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以牙还牙——“咬掉”德国的伍兹伯格雷达(1)
- 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
- 崔佳
- 3017字
- 2016-11-17 21:44:42
队员们立马开始拆卸雷达,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他们拆下了雷达的一个个重要部件。然而光线却引来了德军的火力,因为德军已从梦中惊醒。时间越来越紧迫,已经可以听到机动车的声音,增援的德军已经上路,并且正向雷达站走来,不一会就要到了。蒂摩西中尉的阻击部队投入了战斗,他们以密集的火力猛烈地扫射增援的德军,尽最大努力为拆卸雷达的队友赢得时间……
目标锁定
1941年年尾,英国情报部门从潜伏在柏林的间谍那里获得了一张重要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柏林动物园的高射炮台上,安装了一个碟型装置。电子技术专家一看就知道,那是一种雷达天线。后来经过深入地查证,终于确认出那正是德军刚开始服役的新型的伍兹伯格雷达!
英国皇家空军对获得如此重要的情报,兴奋不已。自“二战”开战以来,皇家空军就千方百计地想把战争带到德国本土。尤其是在法国沦陷后,英国在欧洲更显得势单力孤,而且被迫采取守势,于是更急于将战火烧到德国本土。然而,1941年至1942年之间,英国要想集结一支规模大的部队对欧洲大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简直比登天还难。此时,英国唯一能采取的进攻行动,显然只有空中轰炸了。
显而易见,要想对德军实施有效的战略轰炸,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皇家空军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付德国精密而强大的防空警戒系统。
而此时德国的防空网,由于部署了一种新型雷达而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希特勒深知拥有高精度的先进防空预警系统的重要意义,也深知保守此项军事秘密的意义何在,因此,德军始终对其装备的新型雷达系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尽管英军想尽千方百计想探寻德军雷达的秘密,但始终未能如愿。德军雷达始终笼罩在神秘色彩之中。
德军的雷达站沿欧洲大陆占领区的海岸线零星分布。到1941年10月,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已发现并辨别出大约27处德军雷达站的位置。以往,皇家空军的飞机在飞越德军占领区时,曾侦测到其雷达的电讯号,并且想尽办法企图确定它的频率,然而直到1941年底仍无法取得结果。
时间已经愈来愈紧迫了,如果要使预定在1942年春实施的轰炸行动取得成功,并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最重要的事情显然就是尽快获取德军第一线的防空雷达的详细资料,以便找到对付的办法。
正当皇家空军为难以锁定目标而苦恼时,间谍雪中送炭,提供了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第一手情报——德军防空警戒系统的新型装备:伍兹伯格雷达。
低空侦察
其实早在1941年11月,英国电子技术专家查尔斯·法兰克博士在检查一张从中高度拍摄到的航空照片,那是德军设置在圣布宜诺佛附近的佛瑞亚雷达站的照片。此张照片只是皇家空军驻在牛津郡班森基地的照像侦察大队在例行的侦照飞行中所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中的一张。由于拍照高度太高,很难从其中明确地看出德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但是这位细心的科学家突然发现,在一栋独立的房子附近有一个特别可疑的建筑物,他认为那很可能就是一座雷达天线的一部分。于是他立刻打电话报告联合作战总部,建议对当地再进行一次特别的低空拍照,以取得更多的详细资料,但是低空拍照相当不易,不仅危险而且容易暴露,对于这种不大可靠的猜测,皇家空军没有给予特别重视。
现在结合间谍提供的情报,皇家空军一见事情非同小可,立即给予高度重视,决定派遣班森基地中经验最丰富的侦察照像飞行员来完成这一特别任务。中尉飞行员东尼希尔受命驾驶着他的飞机悄然来到佛瑞亚。一天,他驾驶飞机低低地掠过峭壁,不偏不倚地从雷达站的正上方通过。但是,正当他调转机头,准备再度进入并开始拍照时,却突然发现那该死的照像机竟在这一紧要关头出故障了!尽管他又急又气,但也毫无办法。他只好对那个被称为“电碗”的东西匆匆看了几眼之后就悻悻然返航。“我非要把它拍下来不可!”归途中,他暗自狠狠下定了决心要进一步揭开伍兹伯格雷达之谜。
第二天一大早,东尼希尔打破不成文的惯例,单枪匹马又对当地德军的雷达站进行了一次空中侦察。这一次,他成功地拍摄了二次大战中最著名、并足以使他本人及整个皇家空军引以为荣的绝妙的超低空侦察摄影照片。
这张斜角度照片,清楚地显示出那座伍兹伯格雷达天线、独立房屋以及附近的地形与道路。这帧照片为英国情报部门了解伍兹伯格雷达提供了详细的资料数据,并且为后来的空袭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运筹帷幄
1942年1月的一天,在英军联合作战总部的办公室里,英国皇家海军大臣路易斯·蒙特贝登爵士正在召开一次非常机密的会议。会议气氛紧张而热烈,出席会议的是他的高级助手及参谋人员,会议内容是拟订夺取德军伍兹伯格雷达的方案。
在仔细查看航空照片和有关资料后,参谋们大都主张发动一次空降突袭,而不要采用当时惯用的海上登陆突击。“这是由于虽然伍兹伯格雷达站距海岸只有不到100米,但是海岸陡峭的悬崖和德军配置在那里的强大防御兵力,使得海上突击很难奏效。”一位来自特空团的有经验的参谋十分肯定他说。
“是的,我也认为是这样。”联合作战总部的首脑蒙特贝登点点头。他还提请大家注意,“从东尼希尔中尉拍摄的照片来看,虽然不难推测出德军的指挥所就在那栋独立房屋中,但还驻扎着大约100名德国兵,里面包括一个海防连的一部分,他们控制着当地的海防哨;另外还包括一部分未执勤的信号手和雷达操作员。此外还有更危险的,那就是在距雷达站大约3千米的南面的圣布宜诺佛村里,驻扎有一个连的预备队,并且配备有装甲车辆。该村既有便道可通农庄,又有便道可通海岸。而在南方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预备步兵团,负责当地的防务。面对如此强大的防御力量,这次行动势必采用‘打了就跑’的作战战术。而这种战术要想成功,就得靠事前周密的策划与异常明快的决断力。”
根据这一提议,会议决定挑选一支技术高超、训练有素的伞兵部队来执行这次任务,并计划进行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联合作战总部将此次突击行动的代号秘密命名为“狠咬”。不言而喻,英军准备去“狠咬”纳粹的伍兹伯格雷达这块硬骨头。
由于这次行动的目的十分特殊,因此一群英国科学家在琼斯博士的率领下,就如何夺取雷达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特别列出了一些必须弄到手的最重要的零部件。当然,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把整个雷达站拆掉,完完整整地带回英国。但是从一开始这种做法就被否决了,因为德国雷达又大又重。要在那么仓促的时间里用人力搬上海岸根本是不可能的。最后,琼斯博士又建议说:“为了确保这次行动能带回足够有用的情报,还必须要有一位专家随行。”
联合作战总部采纳了这一意见,而且皇家空军的一位雷达专家、年轻的柯克斯自告奋勇要求前往。作为袭击部队的一员,他立即熟悉了有关情况,并在凌威训练中心接受特殊跳伞训练。在顺利进行了5次跳伞后,他正式取得了人人羡慕的英国伞兵的蓝色伞徽,并在即将实施的夺取纳粹雷达突袭战斗中立下了汗马之功。
整装待发
对于谁将去啃希特勒的这块硬骨头,联合作战总部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最后选定号称“红色恶魔”的特别空勤团第2伞兵大队C连作为执行此次突击任务的主力部队。
领受任务后,C连便开始了与其说是严格,不如说是严酷的战前强化训练,只是此时连里的士兵们不知道眼前这次任务的具体内容。为了掩护这次行动的真正意图,总部对C连士兵们说,要为皇室举行一次御前示范表演。
这对英国士兵来说,当然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因此大家训练起来特别认真、特别卖劲,每天花大量时间反复演练同样的课目。负责督导训练的是该连军士长史玉钦,他是从著名的“黑表团”调来的,是个不知疲倦为何物,一旦相识便令人永远忘不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