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青年常用知识全知道
- 星汉 许俊霞
- 31837字
- 2020-06-25 05:40:40
三 历史、考古
中国历史事件
尧舜禅让
尧舜都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明君。相传尧在位70年后想禅让帝位,就人选问题征求四岳的意见,四岳一致推举颛顼的后代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又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以便进一步了解他。舜能够使二女恭行妇道,使九男更加敦厚谨敬。尧让舜主持教化,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委派舜办理各种事务,都能及时而有条理地完成;让他迎接宾客,举止仪容十分得体有礼;进入山林川泽,即使遇到了暴风雷雨,舜也不会迷失方向。于是尧向上天推荐舜代自己主持政事。摄政之后,舜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得到了百姓的普遍拥戴。尧死后,三年丧毕,舜就天子之位。这就是尧舜禅让。这个传说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存在着的事实,属于原始社会民主制度的遗风。
大禹治水
史前社会里,洪水泛滥成灾。炎黄时期,共工氏居地的2/3被洪水淹没;尧舜之时,洪水涨到了山腰,淹没了丘陵;到了禹的时候,十年九涝。共工氏治水采用填堵的办法,能够在小范围内暂时奏效,但不能根除水患,所以他遭到了失败。鲧沿用共工的老办法,也没有成效。大禹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采用新的方法治理洪水。他利用自然地形,把高地筑高加固,把低地挖得更低,让水流顺畅地排出,同时选择适当的地方蓄水用于灌溉。这个办法以疏导为主,把治水患和兴水利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禹有顽强奋斗、公而忘私的精神,他治水时在外13年,以身示范,辛苦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赞扬。
夏朝的兴亡
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从禹开始,到最后一代君主桀为止,一共17代君主,历时四五百年。相传舜把天下禅让给禹,禹即位后,立国号为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自己当上了君主。这是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夏启死后,其子太康即位,以后仲康、相、少康、予等相继即位,国家相对稳定。从第14位君王孔甲起,社会矛盾尖锐起来。最后一位君王桀十分荒淫残暴。他为了一己私欲,不惜发动战争去攻伐别国;他修筑倾宫和瑶台寻欢作乐,耗尽了国家的财力;他还杀掉了向他进谏的关龙逄。在夏朝国内矛盾尖锐的情况之下,商汤举兵伐桀,夏桀兵败而死,夏朝也随之灭亡。
商汤建国
商族很早就兴起在东方,这一部族也包括许多氏族部落,如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等。夏朝末年朝政废弛、民心丧尽的时候,也正是商族势力不断扩大的良好时机,商族优秀的部族首领汤首先灭掉了葛,接着又消灭了韦、顾、昆吾等小国,最后灭掉了夏,建立了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灭掉夏朝以后,汤及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生产方面来,他向各氏族的首领发布命令,要他们致力于民功,商的政权很快地稳定了下来。商朝的中心地区位于现在的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其国家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达陕西,北到河北,南及湖北,比夏朝的疆域扩大了很多。
盘庚迁殷
商汤建国以后,商朝出现了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后来因为王位继承的问题,发生了伊尹放太甲和九世之乱事件,王朝也几经起伏。从汤到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和四度复兴,政治中心经常转移。盘庚即位后,一些贵族大量掠夺和积聚钱财,致使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加剧,社会上也出现了贪图安逸享受的“惰农”,农业生产因此受到很大损失,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摆脱朝政面临的困境,盘庚决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这里就成了商朝的统治中心,而且此后直到商朝灭亡,再没有迁移过都城。盘庚迁殷扭转了商中期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这以后,商朝又称为殷朝。
周武王灭商
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文王的儿子。文王死后,姬发即位,任用太公、周公、召公等为大臣。第二年,武王会盟诸侯,观兵于孟津。当时灭商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周武王还师归周。随后几年,商纣王依然淫乱作恶,刚愎自用,诛杀贤臣,统治阶级内部以及整个社会的矛盾日趋激烈,整个国家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纣王又派兵征伐东夷,将商朝军队的主力开到了东南前线,造成了后方的空虚。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周武王联合各路诸侯,率领兵车300乘、禁卫部队3000人和士卒4.5万人向商都进军。双方会战于牧野,商军士兵纷纷阵前倒戈起义。周朝大军长驱直入,进驻商都,商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宣告灭亡。周武王建国,迁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周公摄政
灭掉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死,新君即位,是为周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称王。“摄政”的事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和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煽动叛乱。周公派兵镇压,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这时候,武庚见有机可乘,勾结殷东部地区的徐淮夷,包括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图谋恢复殷商。周公亲自率师东征,攻克殷地,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为了实现周武王的遗志,周公又以大量殷朝遗民营造洛邑,经过两年时间,建成了东都成周,派成周八师驻守,并把商人强制迁来,以便监视。这里就成了周人控制东方的中心。到了周公执政的第七年,周公见天下大局安定,便归政于成王,自己则留守成周。
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政治腐败,周厉王把山林川泽收归国王所有。这项政策直接触犯了国人的利益,引起了国人的反对和谴责之声。周厉王认为这些反对的言论都是“诽谤”之言,不利于朝政,于是命令卫国之巫监视国人,有“谤”必杀,致使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目示意。厉王自认为得计。大臣召公进谏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这样过了三年,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在镐京爆发了以平民为主力的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奔到彘。国家大政由大臣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主持,历史上称做“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拥立太子静,这就是周宣王。共和宣告结束。
西周灭亡
周宣王在位46年(公元前827~前782年),内修政事,外治武功,很有作为,西周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渐趋衰弱。宣王死后,其子即位,是为周幽王。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奴隶反抗斗争接连不断。此时,贵族和平民以及贵族内部的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周王室的衰落已经无法挽回。幽王不思政事,朝政更加腐败。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就废掉了原来的申后和她的儿子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到到了母家申侯那里,幽王举兵讨伐想杀掉宜臼,申侯联合缯和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并把西周都城丰镐之地洗劫一空,西周宣告灭亡。宜臼立,是为周平王。他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公元前770~前256年)。
华夏族形成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西周时才开始用夏作为中原之民的族称,春秋时改以华称之。华与夏连称则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夏、商、周三族都是古老的部族,三族先后兴起建立了夏、商、周三朝,后面的朝代比前一个朝代的疆域更加广大,将前朝的土地和人民都加以囊括。这三代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夏、商、周三族之间的关系既有冲突和征服,也有联合和归附,最后都促进了部族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三族逐渐产生了民族认同的意识,他们在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和先公,还把本族的来源和黄帝族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西周推行的分封制,不仅封本族贵族,同时还分封了黄帝、尧、舜和夏、商之后,这也增进了各部族的团结。这样,到了周末期,华夏族终于形成了。
春秋五霸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齐国在山东北部,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注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大强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最后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晋楚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中衰,楚国乘机向中原扩展势力,与晋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晋国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晋文公在公元前632年初率军渡过黄河,攻打曹、卫小国,以诱楚军。楚军不为所动,依然全力攻宋。晋文公施用“退避三舍”的妙计,最后双方在城濮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车战。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正确方针,最终击败了楚军,雄霸中原。
秦晋崤之战
春秋时,秦国处于西部,立国较晚。秦穆公即位时,秦国已经强大起来,图谋东进,力图在中原地区建立霸权,但是遇到了晋国的阻挡。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越过晋国南境,抵达滑。郑国商人弦高与秦军途中相遇,机警的弦高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于是决定返回。晋国派大将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在回师途中遭到晋军和姜戎的夹击,身陷隘道,进退不能,全部被歼灭,三位大将被俘。第二年秦穆公亲率大军渡河焚舟要与晋军决战,晋军避而不出。秦穆公到了崤之战的战场,祭奠阵亡的将士,然后回师。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带来普遍的灾难。对于夹在大国之间的中小国家来说,灾难最为严重,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弭兵”。春秋时共有两次“弭兵之会”,都是宋国倡导的。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倡导的第一次弭兵运动促成了晋楚两国暂时休兵罢战。三年之后鄢陵之战爆发,宋国大夫向戎戍第二次倡导弭兵,得到晋楚的赞同。公元前546年,“弭兵会议”在宋国都城商丘召开,晋、楚、齐、秦、鲁、卫、郑、宋、陈、蔡、许、曹、邾、滕一共14个国家参加会议,会议规定,晋的盟国朝楚,楚的盟国朝晋,双方的盟国同时承认晋、楚两国的霸主地位,齐、秦两国则与晋、楚平起平坐。这样,延续了100多年的春秋中期的大国争霸战争,终于以休战而结束。
吴越争霸
在晋楚争霸时,吴的国力也日渐强大。吴王阖闾采纳楚国逃亡之臣伍子胥的建议,向楚国发动了连续的进攻,五战五胜。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结果大败,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继位,立志要为父复仇。公元前493年,吴国打败了越国,越国宣告投降。吴国乘胜北上征服中原诸国,俨然以霸主自居。越国降吴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进行了长期的复仇准备工作。公元前482年,吴国北上会盟,内部空虚,越国乘机大举伐吴,经过近10年的激烈战争,最终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越国也北上会盟诸侯,号称霸主。吴越争霸已经是春秋争霸的尾声,战国七雄混战的局面即将来临。
三家分晋
早在春秋初年,晋国公室内部为了争夺君权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相互的斗争中,公室宗族的势力逐步衰弱,公族以外的异姓宗族登上了政治舞台,进而掌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成为参与国家政事的卿大夫。到了春秋晚期,这些卿大夫各自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互相兼并,结果剩下韩、赵、魏、范氏、中行氏、智氏6家。范氏和中行氏后来在战争中失败,其地被瓜分。最后就只留韩、赵、魏、智四家。公元前453年,智伯割了韩、魏的土地,又胁迫韩、魏攻赵,相约灭赵后三分赵地。智伯将要攻破赵城的时候,赵派人说服韩、魏,三家一起灭了智氏,三分其地。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元前403年,韩、赵、魏接受了周天子的赐命,三国才正式成为诸侯国。
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呈现出天下大乱的形势。这一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7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互相兼并。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的韩、魏的一些地方。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6年,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
魏齐争霸
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时,魏国达到极盛状态。当时齐国是齐威王在位,他网罗人才,实行改革,齐国势力日盛。两个大国在各自的利益上发生了严重冲突。后来赵国夺去了魏国的附庸国——卫,魏国于是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遂向齐国求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按照孙膑所安排的“围魏救赵”的战略部署,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不久,魏惠王又扭转了局势,重新强盛起来,以中原霸主自居。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国向齐告急。齐威王再派田忌和孙膑二人率兵救韩。齐军直接向魏都大梁进发,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和太子申迎战。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马陵设伏,歼灭魏军10万之众,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壮大自己或是兼并他国,各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盟友,于是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就产生了合纵连横的斗争。所谓“合纵”,就是几个弱小国家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大的国家,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这个强国在最初或秦或齐,到了战国后期则专指秦国。所谓“连横”,就是以一个大国为中心,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联合一些弱国去进攻另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他国的目的,这个大国到了战国后期也主要指秦。张仪是连横政策的倡导者,苏秦则是合纵家的代表人物。当时,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通过一系列合纵连横的过程,齐和秦成为了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后来齐国逐渐削弱,秦国一家独大。
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8年,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以解亡国之危。到了秦国的朝堂上,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里面果然装着樊於期的头颅。他又叫荆轲把地图拿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事先藏在地图里的浸毒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持着匕首向秦王政的胸口刺去。秦王政使劲挣断了那只袖子,便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在后面追,两个人绕着柱子转起圈来。秦王政的医官急中生智,把手里的药袋向荆轲扔了过去。荆轲一闪身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右腿。这时候,武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荆轲。
秦灭六国
秦昭王末年,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强大,疆土十分辽阔。公元前246年,嬴政即秦王位,当时他才13岁,母后、相国吕不韦、大宦官专权。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加冠亲政,他在消灭了国内敌对势力、掌握国家大权以后,任用李斯等人,积极筹划统一大业。李斯认为天下统一的趋势已经形成,秦国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条件,建议秦王不要错过良机。这一见解很得嬴政的赏识,于是任命李斯为廷尉。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进行了为期10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结束了东周以来长期分裂和动乱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秦王政自号“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先秦历法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法的初创时期。为了反映季节的变化,人们划定了二十四节气,把一年平均分为24等分,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到了战国,各国相继确立历法,实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6种历法,其中的颛顼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但是各国自行一套历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显得十分不便,因而又创立了岁星纪年法来统一纪年。战国中期,更创造出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协洽、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等12个太岁年名,同时又用十二时辰的名称来代替十二太岁的年名,其顺序依次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以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这样,在思想领域里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活跃的、后世十分少见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称为“九流”。“三教九流”中的九流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各家各派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封建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顺应国家政治制度从君主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首先树立了绝对的皇权。他为了避免列国纷争历史的重演,适应专制皇权和统一国家的需要,采纳廷尉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均为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单位。他又以秦国原有官制为基础,对官制进行了调整和扩充。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政府机构:在中央设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治粟内史、少府、典客、宗正、奉常),可以对国家大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设守、尉、监,县设令或长。并有相应的官吏考核制度。为维护这种集权制度,秦始皇还颁布了严苛的封建法律,在全国统一施行。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秦始皇为了尽快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所造成的地区差异,巩固国家统一,决定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他下令以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度分寸、尺、丈;量分升、斗、斛;衡以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废止战国时各国通行的货币,改用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以秦国原有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称为半两钱。秦始皇又命令丞相李斯等人负责统一文字,李斯等人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并参照六国原来的文字,制定小篆,作为官方文告的标准字体在全国推行。这些措施的实行,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万里长城
战国末年,北方匈奴经常深入中原骚扰燕、赵、秦三国边境。这些国家一般采取守势,修筑长城以阻挡匈奴的攻势。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于公元前215年命令将军蒙恬率军30万北拒匈奴,先后收复了高阙、阴山、北假等军事要地,在黄河以东、榆中以北、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设置34县。随后,修筑边塞,征发全国的“罪人”前往服役,把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长城加以修复并相互连接起来,筑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的农业区域。接着,政府又迁徙人民开垦河套,同时加强了边地的军防。长城的修建,巩固了统一国家的北方边疆,在国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当时也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咸阳宫宴会上针对周青臣的阿谀颂德,提出了“师古”分封同姓王以为屏藩的建议。丞相李斯借题发挥,认为这是对朝政的批评,而这种批评的产生是由于学派分立,私学存在,与秦政的得失无关。他请求朝廷把天下所有的书都烧掉,只留下一些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第二年,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相邀逃亡,并且散布一些诽谤的言论。秦始皇派人追查,方士儒生转相告发,株连咸阳城内460多人。这些人全部被坑杀。这就是“焚书坑儒”事件。这一事件是秦始皇的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进一步扩大。它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皇权,却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后世的危害十分深远。
巨鹿之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继续进攻赵地的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退守巨鹿,被秦将王离所率的20万大军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附近的棘原。楚怀王派宋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为将,率主力5万前往救援,同时派刘邦西进关中攻秦。宋玉行至安阳时停驻不前,意在坐观秦、赵相斗,以便从中渔利。项羽愤而杀死宋玉,楚怀王任命他为上将军领兵救赵。十二月,赵将陈余派5000人出战,全部阵亡。各路援军见此,皆作壁上观。项羽先派2万人马渡过漳水,断敌通道,然后下令全军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以示死战的决心。他亲自率领全部楚军渡过河水作战,楚军九战连捷,大败章邯,解了巨鹿之围。此后不久,章邯兵败投降,秦朝军队的主力灭亡。
楚汉相争
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同时,刘邦也向西进入关中到达了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废除了秦法,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望。随后项羽也立即入关,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在诸王并立的既成局面之下,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各王,调整他们的封地。刘邦被封到巴蜀汉中地区为汉王,他于公元前206年三月,乘机重新进入了关中地区,接着率领兵马远袭彭城,然后在荥阳和成皋之间与项羽成相持状态。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而项羽则刚愎自用,逞匹夫之勇。公元前202年,双方经过多次的胜败反复后,刘邦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兵败退到了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同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国号汉,定都长安,这就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汉初休养生息
秦末的连年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汉初君臣所面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局面十分艰难。农民大量脱离户籍流亡,人口锐减,市场混乱,物价奇高,国家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同时国内异姓王对中央政权形成很大威胁,北方匈奴也时时威胁着边境的安宁。针对这种种矛盾,刘邦君臣在铲除了异姓诸王、稳定边疆之后,把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一、兵士罢归家乡,免除一段时间的徭役。二、在战乱中聚保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故爵和田宅。三、由于饥荒自卖为奴婢的人,一律还为庶人。四、抑制商人,限制他们对农民土地的兼并。五、减轻田租,十五税一。这些政策的实行,使封建经济逐步得以恢复,汉初政权逐步地稳固下来了。
吕后称制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刘邦嫌太子刘盈柔弱,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和吕后设法为刘盈扶植辅翼而未能如愿。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惠帝。吕后控制了朝政大权。她先是密谋诛杀诸将未果;后来又毒死赵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对其他刘氏诸王大加迫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吕后临朝执政八年。她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田租,奖励农耕,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又废除了一批严苛的刑律,这些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吕后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人迅速采取行动,消灭了吕氏集团,恢复了刘家的天下,代王刘恒被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文景之治
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继续推行前代所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十分重视农业,多次告诫百官守令要劝课农桑。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朝廷下令免除田租,至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恢复征收田租,但规定只为原来的一半,即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的定制。汉文帝还把丁男徭役减为30年征发一次,算赋也由每年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景帝又把秦时男子17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减为20岁始傅。这些重农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阶层的发展和农业的兴盛。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严刑苛法也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许多残酷的肉刑,景帝又减轻了笞刑。文、景两代40多年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的发展,是封建社会中难得的盛世,历史上称做“文景之治”。
吴楚七国之乱
汉高祖刘邦在开国之初为了巩固统一政权,大封同姓王。到了汉文帝时期,这些同姓王日益暴露出分裂割据的倾向,对文帝表示轻蔑,对朝廷态度傲慢。他们自己制定法令,僭越礼仪,甚至公开举兵叛乱。文帝为了加强皇权,相应地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他首先加强自己对于首都局势的控制,继而封诸皇子为王,以藩屏朝廷,并牵制东方诸国。公元前157年汉文帝死,景帝即位。当时吴国强横跋扈,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削除了楚、赵、胶西三国的一些郡县,后又下令削吴王濞会稽等郡,由此激起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吴王濞为首的叛乱诸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景帝先是诛晁错以谢吴王,但吴王并不息兵,景帝于是决心派兵镇压。叛乱平定以后,景帝大力削藩,从此中央集权更加巩固,国家的统一显著增强。
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汉平帝统治时期,王莽任大司马,大权在握,他极力收买民心、树立党羽,意在夺取政权。平帝死,孺子婴即位,王莽继续辅政,自称摄皇帝。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为了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进行了一些托名古制的改革措施。公元9年,王莽下诏,历数土地兼并的弊端,下令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各家土地超出规定的,要把地分给九族或邻里;无田的人家按照一夫百亩的标准受田;违抗不遵者流放。第二年,王莽又下诏实行五均六,在全国的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管理市场,并由国家经营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业,不许私人经营。政治制度方面,王莽也大加变更。王莽的改制,并没有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引发了更大的社会动荡。
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刘秀就是汉光武帝。称帝之后,光武帝镇压和收编各地的农民起义队伍,削平割据势力,经过近10年的奋战,统一了全国。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减轻赋税,精简地方机构,惩治贪官污吏。光武帝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他废除了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把田租从十税一降为三十税一。同时,撤并了400多个县,裁减州县官员数万人。他还从严治吏,一共处死违法的高级官吏刺史和太守十多人。光武帝在位期间,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和帝以后,皇帝都是幼龄即位,往往由其母即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信任自己的父兄,让他们管理国家大事,形成了外戚当权的局面。年幼的皇帝长大以后,为了夺回权力,就利用身边的宦官打击外戚。汉和帝10岁即位,窦太后临朝,其兄弟居朝廷要职,把持大政,横行京师。永元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的力量消灭了外戚窦氏的势力,郑众参预政事并受封为侯,这是宦官专权和封侯的开始。和帝、殇帝之后,汉安帝13岁即位,邓太后掌权,并用外戚宦官理政。邓太后死后,安帝与宦官李闰等合谋消灭了邓氏外戚势力,而皇后阎氏的兄弟阎显也居于要职,仍然是宦官外戚共同专权的局面。安帝之后,顺帝、冲帝、质帝、桓帝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日益腐朽,东汉王朝开始走向了末路。
党锢之祸
桓帝时期,在宦官专权的情况下,有一批较为正直的士大夫和太学生经常品评人物,批评朝政。李膺、陈蕃、王畅等人是当时的代表人物,其中以李膺的名望最高。李膺大力惩办不法宦官,为宦官所恨。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李膺杀掉了与宦官关系密切的术士张成,其弟子诬告李膺与太学生等结为朋党,诽讪朝政,败坏风俗。在宦官的怂恿之下,桓帝将李膺投狱,并下令大范围搜捕“党人”,共有几千人被牵连。第二年,这些人赦归田里,禁锢终身。这就是“党锢”。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又发生了一次党人与宦官的斗争,党人失败,遭到了更加残酷的迫害。直到黄巾起义发生以后,党人才被赦免。
黄巾大起义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十分腐朽,外戚宦官竞相压榨农民,豪强势力不断扩张,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的处境日趋恶化,被迫奋起反抗。黄巾起义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起义的领袖张角,是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张角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的活动。他加紧部署起义,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由于计划泄密,起义提前举行。以黄巾为标志的农民起义军在7州28郡同时俱起,攻城夺邑,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黄巾军人众极多,遍布大江南北,声势浩大,京师震动。但是起义军组织涣散,各支力量未能协调配合。统治者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黄巾军主力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就被镇压了。这次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进而结束了极端黑暗的外戚宦官统治。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北方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袁绍占有幽、冀、青、并四州;曹操占有兖、豫二州,并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双方都企图独霸天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组织10万大军,进驻黎阳,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曹操用以迎敌的军队仅有二三万人。袁绍分兵包围了屯驻白马的曹军,曹操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延津,引诱袁军主力前往增援,然后再以精锐突袭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大败袁军。初战获胜后,曹操退守官渡,两军对阵相持。接着,曹操又派兵偷袭乌巢,焚烧袁军的粮草辎重,并乘袁绍军心动摇之机挥兵猛进,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父子带着800残兵逃回北方。两年后袁绍忧愤而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占据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
赤壁之战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企图一鼓作气,攻占长江流域,统一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统率20万大军,号称80万,南征刘表,目的是先取荆州,并吞灭依附于刘表的刘备,然后沿江而下平定江东。刘表病死,其子降曹。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转至夏口,暂时摆脱曹军,随即派遣诸葛亮奔赴江东,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成对峙之势。曹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士兵不服南方水土,不习水战,军中时疫流行。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回江北,令军士把战船连接起来以防颠簸。周瑜和诸葛亮确定了火攻之计,把曹军的战船连同江岸的营寨全部焚毁。曹军大乱,孙刘联军乘势出击,大败曹操。曹操收拾残存余部,退回北方。赤壁之战,直接决定了天下三分的大局。
两晋兴衰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了晋朝,先都洛阳,后又迁都长安,史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中国,全国一共有冀、兖、豫、荆、徐、青、扬、幽等19个州,173个郡。西晋一共经历了4位皇帝。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刘氏灭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琅玡王司马睿在江南称帝,都城建康,历史上称做东晋。东晋初年全国有扬、江、荆、湘等11个州,96个郡。东晋一共经历了11位皇帝。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大臣刘裕在镇压了国内起义、平定了边境叛乱之后,篡位自立,东晋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八王之乱
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外戚杨骏辅政。权欲极强的皇后贾南风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矫诏诛杀了杨骏。杨骏死后朝政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主持,贾后又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掉二人,然后否认曾下过密诏,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处死了司马玮。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后又杀死了对她不满的太子司马。贾氏乱政滥杀引起了诸王和朝臣的怨恨,赵王司马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率兵入宫,鸩杀贾后并消灭其党羽,随即控制朝政,迁惠帝为太上皇,自称皇帝。第二年,齐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显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伦。此后,这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由京城波及地方,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武装混战。直到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之久,带来了深重的社会灾难,也极大地削弱了西晋政权的统治。
隋的建立
北周末年,统治集团四分五裂。杨忠是北朝显贵,西魏时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在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杨坚(公元541~604年)继承了爵位,后来他的女儿又成为宣帝宇文的皇后,杨坚当上了大司马、上柱国,掌握了国家大权,在朝廷中的地位十分显要。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北周宣帝传位于年仅7岁的儿子宇文阐,这就是周静帝。第二年五月,宣帝驾崩,静帝年幼,身为外戚的杨坚就以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的名义把持朝政,先后平定了相州、郧州、益州发生的武装叛乱,进而消灭了宇文氏诸王,自己独霸朝纲。公元581年二月,杨坚废周自立,建立了隋朝(公元581~618年),这就是隋文帝。隋朝建立之后,进行了几次较大的战争,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结束了长达270余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京杭大运河
为了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巩固统一的政权,隋朝在建国之始就陆续开凿了广通渠、山阳渎等人工水道。隋炀帝即位之后,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起,用了6年时间,修凿了南起余杭,北达涿郡,西通洛阳的大运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汴水、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征发河北民工100余万,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六年,在长江以南修江南河,南连余杭。大运河全长1747千米,贯通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形成了西通关中,北连华北,南连太湖的水上交通网络,对加强南北交通联系和促进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征高句丽
隋朝开国之后,高句丽成为国家东北部最为严重的边患。自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开始,隋炀帝就着手准备出征高句丽。国内造车造船,调集军队,都集中在进攻的基地东莱和涿郡。公元612年正月,隋炀帝集中水陆大军100多万人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进发。水军由右翊大将军来护儿统领,从东莱海口出发;炀帝则亲自统率陆军,从涿郡出发。陆军于六月抵达辽东,遇到高句丽军队的顽抗,推进受阻。宇文述所领的部队推进到距离平壤城只有30里的地方,因为军中补给不足,只得退回,在归途中遭到伏击惨败。来护儿的水军轻敌冒进,遭遇伏击,又听说宇文述兵败,就自动撤兵回国。第一次征高句丽宣告失败。此后,隋炀帝又分别于公元613年和公元614年连续两次出征高句丽,但是都无功而返。随后高句丽国派遣使者与隋朝议和。
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营建东京,修筑长城,开凿运河,虽然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当时却滥用了民力,使刚刚从长期战乱中解脱出来的百姓背上了更加沉重的负担。三次东征高句丽,更是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一场灾难。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河北、山东等地遭到了特大水灾,第二年又发生旱灾,加上兵役和劳役的严重压迫,农民起义首先在这里爆发。邹平县王薄于长白山(今山东章丘)起义,自称“知世郎”,他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刘霸道、孙安祖、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等人也纷纷举起义旗。由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和杜伏威领导的起义军,声势最为浩大。在短短的一二年间,北至山西、河北,南至岭南,东到山东、江浙,西到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数以百计,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
唐朝开国
隋末农民起义动摇了隋的统治。时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看到隋已濒临灭亡,于是趁机扩大私人势力以谋天下。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他令四子李元吉率中军留守太原,然后以长子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次子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以3万大军进军关中,沿途不停地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队伍,后来队伍扩大到20万之众。年底大军攻入长安,控制了关中地区。李渊暂时拥立代王杨侑为帝,遥尊当时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他自己当上了唐王、大丞相。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以后,李渊废掉了杨侑,正式称帝,建立了唐朝(公元618~907年),定都长安。此后,李渊进行了统一全国的斗争,先后平定了各地的农民起义,解决了北方突厥的问题。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正式统一了全国。
玄武门之变
唐朝开国以后,统治阶级内部围绕着帝位继承的问题产生了深刻的矛盾。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都有谋划统兵之功,同时各自形成了一定的私人势力。依据宗法制的原则“立嫡以长”,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是李世民军功显赫,声望很高,对帝位也一直有着窥伺之心,建成惧怕二弟争夺帝位,就联合四弟元吉共谋对付。兄弟之间由此水火不容。公元626年,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夺取李世民的兵权并一举消灭之。李世民在得知消息后,先发制人,乘李渊召见太子的时候抢先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埋下伏兵,杀死了哥哥和弟弟。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就自称太上皇,让出了帝位。李世民即位,这就是唐太宗。
贞观之治
玄武门政变之后,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年号贞观(公元627~649年),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以巩固唐朝的政权。政治方面,他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制定了唐律;加强皇权,打击门阀制度,大力提高寒门士人的地位,扩大统治的基础。在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继续推行前代实行的均田制,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文化方面,兴科举,办学校,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民族关系方面,在华夷一体思想指导下,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民族关系。贞观年间实行的这些统治措施,使唐朝政权得到了巩固,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海晏河清的大好局面。后世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和亲
公元7世纪,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众多部落,以逻些为首府建立了奴隶主政权。松赞干布多次派遣使者向唐王朝求婚。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许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手工业品、药物、诗文经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后来松赞干布也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在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之下,吐蕃制定了历法,创造了文字,作藏文字母30个。在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的影响下,吐蕃还制定了“恶行十则”和“善行十六要”。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藏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加强了汉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为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武则天称帝
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原唐太宗才人武则天被高宗册封为皇后。由于唐高宗身体状况较差,武则天协助处理政事,天下称高宗和武后为“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继位,是为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被迅速平定;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则天加尊号“圣母神皇”,称“陛下”,李唐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起兵反抗,也被镇压,随后李唐宗室相继被杀。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废掉了唐睿宗称帝,改国号周,建立起武周政权,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操纵国家大权近半个世纪,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但她任用酷吏,杀戮过重。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李唐王室和旧臣发动政变,拥立唐中宗复位,重建了唐朝。
开元盛世
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他在登基以后,针对当时朝政的弊端,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整顿吏治,裁撤冗员,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二、调整政府的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率。三、采取措施消除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推进农业生产。四、加强财政管理。五、整顿实封制度,限制食封贵族势力的发展。六、恢复道教的优先地位,压制佛教势力。由于这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唐代的社会经济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显著增强,几千年封建社会在这里达到了一个兴盛的顶峰。
唐都长安
历史上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国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都长安分为外廓城、皇城、宫城三个部分。外廓城是城市居民区,从东、西、南三面拱卫皇城和宫城;皇城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宫城是皇帝和嫔妃居住的地方,也是政治权力的中枢之地。长安城的设计十分严整规范,街道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东西长十八里,有11条大街;南北宽十五里,有14条大街。北城是宫城和皇城,南城主要是官僚住宅区,南城东西两翼为西市和东市,为商旅集散之地,200多个行业和几千家店铺,都集中在这里。城内市、坊分开,坊是住宅区,市为商业区。长安城人口约30余万户,有来自边疆的各族人,还有许多外国商人、使者和留学生。唐都长安成为世界商业和文化的交流之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安史之乱
开元天宝年间,天下承平日久,统治者耽于安乐,不理朝政,国事日趋糜烂。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位高权重,手握重兵而心怀异志。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安禄山与其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南下,势不可挡。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六月,潼关失守,长安危急,唐玄宗仓皇入蜀,在行至马嵬驿时,军士发生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并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任用郭子仪为将,并借用回纥兵力,全力平叛。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等地。两年后史思明率13万人进攻,洛阳再度沦陷。公元762年,唐军再次收回洛阳。公元763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这场内乱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唐王朝的全盛时代从此结束。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以后,地方节度使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所据的藩镇俨然成为独立王国,而中央政府却无力控制,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各藩镇中,势力最大为祸也最烈的是安史之乱的降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所治的成德、魏博、卢龙三镇。他们表面上尊奉朝廷,实际上各拥强兵,自任将吏,自收赋税。其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朝廷只能事后追认。此外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淮西、宣武、沧景等。藩镇割据使得唐朝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中央政府对藩镇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藩镇割据终于得到了控制和清除。唐王朝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暂时复兴局面。但仅仅两年后,唐宪宗被宦官杀死,藩镇相继恢复割据,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牛李党争
唐朝后期,在宦官专权的同时,官僚集团内部的斗争也更加激烈,他们各自结成不同的党派,相互倾轧。从公元820年到公元859年近40年的时间,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发生了长期而激烈的争斗。整体看来,牛党相对比较保守,而李党则偏重革新。两党在朝政上分庭抗礼,一方上台后总是千方百计地排挤和打击另一方。双方的斗争互有进退,唐武宗时李党得势,唐宣宗时牛党当权。牛李党争局面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权的威信大大降低,国家大政随着执政宰相的更迭而起伏;同时朝政也日益腐败,两党的争斗除了政治主张的分歧而外,也夹杂了朝臣们的个人恩怨。唐宣宗以后,由于宦官专权为祸日烈,朋党之争才逐渐平息。
五代十国
唐末农民战争之后,到北宋建国之前,中国又陷入了分裂的状态。黄巢起义被镇压后的十余年间,北方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武装集团。其中的朱全忠集团在相互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用自己的亲兵取代了皇帝的禁军,同年八月杀死了唐昭宗,另立13岁的辉王李为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自立,建立了梁朝,历史上称之为后梁。继后梁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又建立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4个朝代,这就是五代。和五代大致同时,在南方还存在着十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做“十国”。它们是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楚、闽、南平、北汉。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持续了约60年的时间,到北宋时实现了统一。
北宋建立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病死,恭帝继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掌握兵权。第二年(公元960年)元旦,朝廷接到边境谎报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匆忙派赵匡胤统兵北上。大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和幕僚赵普策划将士发动哗变,声称愿意奉赵匡胤为天子。赵匡胤故作辞让,将士们把一件黄袍加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随即带着大军回师开封,逼迫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的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北宋王朝(公元960~1127年),史称“黄袍加身”,赵匡胤取后周而代之,引起地方势力的极大不满,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赵匡胤两次亲征,消灭了二李,也震慑了其他藩镇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宋代的中央集权
北宋建国以后,为了有效地巩固政权,防止唐末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局面的再度出现,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军政方面,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兵权,加强了对于禁军的控制。军队的调遣权力由枢密院掌握,其长官由文人担任,皇帝总管军事大权,将帅千里之外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陈兵布阵。公元965年,朝廷实行“更戍法”,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以防武将专权。政府的组织方面,大体沿袭唐制,而相权遭到分割,大权集于皇帝一身。财政方面,国家直接监督各地收支,各郡要随时呈报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赋税征收一律上缴国库,严禁地方私占。同时,司法大权也收归中央。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削除了割据隐患,巩固了国家政权,但国家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地方州郡积贫积弱,一有战乱即成崩溃之势。整个宋代,对外妥协,苟且偷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耻辱。
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
北宋社会,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唐朝时期,10万户以上的大城市仅有13个,到了北宋中期,这个数字猛增到46个。都城开封总户数在26万以上,全国城市总人口超过百万。都城内作坊很多,街道两边的店铺、酒楼和各种各样的货行鳞次栉比,至少不下6000余家。此外还有定期的交易市场,比如相国寺、鼓扇百索市、巷陌杂市、乞巧市等。商品供应十分充足,有绸缎、绢帛、酒、茶、纸、书籍、水产品、牲畜、药材、金银器、铜铁器、珠宝等,还有来自外国的许多商品。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游艺场所“勾栏瓦肆”,聚集了大批艺人,经常演出皮影戏、鼓子词、杂剧、诸宫调等节目。除了开封之外,扬州、成都、兴元、泉州、杭州等地也是当时十分发达的大城市。
王安石变法
1067年,宋神宗即位。他任用王安石(1021~1086年)为相,实行变法,以求解除严重的社会危机。1069年,中央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创立新法的机构,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法,对于经济、军事、教育几方面都提出了改革的方案。财政经济方面,主要有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市易法。军政方面,主要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及设置军器监。教育方面,兴学校,改科举。王安石变法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引起了特权阶层的普遍反对,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因用人不当而对下层人民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只因有皇帝的强力支持,变法才得以推行。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于1086年出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变法归于失败。
宋辽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皇太后和辽圣宗以收复瓦桥关南十县为名率兵南犯宋境。十一月,抵达重镇澶渊城北,直接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北宋朝野人心不定。宰相寇准临危不乱,力请宋真宗亲征澶渊。宋军在澶渊前线射杀了辽军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宋真宗在寇准的催促之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大振。两军出现相互对峙的局面。辽军因为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同年十二月,双方达成以下协议:一、宋辽各守疆界,互不侵犯,约为兄弟之国,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帝为弟。二、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为岁币。三、双方人户不得交侵,对于逃亡越界者,双方都要互相遣送。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力均衡条件下的产物。此后宋辽形成了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
西夏建立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国家。党项族原处于青海的东南部和四川西北边区一带。公元635年,部族首领拓跋赤辞率部归附唐朝,被封为都督。唐末党项族协助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节度使,赐姓李,晋爵为夏国公,领有夏、银、绥、宥、静五州。宋初党项内部出现分裂,与宋朝也不时发生战争。1032年,李元昊继位为党项首领,他先后占领了东至黄河,西到玉门,南接固原,北及大漠的广大地区。1038年十月,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于兴庆府(今银川市),因为它位于北宋王朝的西部,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西夏仿照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起一套统治机构,也推行科举考试,同时仿照汉字创造了西夏文字。西夏建国以后,采取联辽攻宋的策略,多次对宋朝发动战争。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对宋称臣,由宋册封为夏国王,宋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多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西夏与宋之间的战争宣告停止。
方腊、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睦州青溪农民在方腊的领导下聚众起义。方腊自称圣公,建立了政权,任命了一批官吏将师。两浙地区的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就扩大到了数万人。到了第二年二月,义军占领了睦、歙、杭等6州52县,起义斗争达到了高潮。北宋朝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领15万精锐禁军南下镇压。由于方腊没有乘胜进军,失去了战机,陷入被动,宣和三年(1121年),起义失败,方腊被俘,就义于开封。在方腊起义之前,宋江就已经在河东和京东地区起义,义军转战青、齐、单、濮各州,多次打败官军的进攻,宋江还拒绝了朝廷的招安。宣和三年(1121年),起义军被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损失巨大,宋江向张叔夜投降。这两次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北宋王朝的统治。
金国建立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国家。女真族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地区,隋唐时期称为,五代时称为女真,臣属于辽国,辽国对女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都比较严重。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部落联盟的首领,统一了女真各部。次年,阿骨打集结各部举兵反辽,在几次战役中获得了大量的兵器、马匹和战俘,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兵力,进而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正式称帝,国号“大金”,取其坚实不衰之意。建国之后,金国与北宋联手对辽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势,经过10年的战争,于1125年灭掉了辽国。此后,金军目标直指北宋,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的末日已为期不远。
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侵。十一月,两路金军渡过黄河,北宋军队望风而退,举朝惊惶,被迫答应了金朝以黄河为界的退兵条件。但是这也只不过是金军稳住北宋君臣、争取进军时间的诡计。此后两路金军陆续抵达汴京城下,城中宋军不过数万,京城危在旦夕,但城中军民的抗敌情绪十分高昂,请求作战的群众多达30万人。而宋钦宗却亲往金营议降,答应了金人提出的巨额勒索。靖康二年(1127年)钦宗再赴金营时被扣押。北宋朝廷严令禁止军民的武装抗金。二月,金军下令废除徽宗和钦宗二帝,北宋宣告灭亡。四月,金军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带着徽、钦二帝及宗室、大臣等3000多人撤离汴京北归。这就是“靖康之变”。
南宋建立
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徽、钦二帝北还。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同年在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他就是宋高宗。随后朝廷南迁至临安(杭州),南宋(1127~1279年)开始。南宋建国之初,高宗为了收买人心,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进行抗金的斗争;同时他又担心战争胜利后宋钦宗会回来和他争夺皇位,于是又任命了一大批投降派的官僚居于要职。因此,南宋抗金斗争中主战派与投降派之间的激烈斗争自南宋初年就开始了。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对李纲的抗金斗争百般阻挠,李纲入相仅75天即被罢免。1129年金军发动了对南宋的第三次战争,宋高宗一路狂奔逃到了海上。南宋军民群起而抗金,次年金军北退。宋高宗从海上回到了临安。1138年,临安正式成为南宋的都城。此后,东起淮水、西到秦岭的宋金战线逐渐地稳定下来。
岳飞抗金
靖康之变以后,黄淮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抗金斗争。岳飞(1103~1142年)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1139年,金军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岳飞率领岳家军顽强反击,挺进中原。七月,岳飞和金兀术1.5万精锐骑兵发生激战,大败金兵,然后乘胜向朱仙镇进军。此次北伐中原,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南宋的抗金斗争发生了根本的转机。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宋高宗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钦宗回国,他就难保皇位,因此与秦桧极力破坏抗战。他们首先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然后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12道金牌令岳飞班师。为了避免孤军被灭,岳飞被迫回师。回到临安以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精忠报国,不屈不挠地坚持抗金战争,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10世纪时,蒙古高原上生活着蒙古部、塔塔儿部、弘吉剌部、汪古部、蔑乞儿部、克烈部等,各部之间相互攻战残杀。1189年,蒙古族的杰出英雄铁木真(1162~1227年)被推举为蒙古部的首领。他经过十年的征战,先后打败了札塔剌、克烈、乃蛮等部,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高原各部的最高统治者,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宣告建立,都城建在和林。成吉思汗制定了一整套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壮大汗国的实力。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汗国成立以后,成吉思汗率领精锐的铁骑对邻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掠夺战争。先后征服了中亚、西亚、欧洲诸国,建立起了地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国家。1219年起,成吉思汗带着他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三人,统领20万大军大举西征,陆续攻下了讹答剌城、不花剌、撒麻耳干、玉龙杰赤、呼罗珊、克里木半岛等地,一直打到了里海边。在攻城略地的同时,西征部队与以前的异族征战部队一样,一路野蛮地烧杀抢掠。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代又发动了两次西征,一直打到了欧洲,先后攻下了不里阿耳(保加利亚)、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报达(巴格达)等地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给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
元朝建立
1258年,蒙古国大汗蒙哥决定征伐南宋。他亲率大军4万进攻四川,以忽必烈为帅进攻鄂州,以镇守大理的兀良合台北上,意在三军会师鄂州,然后顺江而下消灭南宋。1259年,蒙哥在战争中受伤不治。忽必烈随后撤军回国夺取汗位。次年三月,忽必烈率军北行到了开平,接受诸王和大臣的“劝进”,即大汗位,以开平为都城。同时,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和林宣布自己为大汗。1264年,阿里不哥汗向忽必烈投降。忽必烈改称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第二年,忽必烈改中都为大都,实现了元朝统治中心向汉地的转移。
文天祥抗元
忽必烈稳定了政权之后,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占领了临安,宋恭帝被俘。临安陷落以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仍然率领军民坚持抗元斗争。同年五月,益王赵即位,改元景炎,他就是宋端宗。端宗任命文天祥为丞相兼知枢密院事。文天祥建议组织水军经海路收复两浙失地,被左丞相兼都督陈宜中否决,他只好以同都督的身份离开朝廷前往江西发动军民抗战。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率军反攻江西,先后收复了赣州、吉州的部分土地。次年四月,宋端宗死,赵昺即位,改元祥兴,移驻广东。文天祥收拾宋军残部,继续坚持战斗,直至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往大都以后,拒绝了忽必烈的亲自劝降,于1283年从容就义。1279年二月,宋元双方在海上展开会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王朝的抗元力量被全部消灭。
明朝建立
朱元璋(1328~1398年)于1352年参加了红巾军,1355年升任都元帅。第二年,他率大军攻占集庆(南京),改为应天府。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迅速向皖南、两浙地区发展,陆续攻占常州、江阴、徽州、扬州、建德等地,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十分注意招揽人才,许多名士都投奔到他的麾下。1357年,攻占徽州以后,朱元璋采纳了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注意巩固后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1364年正月,朱元璋接受部下“劝进”,即位称王。1365年,朱元璋对张士诚发动战争,次年九月俘虏了张士诚。1367年,朱元璋派25万大军北伐,开始了灭亡元朝的计划。他在战斗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第二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帝,国号大明(1368~1644年),建元洪武,他就是明太祖。同年八月攻占大都,元朝灭亡。然后又用了20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
靖难之役
明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把他的20多个儿子分封为王,一部分授以兵权,节制诸路兵马,而且还规定,诸王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靖难”大权。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诸王割据的局面。1399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及其诸大臣鉴于诸王势力太大,决定削藩。同年八月,拥有重兵的燕王朱棣不甘心被削权,援引祖训以进京诛杀奸臣为名,从北平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帝先后派老将耿炳文和李景隆率兵,都被燕王打败。经过四年战争,朱棣攻破了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朱棣夺取了政权,于1403年即皇帝位,年号永乐,他就是明成祖。
迁都北京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其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藩邸,负责抵御长城以北元军的进犯。靖难之役以后,朱棣即帝位,为了加强北部和东北部的边防,改北平为北京,并设立行在六部。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1409年以后,为了全力组织对于蒙古军的进攻,明成祖长驻北京,以太子驻守南京监国。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的宫殿正式建成。当年九月,明成祖下诏宣布第二年改京师应天府为南京,而以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明朝两京制的格局形成,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既可以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又能加强对于东北地区的控制,巩固了明王朝的统一。
郑和下西洋
明朝初年,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永乐、宣德年间,朝廷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出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炫耀“天朝大国”的富强,“宣德化而柔远人”。郑和(1371~1433年)初名马三宝,12岁时入宫为太监,又称做三宝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领由63艘大船、27670人组成的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沿福建海域南下,到了越南的南部,又经过爪哇、苏门答腊群岛,直达印度半岛西南端。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归国。此后,郑和又进行了6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的蒙巴萨。郑和船队的远洋航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纵横将近30年,开辟了多条新航线,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土木之变
明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首领脱欢统一了蒙古高原。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攻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没有做好任何战争准备,就率领50万大军亲征。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两军还没有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说蒙古军兵力强大,王振十分害怕,即怂恿明英宗撤军。在撤军的途中,他又想从其家乡蔚州回师,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后来又怕大军损坏其家乡的农田而中途变卦,行军路线屡变,将士劳苦不堪。明军行至土木堡时,被蒙古骑兵包围,明军仓促应战,死伤过半,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军队的全部辎重骡马被蒙古军缴获。这就是“土木之变”。随后蒙古大军兵临北京,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官员拥立英宗之弟即位,组织20万大军保卫京师。第二年蒙古放回了英宗,数年后,旧党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于谦被害。
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叶以后,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日本海盗经常出没于东南沿海,侵犯中国领土,抢劫商旅,杀害百姓,无恶不作。人们把这些以日本浪人为主的海盗称做“倭寇”。嘉靖年间,倭寇气焰十分嚣张,沿海人民深受其害。名将戚继光(1528~1587年)奉命抗倭。他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并配以精良的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他创造出了“鸳鸯阵法”,即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灵活作战。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大败倭寇。第二年,福建告急,戚继光率军入闽,在兴化、横屿等地给进犯的倭寇以歼灭性的打击。第三年,他又和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合力清除了广东的倭寇。为害多年的东南倭寇之患最终平息。
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叶,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张居正与太监冯保合谋,排挤掉权臣高拱,自任首辅,掌握了朝政大权。他针对当时朝廷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政治上,他提出“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解决官僚阶层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军事上,他起用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辽东,又在北方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多座,加强了北方的军备。其改革的主要内容,还是在经济方面。他陆续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省支出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他开始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一、赋役合并,以丁田分担役银;二、田赋征银;三、赋役的征收解运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原来粮长、里长代征代解赋役的旧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继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张居正的改革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国家财政有所好转。
东林党
明朝后期,朝臣结党,派系林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落职还乡的原吏部郎中顾宪成在地方官员的资助下,与高攀龙一起讲学于无锡东林书院,他们讽议时政,裁量人物,其言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人物和东南城市势力以及一些地方实力派都聚集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东林党。东林党人和政治上的反对派就“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展开了交锋,盛极一时。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实施了血腥的镇压。天启四年(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因为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被捕,与左光斗等四人同时被害。魏忠贤又借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制作《东林点将录》,按书抓捕,东林党人被逐一杀害、流放和监禁。天启七年(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而死,对于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宣告停止。
李自成起义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灾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明朝的统治。天启六年(1626年)以后,李自成聚集了3万人造反起义,崇祯三年(1630年),他率领人马投靠闯王高迎祥,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崇祯七年,高迎祥战败被杀,李自成被众人推举为闯王,经过连年的征战,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时,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义军攻破洛阳,诛杀福王朱常洵,没收王府的金银和粮食,赈济灾民。此后,农民三次包围开封,连克项城、南阳、襄城、朱仙镇。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被推举为顺天倡义大元帅,称新顺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义军兵分两路直指北京。三月十九日,大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由于起义军在胜利时丧失了警惕,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四月下旬,李自成率20余万大军迎战,失败后退回北京。随后放弃北京南下,经晋入陕。次年四月,在湖北通山的九宫山下为地主武装所围困,李自成牺牲,起义宣告失败。
清朝建立
公元10世纪后,世居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金朝,灭辽伐宋。明朝时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满族出自建州女真。明朝万历年间起,努尔哈赤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统一了女真各部。在部族统一战争中,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了大金国,历史上称做后金。明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打败了明朝军队的进攻,攻取了沈阳,五年后把都城迁到了这里。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势力最大,夺取了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由皇太极和其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大贝勒共同把持军政大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宗。清朝(1616~1911年)正式建立。
清军入关
1643年,皇太极死,其子福临即位,这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由于福临年幼,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清军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倾巢南下。当时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已经攻入了北京,推翻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辽东总兵吴三桂率精锐部队南下进入山海关,并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双方在山海关发生激战,吴三桂兵败在即。四月十五日,清朝大军行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向山海关进军。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正式投降了清朝。李自成寡不敌众,只好撤退。战略重地山海关大门洞开,清朝大军进入中原,取代了明朝对全国的统治。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把原先的“牛录”(一种女真人从事军事和狩猎的小行动集体)改造成为“固山”(汉语“旗”的意思)。到1601年,他已经设立了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立为一牛录,五牛录立一扎兰额真,五扎兰额真立一固山额真(旗)。同时又在旧有的黄、白、红、蓝四旗之外,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即是在原来四种颜色的旗帜上镶上不同颜色的边缘,规定黄、白、蓝镶红边,红旗镶白边)。皇太极即位以后,又把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以后又将东北少数民族编入布特哈八旗。八旗制度在建立之初,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把黄色作为皇帝的专用颜色,因此满族八旗正黄、镶黄两旗就成了天子亲自统帅的两旗,顺治以后,加上正白旗,合称为上三旗,地位要高于另外的下五旗。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岛自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就遭到了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清初的全国性的抗清斗争中,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是郑成功(1624~1662年)所领导的“海上武装”。随着全国性抗清高潮的低落,郑成功准备渡海登台,寻求新的抗清根据地。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领2.5万名官兵,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出发,经澎湖,抵达台湾西南沿海,在赤嵌城附近的禾寮港登陆,并率兵围攻赤嵌城。荷兰守军放弃赤嵌,退守台湾城负隅顽抗。郑成功切断了城内水源以及和外界的所有联系,同时派水师阻击荷兰的海上援军。8个月后,荷兰殖民者宣布投降。在遭受了38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文字狱
清王朝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康熙二年(1663年)就发生了著名的庄氏史案。文字狱的大规模兴起是在康熙晚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发生了《南山集》一案,其作者戴名世因为议论南明史事,用了南明诸帝的年号,被人告发而处斩,不少人遭到牵连。雍正年间的吕留良案是最大的一件文字狱,吕留良是清初著名学者,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曾静接受了他的思想主张,于雍正四年(1726年)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岳飞后人),劝其举兵反清,被岳告发。吕留良被开棺戮尸,相关人员或死或流。此外著名的文字狱还有查嗣庭、胡中藻、王锡侯等案,其他文字狱则不胜枚举。文字狱的处罚极为惨无人道:死人开棺戮尸,活人凌迟、斩首或绞死,亲属遣戍,妇女入官为奴婢等等。这种残酷的文化钳制政策,使得清中后期的读书人为了避祸全身,将大量的聪明智慧用在了文字、训诂等烦琐考证之类的学问上面,思想、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强力的钳制,于后世流毒无穷。
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后来提出了修改条约的要求,企图扩大侵略权利,被清政府拒绝。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与法国共同出兵,再一次发起了侵略战争,历史上称做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由于清军未作战争准备,广州失守。第二年春,联军北上,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天津。当时清王朝正全力与太平天国军作战,只得与英法两国议和。6月下旬,英、法、美、俄公使威逼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条约签订后,英、法政府决定以武力为后盾坚持进京换约。1859年6月17日,联军舰船再次攻打大沽口,被清军击退。英法政府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报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10月初,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以后,大肆烧杀抢劫。随后,英法政府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俄国乘机从中渔利,与中国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11月,侵略军撤出京津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从1709年兴建到1860年焚毁,清政府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一共经营了151年。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既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园林艺术,又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的建筑成就,是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之珍品。园中珍藏着大量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和铜瓷古玩,堪称人类文化宝库。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以后,冲入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可以“自由抢劫”,1万多名侵略官兵大肆抢掠和毁坏。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次进入圆明园,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皇家园林连同园内的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被尽付一炬。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阶级就如何解决内外矛盾的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明的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上则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等为主力。他们力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以富国强兵,“自强御侮”。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主要生产子弹、火药和炸弹,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其他还有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同时,还兴办铁路事业,创建海军,筹设海防。为适应需要,洋务派还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并分批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外国商人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个通商口岸开办了船坞和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一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进入企业做工,中国无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洋务运动兴起以后,经营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招收了大批的雇佣工人进厂劳动;民族资产阶级成长起来以后,也开办了许多企业。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地壮大。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境遇十分悲惨。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最坚决、最彻底,战斗力也最强,迅速成长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在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外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中国经商和投资办厂。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洋务运动开始后,一大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和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建立厂房,购置外国机器,购买原材料,以雇佣剥削的方式招募中国工人进行生产,这些投资建厂的官僚地主和商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宣告诞生。由于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外遭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又和它们保持着一定的依赖关系。这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同盟会
1905年7月,孙中山自欧洲经南洋抵达日本,与黄兴等商议组建新的革命组织。经过一系列紧张的筹备,同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同盟会设立总理(始终由孙中山担任),总理之下仿照西方三权分立原则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执行部下设庶务、内务、外务、书记、会计、调查六科,由总理直辖;评议部长为汪精卫;司法部判事长为邓家彦。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确定以孙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政纲,后来孙中山又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同盟会努力开展各项活动和斗争,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1912年,经宋教仁等积极筹划并经孙中山同意,同盟会联合其他几个政治组织,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三民主义
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后来,中国国民党成立,把三民主义改造为“新三民主义”。
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成立以后,先后发动了7次起义,都宣告失败。1910年,孙中山举行秘密会议,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人商议在广州再次起义。1911年1月,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由于中途事情变故,起义时间一再推迟,最后确定为4月27日。起义前,黄兴、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员写了绝命书,表示了誓死革命的决心。4月27日,黄兴集合先锋队员120多人起义,直扑总督衙门。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由于寡不敌众,起义最终宣告失败。同盟会牺牲的党员众多,其中有72人的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这就是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也因此称做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不断扩大对华的资本输出,竞相抢夺中国铁路的修筑权。铁路权的丧失,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收回路权的斗争。当时盛传清政府准备将川汉铁路的建筑权出卖给英国,四川民众立刻起来抵制,自动筹款修建川汉铁路。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法令,收回已经允许商办的铁路。消息传到四川,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保路同志会发展到10万人。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逮捕同志会首领蒲殿俊、罗伦等人。数万成都市民到总督衙门要求放人,赵尔丰竟然下令屠杀请愿者,制造了成都血案。全国各地民众纷纷起义,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武昌起义
同盟会成立以后,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年),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组织举行联合会议,商量举行起义的计划。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首义。后来因为形势有变,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两天后,革命军占领了武汉三镇。由于革命领导人都离开了武昌,黎元洪在革命党人的威逼之下就任都督,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汉口、汉阳也相继成立了革命政权。武昌起义的胜利使得革命迅速蔓延,短短两个月时间,即有鄂、湘、陕、赣、晋、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陷入了崩溃局面。孙中山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以武昌起义为高潮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其在中国的权益无条件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大中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呼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反对签订条约。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运动迅速波及全国。6月3日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抗议活动。“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各地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代表一共13人: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和受陈独秀个人委派的包惠僧。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以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崇高威望和为建党所作的卓越贡献,被选举为中央局第一任书记。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影响。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由孙中山创立,前身为同盟会。1912年,同盟会联合一些小型政党组成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另组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并且公布了《中国国民党规约》,其总纲规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 “凡中华民国成年男女,与本党宗旨相同者,由党员二人介绍,并具自愿书于本党,由本党给以证书,始得为本党党员”; “凡中华革命党党员,皆得为本党党员”。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制度为总理制,设总理1人,总揽党务。党本部设立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孙中山就任总理,居正、谢持、廖仲恺分任3部主任。为了区别原来的国民党,党名前加上“中国”两个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成立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法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下午3时,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检阅了三军部队,并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