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成语

成语典故

“安步当车”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次,齐宣王召见贤士颜斶,说:“颜斶,你过来”。不料颜斶却说:“大王,你过来!”左右的大臣见颜斶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而你是臣民,怎可放肆?”颜斶说:“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仰幕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仰慕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当然是士人尊贵!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贤士的墓地砍柴,处死刑!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金。可见,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了的士人的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

大臣们忙来解围:“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颜斶驳拆道:“人禹时代,诸侯有万国之多。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就有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所以君主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竟然拜颜斶为师,并保证他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颜斶婉拒后说:“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这就是成语“安步当车”的由来。“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比喻不贪图富贵,安于清贫。

“不三不四”为何指行为不端的人

“不三不四”意思是不像这也不像那,指不正派或不规范。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三不四”指品行不端的人,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在易经中,每个卦都分六个爻,俗称六爻卦,意思是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六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因而,用“不三不四”形容人时,就是说这人不务正业,不走正路的意思。如施耐庵在《水浒全传》第七回中有“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的句子。在这里,“不三不四”一词就是用来形容一伙地痞无赖的。

“大千世界”有多大?

《长阿含经》、《智度论》等佛教经籍称,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后用“大千世界”来指广大无边的生存空间。

什么是“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是佛教礼法之一。据《大唐西域记》载,印度所行之礼敬法共有九种,其第九种即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其后佛教亦沿用此一礼法,并以之表礼敬之最上者。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等,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着地,次下左膝,再次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其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

“五体投地”除表示实际行礼之外,一般用来表示对他人极度敬重推崇之意。

“庖丁解牛”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位姓丁的厨师善于杀牛。有一次,他为梁惠王展示杀牛的技艺。其杀牛的动作合乎舞乐的节拍,操刀剥牛时发出的声音也如同乐曲一样很有节奏。梁惠王惊叹于他的高超技术,便询问原因。庖丁解释道:“我杀牛崇尚自然规律,而不单单是对技术的追求。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所见的是整头牛,不知从何处下手。三年后,我对牛的肌理结构已经很熟悉了,因而能够依着牛体结构从容下刀。这时,我不是用眼睛而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所见的也不是整头牛了。我用的这把刀已经19年了,解牛无数,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这是因为我按照牛的身体结构在其空隙中操刀宰牛的缘故啊!”

这一成语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乘人之危”的由来

“乘人之危”的意思是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这一成语源于《后汉书·盖勋传》。

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才华出众,被举为孝廉,任汉阳郡长史。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

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属官苏正和就依法查办了他。梁鹄怕此举会连累自己,焦虑不安,打算找盖勋商量万全之策。因盖勋和苏正和是死对头,属下就劝盖勋来个公报私仇,借此杀了苏正和。盖勋断然拒绝道:“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当梁鹄前来征求意见时,盖勋竭力劝阻,打消了梁鹄杀人灭口的想法。事后,苏正和登门道谢,盖勋不见,让人传话说:“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大义灭亲”的典故

“大义灭亲”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卫庄公在位时期,十分宠爱小儿子州吁,养成了他残忍暴戾的性格。大夫石碏多次规劝庄公,收效甚微。石碏之子石厚与州吁关系甚好,二人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搞得卫国鸡犬不宁。

庄公死后,桓公即位。州吁见桓公懦弱无为,便杀之夺位。为了安抚民心,他便通过石厚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之策。石碏为除掉祸根,设计使二人前往陈国。他写下血书,请求陈国借此机会将二贼处死。鉴于石厚乃石碏亲子,为慎重起见,陈国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卫国众臣替石厚求情道:“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于是派家臣到陈国斩杀了石厚。

石碏为国大义灭亲之事,史学家左丘明记之,被后人传颂至今。

“得意忘形”说的是谁?

“得意忘形”一词是说高兴得忘记了自身形体的存在,常用来形容人因为高兴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去常态。这一典故说的是贤士阮籍的故事。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很有才能,也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心存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于是便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他或闭门读书,或纵情于山水,时而酣醉不醒,时而缄口不言。他常与好友嵇康、向秀等人,聚集在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放声大哭,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在这七人当中,阮籍最为疯癫,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用“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两句来对其进行评述。

“浮以大白”指罚酒

“浮以大白”这一词语与饮酒有关。浮,即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就是罚酒用的酒杯。“浮以大白”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这一成语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善说》:有一次,魏文侯设宴与诸大夫饮酒,命公乘不仁为“觞政”,也就是监督人们饮酒,执行罚酒命令。魏文侯说:“如果有人没有把杯中酒喝完,就罚他喝一满杯。”众大夫碍于魏文侯的权势,喝酒时都一饮而尽。轮到魏文侯喝酒时,他喝了一会儿就不想喝了,可杯中还有好多酒。公乘不仁便对魏文侯说:“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政令不通。您命大夫饮酒不剩,自己也要遵照执行啊!”魏文侯觉得有理,就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将公乘不仁请至上座。

“附庸”之地的“风”和“雅”

“附庸风雅”原本是中性词,指的是附庸之地的地方音乐和正声雅乐。“附庸”在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庸”的本意是“小城”的意思。据古代礼制,方圆五十里的领地没有资格直属于天子,而只能附属于别的诸侯国。庸地虽小,却有自己的人情民俗和土风歌谣,也有其存在的价值。“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附庸风雅”后来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

“鬼斧神工”的故事

初秋时期,鲁国有个叫梓庆的工匠。他擅长制作各种器物,尤擅长砍削一种叫的乐器。有一次,他用木头削了一支。这支做工考究,外表精美,人们都惊叹这样的手艺出自鬼神之手而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鲁国国君听说这件事情后,特意召见梓庆,问他用什么办法做成了这支。梓庆回答道:“我哪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只是,我准备做时,便诚心斋戒,让心情平静。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封官的思想;斋戒五天,便不把非议、褒贬放在心上;斋戒七天,心思便不再为外物所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时,我再入山林,观察树木的天然态势,选取适合制的材料,构思的形态结构。当这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才开始动手加工制造,因而能够得心应手,一气呵成。我是用自己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之性,才制造了如此精巧的器物啊。

这就是“鬼斧神工”典故的由来。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精巧的工艺就像是鬼神用斧头做的一样,形容人的技艺高超。注意,很多人把这个成语用于自然景物,这是错误的。

苏轼取笑“河东狮吼”

北宋时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自称龙丘居室),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好宾客,家里养着一群歌伎,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助兴。但陈慥之妻柳氏,性情暴躁喜妒,每当陈慥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遂大喊大叫,弄得陈慥很是尴尬。于是苏轼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就是“河东狮吼”的由来。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源于佛教,意指降服异教邪说的佛理。陈慥喜谈佛论禅,但却惧内。苏轼熟知禅林典故,故以“河东狮吼”譬喻柳氏的凶悍形象。后来这一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遂广为流传。“河东狮吼”比喻妇人凶悍,大吵大闹,至今仍是凶悍妻子的代名词。

何为“授受不亲”?

在上古时代,男女交际自由,进入宗法社会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规定的贵族家礼,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在家庭内部,也严格区别男女,即使递东西也不允许。《礼记·曲礼》中规定了很多限制妇女言行的礼仪。如: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等”。

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之家,男女之分更为严格。市井小民等下层社会,虽宽松得多,但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孟子·离娄上》有:“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送或接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这种封建礼教,将妇女囚禁于一个狭小的天地,不仅限制压抑和摧残了女性对理想异性的爱慕之情,而且扭曲她们的思想、感情与欲望,使其自觉变成封建道德力量的驯服工具。

“画虎类犬”的由来

东汉名将马援因屡建奇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在一次征讨途中,他听说两个侄子平常喜欢议论他人是非,又与一些豪侠交往甚密。马援担心之余,写信警告他们。

信中说:“我一生痛恨议论他人的长短,希望你们听到有人议论别人的过失,能够像听到议论自己父母那样,只可听,不可参与议论。我希望你们向龙伯高学习,他是一个厚道、谨慎、恭谦之人,虽职位不高,但我很尊敬他,希望你们仿效他;而那位杜季良是个侠肝义胆的人,虽能够与人同甘共苦,但交友广泛,良莠不齐。我虽然也尊敬他,但不希望你们仿效他。如果你们向龙伯高学习,即使学不成,尚且还能成为一个谨慎之人,就像是刻一只天鹅不成,尚可成为一只鸭子;如果你们向杜季良学而学不成,就会成为一个轻浮浪荡者,就好比画一只虎画得不像,却画成一只狗。”

这就是“画虎类犬”故事的由来,这一成语比喻模仿得不好,适得其反,成为人们的笑柄。

“狡兔三窟”的典故

“狡兔三窟”表意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应变办法,以保护自己。这一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冯煖客孟尝君》。

齐国孟尝君门下有个叫冯煖的食客。此人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冯煖到了薛地后,见欠债者都是贫苦百姓,于是就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并当众将债务契约全部烧毁。冯煖回来对孟尝君说,他见相国家里什么都不缺,于是就以相国的名义将债券全烧了,为其买了“仁义”回来。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但又无法公开指责冯煖。

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免除了相位,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要来薛地的消息后,纷纷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他。孟尝君此时才恍然大悟,冯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于是连连感谢冯煖。冯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的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这就是“狡兔三窟”的来历。

“金屋藏娇”,一段佳话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原本不是太子,做太子的是其兄长刘荣。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给太子,以期女儿日后成为皇后。但这一意图遭到了刘荣母亲的拒绝,于是,长公主把目标转向了刘彻。

一日,长公主问刘彻:“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本意是一个男子对自己之原配许下的诺言,是对婚后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承诺。“金屋藏娇”本可以成就一段佳话,但是汉武帝的有始无终使得这一传诵千年的婚姻传奇最终以“长门怨”的悲剧收场。

“举案齐眉”的典故

据《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刻苦好学,后来很有学问。但他不愿意做官,一直隐居乡里,依靠自己的劳动,过着俭朴的生活。

后来,梁鸿娶了同县孟家之女孟光后,便隐居在灞陵的深山里。夫妻二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都很有礼貌。据说,梁鸿每天劳作完毕,回到家里,妻子总是把饭和菜准备好,放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以同样的姿势接过来。如此之后,两人才开始吃饭。

这就是“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原意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互相尊敬。

“乐极生悲”的出处

“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高兴到极点,就会发生使人悲伤的事。这一成语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楚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大臣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从赵国请来10万大军,吓退了楚军。齐威王十分高兴,于是摆设酒宴为淳于髡庆功。席间,齐威王问:“先生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威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说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势下酒量是不一样的。他进一步总结说:“喝酒到了极点,就会因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要发生悲伤之事。”听完这席话后,齐威王知道淳于髡是在借机规劝自己不可贪杯误事,于是打消了一醉方休的念头,并改掉了彻夜饮酒的恶习。

“瞒天过海”典出何处

据《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载,贞观十七年,唐太宗率军去平定辽东。一天,大军来到海边,只见海面波涛汹涌,一眼望不到边。唐太宗顿时慌了手脚,迟迟不愿过海。这时,壮士薛仁贵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瞒着皇帝命人在海边建了一座大型的建筑,里面设施齐备,有各种娱乐设施,人置于其中,犹如行走于闹市之间。之后,他又让谋士将唐太宗骗至这艘“船”上。太宗不知是计,在里面倒也悠然自得。就这样,整艘大“船”转眼就来到了对岸。当太宗出“船”上岸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渡过了大海。

这就是“瞒天过海”典故的由来,后人们就用这一成语代指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计谋。

“瓜田李下”的故事

古乐府《君子行》中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诗句。“瓜田李下”一词便是由这两句诗引申而来的,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据《北史·袁聿修传》载,袁聿修为官清廉,在任期间没要过别人的丝毫之物,故有“清郎”之称。有一次好友要送他一匹白绸,他婉拒道:“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这就是“瓜田李下”避嫌的故事。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也有一个“瓜田李下”避嫌的故事:唐文宗时,郭宁因送两个女儿入宫而被派往邮宁做官,此事招来人们非议。文宗不解其故,便来询问柳公权。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在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使人产生怀疑。

“呕心沥血”的出处

“呕心沥血”这一成语由“呕心”和“沥血”两个典故组合而成。前者是诗人李贺的故事,后者出自韩愈的诗歌。据《新唐书·李贺传》载,诗人李贺才华横溢,因仕途受阻,便将苦闷之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有灵感了,便写成诗句放入袋中,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其母亲心疼儿子,便说:“你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这就是“呕心”这一典故的由来。“沥血”是韩愈《归彭城》诗中的句子。诗中“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便是“沥血”这一典故的由来。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难兄难弟”说的是谁?

东汉时期,颍川有个叫陈寔的人。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受父亲熏陶,陈寔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和陈谌(字季方)也是品行修为极高之人。父子三人一起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

有一天,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为谁的父亲功德高尚而争论了起来,两个孩子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于是请祖父陈寔做最后裁定。陈寔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得到这样的答案,两个孩子满意而去。

“难兄难弟”原意是说兄弟俩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此成语多用作贬义,比喻同样坏的两个人或处于同样困境中的两个人。

“期期艾艾”的典故

“期期艾艾”这一成语说的是两位将军的故事。“期期”与汉朝将军周昌有关,“艾艾”则与三国时期魏国将军邓艾有关。

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载,汉初,有位叫周昌的将军,他性情耿直,敢于直言,但他口吃,因而说话很费劲。有一次,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听到这一消息,周昌就向皇帝谏言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意思是说,我不善言辞,但知此事不能这么办,如陛下想废太子,我就不服从您的命令了。因其口吃,因而把本不需重叠的“期”字说成了“期期”。这就是“期期”典故的由来。

据《世说新语》载,三国时期,魏国将军邓艾口吃,但其思维敏捷,屡建奇功,因而被封为“邓候”。邓艾在自称名字时,常常说成“艾艾”。有一次,晋文王和他开玩笑说:“你老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呀?”邓艾回答道:“‘凤呵,凤呵’本来就是一个凤。”邓艾的回答,不仅为自己解除了尴尬,还一语双关地抬高了自己。这就是“艾艾”典故的由来。

后来,人们把两个故事联系起来,用“期期艾艾”这一成语来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奇货可居”的由来

“奇货可居”是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战国时期,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吕不韦遇到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当时异人正在赵国做人质,贫困潦倒,苦不堪言。了解到这一情况,吕不韦意识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不禁自语道:“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以获得丰厚回报。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异人顺利回国,并得到华阳夫人的信任,收其为嗣子。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死后,太子异人即位,即庄襄王。庄襄王为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带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一并赐予吕不韦。一时之间,吕不韦成为秦国权倾朝野的重臣。

“倾国倾城”的出处

倾国倾城,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艳丽动人,倾倒众生。《诗经·小雅》中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说的是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荒废朝政而亡国的历史故事。这就是“倾国倾城”的原意,后来这一词语演变为褒义。

西汉乐师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李夫人病故后,汉武帝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其念念不忘。这就是“倾国倾城”这一成语的来历。

“取而代之”的典故

项羽少年时期,既不用心读书,也不努力学习剑术。叔父项梁对他的表现很是不满,于是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斥责。项羽反驳道:“读书不过是记个姓名而已,剑术学得再好,也只能是一个人作战,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率领万人作战的本事!”听了这话,叔父心里很高兴,便改教项羽学习兵法。

一天,秦始皇出巡时被项羽和项梁在路上遇到。项羽见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仪非凡,顿生羡慕之心,于是对叔父项梁说:“我将来一定可以取代他”。

这便是“取而代之”的由来。原意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用来比喻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曲院风荷”源于康熙写别字

“曲院风荷”原为“麯院风荷”,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名满天下。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麯院,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麯,以酿官酒。其地多荷花,世称‘麯院风荷’是也。”

在简化字使用之前,“曲”和“麯”是两个不同的字,不可以通用。“麯院风荷”之所以演变为“曲院风荷”源于康熙皇帝的一个别字。据说,康熙南巡时候,因不知“麯院风荷”来历,便提笔写了“曲院风荷”四个大字,并刻字立碑。文武大臣碍于皇帝权威未敢当面指出,因此这一错误便被掩盖了下来。

乾隆皇帝为了掩盖这一错误,便作了一首诗刻在碑阴之上,诗中有这样两句:“莫惊误字传新谤,恶旨崇情大禹同。”意思是说:“你们不要以为写错了字而胡乱议论,要知道,康熙皇帝与大禹一样,是讨厌美酒而崇尚节制情欲的啊!”辩解虽巧妙,但也不能掩盖康熙写别字的事实。

“弱水三千”探源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继而,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红楼梦》中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林黛玉口中弱水三千的意思:“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成为男女之间信誓旦旦的爱情表白。

“三生有幸”的趣闻

唐朝和尚圆泽是位得道的禅师,与俗家弟子李源是至交好友。一日两人乘舟外出,见有位孕妇在河边汲水。圆泽对李源说:“此人姓王,是我下辈子的亲娘,我要给她做儿子去了。三天后你来王家看我,我会对你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我一定来与你见面。”当晚,圆泽圆寂,王家的婴儿也呱呱落地。三天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果然对他微笑。十三年后,李源赶赴杭州,于中秋月夜去赴圆泽前世订下的约会。到了寺门外时,忽然看到一牧童骑牛而来,口中唱着:“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这就是“三生有幸”的来历。三生乃佛家术语,盖指前生、今生、来生。“三生有幸”是说三世都有幸运,形容极为难得的好机遇,是结交新朋友时常说的一句礼貌用语。

“三教九流”指哪些人?

“三教九流”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最初的“九流”指的是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来“九流”逐渐被用来代称社会上的各种行业。“九流”可细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但说法不尽相同。上九流指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指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三教九流”的称谓在最初并非贬义,自《春秋谷梁序》中把“九流”和“异端”并列后,加之佛教、道教的迷信色彩日浓,“三教九流”就泛指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了,其含义也有贬义了。

“身无长物”的典故

“身无长物”这一典故说的是王恭让席的故事。据《世说新语·德行》载:

南宋有个叫王恭的人,远行之后回到家里。同族的一个叫王忱的人前去拜访他,看到他坐的席子很漂亮,便对王恭说:“你从外面回来,一定有多余的席子,能否送我一张呢?”王恭听了沉默不语。等王忱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那块席子撤下来给王忱送了过去。后来王忱听说此事后,便对王恭说:“我以为你有多余的席子,所以才向你讨要的。”王恭回答道:“您还不是很了解我,我除了这张席子,就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这就是“身无长物”典故的由来,这一成语形容贫穷,除了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有些人望文生义,常误用来形容人没有特长。

“沙里”如何“淘金”?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常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在地壳中,金的含量少且分布广泛,因而它的价格也极其昂贵。在我国一些江河的沙中常混有少量的小金粒。

要从沙粒中分离出小金粒实质上是从混合物中得到纯净物。金子的密度很大,因而人们便把含有金子的沙粒在水中冲洗。在用水冲洗沙子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走,密度较大的金子则留在了器皿的底部,这样就可以得到极少量的小金粒。

“沙里淘金”是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不同而进行的简单分离方法,需耗费大量劳动才能取得成功。后来人们便用“沙里淘金”来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尸位素餐”溯源

“尸位素餐”这一成语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无功受禄白吃白喝的人。这一成语源于上古时期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尸祭。

“尸”的本意并不是指死人的尸体,而是祭神仪式中神的象征。上古时期,人们普遍信奉鬼神,但鬼神是虚无缥缈的。人们为了表达对鬼神的尊敬,在祭祀时就按照一定的条件,挑选一个人出来,让其在祭祀过程中代表鬼神或死去的祖先。人们把这人当鬼神或祖先加以祭拜,并供奉食物和美酒,供其享用。这个人就叫做“尸”。祭祀仪式结束后,这个人就不再具有“尸”的神圣地位。

据《汉书·朱云传》载,朱云因朝中大臣终日碌碌无为,便感叹道:“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素者,空也,无才无德,食人之禄,故曰素餐。朝中大臣无道艺之业,默坐朝廷,上不能辅佐皇帝,下不能辅佐百姓,故曰尸位。“尸位素餐”常用来讽刺那些做官而无所作为的人。

“食指大动”的由来

郑灵公即位不久,楚国向其进献了一只鼋。灵公便令人烹煮作羹,准备与众人一起分享。恰巧公子宋与公子归生来到殿前。公子宋食指大动,便对公子归生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今日肯定有好东西吃。”及至入殿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二人便相视而笑。灵公很奇怪,便问缘由,归生据实相告。灵公听后不悦,决意借此捉弄公子宋。鼋羹煮好后,灵公便将之赐予重臣,唯独没有赐食给公子宋。宋大怒,便用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见公子宋如此嚣张,灵公暴跳如雷,扬言杀宋。公子宋听说灵公要杀他,便联合归生先杀死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仇。此事虽起于口腹之欲,却最终导致了杀戮。

这便是“食指大动”背后的故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螳臂当车”的寓言

春秋时,卫灵公想请贤士颜阖做太子蒯瞆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是个品行不端之人,于是便去拜访蘧伯玉,请教教好太子之法。蘧伯玉听他说明来意后,便劝他放弃努力。他说:“汝不知夫螳蜋(同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意思是说,螳螂鼓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意图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慎重呀!

这就是“螳臂当车”的故事。后来,人们用这一成语比喻做凭自己的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据刘向的《说苑·正谏》载,春秋时期,吴王准备攻打楚国,这一计划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吴王恼怒,便下令道:“敢有谏者,死!”。

宫中有个侍卫,为了劝谏吴王,便每日怀揣弹弓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即使露水打湿了鞋子也不离开,接连三天都是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答道:“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黄雀在其后;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了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听后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这一词语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同病相怜”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张翊的人购置了一个很漂亮的卧榻。他很想在外人面前炫耀一下,但卧榻放在卧室,外人无缘见到。所以,他就假装生病,好让亲朋好友来看望他。这样一来,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在看他的同时夸赞他的卧榻。

无独有偶,张翊的一个朋友,添置了一双袜子,也想借此显示一下。于是,他就故意把裤管拉得老高,并将双脚交叉放在膝上。张翊看到朋友的这一举动,当然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

这位朋友假装关心地问:“你得了什么病啊?”张翊笑吟吟地说:“我和你犯了同样的病。”

这就是“同病相怜”典故的由来。后来,人们就用这一成语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慰藉。

“兔死狗烹”的典故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于是向吴求降,成为吴王的奴仆。后勾践终于骗得吴王信任,被释放回国。在大臣范蠡和文种的辅佐帮助下,越王勾践积蓄力量,十年后一举灭掉了吴国。

范蠡深知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之共患难而不能与之同富贵。于是在完成灭吴大任后,离开越国,过起了隐居生活。范蠡离开后,因惦记好友文种安危,便托人带信给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您怎么还不赶快逃走呢?”

文种终因没听范蠡之劝而被勾践杀害,这就是兔死狗烹典故的由来。这一成语既可用于统治者残杀功臣良将,又可用于普通朋友之间过河拆桥的恶行。

“网开三面”的典故

汤乃商朝开国国君,以仁义享誉四方。有一次,汤外出巡查时看见一个猎人四面设网,并祷告说:“从天上坠落的,从地上生出的,从四方来的,都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说:“真这样的话,禽兽就被杀光了。汤要猎人收起三面的网,只在一面设网,重新教猎人祷告说:“禽兽啊!想向左去的向左去,想向右去的向右去,想向高处去的向高处去,想向低处去的向低处去,我只捕取那些触犯天命的。”诸侯听说这件事,都说:“商汤的恩德已经到极点了,甚至施到了禽兽身上。”于是纷纷前来归顺。

这就是“网开三面”的典故,原指法令宽大,恩泽遍施,后喻从宽处理,给犯罪者一条弃旧图新的出路。

什么是“掩鼻之计”?

战国时期,魏王给楚怀王送了一位美女。这位美女容貌秀丽,身材姣好,很讨楚怀王欢心。楚怀王的夫人郑袖因妒生恨,决定用计除掉这个美人。她假意顺承楚怀王之意,投美人之所好,取得了楚怀王的感激和美人的信任。

一天,郑袖对美人说:“大王喜欢你的美貌,但不喜欢你的鼻子。以后你同大王一起时,要掩住你的鼻子。”美人信以为真,再次见到楚怀王时,就依照郑袖之言遮住了鼻子。楚怀王不解,便向郑袖询问原因。郑袖答道:“美人是讨厌您身上的臭味,所以才捂住了鼻子。”楚怀王大怒,下令将美女的鼻子割掉以示惩罚。美人失去了鼻子,美貌全无,郑袖又重新得到了怀王的恩宠。

这就是郑袖妒妇害美,诱妾掩鼻的典故。这一成语比喻因内心妒忌而设计去陷害别人。

“夜郎自大”的由来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人口也少,地盘仅相当于汉朝的一个郡。夜郎国地处西南边陲,闭塞的地理环境断绝了其与外界的联系,于是夜郎国王便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第一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出使西南,使者一行到了滇国、夜郎等地。在滇国时,滇王问:“汉朝与我国相比,哪个大?”使者答道:“汉朝略胜一筹。”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夜郎国王问了同样的问题。于是使者告诉他,夜郎的地域仅相当于汉朝的一个郡,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夜郎国王的认可。

后来,汉武帝为征讨南方,便又派使者带礼物出使夜郎国,并将其改为汉的一个郡县。

这就是“夜郎自大”典故的由来。后来人们用这一成语比喻学识浅薄又妄自尊大的人。

“逐鹿中原”的由来

鹿是一种奔跑极快的动物,狩猎者往往将其视为围捕的对象,因而常被用来比喻帝位、政权等。“逐鹿中原”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疾足者先登焉。”据说,当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时,群雄并起,战事频繁,曾以“逐鹿”取决胜负。后刘邦扫灭群雄,终于一统天下,“逐鹿中原”之说便由此传开,而“鹿”自那时起便成为胜利和竞争的象征。

“胸有成竹”的出处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有“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句子,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的典故。

北宋画家文同,喜画竹,为了画出竹子的传神形态,便在自家周围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久而久之,竹子的形态便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他画竹时,只要凝神提笔,竹子的各式形象就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这就是“胸有成竹”典故的由来。

“一诺千金”说的是谁?

“一诺千金”是说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这一典故说的是秦末楚国人季布的故事。

楚国人季布,性情耿直,为人侠义豪爽。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因而受到大家的赞扬。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一诺千金”的由来。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称帝后,对此事念念不忘,于是下令通缉季布。人们因敬慕季布的为人,便都在暗中帮助他,才使其幸免于难。后来,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任,使其做了河东太守。

“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抵达霸上。秦王子婴出城投降,标志着秦朝灭亡。刘邦进城后,下令将秦朝的宫殿和府库封存保护起来,大军随即撤回霸上。刘邦把关中父老、豪杰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酷法,把大家害苦了,应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刑!”人们都表示拥护这三条法令。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这三条法令。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并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这就是“约法三章”的典故。现这一成语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乱七八糟”的由来

“乱七八糟”一词与历史上两次战乱有关。“乱七”即“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诸侯势力严重地威胁了中央政权,于是景帝采纳了晁错的意见,在诸侯王中推行“削藩”政策。这一举动激起了诸王的不满。于是,吴、楚等七国诸侯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八糟”即“八王之乱”。司马炎建晋后,把皇室弟子分封为诸侯王。他死后,继位的惠帝弱智无能,大权落在了其外公杨骏的手里。而司马炎的妻子贾后不满杨骏独揽大权,便设计将他杀死,请汝南王辅佐惠帝。后因不满汝南王专政,贾后便又密诏将其杀掉。赵王司马伦趁机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司马伦的作为引起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他们便联合起来将其杀死。后来其他几王又相互残杀,陆续参与了这场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后来,人们便用“乱七八糟”这一成语来形容秩序混乱、毫无头绪的场景。

“五花八门”指什么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后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也指各行各业。

“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战术中变幻莫测的阵势。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构成各种物质的种种元素即是五行。加之五行又代表红、黄、蓝、白、黑五种色素,混合在一起可变成多种颜色,能够使人眼花缭乱。“八门阵”也称八卦阵,这个阵势,原来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为阵势的,八八可变成六十四卦,常使对方军队陷入迷离莫测的境况之中。

在古时候,“五花八门”也指几种职业。“五花”中,金菊花指卖茶花的女人;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土牛花指挑夫。八门分别是:一门巾,占卦之人;二门皮,卖草药之人;三门彩,变戏法之人;四门挂,江湖卖艺之人;五门平,说书评弹之人;六门团,街头卖唱之人;七门调,搭篷扎纸之人;八门聊,高台唱戏之人。

“高抬贵手”好看戏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百姓卖票赚钱,人们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入口往往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之人溜进戏场。有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票。于是有的孩子便趁无人时向壮汉哀求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在壮汉默许的情况下趁势从其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

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便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三长两短”指棺材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者危险的事情,借指人的死亡。有学者认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棺材是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的匣子结构。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古时棺木不用钉子,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因而捆棺材的皮条也就弃之不用,但“三长两短”这一词语却流传至今,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

“半老徐娘”说的是谁?

“徐娘半老”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这一成语源自南朝梁元帝萧绎之妃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和萧绎感情不和,曾以“半面妆”取笑萧绎的“独眼”缺陷。她还嗜酒,常常喝醉,遇元帝入房,辄吐于衣中。因而,元帝便更加冷落她。受到冷落的徐妃便红杏出墙,四处寻找情人。她先结识了风流道士智远,后又看上了朝中美男季江。徐妃当时虽已半老,但扔招引季江与之通奸,季江叹气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萧绎为此很生气,便找借口逼其自尽。徐妃无奈,便投井而死,其风流生涯也就这样以悲剧告终。

“六亲不认”指哪六亲?

“六亲不认”这一词语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世故。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六亲”泛指亲属,但在古代,“六亲”有其特定的内容。关于“六亲”的说法不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据《左传》载,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第二种,据《老子》载,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

第三种,据《汉书·贾谊传》载,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

相对于前两种说法,后人是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的,因为此种说法无论在血缘关系中,还是在姻亲关系中都是一个人最亲近的关系。

“两袖清风”的出处

“两袖清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元代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有“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的句子。但这一成语的出处,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出自明代廉吏于谦的《入京诗》:“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据说于谦为官时,正值宦官王振专权之际,不少朝臣送礼巴结他,以求庇护,但于谦从来都不馈赠一物。于谦任河南巡抚时,一次奉诏入京,登程前夕,友人劝他带些金银财宝送给王振,于谦一口拒绝。友人又说,值钱的东西不送,送点线香、蘑菇、手帕之类的土特产也好。于谦坦然一笑,站起身来两袖一甩说:“此次进京,如同以往一样,唯有两袖清风而已。”说罢,便吟诵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入京诗》。

“两袖清风”原意是说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大红大紫”与官运亨通的关系

人们常用“红得发紫”一词形容某人极受信任、重视,有如日中天之意,也表示古代极受皇帝宠爱的人。红和紫本是两种颜色,之所以有如此指代意义,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红”在古代称为“朱”,被视为正色,而“紫”是间色(即杂色)。在唐代以前,间色是不被人看重的,而紫色更是被视为一种惑人的邪恶色彩。但从审美角度看,紫色给人典雅华丽之感,因而被认为是“间色之好者”,并深受人们喜爱,甚至成为君主专用之服色。到了汉代,官服虽然仍为黑色,但官服上的一些饰件却以紫为贵了。及至隋唐,紫色正式进入官服的服色序列,地位甚至超过了红色。

唐宋两代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在唐代,三品以下五品以上服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官服颜色为红已是官高位重的标志,而官服颜色由红到紫则意味着职位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人们就用“大红大紫”来比喻官运亨通了。

“靡靡之音”与商纣王

商朝末期,纣王宠爱美女妲己,对其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便令乐师创作使人精神萎靡的音乐和下流的舞蹈,在宫中朝歌暮舞,通宵达旦。从此,纣王便荒于朝政,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最后,日益衰落的商朝终于被周所灭。商纣王逃至鹿台自焚,妲己也自缢而死。

据说,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琴鼓丝竹之音传出。后卫灵公在濮上偶得此音,便命乐师涓谱写弹奏之。未及弹完,师旷厉声制止道:“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卫灵公不听劝阻,听之任之,生活也日益腐化堕落。

这就是“靡靡之音”这一典故的由来。原指柔弱,使人精神萎靡不振的音乐。现指含低级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

“一窍不通”的典故

“一窍不通”是说心脏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形容人愚蠢或糊涂。这一典故说的是商纣王的故事。商朝末期,纣王宠爱妃子妲己,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纣王的叔父比干是个忠臣,他由于多次劝谏纣王而招致妲己的怨恨。于是妲己便对纣王献计说:“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就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

后来,此事被记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孔子听说了这件事,便感叹说:“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了!”这就是“一窍不通”典故的由来。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出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思是干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比喻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这一成语源自春秋时的一场战争。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之间产生矛盾,实力弱小的息国因一时之愤竟派兵攻打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而归。公元前682年,息国被楚国所灭。

对这次战事,《左传》评价说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五不韪”即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不度德,是指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权衡自己是否按德的标准来处理邦交事务;不量力,是指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的强;不亲亲,指的是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不征词,指的是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察有罪,指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江郎才尽”说的是谁?

江郎,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江淹。他年轻的时候才思敏捷,能诗善画,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文章非但没有进步,而且退步不少。

针对这个现象,还有个传说加以解释:据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还给我了吧。”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为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这就是“江郎才尽”的典故,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比喻文思日渐衰竭,本领渐尽。

“信口”与“雌黄”

“信口雌黄”比喻随口乱讲、妄发议论、掩盖事实真相,是个贬义词。“信口”即随口,形容出言不假思索。“雌黄”原本是一种矿物,其晶体多呈柠檬黄色,可用来制成颜料或做褪色剂。

古人写字多用黄颜色的纸,在抄书或校书时一旦遇到有错字误书处,往往要用雌黄将错误处涂掉,然后改写。后来,人们就把用雌黄涂改、修正错误字句的动作称为“雌黄”,并将其义引申为评论和修改别人的诗文这一行为。

西晋时期,人们开始把“信口”与“雌黄”联系在一起。《晋书·王衍传》载,王衍喜老庄之学,常在人前夸夸其谈。但他的玄妙空虚理论常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当别人提出疑问或指出错误时,他却毫不在乎,往往不假思索地随口更改,然后又神情自若、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于是人们就把他的这种行为称为“口中雌黄”。这就是“信口雌黄”典故的由来。

“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的典故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是指被内行人笑话,含被动语意。

这两个成语典故,源自同一个故事。据《庄子·秋水》载,秋日里,山洪按时令而至。于是,大川小流的水都汇入了黄河。河神觉得河面波涛汹涌的样子很是壮观,于是欣喜异常,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聚集在他这里了。河神在洋洋得意中顺流而下,一直来到了北海边。面对茫茫大海,河神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是便面对海神仰首慨叹道:“世间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海神你这样的浩瀚无边,我才相信他们说的是真话。我要不来你这里,可就危险了,将来必会因自己的自以为是而被真正的大家所笑话了”。

这就是“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典故的由来。

“韦编三绝”的典故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年,对《周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由当时不多见的文字写成,语言晦涩难懂,读起来很是费力。但孔子不辞劳苦,下决心将之读通弄懂。为了研究这部书,孔子不知将其翻阅了多少遍,以至于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次使用。即使如此,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来历。韦,就是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原意说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后用来比喻勤奋读书。

“望门投止”的典故

据《后汉书·张俭传》载,张俭曾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其家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及其家人,但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于是,侯览便视张俭为仇敌。事后,侯览指使人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轨。官府立即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捉拿自己,便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当地老百姓知道张俭为人正直,便都愿意冒险收留他。

这就是“望门投止”的典故,原意指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尾生之信”,凄美的故事

《史记·苏秦列传》和《庄子·盗跖》中,都讲了“尾生抱柱”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尾生的青年,与他心仪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因故未能赴约。后来天降大雨,河中涨起了洪水,而他仍恪守信约,坚持不走,抱着桥中石柱,直至溺死。水退后,姑娘匆匆赶来,见此情景悲痛不已,也殉情而死。

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就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叫做“蓝桥”。从此之后,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国策·燕策》曾写道:“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也。”赞颂了其坚守信约的精神。“尾生之信”比喻诚实守信,也有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之意。

“三人成虎”的典故

战国时期,各国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遵守信约,通常的做法就是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人质。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如果有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您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庞葱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您相信吗?”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葱又说:“如果第三个人也这样说,大王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远离魏国国都,议论我的人会很多。希望大王明察才好。”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等到庞葱陪太子回国后,魏王果真不信任他了。

这就是“三人成虎”的典故。后来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人把它误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是要不得的。

“明镜高悬”的由来

“明镜高悬”比喻官员执法严明,判案公正。也比喻目光敏锐,见多识广,能明察秋毫。

“明镜高悬”这一典故源自《西京杂记》。据说,秦始皇得到了一面宽四尺,高五尺九寸的铜镜。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清正廉明,便在公堂之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后来“秦镜”被改为“明镜”,“秦镜高悬”便演变为“明镜高悬”了。

“小时了了”的典故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幼时聪慧,擅长辞令。十岁时,他随父亲到洛阳。时任司隶校尉的李元礼名气很大。到他家去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就是那些才智出众、有清高声誉的人。如果不是这些人造访,守门人是不予通报的。孔融很想拜见李元礼,便来到他家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守门人通报后就让他进去了。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答道:“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友好往来的亲戚关系。”李元礼及其宾客对他的话感到很惊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把孔融说的话转给他听。陈韪道:“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才华。”孔融反驳道:“我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了!”陈韪听了非常窘迫。这便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指人不能因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雪中送炭”的典故

“雪中送炭”意思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帮助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历史上,宋太宗赵炅是“雪中送炭”第一人。据《宋史》载,淳化四年,为表现京城的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宋太宗在二月壬戌这天下令“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恰巧这天雨雪交加,天气异常寒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宣布,派遣“中使”再赐京城“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孤寡老人有了米炭,就等于有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故事便流传开来,这便是这一典故的由来。

“狗急”何以“跳墙”?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中有“人急烧香,狗急蓦墙”的句子。“狗急跳墙”这一成语就是由上面这句话演变而来的,意思是说狗在危急的时候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地采取冒险行动。

“狗急”之所以能“跳墙”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原来,在动物细胞内贮存着一种叫三磷酸腺甙(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除了维持动物体温和日常活动外,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细胞中,以备急用。当有需要时,ATP能迅速转换生成二磷腺甙(简称ADP),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化学能便转换成机械能、光能、电能、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狗的这种机械能的转换能力很强。当它面临危险时,在大脑的指令下,ATP迅速转换,分解成ADP,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狗的肌肉因获得ADP提供的能量,会产生超乎平常的爆发力,使肌肉猛烈收缩,促使骨骼和关节运动,狗便可“跳墙”而过。

“九霄云外”有多高?

在中国词语中,凡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的事物,几乎都是用“九”来形容的。例如,比喻天很高,便称“九天”、“九霄”、“九重天”;地很大,便称“九州”、“九垓”,等等。

传说,天有九霄,即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九霄之中,以神霄最高。“九霄云外”指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一发”能系“千钧”吗?

《汉书·枚乘传》中有“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的句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用“其危如一发引千钧”来比喻唐宪宗信奉佛教,不守儒道的危机局面。这两个例子都是用“千钧一发”的比喻意义而非字面意思。

钧是我国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因此,一根头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系起千钧重物的。人们用“千钧”是表达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的意思“,千钧一发”是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的形象之说。

“图穷匕见”的典故

“图穷匕见”是说图到尽头的时候露出了里面的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这一典故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灭掉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了扭转局势,燕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去行刺秦王。为了接近秦王,荆轲带了两样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里面藏有锋利的匕首,以备行刺之用。

荆轲见到秦王,将樊於期的首级和地图一并呈上。秦王见到仇人的头颅,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便命荆轲打开地图指给他看。当地图全部展开时,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匕首。荆轲乘机抓起匕首刺向秦王,但行刺未中,荆轲最后被护驾的卫兵杀死。

“弹冠相庆”的典故

“弹冠相庆”原指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也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西汉时期,有一个叫王吉的官员,字子阳,故称其为王阳。王阳有一位叫贡禹的朋友,二人既是同乡,也是至交。他们常一起为官,一起谢归。王阳做谏官时,因谏言中肯而深受皇帝喜欢。汉元帝时,王吉又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于是就有了“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的典故。

“芒刺在背”的出处

“芒刺在背”是说像有细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据《汉书·霍光传》载,汉武帝死后,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按照武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辅政,掌握朝中军政大权。弗陵早逝,因没有子嗣,霍光便把武帝的孙子刘贺立为皇帝。后来,霍光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堪,就将其废掉,改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

刘询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去谒见祖庙,霍光则坐在马车一侧陪侍。刘询惧怕霍光的权势,又见其身材高大,面容严峻,顿时内心惶恐不安,感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

这就是“芒刺在背”典故的由来。

“袒腹晒书”的典故

“袒腹晒书”这一典故说的是郝隆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载,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但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辞去参军的职务回故乡隐居。每年的七月七日当地有晒衣服的风俗,郝隆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问他:“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道:“我晒我腹中之书”。

这就是“袒腹晒书”典故的由来。现在,人们多用这一词语比喻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洗耳恭听”的由来

“洗耳恭听”是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据《巢县志》载:尧在位时,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虽有旷世之才,却无意涉足政治。

当他听说尧欲将帝位禅让给他时,便避而不见,四处云游。一日,他在水池边遇见饮牛的巢父,就将此事诉与之听,巢父批评他“浮游于世,贪求圣名”,既然不想做官就应该躲进山林,这样四处躲避只是为了贪求自己的好名声罢了。许由听后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

人们为颂扬许由知错就改的美德,遂将那个池子取名为“洗耳池”,成语“洗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

“梦笔生花”是谁的梦?

“梦笔生花”这一成语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可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关于这一成语典故,有两种不同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梦笔生花”说的是江淹的故事。据说,朝廷幕僚江淹因故被贬到吴兴县当县令。一天晚上,他夜宿城西孤山,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五彩神笔,自此文思泉涌,名声大振。晚年的时候,他又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对说:“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这里多年了,请归还给我吧!”江淹就从怀中取出神笔,还给了那人。此后,他写的文章就文思逐渐衰竭,日渐失色。

另一种说法是,“梦笔生花”说的是诗仙李白的故事。据《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载,“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成规”为何要“墨守”?

在诸子百家中,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一主张,使得墨家子弟将防守技术推向了极致。有一次,楚国要攻打宋国。公输盘为此特意设计了一种攻城用的云梯。墨子听到这一消息后,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他用自己高超的防守技术打败了公输盘,令楚王打消了攻打宋国的企图。因墨子善守,墨家的防守技术也被世人广为推崇。这就是“墨守”的来历。

“成规”是说墨家内部等级和制度森严。对于规定,墨家子弟要严格遵守,不能逾越,否则便会被清除出门。此外,墨者必须绝对服从命令。

“墨守”和“成规”本是墨家两大特点。但在后来演变中“守”已不指守城,而多指守旧。“墨守成规”也用来做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的贬义词了。

“人浮于事”原本是好事

“人浮于事”原为“人浮于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礼记·坊记》中有“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的句子。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奉献,就无异于贪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因此,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贡献和能力。这就是“人浮于食”的由来。后来,“人浮于食”变成了“人浮于事”,意思也随之改变,现一般用来比喻人员配置过多,或者岗位职责不明晰,工作效率低下的病态组织机构。

“臭味相投”原非贬义

“臭味相投”原指脾气、爱好等各方面一致,现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用于贬义。但从词源上来看,这一词并不单指坏的。

“臭”在古代还读为“xiM”,意思是“气味的总称”。在《易·系词上》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在这里“臭”指香气。“臭味”一词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在这里“臭味”指同类,绝无贬责之意。《史记·六家》中有“至两汉以还,则全录当时《纪》、《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投”的句子,在这里“臭味”指的是同类的文史典籍,与污秽无关。

因为“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思有了变化,所以“臭味相投”的意思也就随之改变。在古代,需要根据语境判断“臭味相投”所含褒贬之意,现在这一词语只含贬义,需谨慎使用。

“天之骄子”原指匈奴

“天子骄子”原意是老天爷的宠儿,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据《汉书·匈奴传》载,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占领五原、酒泉等地。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等率军反击匈奴,不料出师不利,李广利战败被俘。获胜的匈奴单于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匈奴人自称“天之骄子”意思是匈奴为天所骄宠,故极其强盛。鉴于匈奴的强大,汉武帝只好采取和谈的方式才平息事端。这就是“天之骄子”一词的由来。

“炙手可热”的本义

“炙手可热”原意指手摸上去感觉很烫,使人接近不得。常用来比喻一些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这一成语,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候很有作为,但后来却纵情声色,贪图享受,致使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杨氏一家也因此鸡犬升天,贵不可言。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任用杨国忠为相,将朝廷大事交由杨国忠全权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倾朝野,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一次,杨贵妃等人到江边野宴,其阵容浩荡,轰动一时。诗人杜甫对此极其愤慨,便写下了《丽人行》一诗,诗中“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两句,大胆揭露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

这就是“炙手可热”典故的由来,多有嚣张跋扈之意。现媒体常用之形容一切“受欢迎”的事物,其实是对其本义的误用。

“梅开二度”的出处

“梅开二度”来自传统戏曲剧目《二度梅》,而此戏曲乃取材于同名故事的古典小说。《二度梅》主人公梅良玉父亲被奸臣陷害,他侥幸被人救出并送到其父好友陈日升家中寄居。陈视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带他在花园的梅树边拜祭故友。梅良玉也不辜负陈日升的厚爱,发誓要苦读诗书,决心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将来好为父亲报仇。一日,盛开的梅花被夜晚的风雨吹打得凋谢了。陈日升带梅良玉诚恳地再拜,祈求让梅花重开。诚心感动天地,结果真的满园芬芳,梅开二度!这是个吉兆,梅良玉最终学成进京,中了状元,还和陈日升的女儿结为夫妻。

如此可见,“梅开二度”原本表达的意思是好事再现,并没有不健康的义项,更没有“男女再度欢好”的意思。

“平易近人”有演变

“平易近人”原写作“平易近民”,指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归附的意思。据《史记·周公世家》载:西周初,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辅佐王室。三年后,伯禽入朝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变革礼俗,三年后方能见效,因此来晚了。”姜子牙到齐地后,五个月就来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姜子牙说:“我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这样快。周公听长叹道:“鲁国后世必会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这就是“平易近民”典故的由来。

到了唐朝,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凡言“民”处皆改为“人”,“平易近民”就改为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变为态度平和,容易使人接近的意思了。这一词语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青鸟传书”的典故

据《山海经》记载:青鸟乃力大健飞之猛禽,共三只。它们是西王母的随从和使者,不但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其传递信息。每次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据说有一年的七月七日,汉武帝在承华殿前斋戒,看到一只青色的鸟儿从西方飞来,停在承华殿上。汉武帝见此甚为惊奇,便向东方朔询问缘由。东方朔告诉他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专门为报信而来,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不久,西王母果真到此,应验了东方朔的推断。

此后,人们就用“青鸟”代指使者或传递书信的人,用“青鸟传书”指代信件往来。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五福”一词,源于《尚书·洪范》,指的是:一福长寿、二福富贵、三福康宁、四福好德、五福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且宽厚宁静;善终是寿终正寝,去世前没遭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牵挂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好德”才能够布施行善,才能广积善缘,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不断增长。五福临门,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因此人们常常用“五福临门”表达美好的祝愿。

“浑沦吞枣”的由来

“浑沦吞枣”又写作“鹘仑吞枣”,今天我们常用“囫囵吞枣”一词代替二者。浑沦、鹘仑、囫囵,读音相近,意思相通,都是“整个儿”的意思。“浑沦吞枣”是说把枣整个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这一成语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买了一堆水果,便坐在路口大吃起来。这时候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便对他说:“梨不能多吃!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胃。”这人就问:“那么,红枣呢?”医生回答道:“红枣倒是补脾,可惜又伤牙齿,也不宜多吃。”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想了一会,他自言自语道:“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吞到肚子里去,吃红枣不用牙齿嚼,整个儿吞下去。”这便是“浑沦吞枣”的由来。

“归遗细君”,善辩的东方朔

西汉时期,汉武帝杀了几头牲口准备分给群臣吃。还未等汉武帝开口赏赐,东方朔就亲自拔剑割了一块肉回家。汉武帝不悦,令其自责。东方朔开口说道:“受皇帝恩赐而不等圣上开口赏赐就割肉是很无礼的表现,但是拔剑割肉,显得我多有魄力啊;肉虽然是我自己割的,但只割了一小块,显得我多廉洁啊;把肉拿回家留给妻子吃,显得我是多么仁爱啊!”汉武帝听后笑着说:“令君自责,乃更自誉。”这就是“归遗细君”的典故,东方朔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令汉武帝转怒为笑,显示了其“性诙谐,善词赋”的个性特点。后人用“归遗细君”形容夫妻情深。

名士王猛“扪虱而谈”

晋代名士王猛,年少时家贫,但是喜欢读书,尤其喜好兵书。王猛才能卓越,胸怀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但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于华阴。

公元325年,桓温北伐入关,王猛便披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边摸着虱子边谈论国家大事,旁若无人。这便是“扪虱而谈”的由来。原意是一面捉着虱子,一面谈话。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王猛这种狂放不羁的行为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风”有很大关系。当时士人,颇有个性,或隐逸、或狂放,性格不一而足。

虢国夫人“素面朝天”

据《杨太真外传》中记载: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杨氏一家也因此受官封爵,贵不可言,其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

三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礼相待。杨氏姐妹中,属虢国夫人最为貌美、自信。她自恃长相出众,常常不施脂粉,便直接去朝见天子。针对这一现象,唐朝诗人张祜在《集灵台》一诗中给予了形象的描述: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就是“素面朝天”这一成语的由来。“素面朝天”原意指妇女不施脂粉,入朝觐见天子。现在多指女人既美貌又自信,不需要化妆就敢出头露面,带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味。

冯小怜“玉体横陈”

玉体横陈指漂亮的女人身体横卧着。这一成语源自北齐后主高纬之妃冯小怜的故事。冯小怜原是北齐皇后穆黄花的侍女,有姿色,擅琵琶,工歌舞。穆皇后失宠后,后主临幸冯氏,晋封淑妃,从此获得专宠,旋封为左皇后。冯氏坐则与后主同席,出则与后主并驾齐驱。在与大臣商议国事的时候,高纬也让小怜腻在自己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此举令大臣们分外尴尬。更为荒唐的是:高纬认为像小怜这样的美人,如果自己一个人独享,未免暴殄天物。于是他让小怜不穿衣服、躺在隆基堂上,以千金一观的票价,让大臣们来欣赏冯氏的曼妙身材。

这就是“玉体横陈”典故的由来。后来北齐被北周所灭,高纬终因自己的荒淫无度而成了亡国之君。

“曾子杀人”谣言四起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子拜别老母,离开家乡,到费国去。期间,费国有个和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于是,就有人给曾母报信说:“曾子杀人了!”当时曾母正在织布,听到这一消息,头也不抬地说:“我儿不会杀人。”说完继续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人了!”曾母依旧不理睬,继续织她的布。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告诉曾母说:“曾子杀人了!”听到第三个人的报告,曾母害伯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越墙逃走了。

后来,人们用“曾子杀人”比喻谣言的危害。谣言四起,小则混淆视听,毁人名誉;大则影响一方安定,破坏社会和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实践为标准衡量认识的正确与否,决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或别人的意见就妄下论断。

“招摇过市”的本意

“招摇”最初是北斗第七颗星的名字,后用来代指北斗。古人将北斗七星画于旗帜之上,称为“招摇”。除招摇旗外,军队还有朱雀旗、玄武旗、青龙旗、白虎旗,分别代表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用以确定布阵和行军的方向。据《礼记》载:行军之时,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招摇在上。可见,“招摇”旗地位高于其它四旗,是行军的重要参照物。于是“招摇”一词就成了一种宏大场面的象征。在后来的词义演变中,这一词成了贬义词。《史记·孔子世家》载:“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招摇,即张扬炫耀;市,即闹市,指人多的地方。后人用“招摇过市”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著作等身”的由来

“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这一词语是由“等身书”一词演化而来。据《宋史·贾黄中传》载:北宋初期,有个叫贾黄中的人,自幼聪明好学。五岁时,父亲就让他每天读很多的书。他每天读的书,等同于他的身高,这就是“等身书”的由来。“等身书”后来演化为“著作等身”,用以比喻人著作颇丰,如清朝的钱泳在《履园丛话·兰泉司寇》中就有“谦恭下士,著作等身”的词语。

“众志成城”的由来

“众志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这一成语源自民间谚语,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下》。据载,周景王在位期间,为了个人利益,准备做两件大事,即铸造大钱和大钟。

面对这两大劳民伤财之事,司乐大夫伶州鸠引用谚语“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来劝说景王。他说:“老百姓共同喜欢的东西,很少有不能实现的;而他们共同厌恶的东西,也很少有不废灭的。编钟的声音强调和谐,如果百姓怨恨,就没有和谐的音律了。”但是景王不听他的劝解,一意孤行。三年间,既铸了大钱,也造了大钟。结果是,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

这就是“众心成城”的由来。后来“众心成城”多写作“众志成城”,于是“众志成城”就成了现代汉语的规范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