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注释

[1]西方一些批评家用“移情说”来解释审美欣赏中的“心理机制”一些理论家把这种情形归结为“移情”。“移情”论的主要阐发人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他在(论移情作用)一文中认为美感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体的“生命灌注”即移情。具体说,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移注到外在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本无情感的东西有了人的情感、思想、感觉和意志,非人的事物因而人情化、人格化;在移情中,人的“自我”得到自由伸张的机会,进入外在对象中去活动,这样,人的“自我”就由有限到无限(因外在事物繁复无穷,“自我”伸张的机会也无限),由禁锢到自由(本来被禁钢在自己的躯体里),进而得到了解脱。

[2]《关于翻译(下)》,《鲁迅全集》,第5卷,第2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关于翻译(上)》,《鲁迅全集》,第5卷,第2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关于翻译(下)》,《鲁迅全集》,第5卷,第29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Rader,M.&Jessup,B.,Art and Values,New Jerssey:Prentice-Hall,1976,p.216.

[7]王尔德语,参见梁实秋:《王尔德的唯美·梁实秋论文学》,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

[8]参见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9]法郎士语,参见卫姆塞特等著《西洋文学批评史》,志文出版社版,第457页。

[10]圣·佩夫语,参见卫姆塞特等著《西洋文学批评史》,志文出版社版,第475页。

[11]《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12]《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13]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第59页。

[14]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第62页。

[15]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