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饮食调养糖尿病

认识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2014年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逼近4亿人,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为490万人,相当于每7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而且,约50%的糖尿病患者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患病了。

糖尿病究竟是什么?糖尿病,又叫消渴症,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

Ⅰ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就是说Ⅰ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所以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生命,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时期。Ⅱ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是因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类病人通过饮食调理或是口服降糖药,便可以得到缓解。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也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这类病人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

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

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 目前已经确认,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其患病概率比一般人高得多。据遗传测试:

糖尿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子女最终是否发生糖尿病,并非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环境。对于这类人来说,只要生活习惯好,平时多注意调理,患病概率就会比较小;如果生活习惯不好,则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肥胖的人群 肥胖的时间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为肥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就会过多地分泌,而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长期肥胖就会造成胰岛细胞不堪重负,功能衰竭,从而引发糖尿病。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年龄渐长,身体机能慢慢下降,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老年人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除了年龄因素,生活细节的不注意也是引起老年人得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些老年人年轻时过过苦日子,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自觉地就会吃得多,吃得“好”。

称重治疗的饮食方法对缓解糖尿病人的症状很有效果。

2)久卧,饭后不运动。有些老年人在饭后选择休息,或是看电视、打麻将、听收音机等,不爱出门。吃得如此丰盛,平常生活又比较悠闲,于是糖尿病就赖上了他们。

糖耐量受损的人 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痛风、胰岛素抵抗、胆结石等疾病的人也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但是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并没有引起注意,等体检或者发生一些其他疾病时才发现,而这时都已经患病好长时间了。其实只要平时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我们是能发现一些信号的。

多食 一般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比较低;吃过饭以后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比较高,但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就容易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也会引起食欲亢进。

多饮 由于血糖比较高,毛细血管的吸水能力比较差,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多尿,水分丢失过多,从而引发细胞内脱水,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则进一步加重多尿。

多尿 血糖过高,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大。

体重减少 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或产生了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所产生的能量,所以就要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体重就会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疲。糖尿病经过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也就能得到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就说明代谢控制不佳或并发了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乏力是比较常见的,由于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所产生的能量,同时组织失水,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

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能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会造成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但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手脚麻木、肢体无力 糖尿病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变,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肢体无力,感觉迟钝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出现了这些情况还不能断定为糖尿病,要确诊是否患病还是要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如果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1)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

2)一天中任意时间抽血化验,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

3)口服葡萄糖后两个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

糖尿病的成因

引发糖尿病的成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这种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为遗传因素。

病毒感染 有一些病毒可直接侵犯、大量破坏胰岛β细胞,并能抑制β细胞的生长。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就可能引发糖尿病。

化学物质 一些化学物质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在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可能加速糖尿病的形成。

常喝些菊花茶,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视物不清等情况。

肥胖 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者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细胞内反应存在缺陷。肥胖还可使胰岛素对肝脏产糖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引发糖尿病。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健身运动,能降低患糖尿病的概率。

运动量少 一般体力劳动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比脑力劳动者要小,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患病概率小。因为体力活动,或适当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可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

妊娠因素 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生长发育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使血糖升高,可诱发遗传基因有缺陷的女性患糖尿病。妊娠第24~28周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发期。

吸烟 吸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并对胰岛β细胞有毒害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

甲亢 甲状腺激素可以抵抗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抵抗胰岛素的作用更强,并且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及促进糖原异生,从而引起血糖增高,导致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是由于甲亢引起的,故可称为继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得到控制后,不予降血糖药物治疗,血糖即可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