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区的自然概况及其划分
内蒙区的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
内蒙区位居中国北方内陆温带草原地带,东起大兴安岭北段的西坡和大兴安岭南段东坡的西辽河流域,西至贺兰山,横跨经度17.5°。其南界约与活动积温3000℃等值线相当,东段约至西辽河与大、小凌河及滦河之间的分水岭,其西界大致与干燥度4.0等值线相符,北起中蒙国境,经狼山西端、贺兰山西麓,迄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故内蒙区在行政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边缘,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以及吉林西部一角。
大草原景观
内蒙区具有坦荡的地貌特征,除山岭外,海拔大部在1000~1500米。因太平洋季风受大兴安岭、燕山山地的阻滞,本区形成明显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为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构成了中国北方最广大的草原。内蒙区在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主要是海拔1000~1500米的高原,地面起伏和缓,没有显著的山脉与谷地,是“蒙古准平原”。这种单调的地貌结构,使温带草原在辽阔地域上连续分布,一望无际,形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典型的大草原景观。
[草原植物群落] 内蒙古草原的植被群落组成中,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即禾草,并随湿润程度不同,有或多或少的杂草及一些旱生的半灌木和灌木。禾本科草类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是丛生禾草,后者是根茎禾草,根茎发达,横向蔓延成网状。针茅种类甚多,自东向西随着干燥度增加,主要种类逐渐由大针茅、克氏针茅,渐变为戈壁针茅、沙生针茅等。杂草类主要属菊科和豆科,有西伯利亚艾菊、各种黄芪、花苜蓿等。旱生灌木以锦鸡儿属为主。这些禾本科、豆科等植物,大多为各种家畜四季所喜食,故内蒙古草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而豆科等杂草类又盛产各种药材,如黄芪、桔梗、柴胡、沙参等,故内蒙古草原也是中国主要采药基地之一。
[山地垂直带] 山地的垂直带也表现了以草原为基带的景观结构特征。以内蒙区内主要山地为例,大兴安岭南段植被类型基本上为山地森林草原与草原,其东坡1500~1800米高度上比较湿润,有块状分布的森林,如林东以西的罕山、黄土岗、桦木沟等地均为主要林区。树种在北坡有兴安落叶松、兴安白桦、山杨等,在南坡为蒙古柳与油松。林地之间及两侧坡麓为禾本科占优势的草原。大青山的植被大致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之间,油松林和侧柏林呈块状分布;1700~1900米之间则为山地草甸草原。
温带半干旱气候
内蒙区草原景观的形成,及其自东向西的地带性递变,温带半干旱气候是一个主导因素。内蒙区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半干旱,冬寒夏温,多风沙,富日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类型。冬季在蒙古高压笼罩下,天气多晴燥,北方冷气流经常向南或东南流动,使全境盛行偏西北大风,寒潮猛烈。如果南来气流较强而持久,冷空气快速南下时,即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贫乏,降雪量一般不多。夏季蒙古高压消失,大陆低压形成,东南季风得以进入内蒙古高原。其前锋一般要到7月间才能推进至内蒙古的南缘,9月下旬即很快南移,雨季不过一两个月。随季风的盛衰强弱变化,降雨变率很大。
对温带草本植物及农作物生长而言,内蒙区的热量资源是充足的。首先是日照丰富。终年云量不多,日照率均高达7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冬季丰富的日照对牲畜在天然条件下越冬有利。这里冬季寒冷,但夏季气温却普通较高。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始于4月下旬至5月底,终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活动积温为1700~3200℃。生长期100~150天。阴山以北、锡林郭勒盟北部以及呼伦贝尔地区,冬季寒潮频率最高,强度最大,成为全区最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达到-20℃以下。东南部通辽、赤峰和河套平原地区冬季则较暖,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
内蒙古大草原
全区降水量在200~4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占到全年的80%~90%。降水变率愈向西愈大,平均变率在20%~25%之间。例如呼和浩特在近20年的记录中,雨量最多的一年为658.7毫米,最少的一年为201.3毫米。春末夏初气旋过境较为频繁,东部地区6月降水已开始增多,但很不稳定。6月降水多寡对牧草和农作物生长有相当影响。7月中旬以后,东南季风前锋推至内蒙古东南边缘,才导致较为集中的降水。但东南季风9月初即开始南撤,所以内蒙古草原上雨季很短。随着夏季风各年盛衰不同,多雨年和少雨年降水量相差可达3倍以上,干旱现象频繁出现。
内蒙区降雪量和积雪时间、积雪深度都是自东向西减少,东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稳定积雪期自11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达120~130天,积雪平均深度20~30厘米,深处可达40~60厘米;向西由于降雪量很少,常不能形成雪覆盖。适量降雪对农牧业生产都是有利的,草场积雪可部分解决牲畜饮水问题。积雪到春季融化,会增加地表湿润程度,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牧草返青和作物出苗,河湖水量及潜水也因得到融雪补给而增多。但较厚的雪覆盖(>15厘米时)或冻结而持久的雪覆盖易使牧草覆埋和牧场封冻,造成畜牧业的“白灾”。反之,少雪或无雪,不仅不能利用无供水条件的草场放牧,还会导致夏秋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带来“黑灾”的危害。
[风力] 内蒙区全年风力强劲,特别是北部地区,全年5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可达100天以上。冬季大风多伴有寒潮,被称为“白毛风”,对放牧有很大威胁。大风以春季最多,这时地表积雪融尽,气温开始增高,相对湿度下降,往往形成旱风,灼枯作物和牧草,还容易引起草原火灾。在地表植被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则形成风沙。
地貌结构
本区的地貌结构加强了内蒙古高原气候的干旱与寒冷。首先,草原的南缘,从林西至集宁为广大的玄武岩台地,台地顶面向南翘起,向北侧缓缓地倾没于高原面之下。其次,高原东侧为大兴安岭,南侧为阴山山脉(包括狼山、大青山),高峰海拔2000~2400米。高原边缘这些较高的山地和凸起的地形,阻碍东南季风的深入,使高原内部格外干旱。第三,高原地面平坦,北来寒潮无阻隔,可横扫全部高原,加剧了高原的低温和大风雪天气。内蒙古高原东缘和南缘的山地和高地,还是中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重要分界。
草原土壤
[栗钙土] 属于草原的地带性土壤是栗钙土,在内蒙区内分布最广。西部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着棕钙土。栗钙土与黑钙土的不同之处是栗钙土腐殖质层较薄,一般厚25~45厘米,按有机质含量多寡,分为暗栗钙土与淡栗钙土两类。暗栗钙土分布于呼伦贝尔、东乌珠穆沁以及大兴安岭南部,一般在缓坦的高原与丘陵面上。栗钙土腐殖质含量为2%~4%,磷、钾的含量相当高。在生草过程旺盛的平坦积水之处有轻度潜育化现象,形成草甸暗栗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可达4%~7%,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旺盛,其优质牧场也可供小面积开垦。大兴安岭东南地区黄土状沉积母质上所发育的暗栗钙土,腐殖质较薄,有机质含量低,从表层起即有石灰性反应,属碳酸盐暗栗钙土。其结构欠佳,易受水力和风力侵蚀,土中氨素较缺。在锡林浩特北部的典型草原地带,发育着淡栗钙土,其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5%~2.5%,从10~20厘米深度起即为钙积层,土层较薄,剖面发育欠佳。阴山以南也有从表层起即呈石灰性反应的碳酸盐淡栗钙土。
[棕钙土] 棕钙土在内蒙区分布于淡栗钙土地带以西、百灵庙—温都尔庙以北的高原和鄂尔多斯西部。其特征是表层多砾石、沙,壤质土层很少,腐殖质层厚约15~25厘米,但有机质含量仅1.0%~1.5%,钙积层的位置不深,土层下部有时有石膏和易溶性盐类。这些特征表明,棕钙土的形成基本上仍以草原土壤腐殖质积累和钙积化过程为主,但已具有荒漠成土过程的一些特点,故棕钙土在中国的分布也介于栗钙土与漠境土之间。
内蒙区的自然区划
内蒙区自然景观分异的直接主导因素是地带性因素,表现在土壤和草原植被的分布规律上,故可按土壤与植被差异自东向西划为暗栗钙土草原地带、栗钙土与淡栗钙土草原地带和棕钙土荒漠草原地带。因地带性和地区的完整性因素,内蒙区划为3个亚区、7个小区(见下表)。
内蒙东部亚区
内蒙东部亚区大致与暗栗钙土草原地带相当,与东北平原黑钙土草甸草原地带相接,包括呼伦贝尔高平原、大兴安岭南段与西辽河平原。
①呼伦贝尔高平原小区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区的最东北,是内蒙古高原上呼伦湖为中心的宽浅平坦低地,全区平均海拔在640米左右,仅有个别浅山,相对高度100米。中部是海拉尔台地,构成呼伦贝尔高原的主体。呼伦贝尔塔拉是坳曲下降的部分,其上覆盖着更新世的河湖相沉积和风成沙。海拉尔河沿岸及向南到白音诺尔一带均分布着固定沙丘,沙丘上植物丛生,还有天然生长的樟子松。呼伦贝尔是内蒙区冬季最冷的部分,寒潮后往往出现-40℃以下的低温,大部分地区全年有6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地下有残存的岛状冰冻层,厚度可达7~13米。东南季风越过大兴安岭带来一定数量的降水,全年降水量323毫米,其中5~9月占80%,7、8两月降水占到50%以上。夏季水热条件给多年生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生境。草原的种类组成繁多,大多为优质牧草,其中羊草或贝加尔针茅作为建群种分别可形成羊草草原和针茅草原。草群一般高40~60厘米,群落总覆盖度达50%以上。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很好的牧场之一。
②大兴安岭南段小区
大兴安岭南部和西辽河平原比呼伦贝尔地区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如通辽1月平均气温为-14.5℃,7月为23.9℃,年降水量为379毫米。因此,本地区的草原主要为杂类草草原,禾草所占比重较小,季相变化比较明显。在山地海拔1500~1800米高度上出现块状森林,树种主要为岳桦、白桦、山杨、油松、蒙古柳等,还有一些灌木。向西坡林地愈小愈分散,仅见于阴坡,树种仅见山杨、白桦和榆树。林间草原以禾本科植物占优势,这是由暗栗钙土草原向栗钙土典型草原的过渡特征。山地的东麓即为西辽河平原,平原南部为西辽河流域,北部为内流区。西辽河平原有广大沙地,称为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水分和植被条件最好的沙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沙地面积的90%,目前为以蒿类—禾草草原为主的稀树沙生草原景观。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起伏和缓的固定沙坨上。丘间低地为甸子地,与沙丘呈有规律地相间平行分布。甸子地地势平坦,大部分用作放牧和刈草场,部分已开垦为农业用地。
大兴安岭林区中的狼
内蒙中部亚区
内蒙中部亚区相当于淡栗钙土典型草原地带,东起大兴安岭西坡的东乌珠穆沁旗,西至鄂尔多斯长城附近,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由于地形条件不同和热量差异,本亚区北部为锡林郭勒高原,中部为集宁—呼和浩特盆地,南部为鄂尔多斯东部高原。
①锡林郭勒高原小区
锡林郭勒高原具有典型的蒙古高原地貌特征,海拔800~1400米的平缓起伏的浅丘与宽阔的塔拉相间分布。多年平均降水量300~380毫米,冬季亦有平均约20厘米的雪覆盖,水分条件足以满足温带旱生低温草本植物的生长,草本植物生长较好,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但地势平坦,河流短小,地表径流十分贫乏,广泛分布着玄武岩熔岩台地和泥岩塔拉,地下水埋藏很深,形成深水草场或缺水草场。一般只供冬季放牧。
②集宁—呼和浩特盆地小区
高原南部的小腾格里沙地东西长约300余千米,南北宽30~80千米不等,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沙地覆盖在第三、四纪湖相沉积和第三纪红色粘土之上,绝大部分已处于固定和半固定状态,流沙面积只有2%左右。固定、半固定沙丘上植被生长良好,以禾本科和蒿属为主。东部由于降水量较多,除草本外,还有较多的乔木、灌木,如榆树、山樱桃等,并零星分布有云杉和油松。沙丘与密集的塔拉交错分布,塔拉中植物生长繁茂,覆盖率常在50%以上,为当地主要牧场。塔拉中心常为湖泊,湖水靠潜水补给,且大部能通过地下径流排泄,故水质较好,多为淡水湖。
③鄂尔多斯东部高原小区
黄河河套以南、长城以北,为鄂尔多斯高原。它是一个经长期剥蚀夷平的准平原,地表广泛出露白垩纪砂岩、砾岩,海拔为1300~1500米,仅西部桌子山海拔超过2000米。地形上,鄂尔多斯高原为一些低矮的平梁与宽阔的谷地相交错,起伏和缓。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干燥度1.6~2.0,属温带干草原;西部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干燥度2.0~2.8,为半荒漠。两者间大致以杭锦旗—鄂托克旗—盐池一线为界。故在东部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内有中生性沙柳、乌柳等灌木群落,而西部很少。在丘间滩地上,东部以寸草滩和芨芨草滩为主,西部则有成片的盐生植物(白刺和盐爪爪群落)。
[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在鄂尔多斯的中、南部,降水较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也较丰富,无定河等河流纵贯本沙地的东南部,流入黄河。沙丘间低地的地下水一般埋深1~3米,水质良好。因此,天然植物生长也较好,沙丘上普遍生长油蒿群落,除沙生的油蒿、小叶锦鸡儿草外,还有真旱生禾本科草类及臭柏。在丘间低地和滩地上分布着盐生革甸及沼泽性灌丛,称为“柳湾林”,它由内蒙柳、沙柳和酩柳三种主要灌木形成,生长旺盛,是良好的牧场。这一片片天然绿洲,成为毛乌素沙地中的特殊景色。虽然这里水分条件优越,沙丘以固定和半固定为主,但流沙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流沙已占沙丘总面积的64%。流沙主要分布于毛乌素沙地的东南部,特别是在陕北的靖边、榆林、神木和内蒙古的乌审旗一带,密集成片。
内蒙西部亚区
内蒙西部亚区属棕钙土荒漠草原地带,包括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的大部、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西部。
[乌兰察布和巴彦淖尔高原] 高原地势平缓,上有一些东北—西南向的宽浅盆地,多为挠曲作用所形成,其中以二连盆地较大。乌兰察布高原主要为戈壁针茅、冷蒿草原,土壤为棕钙土。巴彦淖尔高原因干燥程度增加,主要为沙生针茅、旱蒿、锦鸡儿草原,土壤为淡棕钙土。
[河套平原] 包括后套平原和银川平原,地质构造上是鄂尔多斯高原边缘的断陷带,靠近大青山和贺兰山都有明显的大断层,山前为缓斜的洪积—冲积平原。第四纪黄河沉积物填满了这个断陷带,厚度可达2000米以上。大青山以南的河套平原积温有3000℃左右,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引黄河水灌溉,成为著名的河套灌区,一向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誉。但河套地区年降水量仅15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高达2200毫米以上,重灌轻排,土壤中的盐分就上升到地表,造成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现已积极进行综合治理,实行灌排配套。
从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为银川平原,可利用黄河水引渠灌溉银川、平罗、惠农等地农田,西有贺兰山为屏障,风沙危害不大。这里自秦汉以来就是屯田地区,至今还留有古代开凿的渠系。
从磴口向北到乌拉山之间为后套平原,海拔1100米左右,地面平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黄河两岸略隆起的自然堤使地势向两侧降低。引黄河水灌溉渠系自南向北,连五加河通乌梁素海。由于灌溉后地下水位增高,已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在后套平原的西南部,介于黄河与狼山之间为乌兰布和沙漠。沙漠内,流沙占39%,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其作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主要在西部,梭梭柴、红沙、白刺等生长较好,是优良的牧场。北部是古代黄河冲积平原,广泛分布有平坦的粘土质平地,且濒临黄河,地势由黄河岸向西缓缓倾斜,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条件优越。乌兰布和沙漠的流沙通过贺兰山与狼山之间的地形缺口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并越过黄河,在河套的黄河南岸形成库布齐沙漠。这里绝大部分是流动沙丘,以高10~15米的沙丘和格状沙丘为主,人口稀少,仅有少数牧民的放牧点。
[贺兰山] 银川平原以西的贺兰山是一条狭长的山地,宽为20~40千米,走向北北东,山顶海拔在2000~2500米,最高峰海拔3000米以上,西坡缓斜与阿拉善高原相接,进入荒漠,东坡则陡降1000余米,入银川平原。贺兰山植被具有垂直带变化,山麓部分海拔1500米以下为荒漠草原;1500米以上出现覆盖较大、草本生长较好的干草原;大约2000米以上,有云杉、山杨、油松为主的森林,其中夹有杜松、侧柏、桧松等,林下显示出半干旱的生境,森林已被破坏,残存不多;林上有面积不大的山地草甸,可作夏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