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3)

“名歌手”在16世纪德国市民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名歌手”是指当时的各种手工业行会中的诗人和音乐家。他们认为自己是中世纪“恋诗歌手”传统的继承人。但实际上,他们的环境、地位以及他们的活动、创作风格,和“恋诗歌手”已完全不同。他们所唱的已经不是那些骑士的诗歌,而是市民的诗歌和手工业者的诗歌。但是他们沿袭了从14世纪以来的创作技法,作品多半拘于清规戒律,缺乏独创性。当然,最著名的名歌手汉斯·萨克斯,他的创作却是独树一帜的。

汉斯·萨克斯是16世纪德国“名歌手”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和音乐家。他的眼光广阔,创作密切联系生活,他写出不少富于创造性的不朽作品。

“名歌手”的歌曲,常带宗教色彩,这是当时德国市民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这些歌曲曲调简单,单声部,形式是a+a+b。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在他的歌剧《名歌手》中,生动地描绘了名歌手的活动。

法国歌谣曲和意大利牧歌

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和意大利在音乐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分别诞生了歌谣曲和牧歌,这两种新乐种极具各自的国家特色。

法国歌谣曲

16世纪法国最发达的音乐体裁是歌谣曲。其实早在14世纪,玛受就曾创作过歌谣曲,在此之后,尼德兰乐派的作曲家也发展了法国歌谣曲。到了16世纪,在原来的基础上,法国多声部的歌谣曲得到进步的发展,成为当时法国最发达的音乐体裁。

16世纪法国歌谣曲的题材范围极广,但有一个总的特点,即这些歌谣曲都具体反映生活、描绘生活。作曲家喜欢用这种体裁描绘集市、战争、大自然等景物。因此法国歌谣曲逐渐变得更为抒情、更富于诗意。

16世纪上半叶法国歌谣曲的著名作曲家有:克罗登、赛尔米西、克莱基里翁、加斯孔等,但最杰出的作曲家是约内堪。

约内堪约生在1475年,卒于1560年,他的作品大都写于1515—1559年间。当时他的作品在欧洲流传得很广,影响很大,有很多人模仿他的风格。

约内堪的歌谣曲大部分是以描写日常生活风俗为主的,非常生动有趣。由于约内堪在题材选择上的革新,大大丰富了复调音乐的表现力。

在约内堪的歌谣曲中,歌词很重要。和尼德兰乐派的经文歌的歌词不同,由于内容的要求,约内堪的歌谣曲不可能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必须要写得具体而生动,所要描绘的事物必须都在歌词中有详细的交代。

在音乐方面,歌谣曲复调的织体不是由复调写作法则来决定的,而是服从于造型或绘声的需要。因此,作曲家必须打破复调音乐风格原有的旧框框,从抽象的音乐语言中解放出来,创作出生动的、新颖的音乐语言。

约内堪写了许多歌谣曲,有描写战争的,如《马里尼战役》、《麦茨战役》等;有描写鸟鸣的,如《云雀》、《夜莺》、《鸟之歌》等;有写生活风俗的,如《巴黎的闹市》、《饶舌的妇女》等。这些作品在当时都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意大利牧歌

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和14世纪的牧歌没有直接的联系,它是一种新兴的体裁,内容丰富,形式自由。

在14世纪和16世纪之交,意大利盛行两种民谣:“浮罗托拉”和“维兰奈拉”,它们不但在宫廷中非常流行,而且在市民生活中,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它们取代了14世纪的歌谣、牧歌和猎歌的地位。当时有一位最著名的“浮罗托拉”作家叫做特罗波契诺。到了16世纪30—40年代,“浮罗托拉”和“维兰奈拉”虽然仍在民间流传,但新兴的意大利牧歌却已成为世俗专业音乐的主要体裁。

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产生,是和尼德兰乐派有些联系的。尼德兰作曲家维尔德罗、维勒尔特和阿卡德尔特住在意大利时,在浮罗托拉的基础上,创造了最初的牧歌。起初,牧歌的风格还不十分确定,它的特点仅仅是篇幅较大,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诗的内容常常是写爱情的,有时带些田园风味或感伤的色彩。牧歌一般是由三四个声部构成的合唱曲,但织体清晰,更富于和声性。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和“浮罗托拉”之间的联系。

16世纪意大利的牧歌以抒情的题材开始,但也逐渐加入了描绘的、造型的因素。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有维青蒂诺和契普里雅诺·德·罗列。特别是后者所创作的牧歌,既善于表达情绪,又善于描绘声色。

在16世纪最后十年间,意大利牧歌的表现手法越加丰富。在抒情方面,它为后来的独唱抒情歌曲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戏剧性方面,它为后来的戏剧音乐做了充足的准备。值得特别提起的是这时期的两位作曲家玛林秋和杰苏阿尔多。他们各有独特的风格,但是都写下了当时最优秀的牧歌。

玛林秋的牧歌比以前的任何作曲家的作品更富于内心世界的表达;与契普里雅诺·德·罗列的牧歌相比,玛林秋的牧歌各个声部更富于独立性,各个声部之间所构成的和声更加丰满而清新。虽然玛林秋牧歌都是一些由四、五、六个声部构成的合唱曲,但高音部更突出,和声也有细节描绘的笔法。例如在歌词中有“奔驰”、“升起”或“降落”一类的词句时,他在音乐中就配上相应的音型的进行。从他的牧歌中,可以看到他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既丰富而又灵活的:不同的节奏在变化着,复调手法与和弦式的手法在互相交替着,自然音列和半音进行在相互配合着;而这一切又都服从于歌词的内容。

杰苏阿尔多的牧歌比起玛林秋的牧歌来,表现力更强,更加细致。显然,这位作曲家具有强烈的感情,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在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中,表现出了苦闷绝望的颓废情绪;在他的歌词中充满了痛苦、眼泪、祈求和死亡的字眼,而音乐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这些情绪。出奇的半音进行、尖锐的和声对比、声区对比、突然的休止、哀泣和呻吟般的音调、拍子和节奏的自由变换……所有这些手法都在杰苏阿尔多的牧歌中屡见不鲜。这样来看,杰苏阿尔多的音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帕勒斯特里那与罗马乐派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以罗马为中心形成了罗马乐派。罗马乐派的诞生过程,深受帕勒斯特里那及其音乐风格的影响。罗马教派是欧洲中世纪清唱式合唱音乐时代的一个乐派。

文艺复兴末期的社会状况

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末期,天主教想尽方法反对宗教改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欧洲的音乐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在当时,反动的天主教会鉴于当时宗教音乐(即使是专为教会仪式写的音乐)的世俗化的倾向日益加深,也提出了“改革”宗教音乐的方案。他们认为在当时做弥撒时所唱的那些音乐,只能满足听觉的欲望,而不足以满足“理性”的需要;它们不但不能加强人对宗教的信仰,反而会使人道德堕落;因为音乐的内容往往是与宗教信仰毫不相干的(如战争、打猎之类的事)。

为此,在脱仑特的宗教会议上,有人建议在教堂礼拜仪式上完全禁用音乐或只用格里高利圣咏。但最后的决议采取了比较缓和的措施,宗教法令上明文规定:“举行弥撒仪式时,必须配以清晰而适宜的合唱歌曲,如配加花的音乐或风琴音乐,其取材必须来自圣歌和赞歌,一切世俗曲调,均不许用。”

这种反动措施对文艺复兴时代有才能的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而受影响最深的一位教会作曲家则是帕勒斯特里那。

帕勒斯特里那

帕勒斯特里那(约1526—1594)因生于罗马近郊帕勒斯特里那城镇,故得此名。他在罗马教堂唱诗班上学,然后又在罗马的礼拜堂工作,担任作曲兼指挥。他一生没有离开过罗马,他的一切艺术活动都没有离开过教堂。而他所处的时代,一方面是文艺复兴时代,另一方面又是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时代;这种时代思潮的矛盾决定了帕勒斯特里那的音乐创作风格中的矛盾。

据说,帕勒斯特里那曾被称为“宗教音乐的救主”,因为他在脱仑特会议未能作出决议之前,用《玛赛路斯弥撒》向世人证明复调音乐和宗教信仰之间并无不可调解的矛盾,并得到了认可,因此,有人认为是他挽救了复调音乐被排斥于教堂之外的危机。这种说法并不确实,因为帕勒斯特里那并未故意迎合当时教会而进行创作,也无意拯救宗教音乐,帕勒斯特里那的创作,在客观上是沿着当时欧洲复调音乐进步的方向前进的。从15至16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过程来看,复调音乐从尼德兰的声部众多、追求技术的风格逐步走向意大利牧歌式的清晰、朴素而又富于和声性的风格,从语言抽象内容空洞的风格,走向表情深入的风格,这些转变不正是标志着进步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吗?实际上,就连帕勒斯特里那自己“明晰”的风格,也不是一下就形成的。帕勒斯特里那的早期作品,显然还受到尼德兰派的影响,其中有不少智力游戏式的音乐技法;只有在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潮流的影响之下,他的作品才逐步形成他的成熟期的特殊风格。帕勒斯特里那成熟的作品,体现了在反动教会统治下,西欧文艺复兴时代进步音乐文化新的发展方向。

帕勒斯特里那的创作主要限于宗教音乐,他至少创作出93首弥撒,600首经文歌,还有很多其他宗教音乐作品。但是他也创作过牧歌,在宗教势力猖狂反扑的年代里,他自己不得不承认这是他的“罪过”。

帕勒斯特里那的风格特点是:歌词不再为复杂的声部进行所遮蔽,可以听得清楚;声部的进行平稳而流畅,没有激烈的跳动;声部之间形成的和音清新而谐调,没有尖锐的不协和音。另外,帕勒斯特里那的合唱曲完全不用乐器伴奏,他创造了无伴奏合唱曲的先例。

帕勒斯特里那的成就在于他在很狭窄的范围内,在尊重旧的传统的前提下,通过重点深入的探索,创造出了新的音乐风格。在奉献给教皇玛赛路斯的弥撒曲中,可以看出帕勒斯特里那音乐风格的重要特点。

帕勒斯特里那的平静而匀称、清晰而谐调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崇高的、诗意的感情。在这些音乐里有喜、有悲,但是他避开了戏剧性感情冲动的表现,而是用文静的、诗意的语言表达将其出来;但这毕竟是平易近人的语言,而不是玄虚神秘的语言。

帕勒斯特里那的无伴奏合唱,为后来的宗教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作曲家,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罗马乐派。其主要代表是那尼尼(约1545—1607)、贝尔那第尼(约1567—1621),索里雅诺(1549—1621)。但是帕勒斯特里那的影响远远超出罗马乐派之外,他所独创的新的风格,对17世纪欧洲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广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