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7彩印版)
- 华图教育
- 1515字
- 2024-12-23 12:38:37
通关考点全知道
第一章 逻辑填空
□ 实词辨析★★★
□ 成语辨析★★★
□ 虚词辨析★
第二章 阅读理解
□ 主旨概括题★★★
□ 意图判断题★★★
□ 细节理解题★★
□ 词句理解题★
□ 代词指代题★
□ 态度观点题★
□ 标题填入题★
□ 篇章阅读★
第三章 语句表达
□ 语句排序题★★
□ 病句辨析★★
□ 歧义句辨析★★
以上为本模块重要考点概括,建议考生每完成一个考点的学习后,回到本页,将已经掌握的考点打上“√”以快速查找自身不足,进行针对性练习。
(注:★★★表示高频考点,★★表示中频考点,★表示低频考点)
全景导学
视频精讲
行测考试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不是词语的简单累积,也不是语法规则的简单识记,而是需要具备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部分视频讲解将通过对考试大纲和历年考情的分析,告诉您如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涵,从而使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成为考试中的得分关键。(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一步——读大纲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涉及词语运用、句子表达、阅读理解与运用等文字方面。其题型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这种题型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词填入句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言语材料的语法、语义、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推理。
——摘自《深圳市2016年公开招考公务员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从具体的题型来看,选词填空部分侧重对实词的考查力度,考生在复习时应对此加以重视。语句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语句排序、病句辨析、歧义句辨析。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片段阅读,题型以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为主。
在备考的过程中,建议考生一方面将近些年的考试真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各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做到了然于胸,另一方面也要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第二步——知考情
2014—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题量表
从上表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1)近三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题量保持稳定,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每年分别考查10道。
(2)各类题型所占比例比较稳定。具体来说,在选词填空中,实词辨析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2014年10道选词填空均考查实词辨析;在语句表达中,病句辨析占比较大,对语句排序的考查有所减少;在阅读理解中,细节理解题占比超过一半,对意图判断题的考查有所增加。
(3)除上述常考题型外,成语辨析、歧义句辨析、代词指代、态度观点等题型考查的可能性也很大,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这些题型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步——学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准确理解能力与恰当规范的表达能力。虽然这与考生自身的语言学基础有很大的关系,但借助方法与技巧可以在分数上有一定的提升。在着手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培养作答的思维。话题、倾向、照应三大思维贯穿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所有考点,浓缩了解答言语题目的全部技巧。
从题型角度而言,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选词填空的备考,不仅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成语的辨析方法,还要学会分析语境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做到有理有据地解答选词填空题,在真题练习中培养正确规范的语感,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对于语句表达的备考,掌握语句表达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语句表达衔接、连贯的基本方法,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应试技巧。
(3)对于阅读理解的备考,一是要能够快速确定题目类型、明确考点,二是要真正做到快速阅读、快速答题,三是要能够熟练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
第一章 逻辑填空
学习导读
视频精讲
亲爱的读者,本部分视频讲解为逻辑填空这一常考题型的学习导读,希望您能通过视频的讲解和对教材的学习,掌握逻辑填空解题之要义。(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逻辑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核心题型之一,根据考试真题来看,它是传统意义上的选词填空,此处的“词”是广义的理解,包括实词、虚词和成语。深圳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逻辑填空部分以考查实词和成语为主。
逻辑填空考查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能力,其出题方式往往是命题者设置一段15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要求考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依次)填入画横线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得体。逻辑填空主要涵盖三种题型:实词辨析、成语辨析、虚词辨析。
实词辨析分为近义词辨析和语境理解。近义词辨析主要从语义轻重、惯用搭配、感情色彩、句法功能等几方面考查;语境理解则强调根据语境选择词语,主要测查考生对语段的深度理解和对语段内部逻辑关系的把握。
成语辨析重在考查同义成语、近义成语的辨析,同时强调语境的管辖与约束,是近年来考试命题的热点。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重对成语的深层次理解。
虚词辨析主要考查考生对介词、连词、副词等虚词的运用能力,考查内容以常见的关联词为主。因此,备考重点应放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
逻辑填空解题思路框架图
第一节 实词辨析
考点直击
实词辨析法 命中考题的根本
(一)实词辨析法之一:实词的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叫概念意义,它是词负载的核心意义。辨析实词的理性意义是做实词辨析题的根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义轻重、词义侧重、搭配范围。
常见理性意义一览表
常见语义轻重辨析
妨害>妨碍;
哀求>恳求>请求;
阻止>阻拦>阻碍;
缺陷>缺点>瑕疵;
剖析>分析;
渴望>期望>希望;
悲悯>怜悯>同情;
通病>矛盾>弊端
“或轻于泰山,或重于鸿毛……”“哎呀,你说错了!快扫描右侧二维码,看名师教你怎么分辨轻重!”
视频精讲
真题实例
以真题验证考点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善心、诚心、恒心——刘真茂感动、感染和__________了当地几十个村庄的村民积极投入到爱林护林当中来,形成了强大的群防群护力量。
②影视创作不接地气儿,故事就是无源之水,无法__________出精彩。
视频解析
③在一周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双多边活动,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生动__________了我国负责的大国形象。
A.感化,诠释,演绎
B.感召,演绎,诠释
C.感化,演绎,诠释
D.感召,诠释,演绎
名师解析 感化侧重感染情绪,感召侧重感化召唤。根据①中的“当地几十个村庄的村民积极地投入到爱林护林的行动中来”,可见已经形成“召唤”,排除A、C。演绎侧重艺术作品,诠释:说明,解释。②说的是“影视创作”,排除D,而根据③中习近平主席开展活动则用“诠释”比较合适。因此,本题答案选B。
2.(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些文学巨匠__________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等众多派别,他们的作品很直观地反映了由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法国文化的辉煌,也淋漓尽致地__________了社会的现实状况。
A.包涵,映射
B.涵盖,映射
C.包涵,折射
D.涵盖,折射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涵盖:包括,包容。比如,“作品题材很广,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因此第一空填入“涵盖”更合适。映射:照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和实质间接反映出来。因此第二空填入“折射”更合适。故选D。
3.(深圳201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__________了过去,瞻望了未来,但最重要的还是活在当下。
②她们总会利用一些精巧的搭配让那些略带休闲风格的衣服在正式__________看起来与大环境也挺和谐。
③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14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联合国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__________。
A.上溯 场所 场合
B.回溯 场所 场所
C.上溯 场合 场所
D.回溯 场合 场合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①句,“上溯”指逆着水流往上游走,或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溯”指回顾、回忆。由句意可知,①句应填入“回溯”,排除A、C两项。“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根据句意,②③句均应填入“场合”。故本题选D。
(二)实词辨析法之二:实词的色彩意义
有些实词中的近义词从词义本身来说相同或接近,但是由于它们本身所带有的文、白、雅、俗以及感情上的倾向、情调色彩等不同,使得它们也相应地适用于不同场合。具体而言这些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常见色彩意义一览表
真题实例
以真题验证考点
1.(深圳201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网坛女将郑洁几经 ,才进入国家队。
②我将于18日 去上海参加比赛。
A.转折 启程
B.周折 起程
C.周折 启程
D.转折 起程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①句,“转折”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或指文章或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周折”指事情进程中的反复和曲折,多用来形容事情不顺利。①句意在说明郑洁进入国家队的不易,应填入“周折”,排除A、D两项。②句,“启程”和“起程”均指上路、行程开始,“起程”对于动身、出发的时间和指向更明确,如“18日起程”“今日起程”;而“启程”则泛指行程,不强调具体时间。②句中有明确的出发时间,应填入“起程”,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为B。
2.(深圳201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想于寒假中乘空来这里小住半月,以便尽量地__________高寒幽寂的禅味。
②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__________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③那一片刚播种不久的麦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__________和挑衅。
A.领略 坚强 抗议
B.领略 顽强 抗争
C.领会 坚强 抗争
D.领会 顽强 抗议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①句,“领会”指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根据横线后的“禅味”可知,应填入“领略”,排除C、D两项。③句,“抗争”指对抗、斗争;“抗议”指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反对。此处形容麦田刚播种就冒出了绿意,用“抗争”更符合句意,排除A项。验证②句,填入“顽强”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考点直击
实词语境分析法 命中考题的根本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环境是指特定的阅读段落和特定的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外部语境则指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在做题中,考生需要关注的主要是词语的内部语境,也就是要关注片段中对选项有提示性效果的信息,其中包括带有一定感情色彩、语义轻重、表达风格或指向含义的具体词汇,也包括句子之间表达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甚至标点符号。由于大多数题目不是选择单一词语,一道题目中往往多种关系并存,因此需要综合分析。
(一)语境分析法之一:逻辑关系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用关联词语表示,常考的逻辑关系有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找到语境中的提示信息,并且确定提示信息与要填入的词语是形成正向照应还是反向照应,从而判断要填入词语需要具备的特征。
常见逻辑关系一览表
(二)语境分析法之二:语义关系
如果语境中没有出现关联词,或者要填入词语的特征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无法判定,那么可以通过横线的位置来把握要填入的词语和横线前后词句的语义关系,由此来寻找提示信息,从而判断要填入词语的特征。
常见语义关系一览表
真题实例
以真题验证考点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不在少数,但是几十年如一日受到观众喜爱,尤其是受到孩子__________的并不多,鞠萍姐姐绝对算是最成功的一位。
②“9.11事件”发生后,因快速有力的反应,时任纽约市长的朱利安尼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其强势作风当时__________称赞。
③杨丽萍深入人迹罕至的蛮荒野岭,竭尽心力__________民间最本真的歌舞精神,与现代舞有机融合,编导出云南原生态舞剧《云南映象》。
A.追随,倍受,撷取
B.追捧,备受,采摘
C.追随,倍受,采摘
D.追捧,备受,撷取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追随:跟随;追捧:追逐捧场。因此第一空填“追捧”。倍受:表示相对某一数量的变化;备受:完全、全面、普遍。因此第二空选择“备受”。撷取:采取、选取,有采择精华之意;采摘:摘取。因此第三空明显选“撷取”。所以,本题选D。
2.(深圳201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领导既然这样要求,我们也只能__________而为之了。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__。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从②句入手,“勉励”指劝人努力,鼓励;“勉力”指努力,尽力。根据句意,横线处所填词语带有自身努力、尽力之意,故应填入“勉力”,排除A、C两项。再看③句,“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③句意在说明人的大脑若不用则会简化,应填入“退化”,排除B项。验证①句,填入“表明”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3.(深圳2015)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__________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实是很少的。
②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__________遐想。
③一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宅院,在这个现代气息无所不在的时代中,它带着几分__________,想必此处已很久无人造访。
A.凄厉 悠然 寂寞
B.凄厉 怡然 寂静
C.凄凉 悠然 寂静
D.凄凉 怡然 寂寞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①句,“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凄凉”形容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也指凄惨。此处形容“胡琴声”,用“凄厉”更恰当,排除C、D两项。再看③句,根据后文“想必此处已很久无人造访”可知,应填入“寂寞”,排除B项。验证②句,填入“悠然”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第二节 成语辨析
考点直击
命中考题的根本
成语辨析的考点可以分解为两点:
第一,成语误用类型分析,由于成语约定俗成、相对固定,成语使用往往有特定的范畴,而考试常考容易用错的成语,因此考生要能够归纳成语误用类型。
第二,成语语境分析,分析考察成语使用的上下语境,这是考生选择正确答案最为重要的支撑,和实词填空一样,成语也需要落实到语境,做到正确得体地使用。
解题密钥真题实例
高分必杀技
成语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作用相当于实词,其使用上必须符合特定的语境,否则就产生错误。成语常见的误用类型,分为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语境不合、语义重复五种。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望文生义指只按照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导致成语误用。但是成语的意义是整体的,而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应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理解成语的本义,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避免望文生义。
如:“小方写的工作报告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起来真叫人头疼。”句中的“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这里的“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而例句将“点”理解为标点,将成语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
成语在其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其他的含义,而成语本身的意义则不再使用。因此,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不应该仅是字面意义,而应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理解成语的本义,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避免望文生义。
常见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
(1)如数家珍: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但熟悉的对象不能是自己收藏的宝贝。
(2)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3)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如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4)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5)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与寒冷无关。
(6)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不能用来形容善于表演,或者善于交际、公关。
(7)对簿公堂:指原告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受审问、被质讯之义。在这里“对簿”的意思是受审讯。现在多误用为当事双方在法庭打官司和对质。误用:夫妻为争夺孩子抚养权对簿公堂。
(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能理解为首要的。
(9)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10)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1)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12)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3)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处境危险。
(14)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15)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17)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8)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19)从长计议:放长时间慢慢商量。指不急于作出决定,慢慢商量解决。不是从长远规划的意思。
(20)计日以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不能形容时间紧迫。
(2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这里的“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标点”。
(22)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的“不刊”指不可更改,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
(23)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能理解为大雨成灾。
(24)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这里的“大方”指大道理,不能理解为“不吝啬”。
(25)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不能理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6)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指不朽的著作。这里的“事业”不能理解为人所从事的职业。
(27)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这里的“明日”指重阳节后,不能理解为“明天”。
(28)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不能理解为某处的风景迷人。
(29)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理解为买田购房。
(30)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形容山势陡峭。这里的“表里”指内外,不能理解为“外表和里面”。
(31)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这里的“名”指占有,不能理解为“值得”。
(32)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
(33)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不能用在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语境里。
(二)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如:“最终为虎照盖棺定论的不是网友发布的《老虎卧瀑图》年画照片,也不是某网站公布的民间机构的鉴定报告,而是由陕西省监察机关责成公安机关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从根本上推翻了周正龙拍摄活体野生华南虎真实性的基础。”
上述例句中的成语“盖棺定论”修饰的中心词是“虎照”,出现了成语误用。“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只能用来形容人,而不能用来形容物。
类似例句中成语误用的现象叫“张冠李戴”,这是因为有些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是特定的,具有很强的对象性,如果对成语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常见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有:
(1)淋漓尽致: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表现得很彻底。不能用来形容“批判”的程度,也不能用来形容内心的感觉或认识,还不能用来形容“运用”“应用”。
(2)匠心独运: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不能用来形容制造工具等。
(3)改弦更张:改革制度,变更方法。容易和“改弦易辙”相混淆。“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
(4)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用来形容商品。
(5)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不能用来形容自然事物。
(6)相濡以沫:困境中相互救助。不只用于夫妻之间。
(7)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只能修饰抽象的事物,不能形容具体事物。
(8)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9)妙手丹青:指优秀的画家。不能形容绘画作品。
(10)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对象只能是人,不能是物。
(三)褒贬误用
近年来,公考选词填空中出现的成语越来越多,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
(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义)。
(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多含贬义。
(4)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
(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
(8)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
(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11)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多用于褒义。
(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词。
(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褒义)。
(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易误用为贬义。
(22)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易误用为贬义。
(23)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24)指日可待:愿望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不能用于灾难等不好的事物。
(25)方兴未艾:多形容革命形势或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四)语境不合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表面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包括谦辞和敬辞误用产生尊卑颠倒问题。
如:“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抛砖引玉”一类使用容易不合语境的成语有:罄竹难书、出手不凡、谈笑自若、信笔涂鸦、安步当车、别无长物、并驾齐驱、草长莺飞、不耻下问、蓬荜生辉、日理万机等。
(五)语义重复
成语填空既要考虑与句子中其他词语的呼应,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和其他词语造成语义上的重复。
如: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战争使许多国家的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上述例句中的成语则与前面的“人民”造成了语义上的重复。
常见在使用时容易语义重复的成语有:
(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误用:你不可因为相貌平平而感到自惭形秽。
(2)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误用:他那班门弄斧的行为真是让人贻笑大方啊!
(3)爱莫能助:心里虽然十分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误用:她向我倾诉她的婚姻问题,我也感到爱莫能助。
(4)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误用:当法官向他调查取证时,他回答总是闪烁其词,不做正面回答。
(5)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误用:这一切噩梦似的现实,至今记忆犹新。
(6)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误用:对此好像如芒在背。
(7)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误用:针对城市小广告的“牛皮癣”,要从根本上对制造小广告的人进行正本清源。
(8)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误用:面对送来钱物的志愿者,奶奶感激涕零地落下了眼泪。
(9)当务之急: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误用:国家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广大偏远地区的温饱问题,营造全面小康社会。
(10)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误用:为了按时把货物发出去,网店老板小李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碌着。
注:加点词表示句子中的成语与加点词语义有所重复。
以真题验证考点
1.(深圳2016)这几家百货公司不仅是美国零售领域的佼佼者,其电商业务也做得__________。然而,在中国,这种线上线下通吃的情形却并不存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零售企业之间隔着一座天堑——一个难落地,一个难上网。
A.声势浩大
B.有声有色
C.声势汹汹
D.绘声绘色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有声有色”有两层意思:①有意义;精彩。②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声势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来势盛大凶猛。多为贬义词。绘声绘色:意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根据语境,使用“有声有色”比较合适。因此,本题答案选B。
2.(深圳2016)我国每年因为泥石流和滑坡损失达数十亿元,特别是公路和铁路附近的泥石流和滑坡,每年造成几百乃至上千人伤亡,损坏农田、铁路和公路等设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这一问题与路边、山坡的植被损坏有直接关系。“__________”,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同时提倡植树种草,护路护坡,美化我们的生存空间。
下列选项与空缺处语意不相符合的是( )。
A.有备无患
B.祸患常积于忽微
C.防微杜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根据文段中“造成严重的后果”以及“我们应该避免哪怕是很小的破坏行为”,填入词语的意思是不能忽视小问题、细节。A项只强调事先的准备,没有提到细节或者小问题,故选A。有备无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小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B、C、D都有“不能忽视小问题、细节”的意思。故选A。
3.(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湖南省曲艺协会创办“笑工厂”。协会主席大兵__________,要将“笑工厂”打造成湖南的“德云社”。
②某表演团体演出时曾一度因观众太少,收入不够支付场租而不得不靠曲协支持__________难关。
③记者的不负责还是给这位著名的运动员原本就遭人__________的性格雪上加霜。
A.志得意满 度过 唾弃
B.志得意满 渡过 诟病
C.踌躇满志 渡过 诟病
D.踌躇满志 度过 唾弃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踌躇满志:从容自得的样子;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心满意足。根据句意第一空明显填入“踌躇满志”,排除A、B。“度过”指时间上过了一段时候,如“度过春节”“度过假期”等;“渡过”则指空间上过了一段距离,往往是指从此岸到彼岸,如“渡过大河”“渡过难关”等。因此第二个空选“渡过”。再看“唾弃”,指鄙弃,词意过重;“诟病”指指责。第三个空选“诟病”。因此,本题答案选C。
4.(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各自争相斗艳,一派繁荣。当夏天到来时,满池荷花,蝉鸣伴奏,__________。
②凶猛的网络经济__________着传统媒体,差不多已经击垮了传统书店。
A.其乐融融,蚕食
B.熙熙攘攘,吞食
C.其乐融融,吞食
D.熙熙攘攘,蚕食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其乐融融:形容十分欢乐、和睦。熙熙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①描述的不是人,排除B、D。蚕食:逐一吞噬、侵占或吞并别人的东西,比喻逐渐侵占。吞食:吞吃、吞并等。由“凶猛”一词可看出这个过程非常之快,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故本题答案选C。
5.(深圳2016)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有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A.中流砥柱
B.击楫中流
C.击钟陈鼎
D.尾生抱柱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中流砥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击楫中流:比喻立志奋发图强。击钟陈鼎: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尾生抱柱:用以比喻坚守信约。根据题干可以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起的支柱作用,本题答案选A。
6.(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__________。
②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__________,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A.众人拾柴火焰高,凤毛麟角
B.一个好汉三个帮,冰山一角
C.众人拾柴火焰高,冰山一角
D.一个好汉三个帮,凤毛麟角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根据①中“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可知选“一个好汉三个帮”。冰山一角:指暴露出来的部分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凤毛麟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根据②中“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可知选“冰山一角”。因此,本题答案选B。
第三节 虚词辨析
考点直击考点直击
关联词辨析法 命中考题的根本
句子之间的语境关系往往是通过一些关联词联系起来的,而在逻辑填空中,还会考查关联词语的填空。常见的关联词之间的关系有:并列关系、顺承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取舍关系等。
常见逻辑关系与关联词一览表
虚词误用 命中考题的根本
虚词误用的类型比较多,一句话虚词用错了,就产生了语病,因此,理解虚词的误用也是辨析语句表达题的基础。虚词的误用,主要有搭配有误、位置出错、关系误用、滥用虚词、漏用虚词几种。
常见虚词误用
真题实例
以真题验证考点
1.(深圳20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丰子恺的漫画__________有人情冷暖,__________与欲爱无缘,笔下人物__________年龄大小均似有淳朴童心,__________排斥基于欲望的伦理,__________反对过分抒情对日常生活的撕裂。
A.虽,却,无论,既,亦
B.虽,却,不管,甚至,且
C.不仅,而且,不管,甚至,且
D.即使,也,不论,既,亦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虚词辨析里的复合关联词,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先看最后两个空,由“排斥”和“反对”可知这两句话是并列关系,排除B、C项;又由“有人情冷暖”和“与欲爱无缘”可知前两空是转折关系,可排除D项。并且丰子恺的漫画是实际存在的,不存在“即使”这样的假设情况。故选A。
2.(深圳201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他小伫濠梁之上领悟了鱼的乐趣之后,__________想养鱼致富,挖起鱼塘来了。
②咱这河里的水,是从东海议价买来的。您是明白人,每吨当然__________一元。
③提货单__________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儿没动。
A.居然 不只 只管
B.居然 不止 尽管
C.竟然 不只 尽管
D.竟然 不止 只管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第一空不好区分,先看第二空,与具体数值搭配,显然应该用“不止”。第三空,由后面的水还纹丝不动可知前面应该是“尽管”。所以本题选B。
3.(深圳20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适合的一项是( )。
考试范围和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样,__________,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__________考试和教学又有所不同。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__________知之较少到知__________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__________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A.因此 但是 或 或 则
B.当然 但是 和 和 只
C.因此 因此 或 或 只
D.当然 因此 和 和 则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考试范围和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样”与“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前后构成因果关系,故可排除B、D。“考试和教学又有所不同”与前面意思又构成转折,故第二空应填含转折意义的关联词。由此可确定答案为A选项。
4.(深圳2011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消息__________发布,全国各地大学生反响强烈。
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虽然未能使美朝之间的分歧有明显减少,__________确定了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 决定成立工作组,六方会谈的解决机制得以确认。
A.起动 一经 扶植 但 还
B.启动 一旦 扶持 但 并
C.起动 一旦 扶植 并 还
D.启动 一经 扶持 但 并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第一空用“启动”“起动”均可,指某些法律、条件、办法等开始实施。从句①第二空入手可以排除B、C两项。“一旦”表示不能确定的时间,在本句中指“消息尚未发布”,显然与句意不符。“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本句中“反响强烈”即为结果。句③中第二空前后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因此用“并”比较合适。“还”也有并列的意思,但用在这里不够正式。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