嘻嘻地笑。然而,这时,蜘蛛丝断了,干达多“呀呀”地叫着跌落了下去,狠狠地砸在下面人群的身上。
“救命啊!救救我啊!我的命好苦啊!发发慈悲啊……”干达多的声音依然在叫,依然叫得最响。
佛陀离开了那口井。
心存恶念的人,大多是自己放弃了被拯救的机会。
这样的情形让人感到遗憾。如果心存恶念,即使天堂就在眼前,也会与他擦肩而过。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南隐禅师,境界很高,常常能用一两句话给人以深刻的点拨。很多人慕名而至,前来问佛参禅。
有一天,一位官员前来拜访,请南隐禅师为他讲解何谓天堂、何谓地狱,并希望禅师能够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看一看。
南隐禅师面露鄙夷之色,细细打量了他一番,然后问道:“你是何人?”
官员说:“在下是一员武将。”
南隐禅师哈哈大笑,并用很刻薄的语言嘲笑道:“就你这一副模样,居然也敢称自己是一名将军!真是笑死人了!”
官员大怒,立刻让身边的差役棒打南隐禅师。南隐禅师跑到佛像之后,露出头来对着官员喊:“你不是让我带你参观地狱吗?看,这就是地狱!”
官员顿时明白了南隐禅师所指,心生愧疚,并被南隐禅师的智慧所折服,于是走到禅师面前,恭恭敬敬地低头道歉。
南隐禅师笑着说:“看啊,这不就是天堂了吗?”
在听到南隐禅师的辱骂之后,这名官员尚未思考禅师的用意便勃然大怒,一念之间,便坠入了地狱;反之,当他以坦然平和的心境对待所发生的事情时,天堂也就在眼前了。这正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4.菩萨也金刚怒目
佛家有菩提低眉,也有金刚怒目,更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实,这是一种出于大爱的牺牲,用自己的牺牲来维护心中某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大牺牲的慈悲
一次佛陀和四百多个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掉这些商人劫取金银珠宝。
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四百多个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住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这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佛陀自己把贼杀了。
佛家是忌杀的,明知故犯的佛陀将会受到教规的惩罚。然而,杀一人而救百人,以己身换来众生的平安,是大智慧的慈悲,是大牺牲的慈悲。
为了心中坚持的信念,有很多人选择了怒目金刚,舍身入地狱。慈悲不是一味地后退与忍让,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而是面对给众生带来大苦难的罪恶能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屠刀捍卫无辜。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怒目的金刚宁愿拿起禅杖,扫荡一切妖魔,换来苍生的安宁。
以力折服,也是慈悲
真正的慈悲,既可以用爱的温暖去感化,也可以用力的方式来折服。
罗侯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他出家的时候只有十五六岁。他年纪虽小,却很聪明,悟性极高,颇得其他弟子的喜爱。然而,他却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乱打妄语戏弄他人。
有一次佛陀外出,国王派了一位信者前来拜访,信者见到在佛陀门外坐禅的罗侯罗,便恭敬地向他询问佛陀在哪里。罗侯罗随手一指后院,便说佛陀正在那里参禅。访客信以为真地离去,罗侯罗忍不住哈哈大笑。
后来,这件事被佛陀知道了,他便将罗侯罗叫到身边,吩咐他为自己端一盆洗脚水。
罗侯罗本来很紧张,为自己的错误惴惴不安,而且佛陀的表情极为严肃,与平时慈祥温和的他判若两人。罗侯罗一句话也不敢说,默默地端了一盆水过来,垂手站在佛陀身侧。
佛陀洗过脚之后,指着盆里的水问:“罗侯罗,这个盆子里的水可以喝吗?”
罗侯罗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回答说:“当然不能。”
“为什么不能喝呢?”
“这盆子里的水已经洗过脚了,很脏,怎么能喝呢!”
佛陀依旧很严厉,正色道:“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像这盆水吗?你天资聪颖、悟性极高,放弃了尘世的富贵生活皈依佛门,就像是原本清净澄明的水一样。而你却不珍惜自己的天分,反而用妄语痴念扰乱自己的身心。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却以此为乐,就好比水中被沉入了污垢一样。”
听到佛陀如此严厉的训斥,罗侯罗连头也不敢抬。他默默地把水端到门外洒了,一进门佛陀又问:“你会拿这个盆来盛饭吃吗?”
“不会。这盆水洗过手足,沾有污秽,不能装吃的东西。”罗侯罗小心翼翼地回答。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修戒定慧,净身口意呢?既然你已经是佛门的弟子,便该谨遵佛门的教诲,否则,大道之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佛陀说完,抬脚将盆轻轻地一踢,盆就在地上滚了起来。
罗侯罗从来没有见过佛陀如此生气,惶恐不安。
佛陀问:“是怕盆子被踢坏吗?”
“不是。盆子是很粗的器物,坏了也不要紧。”
“佛门中人,万事万物都当珍惜,你如果不珍惜这个盆子,将来也没有人会爱护你。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将是谁也不爱护你,不珍惜你。即使你天资再高,也难以修成正果。”
在众生心目中,佛陀一直是温和的。可是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常常到寺院中拜佛的人会发现这样的细节:一进山门,首先便会看到一尊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在山口欢天喜地地迎接所有信徒;但进入山门之后,便会看到威严的韦陀护法天将,他身穿盔甲,手拿金刚杵,面色严肃令人不由得心生畏惧。
三界中有地狱
一个人死后去见佛祖。佛祖决定将他投入地狱,他不服,质问佛祖。
佛祖历数了他的罪孽:对父母不管不顾,使他们无依无靠、衣食无着;对结发的妻子粗暴残忍,百般虐待,使其郁郁而终;对自己的儿女毫无温情、刻薄吝啬,使他们离家出走;对朋友心怀恶念、巧言欺骗,导致朋友倾家荡产、一无所有。
最后,佛祖说:“我佛慈悲,却度不尽世人的罪孽。你等残害众生,不知悔改的人,只能进入地狱。”
正如国家设置监狱,对身怀罪孽的人,佛教也有地狱。知错则当下即改过,何必求来世。如果犯下了深重罪孽而不悔改,佛也是不能容忍的,何况生活于凡间的芸芸众生呢?
5.悲智并用漫花雨
慈悲也必须以智慧为前导,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好比飞鸟片翼、车舆单轮,无法飞翔行走,圆满成功。没有智慧引导的慈悲,便很可能会泛滥。
智慧与善行互补
有位法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智慧和慈悲可以互补的。在佛家看来,真正的妙法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要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有时候,普度众生也需要小小的手段。
众所周知,一休禅师是日本的著名禅师,他是智慧的化身。一休禅师娶妻就是一个以智慧来行善的典型故事。和尚怎么会娶妻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休禅师正在房内打坐,这时来了一位信徒向他哭诉自己因为治病而债台高筑。现在债主每天都逼上门来讨债,他整日提心吊胆,半夜才敢回家。这样的日子他真不想过了,想一死了之。
一休禅师婉言相劝,问他除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信徒摇摇头说没有,又说他除了一个年幼的女儿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这下可让一休为难了。
信徒见状,又大哭起来说:“没法活了,没法活了,只可惜苦了我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一休禅师听到这里,忙对他说:“哦!我有办法了,你不是还有一个女儿吗?你可以为她找个乘龙快婿,让女婿来帮你还债呀!”
信徒一听这话又愣住了,绝望地说:“师父!你有所不知!我女儿只是刚刚八岁的幼童,谁会娶她呢?”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我替你还债。”一休禅师微笑着对他说。
信徒听后,大惊失色道:“这……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你是我的师父,怎么可能做我的女婿呢?何况我女儿还这么小!”
但是,一休禅师并不在意,只是挥挥手对他说:“没问题,我做你的女婿,一定能帮你还债,你就赶快回去准备此事吧!”
这位信徒素来十分相信一休禅师的智慧和能耐,回去后立刻将此事向邻居们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家里来做他的女婿。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休娶妻的消息轰动了全城。到了迎亲那一天,看热闹的人把信徒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一休见状立刻在门前摆上桌椅,拿出文房四宝,舞文弄墨起来。接着又拿出《狂云集》,签名售书。《狂云集》本来就是集诗、歌、书于一体的著作,再加上一休的签名,更是锦上添花。众人见了自然争相购买,以至于竟然忘了自己是来凑热闹的了。过了不大一会儿,就积了几大箩筐钱。
一休禅师问信徒:“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
信徒高兴得几乎要流眼泪,连连说:“够了!够了!多谢师父!多谢师父!师父,你真是神通广大,一下子就变出这么多钱!”他一边说,一边向一休叩头谢恩。
一休禅师赶忙将他拉起来说道:“问题解决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女婿我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说罢转身而去。
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善解者无忧无虑,不善解者日坐愁城。
人生一世,善良、慈悲固然重要,但是聪明、机智亦不可少,在世之人,应该把聪明的头脑用在善事上,这才能济世救人。
行善心,有方法
中午用餐高峰时间已经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看看报纸,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小男孩。
“一碗酸菜面要多少钱呢?”老太太坐下来数了数钱,叫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将碗推到小男孩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吃过了。”一晃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面吃了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个场面,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您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午餐免费。”
后来又过了一个多月,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让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一颗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颗都不到。
老板看得心头激动,他赶快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的话,我要你来吃碗酸菜面,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
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里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跑到一个胡同里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酸菜面,而小男孩就像之前的奶奶一样,坐在那儿静静地看着。
“也送一碗给那孩子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呢!”老板回答。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已经吃饱了,奶奶您看……”
“第一百个客人”可以是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都能善待第一百个客人,还会有那么多的罪恶和遗憾吗?
“第一百个客人”,不只是简单的行善,而且让老奶奶与孙子很体面地吃饱,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行善,如果仅仅为表现自己的善心,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则不如不做。因为如此之行善,太过于伤人,让人无法承受。
一院菊花,满村菊香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转眼三年后的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
来禅院的信徒都不住地赞叹:“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有人开口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来送到别人家里。消息很快传开,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子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的菊花。”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啊!”
“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幸福。”
智德禅师的行为虽然令弟子们不解,但是他却满心喜悦,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所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行者胸怀,看到众生的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日日精进。
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因材施教,顺势度人
形状奇怪的树根如果想要按照普通的方法做成木材,不过是废料一根,而如果经根雕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稍加雕琢,便会成为举世无双的工艺精品。一废变一精,便是因材施教的成果。
佛陀度人,也要分别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用恰当的方法,真正地度众生,才是真正的慈悲。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照顾花草,你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么教育,花草也同样。”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来已死,内中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对他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旷土,实因泥土中更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茁壮成长!”
信徒听后非常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世间没有不可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育的人才。对于不同根性之人,以不同方式育之。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更好地促其成材。
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对于这句佛家语的出处,人们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出于地藏菩萨,此人有一天对众生说:“有这么多可怜的众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啊!”一说是出于“我的心”,此人有一天对自己说:“如果我造了恶业,我不下地狱,那谁下地狱啊!如果我发菩提心,我不下地狱,那谁下地狱啊!”
总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表明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的勇气。
舍身饲虎,大悲悯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只身而去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在三个王子中,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有一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游玩。国王久居深宫,很少远行,游玩了一会儿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但雌虎为了充饥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爱子喂奶。依我看,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说:“如果雌虎饿死了,小虎没有奶吃也同样会饿死的。”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依我看,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否则它一定会吃掉虎仔。”两位哥哥说。小王子听后进一步追问哥哥:“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哥哥肯定地说:“当然能够活下去了。但无论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都是不能复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而小王子的内心却有一番考虑,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小王子决心已定,陪着两位哥哥走了片刻,向两位哥哥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有一点儿事情要办,随后就来。”
说完他独自走入小径,回到刚才那只饿虎停留的地方。他走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着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他早已下定决心舍身供养。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小王子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着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青弟弟!”然而除了风声,四周没有一点回音。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提出的问题,于是两人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架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再说国王休息时,王妃也不知不觉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她忍不住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王妃立即对国王说:“大王!我刚才做了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王子,我梦见三只鸽子中,最小的那只被老鹰捉去吃掉,以至于惊醒。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青有什么意外呢?”
国王听到王妃的话,也觉得心惊肉跳,赶紧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国王见两个王子这样,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国王和王妃顿时晕倒在地。片刻,国王和王妃才缓缓醒来,由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国王和王妃抱头大哭。两位王子和百官随从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惨。
其实,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死后投身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还有些疑惑,不知自己有什么功德,竟然能投身到优美的天界。他对眼前的善果感到疑惑,于是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各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摩诃萨青王子心想:“这样过度地悲伤下去有可能会使父母丧失生命,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我要下去劝导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喻。国王和王妃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刚规劝我们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居于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自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王妃当下仍无法明白王子讲的道理,继续问:“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之心。可我们身为你的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苦恼呢?”
王子为报答父母的恩情,竭力开导父母。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重宝函安放小王子的遗骨,并建造佛塔安置其中。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佛对阿难说:“过去之世的王子,难道是别人吗?就是今天说法会场中的我。我于久远的过去之世,救拔接济种种急难恐怖,令大家获得安全与快乐。如今我已成佛了,亦令众生远离苦难,让众生永远地远离生生死死的大苦恼。”
佛陀为了众生而甘愿以身饲虎,让人赞叹、敬佩。现实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许很难有此大善行,但是如果我们能心生善念,对周围的一切有一种同情和悲悯之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勇于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在佛家看来,就是一种布施与功德。
大爱清净无私
净心不仅要去除怒心、嗔心、淫心,还要从根本上去除私心。
去除私心不一定要在表面上标榜大仁大义,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而然的心灵净化,从心底里为他人着想,把他人的苦痛当成自己的苦痛,为了让他人脱离苦海,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拥有清净心的人,必定生出无尽的大爱。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谈论前一天在外面听到的消息,佛陀走出来,问道:“你们三五成群在说些什么?”其中一位弟子说:“在城里发生了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佛陀说:“说给我听听吧!到底是什么事?”
弟子说:“在山林里,常有人遇到强盗。几天前,有群人从那里经过,又遇到三个强盗出来抢劫,那群人看到强盗出现就合力反抗,强盗无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追到树林里,忽然不见强盗的踪影,只看到三个农夫在那儿做事。他们怀疑强盗为了避开他们的追赶而假扮成农夫,所以,就把那三个农夫当成贼捉了起来,不管他们三人如何辩解,还是被他们捉去见国王了。
“那三个人被抓没多久,有一个女人随后哭哭啼啼地要去见他们,侍卫不让她进去,把她推开。此后,接连几天那个女人都在宫外哭叫着:‘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请给我一个遮身的东西!’她很凄惨地哭叫着,希望人家给她一件可以遮身之物。
“国王在宫内听到,就说:‘那个女人又在叫了,你们就拿一块布给她做遮身之物吧!’侍卫遵命拿了一块布正要给她,那个女人却说:‘我要的遮身之物不是这块布。’
“侍卫又将那块布送还给国王,对国王说:‘那个女人说她不需要这块布。’
“国王奇怪地说:‘她不要这块布,那为什么还在外面一直叫呢?你去叫她进来。’
“那个女人见到了国王,国王问她:‘你要的遮身之物应该是布呀!我送给你一块布,你为什么不要呢?你要到底用什么来遮身呢?’
“那个女人回答说:‘丈夫就是女人的遮身之物,一个女人若没有丈夫,就像赤裸着身躯一样,哪怕是穿金戴银,也像一个裸体的人一样一无所有呀!’
“国王又问:‘你的丈夫呢?’
“那个女人说:‘我的丈夫几天前被人当做强盗捉到国王这儿来,他是冤枉的,我们是安分守己、以农为业的良民,却无端被当做贼,扣押在这里。’
“国王说:‘几天前被捉来的有三人,这三人当中,哪一个是你的丈夫?除了你的丈夫以外,其他的人是谁?’
“那女人说:‘一个是我的丈夫,一个是我的儿子,另一个是我的兄弟。’
“国王说:‘好吧,这三人中让你挑一个。’
“那女人无奈地说:‘那就还我兄弟吧!’
“国王说:‘奇怪呀!你刚才口口声声说,女人如果没有丈夫,哪怕是穿金戴银都像一个裸体的女人,现在三个人给你挑,你为什么选兄弟呢?丈夫不是更重要吗?’
“那个女人感伤地说:‘是呀!一个女人的一生是必须依靠丈夫,没有丈夫的女人真的非常可怜。可是现在三个人要让我挑,这真的很难抉择。我想:没有丈夫,我固然很悲惨。但是,兄弟是我父母的爱子,而父母已经往生了,留下的就是我的兄弟,为了报答父母的这份恩情,所以选择我的兄弟;我知道身为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心,因为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捉到国王这里,我的心也很伤痛!虽然父母已往生,但是这份关怀应该是生生世世的,为了报答父母之恩,所以我必须珍惜兄弟之情,只好忍痛割舍丈夫与孩子,先救我的兄弟。’
“国王听了很感动,觉得她的‘情’很超越,而且也找不到犯案的证据,所以就将他们三个人都释放了。”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座城,比丘们听到这件事也觉得很感动,纷纷在那儿讨论,佛陀才会问起这件事。
佛陀听完后说:“这个女人真是了不起,多数的人都为‘情’所迷、被‘情’所困,而这个女人为了体念父母的心,竟能将她一生最需要依靠的——丈夫和孩子的情割舍掉,这份体谅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这就是超越的‘情’,她确实很了不起,也因为有这份清净的情,所以才会感动国王,因此兄弟、丈夫和孩子都被释放了。这就是说‘情’若很清净,打破私我的范围,这份超越的感情就能感动人。”
世间之人有时只顾自己,这就是私情。而这个故事中的女人能够体谅往生父母的心愿,表现出了一种无私的大爱,确实令人感动。
万魔不退菩提心
布施是表示“爱”的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下,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或慈善的运作,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运作,那这个社会就不会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也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幸福快乐的社会。
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靠做佣工来维持生计。
一天,丈夫看见一些长者们前往寺院里参加供僧法会,回到家后,想着想着,不禁哭了起来。妻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呢?”丈夫回答道:“唉!别人能够满心欢喜地供僧修福,而自己却是贫穷下贱,连修福报的机会都没有!心里真难受。”妻子便安慰他:“别再伤心了,这于事无补,不如把我卖了,卖来的钱就可以布施供养!你看怎么样?”丈夫更伤心了:“如果把你卖了,我岂不是更加难过?”于是,妻子想了想,又说:“干脆我们一起卖身为奴,不仅可以供养,还可在一起修行。”丈夫同意了。
于是,夫妇俩找到一个富贵人家,向主人借了一笔钱,要办一场供僧法会,这笔钱如果无法在七天内还清,他们就必须永远在这户人家当奴仆。得到钱以后,贫穷的夫妇便开始不眠不休地筹备法会,并且互相勉励:“现在还能够随自己的心意来修福,应该好好把握因缘,往后的一切就很难预料了!”
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准备就绪,寺里却得到了一个消息:国王也要在同一天举行法会。比丘们都认为,应该先将机会让给穷苦夫妇。然而,国王知道后,非常愤怒:“是哪一家小民,胆敢跟我抢日子!”于是立刻命令他们改期。这对穷夫妇虽然无奈,却坚持不改。
国王不得不召见这对穷夫妇,要他们说出一个理由。穷夫妇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禀告给国王,并恳求国王:“我们今生如此穷苦,就是因为过去没修福报,这辈子恐怕只剩这一天还能自己做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才极力争取!请求国王成全。”听了这对夫妇真诚的话,国王不禁心生怜悯,不但准许他们如期进行法会,还赏赐了财宝,划了十个村落让他们居住和管理。
布施是一种付出,而在付出前要有舍己为人的发心。发心为了利于他人而付出,付出自己喜爱的、执著的。
修行是为了突破诸多困难,修行的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境,遇到困境时应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过程,也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炼,其心灵同样要经过一番彻底的挣扎,最后降伏魔君而成道。
“魔”就是障碍,学佛难免会遇到障碍;不是外来的障碍,便是自我内心的迷障。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就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钱的人发心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会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因此,布施无论在逆境,或者顺境,只要有一颗至心,努力地付出爱心,自然会征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