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司管理层优秀的8个标准

寻找优秀的管理层很关键

一般来说,如果你选对了人,就能选对企业,所以投资者要多关注企业的管理层品质。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信里说:“我和芒格平时通常只有两个工作。其中一个就是邀请优秀的经理人来管理我们的子公司。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并不太难。因为在我们收购一家公司时,通常该公司原本的经理人就早已在这个行业充分显现出他们的才能了,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妨碍他们就好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就好比我的工作是组织一支高尔夫球队。如果尼克劳斯或阿诺帕玛在这支球队里,我确实不必费心教他们如何挥杆。”

巴菲特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需要拥有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层。如何为企业寻找优秀的管理层非常关键,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购并企业时直接把企业的管理层留下来。

巴菲特在购并企业时非常注重该企业管理层是否足够优秀。如果企业的管理层不够优秀,那么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不会多么出色,就不足以吸引巴菲特的投资目光;如果管理层很优秀,又愿意留下来继续经营企业,巴菲特就会很乐意地购并企业;如果管理层很优秀,但不愿意继续留下来工作,那么十有八九巴菲特就会放弃这项购并。

通常,一家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后,收购公司都会找新的经理人来掌管这家公司,但伯克希尔公司是个特例。伯克希尔公司每年都会在自己的年报上刊登一小块公司收购广告。在这简短的收购标准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公司要具备优秀的管理层,而且伯克希尔公司还郑重声明,伯克希尔公司无法提供这样的公司管理层。只要公司不具有优秀的管理层,伯克希尔公司就不会讨论任何收购事宜。相反,如果公司具备这样的优秀管理层,那么伯克希尔公司将会为这些优秀的公司和经理人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归属。伯克希尔公司会给予这些经理人广阔的施展舞台,不会干涉他们的经营,只会在他们需要协助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

著名管理学家柯林斯在撰写两本企业管理相关书籍时作了很多的采访和研究,最后他惊奇地发现,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企业的战略问题,而是企业的管理层问题。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企业的发展走向和竞争优势。一旦企业能够找到优秀的管理层,那么该企业的发展前途就不可限量。

上市公司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达到其既定目标,公司董事长和公司高层领导班子的能力十分重要。

1.高层的竞争意识

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只有具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永不满足、锐意进取,积极推动公司迈向长足发展。管理层是否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关键是看管理层群体是否充满活力,要看其是否具有一种强烈的从事管理工作的欲望,群体中每个人是否有影响他人的欲望,是否有与下属人员共同努力取得成果的欲望。

2.高层的专业能力

股民所关注的专业能力是公司管理层的整体专业能力,而不是一两个人,而且管理层知识结构要合理,管理、销售、财务等方面都不能偏废。

3.高层的沟通协调能力

领导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在于沟通协调。融洽的关系是协同作战的前提条件。这种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也包括公司外部的各种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社团的沟通等。

股谚有云:“选股要选董事长。”此话不无道理。一家公司的成败,公司领导人要负70%的责任。

公司管理层影响着公司内在价值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投资者一定要记得观察企业的管理层状况如何。只有选对了管理层,投资的回报才会更丰厚。

1987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世界百科全书、科比吸尘器公司、斯科特·费策公司等都是拉尔夫一个人领导的,要知道,拉尔夫一个人就担任19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即使如此,伯克希尔公司在1986年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后的业绩表现就出乎预料,1987年的业绩表现更是再上一层楼,税前利润提高了10%,可是成本却大大降低。”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债券和投资股票是不一样的。当然,股票、债券的内在价值,都取决于所预测的公司未来一些年的自由现金流经过一个适当的利率折现后所得到的期望值。但是,股票和债券还是有差别的。债券有债票与到期日,我们可以清楚计算出投资债券的收入,但是股票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价格。投资者只能够自己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去估计自己投资股票的收入。由此可见,因为债券的债息和公司的业绩没太大关系,所以管理层的好坏对于公司债券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股票的分红和公司的业绩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管理层的好坏对于公司股票的影响非常大。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非常看重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因为他知道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将会对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产生莫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内在价值。巴菲特曾经说过,优秀的管理层就是一块无价之宝。在收购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公司管理层足够优秀,也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那么他会愿意用比较昂贵的价格收购这个公司;如果优秀的管理层不愿意留下来工作或者公司的管理层不太出色,那么即便公司出再低的价格,他也不太愿意收购。

在巴菲特心中,斯科特公司的总裁拉尔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管理者。1987年世界百科全书推出了新版本,这次新版本的改动很多。全套书籍中的彩色照片从原来的14000幅增加到24000幅,重新编写的文章超过6000篇,参与编写的作者多达840位。从1982年到1987年,世界百科全书在美国地区的销售量每年都创新高,在其他国家的销售量也有大幅度增加。世界百科全书的销售量比其他所有同类型的书籍的销售量多得多。把企业交给这样优秀的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的内在价值自然就会上升了。

有很优秀的资金配置能力

资本如何配置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本配置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决定。

198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我们希望不要重复犯下资金配置错误导致我们投入逊色的产业,同时也对于那些认为只要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便能改善盈利状况的建议不予理会。打牌似的管理行为并非我们的投资风格。我们宁可整体的结果逊色一点也不愿意花大把银子处理它。”

巴菲特认为考察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首先就要考虑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因为从长远来看,资金分配决定了股东投资的价值。如何分配公司盈利——继续投资还是分配给股东的决策是一个逻辑和理性问题。

巴菲特认为,真正优秀的管理层,可以充分发挥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能够把企业充裕的资金投入到具有高回报率的项目中,从而促使企业内在价值增长,股东权益增加;而那些缺乏资本配置能力的管理层,经常把企业充裕的资金投入到一些毫无起色的项目中,不仅损害了股东的权益,甚至还会降低企业的内在价值,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很多股票专家认为,股票市场通常会高估公司短期收益,而低估长期盈利水平。所以他们觉得公司如果削减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将会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股价不断上涨。但巴菲特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觉得,只有将资金用于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才能够提升公司产品的优势,从而巩固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长期盈利水平。一旦公司的长期盈利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会提高,而股票市场虽然短期是一架投票的机器,但长期却是一架非常公平的天平,所以股票价格自然也会上涨,而这种上涨是实实在在的,和那种短期上涨是不一样的。股价的短期上涨,说穿了其实就是股市泡沫。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观点是正确的。1985年,美国几位金融专家通过研究投资活动和股价变动规律发现,对于美国股市中的大多数工业类股票而言,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增加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上涨;相反,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减少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另一项针对几百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性资本支出与投资决策的权威性调查也发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中,只要上市公司发布兼并、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开发新产品、增加资本性支出公告,公司的股价通常都会有显著上涨。

巴菲特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也都非常聪明能干,但是在资金配置方面却喜欢跟风行动。一旦同行有什么新的政策或者投资方案,他们也会很快采取类似的政策和投资方案。如果投资者看过倒闭的投资银行名单,就会发现,尽管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规模比过去增加了15倍,可是这张名单上的银行规模仍然有37家。而这些银行倒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管理层不够优秀,事实上他们非常聪明能干,可是他们却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盲目地跟风同行公司的业务。结果,一家投资银行倒了,其他家也跟着倒下了。

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管理层是否优秀,在企业陷入困境时体现得更为明显。越是优秀的管理层,越能够让企业起死回生,峰回路转。投资者就应该寻找具有这种优秀经理人的企业。

1987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写道:“接下来是一点记忆回顾。大部分伯克希尔公司的大股东是在1969年清算巴菲特合伙事业时取得本公司股份的。这些合伙的伙伴可能还记得当初在1962年,我们控股的登普斯特农用机具制造公司经营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像现在一样,当我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就会去找芒格,芒格向我推荐了一位他在加州的朋友哈里。一星期后,他就来到内布拉斯加州来管理登普斯特公司,很快很多问题立刻得到了解决。”

巴菲特认为,优秀的管理层对企业来说不可或缺,无论企业优秀与否,每个企业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很多时候只有这些优秀的管理层才让企业死里逃生,渡过难关。

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王国中,存在着很多优秀的管理层。巴菲特觉得,如果企业的资质很好,那么由普通的管理层管理企业一段时间,也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让他那憨厚的表弟去管理可口可乐一段时间,可口可乐公司也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业务轻微下滑,根本不会伤着可口可乐的根基。但是,一旦企业遇到问题,这时候优秀的管理层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优秀的管理层才能够带领企业克服困难,重拾活力,而这是普通管理层无法做到的。

哈里就是一位巴菲特认为非常优秀的经理人。1962年,巴菲特控股的登普斯特农用机具制造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在芒格的力荐下,巴菲特邀请哈里来管理登普斯特公司,结果哈里很快就带领公司走出了困境,迈上了正轨。1986年,伯克希尔旗下的K & W公司也遇到了经营的难题。K & W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自动机具的小公司。以前这家公司的经营业绩都还不错,可是,在1985~1986年间经营突然发生了状况,当时的公司管理层放弃生产一直销售良好的产品,盲目追求依照实力却达不到的产品。看到K & W公司陷入这样的困境,负责监督K & W的芒格又一次找到哈里,聘任哈里为该公司的CEO。哈里的表现依然那么出色。很快,K & W公司的经营问题就解决了。1987年,K & W的盈利水平就创下新高,净利润比1986年增长了3倍,而且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也少了20%,不但一举摆脱了原来的困境,还使K & W公司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看到哈里如此出色的表现,巴菲特幽默地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也遇到了同样的经营问题,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他会打电话找谁了。巴菲特的话很显然就是找哈里这个能帮企业渡过难关的优秀经理人。

能够成为企业的一部分

如果在投资的过程中,你碰到哪家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倾注心血,鞠躬尽瘁,几乎都把企业当做自己所有的一样来认真管理,那么你可以选择投资这家企业,他会把为股东赚钱当作为自己赚钱一样尽心尽力的。

1982年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里说道:“今年我们有两位明星经理人退休了,分别是国家产险公司65岁的菲尔利舍和美联社零售公司79岁的罗斯纳。这两个人的优异表现让伯克希尔公司变得更为富有。国家产险公司是支持伯克希尔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菲尔利舍和继承他职位的林沃特都是该公司成功的主要推手。在1967年将美联社零售公司以现金卖给多元化零售公司后,罗斯纳原本仅承诺做到当年年底,如今他又继续做了15年,依然表现得非常杰出。菲尔利舍和罗斯纳两人都为伯克希尔鞠躬尽瘁,他们对待公司的热忱和尽责就仿佛在管理他们自己拥有的公司一样,根本无须制定很多额外的规则来约束他们。”

巴菲特本身就是一个把企业当做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对待的经理人。虽然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大股东,但伯克希尔公司并不是巴菲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伯克希尔所有股东的。但巴菲特总是认真做好每一次投资,从不因为自己手中握有大量伯克希尔公司的现金就随意投资。巴菲特认为,股东的每一分钱都是很重要的。每投资一分钱,就必须赚回一定的利润,利润至少不能低于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这样才能对得起公司所有的股东。巴菲特说,他管理伯克希尔公司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增长率达到最高,为股东们谋取最高的回报。

因为巴菲特在寻找投资企业时,通常只会投资于那些管理层非常优秀的企业,所以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有太多像菲尔利舍和罗斯纳这样把别人的企业当做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管理。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B夫人是巴菲特非常崇拜的一个人。当内布拉斯加家具店被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时,布朗金太太已经90岁了,但她并没有马上回家休息,相反地,她仍然担任公司的负责人,每周七天都待在商店,其中销售地毯更是她的专长。她一个人的业绩便足以打败所有其他零售业者。当地的报纸曾形容她每天工作完便回家吃饭睡觉,每晚等不到天亮便急着要回店里上班。她一天所决定的事情可能比一家大公司总裁一年内决定的事还多。她并不缺钱,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时付给了她一大笔钱。她这么费心费神,只是因为她把这个家具店当成是自己100%拥有的,希望这个家具店的发展越来越好。

可以把回购股票看做是风向标

除了那些恶意回购股票的交易外,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回购股票当做是衡量企业股票物有所值的风向标。如果某个企业开始回购股票,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投资该企业。

1984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写道:“如同去年我报告过的,1983年GEICO宣布实施库藏股买回自家股票。我们签署协议同意GEICO自我们手中买回等比例的股份,最后我们卖给GEICO 35万股,并收到2100万美元的现金。而同时我们在GEICO的持股比例则维持不变。”

巴菲特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层很重要。可是要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这并不容易。巴菲特觉得投资者可以把回购股票当做管理层优秀的一个标志。

在巴菲特看来,公司管理层对自己的公司经营情况最了解。如果企业管理层觉得现在的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那么公司管理层回购股票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管理层选择回购股票,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层更重视的是股东的权益,而不是盲目地扩张公司的架构。这样的立场使得原有的股东与有兴趣的投资人将对公司的前景更具信心,股价就会上涨,从而与其内在价值更为接近;第二,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让投资者明白,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超过它现有的价格的,这对于继续持股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1984年,伯克希尔公司的三大投资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通用食品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公司都回购了大量股票。从这次回购的过程中,伯克希尔公司通过出售一定份额的股票获得了很多现金。但事实上,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却还是和原来一样。例如伯克希尔公司就出售了35万股股票给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获得了2100万美元的现金。但是由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回购股票后在外流通的股票变少了,所以伯克希尔公司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依然没有改变。巴菲特对于这种回购股票的做法非常赞同。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一家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很小的财务杠杆、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保护股东权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回购股票。

巴菲特认为股票回购的回报是双重的。如果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那么回购股票就有良好的商业意义。例如,某公司股票市价为50美元,内在价值却是100美元。那么管理层每次回购时,就等于花费1美元而得到2美元的内在价值。这样的交易对余下的股东来说,其收益非常高。

巴菲特进一步认为,公司经理们在市场上积极回购股票时,是在表示他们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准则,而不是不计较效益盲目扩展公司资产与业务。这种立场向市场发出了利好信号,从而吸引其他正在股市上寻找管理优秀且可以增加股东财富的公司的投资者。此时,股东通常可以得到两项回报——第一项是最初公开的市场上的购买,紧接着是因投资人的追捧而造成的股价上扬。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回购股票行为都是好事情。近年来有一些公司管理层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和某些公司的大股东私下进行回购股票的交易。通常他们都把回购股票的价格定得过高,这样被回购股票的股东可以从中获利,而企业管理层也将暗中获得一部分好处,最终损害了那些毫不知情的股东权益。

评估企业管理者的两项硬指标

投资者在考察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管理层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上。只有两者兼备的管理层,才能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

巴菲特在1984年的信里写道:“很多人常常问我,B夫人经营到底有什么诀窍。其实她的诀窍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她和她的整个家族对事业抱的热忱与干劲,会让富兰克林与贺拉旭·阿尔杰看起来像辍学生。踏踏实实去实施她所决定要做的事情。能够抵御外部对公司竞争力没有帮助的诱惑。拥有高尚的人格。我们对B夫人家族的人格信任可从以下收购过程中反映出来:在没有找会计师查核,没有对存货进行盘点,没有核对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情况下我们就交给了她一张5500万美元的支票,而她给我们的只是一句口头承诺。”

优秀的管理者可以把平庸的公司变成伟大的公司,而糟糕的管理者可以把伟大的公司变成平庸的公司。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我们通常从公司的业绩和管理层的品质这两个方面来衡量。

1.公司的业绩

公司业绩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才能。一方面,优秀的公司管理层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回报;另一方面,更大的收益回报又只有在优秀的公司管理层身上才能实现。

B夫人和她的家族都是优秀的经理人,而这也体现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经营业绩上。在金融危机严重的2008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在奥马哈和堪萨斯城的店的销售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分别增加了6%和8%,两个店的销售额双双达到大约4亿美元。巴菲特在2008年年报里说,这些非凡的业绩主要归功于其优秀的经理人。

2.管理层的品质

巴菲特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层,不仅要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人格品质。

B夫人就是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她人格高尚,对朋友真诚以待,对事业充满激情,对生活满怀热忱。1984年5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B夫人获得了纽约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而在此之前获得如此殊荣的有埃克森石油公司总裁、花旗银行总裁、IBM公司总裁等企业精英。也许你会以为B夫人是名校商学院毕业的,其实不然。B夫人从来没有真正上过学,所以从这一点上看,B夫人一点也不逊于这些国际知名公司大总裁。而令巴菲特庆幸的是,B夫人的儿子们也遗传到了她的优良品质。

好的董事会能够控制经营风险

投资者在寻找投资公司时,如果发现某家公司的董事会能够满足下面的5个方面,则表明该公司能很好地控制经营风险,那么投资于该公司就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2004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会堪称典范。每位董事至少有400万美元以上身家在伯克希尔公司。而且董事会里没有任何股份是靠认股权或赠与取得的。董事们领取的酬劳相较于自身的年所得都极其有限。”

巴菲特认为,一个企业正常的运转,固然离不开优秀的企业管理层,但企业拥有一个优秀的董事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优秀的董事会能够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最大限度维护股东的权益。

那么如何衡量企业的董事会是否优秀呢?巴菲特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董事会的独立性

投资者可以读一读股东委托书,看看董事会外部成员和内部成员的比例是多少,究竟有多少外部董事实际上是独立的。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不应该与公司有任何形式的关系,他们与公司的唯一关系就是他们担任董事职务时应该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如果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任何商业上的关系,例如房地产交易、法律费用或者咨询合同,那就意味着这个董事并不是真正独立的。

2.董事会的参与程度

通常情况下,一年至少应该开4次会,多一些更好。标准普尔500大企业在2000年每个企业平均召开8次会议。各种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次数应该不少于全体董事召开会议的次数,尤其是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的次数。董事会成员参加会议的次数比例应该达到90%。在委托书中,必须列出参加定期会议的次数比例少于75%的董事名单。如果这些董事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就证明他们对公司并没有投入多少关注。

3.董事会的规模

通常情况下,董事会成员人数一般应该为5~15人。董事会规模过大将难以控制,而规模过小则使公司不能得到多方的观点和所需的技巧。在网络公司大潮中,许多新兴公司(如雅虎)董事会只有6~8个成员,并且和管理层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我们从大多数网络公司的表现能看出来,这些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受到了误导。

4.董事会的薪酬

投资者考察董事会的好坏时,需关注董事会的薪酬是否真的和公司的业绩表现挂钩。大多数公司的所谓“绩效目标”是由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制定的,这个委员会在CEO利益可能受损时会重新修改规定。例如,在2001年,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把CEO道格拉斯·达特5年内每年15%的盈利增长目标降到了11%。对这样的变化你可以自己来判断,毕竟,如果业绩目标不能实现就不能激发CEO的激情,你也可以问为什么董事会不能在第一次就设定一个更现实一点的目标。不管怎样,目标改变了,但潜在的报酬还原地不动,它是一个负面的信号,因为它表明当业绩下滑的时候,董事会不愿意使用减少CEO的奖金数目来作为惩罚。此外,为完成一个收购计划而奖励公司董事会也需引起我们的注意。支付大量的奖金仅仅为了一个已经成为过去的交易,它只会鼓励管理层草率做出更多的交易。

5.董事会的年度选举

一般来说,整个董事会一年进行一次选举,对投资者是最有利的。但是大约60%的公司董事会采用的却是董事交错任期制,通常这意味着每年改选1/3的董事,每位董事任期有3年。在恶意收购的时代,这使公司能够防止收购公司突然替换公司全部董事会成员,但是这也意味着股东对代表他们权益的董事缺乏有效的控制。投资者最好挑选那些每年都进行董事会选举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