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东部广大地区,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明显,冬季比较干冷,夏季湿热,雨量集中,是世界上季风发达区域之一,属于季风气候;西北部深居内陆,水循环很不活跃,降水少,是典型的干旱气候;青藏高原海拔过高,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于0℃,属于高寒气候。
中国气候之最
中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最北端的北极乡(原漠河乡),冬季最低气温-52.3℃;最热的地方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9.6℃;最干燥的地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几毫米,有时甚至终年无雨;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基隆以南,年平均降水量为6558毫米,最高可达8000毫米。
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南北跨纬度将近50°。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显著,导致中国热量分布自南向北递减。冬季,太阳辐射总量由南向北迅速减少;夏季,随纬度增高白昼时间变长,北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偏小的影响,故南北差异不大。
中国各地年太阳辐射量大约为80~20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到云南和西藏交界处。以该线为界,西北部高于东南部,这是由于东南部阴雨日数较多。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西北部为170千卡/平方厘米,青藏高原高达170~200千卡/平方厘米,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南岭山地则少于100千卡/平方厘米。
中国各地太阳辐射平衡值除北纬40°以北冬季出现负值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均为正平衡,一般为50~70千卡(平方厘米·年)。海南岛地区纬度低,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辐射平衡值较大,达70~80千卡(平方厘米·年)。川黔与南岭山地冬半年多阴雨,太阳辐射平衡值较小,只有30~40千卡(平方厘米·年)。这说明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季风气候显著。印度洋为中国西南部输送水分和能量。北非大陆对中国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冬半年比较活跃的西南暖流(即热带大陆气团)。
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热学性质不同,引起海陆表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导致温压场的变化,从而为季风环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冬季,东亚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蒙古高压势力强大,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冷高压几乎控制全国,气压梯度力由大陆指向海洋,盛行偏北气流,是为冬季风。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作用方向与冬季相反,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大为增强,印度低压发展,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陆,盛行偏南气流,是为夏季风。春秋两季是冬夏高低气压相互消长时期。高低气压中心势力的强弱,位置的年际变动,是制约中国气候季节变化的基本因素。同时,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高空行星风系环流及其强度的变动,影响着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从而也影响到中国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地形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天气与气候。中国境内山地分布很广,有不少绵延百里、千里的巨大山脉走向与气流运行方向近于直交,对气流起屏障与抬升作用。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到层层山地阻碍,其强度大大削弱,只是在穿越山口和东部平原时,冷空气势力才显现其强大。夏季暖湿气流在翻越山地时,迎风坡因气流抬升多雨,背风坡与谷地则因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大为减少。青藏高原隆起后,对中国天气、气候乃至其他自然环境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高原所处纬度是北纬28°~36°,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其上空多属高空西风盛行区。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通过它的动力分支作用、阻挡作用、冷热源作用,对中国天气和气候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高原的动力分支作用
冬季由于高空西风带南移,青藏高原迫使4000米以下的高空西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在大高原的西北侧成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后又转为西北气流;南支在大高原的西南侧成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后又转为西南气流。这两支气流物理属性不一,并在高原东侧汇合东流,从而影响到中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高原的动力分支作用,扩大了高空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其南界可达北纬15°~20°,使得中国江南地区冬季经常受到来自热带的暖湿气流影响。
高原的阻挡作用
高原本身巨大的海拔,阻挡了高原低空南北气流交换。在冬季,高原阻挡着西北冷空气南下,这既有利于冷空气在高原北侧堆积,又迫使冷空气行径偏东,从而加强了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在夏季,西南季风盛行,高原既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高原内部和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强,导致荒漠伸展到更高的纬度,又迫使西南季风绕高原东南侧循河谷北上,输送大量的能量和水汽,加强了高原东侧降水过程,使高原东侧热带范围循南北向河谷伸展到北纬29°附近。
高原的冷热源作用
在冬季,因高原海拔高,冰雪覆盖面广,大气透明,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广大高原面是个冷源,近地面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它叠加在蒙古冷高压之上,从而大大加强了蒙古冷高压势力,使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更加寒冷,以至中国亚热带北界比同纬度大陆西岸要向南推移4~5个纬度;在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辐射大为增强,裸露的地表吸热迅速,地面增温很快,低空气温高于四周同高度大气温度,高原近地面形成高温低压中心,它叠加在印度热低压之上,从而大大加强了印度热低压势力,越过赤道的东南信风转向为西南季风具有更为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夏半年西南季风势力强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对中国季风环流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夏季,高原200毫巴上空则形成高温高压,称西亚高压或青藏高压,它的位置相当稳定,范围较广。由于它的存在,青藏高原等压面向高原南北两侧倾斜。其北侧维持一支强劲的西风气流,是夏季华北、华西降水形成条件之一;南侧维持一支东风气流,同副高南侧偏东气流一致,它们与西南季风交绥,形成热带辐合带,为夏半年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西南季风示意图
青藏高原的存在大大加强了西南季风的势力。
在环流转变期间,某些重要的环流现象几乎同时或有顺序地出现。例如,西南季风的爆发与长江流域梅雨几乎同时开始。青藏高压是夏季东亚大气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有一定影响。7、8月份,东经120°和东经110°上空高压脊线位置如果偏北,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地区将出现干旱,华北多雨;高压脊线位置如果偏南,长江流域多雨,华北将出现干旱。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综合影响,扩大了高原地形作用的有效高度,高原地区准静止高气压系统可以发展东移,使高原以东地区产生暴雨和洪涝。
大气环流与季风进退
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冬季] 蒙古高原中心气压值极盛时可达1050毫巴,势力强大,控制着亚洲大陆;盘踞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中心气压在1000毫巴以下,势力大为扩展。前者是大陆反气旋中心,中纬度大陆气团的重要源地,后者是西来气旋的归宿。蒙古冷高压活动,影响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天气与气候。大致说来,冬季的天气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冷空气活动,并实现降温的过程。川西、云南高原,冬季主要受热带大陆气团(西南暖流)的影响,成为中国冬季的相对温暖中心。高空西风气流被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自大高原南侧流过,转变为暖湿的西南气流,它与南下冷空气交锋,造成贵州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冬季阴雨连绵。
[春季] 这是气压场转换的过渡季节。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势力衰退,海洋上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西伸,大陆热低压开始形成。因此,四个气压中心都影响中国,风向多变,南北气流交换复杂,中纬度地区气旋活动频繁。
[夏季] 与冬季相反,夏季亚洲大陆是强盛的热低压,中心气压值约为995毫巴,西北太平洋是强盛的高压区,中心气压值常在1030毫巴上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受热带、副热带气压系统控制,热带海洋气团盛行,影响范围广,历时亦较久。每年约在6月上旬,副高北移,西南季风势力增强,江淮梅雨随即开始。7、8月,当副高再次北跳,长江中下游产生伏旱、酷暑,华北与东北雨季先后开始。此时,副高南侧以南是赤道辐合线位置所在,为台风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秋季] 这是夏季环流转换为冬季环流的过渡季节。9月上旬,蒙古高压出现,并可南侵到较低纬度,此时副高仍在较高纬度,从而形成暂时的高低空高压重合现象。除西南地区仍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阴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秋高气爽天气。10月份西风带南移,西南季风撤离大陆。这时,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东南退缩,阿留申低压加紧扩展。11月上旬后,蒙古高压控制着大陆,冬季风迅速南下,出现冬季环流形势。
季风进退
3月上旬,中国南部开始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此后,夏季风逐渐北进。4月下旬华南夏季风盛行,华中受影响。7月中旬华北夏季风盛行,内蒙古南部、东北南部受影响。盛夏夏季风到达最北位置我国东北。夏季风自北向南撤退,一般始于8月底9月初。冬季风随即南下,9月底或10月初到达华南。冬季风自北向南先后不到一个月即可影响全国,而夏季风从开始登陆到全国盛行,历时四个月。这表明,中国夏季风的来临是缓进的,它的退却是相当迅速的。中国西南部,夏半年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在6月上旬以突然爆发的形式向北推进,极盛时可循青藏高原东缘影响到北纬30°以北。华南也可受到西南季风影响,但通常只能达南岭山地附近。在冬夏季风进退过程中,随着每一次季风进退,气象要素都相应地发生变化,其中以降水量空间变化尤为突出。从多年平均状况来说,4月中旬华南沿海出现雨带,以后有顺序地北移。6月上旬雨带北进到华南,6月中旬雨带跃进到江淮流域,7月中旬雨带跃过淮河而达黄河中下游,7月下旬华北雨季开始,8月中旬雨带达最北位置我国东北。
主要天气系统
寒潮、梅雨是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涉及范围很广,东南沿海则还受到台风的侵袭。这三类天气系统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影响到农业生产。
寒潮
在冬季,一次冷高压活动,会同时带来一股冷空气侵袭。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其经过的地区急剧降温,出现严重霜冻,并伴随大风或雨雪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天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一次强冷空气活动对各地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就全国来说,一次冷空气入侵,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陆上有相当于3个大区出现5~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寒潮”。如果在48小时内降温14℃以上,大陆上有3~4个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所有海区先后出现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强寒潮”。寒潮同时带来的大风降温对农牧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很大,属灾害性天气。但寒潮活动又会给一些地区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梅雨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一段时间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多数年份为连续性降水,少数年份后期多降雨或暴雨。梅雨开始与结束的早晚,雨期雨量的丰歉以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梅雨开始的日期有50%在6月6日~15日这10天内,有24%出现在6月20之后。最早入梅(1971年5月26日)和最晚入梅(1947年7月4日)相差40天。正常梅雨结束日期最多出现在7月6日~10日,其次是6月下旬。最早出梅在6月中旬,最晚出梅在7月底8月初,二者相差一个半月。正常梅雨期长约20天,最长达63天。而有些年份梅雨期极不明显,甚至出现“空梅”现象。
梅雨的物理机制
梅雨的物理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环流条件下,中纬度变性的大陆气团南下至江淮一带,与热带海洋气团交绥,形成准静止锋,锋面上相继产生气旋,出现持续阴雨天气。大气环流理论认为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与梅雨有联系。此外,海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夏季鄂霍次克海上空高压南下,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异常等,对东亚梅雨都有一定的影响。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低纬热带西太平洋和南海的低压系统,或称热带气旋。它是对中国东南沿海夏秋两季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台风的发生源地有三:菲律宾以东洋面、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以及南海。其中,前两个源地的发生次数最多。台风生成后,移动路径的变化很大,对中国有影响的主要有三条。一是西行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经菲律宾或穿过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进入中国南海,继续西行至海南岛或越南登陆。这条路线主要影响中国两广和海南地区。二是西北行登陆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中国台湾省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又在福建登陆;或从源地向西北,穿过琉球群岛,然后在中国江浙沿海登陆,影响中国东南沿海。三是海上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向西北方向移动,至北纬25°附近转向东北,向日本方向前进。这条线路对中国影响不大,但如果转向点靠近中国沿海,则对中国沿海地区亦会有较大影响。通常,6月前和9月后,台风主要取第一、三两条路径,7、8月份以第二条路径为主。台风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多,7、8月尤常见。根据70年的统计资料,平均每年发生20次。1939年最多,共32次;1885、1901年最少,有9次。登陆的台风,以在广东和海南登陆的次数最多,约占50%,其次是中国台湾省和福建省。台风中心气压很低,中心附近风力强大,并带有暴雨或大暴雨。1962年8月5日12时强台风在中国台湾花莲—宜兰登陆,14时中心气压降至900毫巴,中心附近风速高达75米/秒。台风降水的强度亦很大。1963年9月9日~12日,台风侵袭中国台湾,台北附近一个山区测站测得这次台风过程降水量为1684毫米;1975年8月,受“7503号”台风影响,河南省泌阳林庄8月5日~7日三天降水量共达1605毫米。
太平洋北部的热带气旋卫星图片
气温与热量资源
气温分布
中国陆地面积广阔,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在气温上表现为明显的大陆性。例如,中国哈尔滨(北纬45°41′)比法国巴黎(北纬48°48′)纬度约低3°,而气温年较差,前者为42.4℃,后者仅15.2℃。中国各地气温的年振幅,冬季低于同纬度的平均值,为负距平;夏季高于同纬度的平均值,是正距平。但近海及低纬地区距平值较小,越向内陆或纬度越高,距平值则相应增大。在气温分布上,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所跨纬度广,地势起伏显著,致使南北温差较大,地形影响气温分布极为明显。以年平均气温为例,南海西沙(北纬16°51′)高达26.4℃,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北纬51°43′)低至-2.1℃,两地相差28.5℃。气温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东半部自南向北逐渐降低;西半部地形影响超过了纬度影响,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0℃,而北面塔里木盆地的和田与吐鲁番则分别为12.1℃和14.0℃。
[冬季气温] 1月是冬季环流极盛时期,除海洋岛屿外,中国各地气温下降到最低值,所以1月气温可以代表中国的冬季气温。中国东部气温随纬度的增高而迅速降低,西沙比呼玛高50.5℃,等温线分布相对较密,与纬线大致平行。大致纬度增高1°,气温降低1.5℃。西部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因海拔高,气温偏低,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有山岭屏障的盆地,冬季成为温暖中心。有寒潮、冷空气侵袭的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如东北北部、内蒙古、长江中下游平原等。1月平均0℃等温线大致东起淮河下游,经秦岭沿四川盆地西缘向南至北纬27°左右折向西藏东南角。此线以北基本上都在0℃以下,东北地区大都在-10℃以下,大兴安岭北部低至-30℃,是冬季全国最寒冷的地方;内蒙古、宁夏北部、甘肃北部以及新疆境内,一般都在-10~-22℃之间;青藏高原除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横断山脉外,大部分在-10~-20℃之间;华北地区为-2~-10℃。0℃等值线以南,长江流域在0~8℃之间;南岭以南、中国台湾中部和北部、云南南部大都在12~20℃之间;中国台湾和海南岛南部,已超过20℃;南海诸岛高达22~26℃。冬季强寒潮侵袭时,除南海诸岛外,各地均会出现低温或极端低温,华南可结冰,甚至海南岛也曾出现过0℃以下。1960年1月21日,新疆阿尔泰山南坡的富蕴,气温曾降至-51.5℃;1969年2月13日,黑龙江省漠河县曾出现过-52.3℃的低温,这是中国现有观测资料中的最低值。
[夏季气温] 除海洋岛屿外,7月份全国各地气温最高,所以可以代表中国的夏季气温。与冬季相反,夏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小,西沙比呼玛仅高8.5℃。从等温线分布上看,东南部等温线十分稀疏,大致纬度增高1°,气温降低0.2℃;西部地区,由于内陆盆地夏季受热增温强烈,与高山间气温垂直变化大,等温线较密。全国7月平均气温大都在20~28℃,淮河以南在28~30℃,东北平原为22~24℃。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因海拔影响而低于20℃,其中藏北高原大部低于10℃。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谷地、渭河谷地等,受地形影响,成为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鄱阳湖附近,7月平均气温高达30℃。新疆吐鲁番盆地在闭塞地形与干旱气候双重影响下,7月平均气温竟高达32.8℃,最高气温≥40℃的天数平均每年有37天,绝对最高气温达48.9℃,是中国现有观测记录的最高值。华南地区高温期虽然较长,平均气温较高,但因午后多云或雷阵雨,并常受台风影响,其绝对最高气温反而比上述炎热中心低,一般都在40℃以下。
气温年变化
中国位于西风带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绝大部分地区最冷月在1月,最热月在7月,气温的年变化表现为大陆性气候的年变化。沿海地区受海洋热力的调节作用,夏季最热月可推迟到8月。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7、8月份雨日过多,最热月出现在雨季前的5月。各地气温年较差明显地随纬度增高而加大。黑龙江省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天山北麓的准噶尔盆地,气温年较差最大,大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50℃左右。黄河流域、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约在30℃上下。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在22~26℃,其中四川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只有18℃左右。珠江流域、云南高原和中国台湾省大部地区平均在15℃左右,海南岛南部、南海诸岛和台湾山地则小于10℃。
四季划分
中国四季的划分,一般根据物候资料定出。每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高于22℃为夏,介于二者之间为春秋。如,北京候平均气温10℃最早出现于4月1日,以这个日期作为北京的春始日期,在物候上与桃花初开的日期大致相符。又如长江下游地区一般在9月23日候温低于22℃,作为夏去秋来的日期,在物候上与家燕南归的日期大致吻合。按此标准,大致在东北黑河、嫩江直到内蒙古大青山一线以北为无夏区,冬长255天以上。青藏高原最热月候温很少长至22℃以上,所以没有夏季。南岭山地以南大致无冬,海南岛夏长超过8个月,南海诸岛全年皆夏。其余地区则四季分明。但中国西部地形复杂,四季分配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全国各地四季的开始与结束,与大气环流、季风进退的年际变化也有密切联系。
秋季长城
[农耕期] 当日平均气温高出0℃时,土壤解冻,农事活动开始,称为农耕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全年都是农耕期;该线以北,农耕期逐渐缩短。农耕期开始日期南北相差约3个月(1月下旬至4月下旬)。西藏北部6月份起,日平均气温才开始≥0℃。日平均气温≥0℃的终止日期,从黑龙江北部10月上旬开始,往南逐渐推迟,至长江流域已是1月上中旬。西藏北部9月始,日平均气温低于0℃。
[生长期] 日平均气温5℃在春秋两季的出现日期,和主要农作物及多数木本植物的生长期相符,因此日平均气温≥5℃的持续期称为生长期。其分布情况是:东北北部约130天,松花江流域和内蒙古北部为150~180天,辽江流域到燕山、河套一线为180~210天,辽东半岛、华北北部和汾河流域为210~240天,黄淮平原和汉水上游为240~270天,长江中下游为270~300天,而北纬25°以南的东南沿海一带,全年均为生长期。在东经110°以西,四川盆地的生长期长达300天,川西高原、河西走廊和北疆不足200天,南疆在200天以上,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在250天左右,西藏东南部多达270天以上。而藏北高原仅100天上下,为全国生长期最短的地区。
[生长活跃期] 当日平均气温≥10℃时,多数植物的生长才见活跃,这一温度指标称为活动温度,其持续期称为生长活跃期。生长活跃期与活动积温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它相对地表示着植物生长有效热量的多少。中国境内≥10℃的持续期,大小兴安岭不足120天,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北部为120~150天,黄土高原及河西走廊为150~180天,黄淮平原为200~220天,长江中下游为220~240天,四川盆地为250~280天,南岭山地以南超过300天,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约200天,新疆最北部不到120天。西藏雅鲁藏布江谷地大约150天。随着地势的增高,≥10℃的持续期迅速减少。从活动积温来看,青藏高原、北疆、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各在2000℃与1500℃以下,东北及内蒙古大部在3000℃以下,华北在3000~4500℃之间,长江流域大部在4500℃以上,至北纬25°以南升至6500℃以上。西北干旱地区大都在3000℃以上,其中塔里木盆地可高出4000℃,库车为4329.0℃,和田为4297.0℃,吐鲁番高达5464.6℃,热量资源甚为丰富。
[霜期] 中国的霜期,除青藏高原全年都可能见霜外,其他地区都随纬度和海拔的增高而加长。东北与北疆为9月~次年5月,南疆为10月~次年3月,黄河流域为10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长江流域大部为11月~次年3月,四川盆地为12月~次年2月,南岭以南仅在1月出现。各地初霜和终霜的迟早,因各年南下冷空气的早晚而异。地形及海拔高度对霜期有一定的影响。如,黄土高原霜期长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易受寒潮影响而霜期长于四川盆地。
降水状况
降水的空间分布
中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愈向内陆递减愈迅速。400毫米等雨量线,从大兴安岭西坡向西南延伸至雅鲁藏布江河谷。以该线为界,可将中国分为两部分,该线以东明显受季风影响,属于湿润部分;该线以西少受或不受季风影响,属于干旱部分。这与中国内、外流区界线大致相符,在自然景观的形成与农、林、牧业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
[湿润与半湿润区] 降水量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800毫米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符,该线以南,水循环活跃,长江两岸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江南低山丘陵和南岭山地为1400~1800毫米,广东沿海、中国台湾及海南岛大部可达2000毫米以上,云南南部及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的察隅、波密一带,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在上述多雨区之间,昆明、贵阳以北及四川盆地,是相对少雨区,年雨量一般在800~1000毫米之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黄河下游为500~750毫米,至东北平原减少为400~600毫米,但长白山地、鸭绿江流域可达800~1200毫米,为中国北方的多雨区。
[干旱与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西部和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200~400毫米。其余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并向内陆盆地中心迅速减少。塔里木盆地的年降水量为18.3毫米;新疆的伊吾淖毛湖年降水量只有12.5毫米。而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平均只有5.9毫米,是中国现有年降水量记录的最小值。新疆地区降水量受到地形的影响,阿尔泰山、天山北坡相对多雨,年降水量可达500~700毫米以上,准噶尔盆地的年降水量也比塔里木、吐鲁番两个盆地要多。
新疆的罗布泊为全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之一。
降水的季节变化
中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分配,受季风的影响,11月至次年2月,在冬季风的影响下,除中国台湾东北部相对多雨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6月夏季风极盛时期,降水明显增多,成为雨季。随着夏季风的到达与控制时间的不同,自南而北,雨季逐渐缩短,降雨愈见集中。东北、华北及内蒙古等地区,夏雨百分率高达60%~70%。在南方多雨区内,夏季风控制的5~10月均有一定的降水量。但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7月中旬至8月,常在副高控制之下,降水相对较少。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如云南南部、西南部,雨季长达半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70%~80%左右。中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春雨最多的是两湖盆地及江浙地区,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1/3,新疆伊犁河谷在30%以上,秦岭—淮河一线和西北地区约20%,华北和东北在10%~15%之间,青藏高原最少,不及10%。第二,夏季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除长江和南岭之间以及新疆北部山地不及年总量的40%外,华北和东北大于60%,西北和西藏高原大部分在70%以上,拉萨以西的雅鲁藏布谷地高达80%以上。第三,秋雨较多的是雷州半岛、海南岛、秦岭山地、渭河及汉水上游,约占全年总量的30%,全国其他地区占全年总量的15%~20%。第四,冬季全国少雨,大部分地区不足年总量的10%,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华北及黄土高原不及5%。但台湾东北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多地形雨,降水量可占年总量的30%;新疆阿尔泰山区和伊犁谷地,因有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冬季降水可占全年的20%以上。
雨日
中国雨日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形势相类似。以日雨量>0.1毫米算作雨日,冷湖、且末、吐鲁番等地的年雨日是10~12天,是全国雨日最少的地方。川西和贵州高原的年雨日最多,雅安219.4天,毕节210.3天,镇雄232.1天,峨眉山更高达264天,是全国雨日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形影响,山上比山下雨日明显增多,峨眉山年雨日比山下的多80天。华南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年雨日在120~140天,秦岭、淮河一带为100~120天,华北与东北为75~100天。
降水变率
中国季风性降水不大稳定,具有较大的年变率。这是由于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属于锋面雨,东南沿海台风占有较大的比重,华北与新疆北部秋冬季节降水与寒潮关系较大,因而降水是气象要素中最活跃多变的要素。中国各地年降水变率的基本特点是: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小,反之则大;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变率小,而稳定性较小的台风雨地区变率较大。中国东半部北纬30°以南地区变率最小,大部在10%~15%。这里纬度低、距海近,受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气团的影响,尤以夏半年活跃,所以降水的可靠性较大。但从钱塘江口经福建沿海至雷州半岛一带和台湾海峡,地处气旋活动路径之外,冬季降水依靠寒潮,夏季降水主要来源于台风,所以年变率在15%以上。北纬30°以北,年变率随纬度增高而变大,至华北地区,由于夏季以外的降水不可靠,故变率高达30%~35%。东北地区纬度虽高,但接近海洋,水汽来源较多,气旋活动频繁,因而降水比较稳定,东北平原变率为15%~20%,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降至10%~15%。西南季风比较稳定,因而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变率较小,哀牢山以西年变率小于10%,为全国最小变率区。西藏高原降水变率为10%~20%。新疆内流区高达30%~50%,是中国变率最大地区。
降水强度
中国各地降水最大强度一般发生在夏季,往往一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4,甚至一半,而一个月的降水量又往往由几次大的降水过程所决定,这种情况华北等地最为显著。而东南沿海一带,降水最大强度一般与台风侵袭有关。在江淮一带梅雨期间,也常常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最大日降水量一般都超过100毫米,有的甚至达200毫米以上。一般情况下,5、6月最大降水多发生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盆地及其周围地区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暴雨中心,湖北清江、湖南澧水、北江上游和桂北山地也是暴雨中心,它们都和气旋活动有关。7月最大降水主要发生在长江北岸到黄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大巴山、巫山以东的江汉平原,暴雨中心在岷江中游、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大巴山,以及山东丘陵和燕山南麓。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较多,最大降水强度也可发生在8~10月。中国台湾是中国降水强度最大的地区。
湿润程度
湿润程度是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的比值,其倒数称为干燥度指数。中国干燥度指数的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均≤1.0,属于湿润气候。该线向北逐渐增大。东北与华北大部在1.0~1.5之间,属于半湿润气候。内蒙古为1.5~4.0,属于半干旱至干旱气候。贺兰山以西都超过4.0,属荒漠气候。江浙地区、两湖平原是最湿润地区,尤以冬春两季最甚,秋季较干;东南沿海也较湿润,以5、6月最湿,10、11月较干;西南地区最湿月出现在春季;西藏全年水分盈亏量不大,年变幅不足100毫米;而新疆荒漠区,全年都是亏水月,仅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伊宁等地冬季有一定量降水。此外,东北中部及西部、华北和内蒙古,夏季是湿月,4、5月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