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防护装具(1)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 崔佳
- 3400字
- 2016-11-17 21:44:32
作战双方都力求有效杀伤敌人、保护自己,因此,在进攻性兵器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不断探索防护器具的完善。冷兵器时代防护装具可分为附着人体和手持大类,人体防护装具包括头盔和铠甲。手持防护器械以盾、镶为主。盾牌大多为用于单纯防护,少部分也兼具攻击能力。防护装备按制作材料区分,可分为木、竹,藤、革、纸、金属等类型。
中国北宋是古代防护装具制造的顶峰时期,也是走向衰落的起点,主要因素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火药发明初期,威力还很有限,甲胄仍然具有一定防护能力。随着枪械的技术革新,古老的防护装具愈加不堪一击,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防护装具对现代兵器研制产生了积极影响,按照这种思路,人类发明了坦克、运兵车等装甲兵器。
盔甲
甲胄是古代将士穿着在身上的防护装具,可以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免受伤害。甲又叫“介”或“函”,所以古人称制甲工匠为“函人”。先秦时期,人们将由皮革、藤等制成的盔甲称为“甲”,而铜铁片制成的称为“铠”。唐代以后一律统称铠甲,不再按质料区分。
中世纪的欧洲冶金技术不断提高,因此到13世纪时,制盔匠便制成了金属片铠甲。起初这种铠甲穿在锁子甲里面,用来覆盖肩和大腿等主要部位。同时还制成了锁子甲连指手套,很快又出现了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到了13世纪中叶,金属片铠甲的穿着与锁子甲易位,用来遮盖肩、肘、膝盖、小腿和大腿。13世纪末,金属片胸甲开始取代锁子甲。15世纪,真正的全身盔甲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哥特式和米兰式。与14世纪的盔甲相比,其防护面积更大、更完整,但腿和关节内侧、两腋等部位,仍用锁甲防护。到16世纪时,才将这些部位用整体甲叶保护。
铁制、皮制甲胄
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
中国商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功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角绳编联成甲。当时的皮甲都是由甲身、甲裙和甲袖三部分构成,并配有一顶由皮甲片编缀的胄。甲裙和甲袖是活动编缀,可以上下伸缩。这些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仅在山东省胶县西庵发现有西周时的青铜兽面胸甲。在河南省、北京市等地的西周墓中,还发现过钉缀在甲衣上的各式青铜甲泡。
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但直到汉朝,铁铠才逐渐取代了皮甲。西汉时期的铁铠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的形式,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的一领铠甲是有披膊和垂缘的“鱼鳞甲”,由2859片甲片编成,总重16.85千克,制工精湛。自西汉以后,甲片的形制和编组方法变化不大。随着钢铁加工技术的提高,铠甲的精坚程度日益提高,类型也日益繁多,其防护身躯的部位逐渐加大,功能日益完备。到三国时已出现了一些新型铠甲。南北朝时期,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适于骑兵装备的两当铠极为盛行。这种两当铠又常附有披膊,与战马披的“具装铠”配合使用。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逐渐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直到隋唐时期仍是如此。在唐朝铠甲的基础上,至北宋初年,铠甲发展得更加完善,形成一定的制式。火器的出现,使有效地抗御冷兵器的古代铠甲开始趋于衰落,但由于火器在中国古代发展缓慢,迄明清时期,铁制或皮制的铠甲仍被用来装备军队,同时也使用较轻软的绵甲,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直到20世纪初,清朝编练用近代枪炮装备的“新军”时,古代铠甲的使用才终止。
亚述是最早使用铁铠甲的民族。早期的亚述铠甲用铁鳞片和铜片缝在亚麻布或毡制衣服上,尺寸较长,可达膝部甚至足部。通常有短袖,达于肩和肘中间部位。后期铠甲长不过腰,鳞片比旧式更小,且一端呈方形,另一端呈圆形。
波斯铠甲波斯鱼鳞甲由一排排连接在一起的青铜或铁制金属片制成,贵族骑兵用的铠甲常常镀金。在阿黑门尼德时代,波斯还出现了用亚麻、毡子和皮革等材料制成的软铠甲。
拜占庭骑兵盔甲由皮条、金属片编织而成,脚蹬铁履,上部为皮靴或轻甲保护小腿,手和腕部带有铁手套,铠甲外罩较轻的棉制披风或长衣,另配锅形或圆锥形头盔,盔顶上缀固定颜色的马鬃,以区别其他部队。
纸质盔甲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造纸术的国度,中国古人不仅将纸用来书写,还曾用它来制作盔甲。纸甲由唐末懿宗时代的河东节度使徐商发明,据说坚固异常,猛箭也不能射穿。从厚皱褶纸的用料推测,其原料是以纸为主的复合材料,利用结构力学原理以增强防护。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
宋明两代将此甲列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当时宋朝轻装士兵主要装备毡甲、绢甲、绵纸甲,其中又以纸甲使用较多。1040年,北宋政府曾造纸甲3万副,分发给陕西防城弓手使用。这种盔甲既轻便,又坚固,自然大受欢迎。曾有地方官向朝廷申请,提出拿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
明代中叶,戚继光领兵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时,命令士兵穿着绵纸甲。这种甲能有效防御鸟铳铅子,而且适用于高温环境,特别适合在南方地区使用。由此可见,这种纸甲具备一定防潮湿能力。
“瘊子甲”
早在900多年前,青海西宁附近的羌族人吐蕃人掌握了冶炼、切削、磨钻及柔化处理等工艺,并由能工巧匠制造铠甲。这种铁甲通过冷锻法加工而成,甲片冷锻到原来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后,末端留下像筷子头大小的一块不锻,隐隐约约像皮肤上的瘊子,因此称作“瘊子甲”。瘊子甲甲片青黑,坚滑光莹,柔薄坚韧。当时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在50步以外用强弩射击,结果只有一支箭射入,经检查,原来这支箭射在穿带子的小孔,铁箭头竟被甲铁碰得卷起,坚硬程度可见一斑。
而当时大宋王朝制作的衣甲,脆软不堪,连箭矢和飞石都抵挡不住。当时有官员认为,以大宋朝的财力和技术,完全可以制造出超过羌人的衣甲。之所以不及对方,是由于对方专而精,而自己慢而略。宋朝重武轻文、武备废弛,从中已显端倪。
铁甲礼仪
中国古人将铁甲视为身份和荣誉,在仪仗典礼等隆重场合,都要安排金盔银甲闪亮登场,以显重视和荣耀。其用意有点类似后人在阅兵仪式中,安排各种新式武器装备一并受阅。
汉武帝时,有位著名的骠骑将军叫霍去病,他生前曾先后6次西征匈奴,屡建功勋,却年仅24岁就因病去世。为悼念这位早逝的英雄,汉武帝命令铁甲军伫立长安至茂陵沿途,为他送葬。这在当时是十分隆重的葬礼。可谓生前战功显赫,死后享尽哀荣。
唐太宗李世民还在任秦王时,曾身披金甲,率1万铁骑,3万甲士,在太庙前举行凯旋礼。唐代制甲还注重外观华美,往往涂抹金漆,绘制花纹,以显示身份,营造氛围。唐宋诗人留下的“金锁甲、绿沉枪”、“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等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威武雄壮的场景。
铠甲与马铠
总体而言,欧式铠甲大多是整张铁皮将身体包裹的板状结构,主要防止长矛等武器的进攻。而中式铠甲多半是装备片片甲叶重叠的叶状结构,重视防范弓弩等武器的进攻。在马铠的运用上,中西方的观念相似,都力求在防护与轻便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但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冶铁技术差别很大,铠甲的重量和形制也小有差别。
板甲与鳞甲
欧洲重视板状铠甲有多种原因。其先,欧洲小国林立,战略纵深不大,历来推崇面对面的阵战,板状铠甲重量大、不灵活特点得以避免。其次,欧洲士兵体身高力沉,兵器主要以矛和重型的砍砸兵器为主,而且中世纪骑士文化强调勇力和果敢,相对来说,他们对弓弩等远杀伤性武器重视程度较低,即使装备也多以轻箭为主,著名的英国长弓手也不例外;第三,中世纪欧洲军队对外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蒙古帝国、铁木尔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国家使用刀枪的水平普遍高于弓弩。因此,防砍砸能力优秀但防穿透性能较差的板甲和骑士铠甲,才会大行其道。
中国的情形则完全不同。古代中国面对的最大对手是草原大漠上的游牧民族,为了防止阵形被对手的骑兵冲散,大多采取密集结阵的方式作战,然后双方展开步骑对射的拉锯战。如果没有防穿透性能优秀的护甲,势必在与骑兵散线驰射中吃亏,因此鳞甲类护甲是首选。而且,古代中国弓弩技术比较完善,几乎各个朝代都装配重箭,防箭能力差的板甲始终成不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