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的出处
“东道主”一词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通用于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国际体育赛事中。这个词由来已久,最初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相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即东路上的主人,可以随时供应秦使往来所需物品。
为什么郑国甘愿做秦国的东道主呢?因为当时晋国和秦国联合包围了郑国之都。郑国老臣烛之武决心利用秦国和晋国的矛盾分化对方,以退敌军。他趁着天黑,让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墙上吊下去,私下去游说秦穆公:“如果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一点好处都没有。郑国和贵国之间隔着晋国。贵国难以越过晋国控制郑国,到头来得到好处的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强大一分,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一分!如果您能保全郑国,作为东路上的主人,你们的使者往来如果缺少什么,郑国一定供应。”秦穆公觉得有道理,于是和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可奈何,只好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