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家庭(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出处】《周易·坤卦》

【注释】余庆,指先人遗存的恩泽。余殃,指先人遗留的灾难。

【解说】积累善良的家族,一定会有先人留下的无数恩泽;积累恶行的家族,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出处】《诗经·小雅·棠棣》

【注释】阋,xì,争吵。

【解说】尽管兄弟在家争吵不休,但却能团结起来抵御外来的欺侮。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处】《诗经·小雅·采薇》

【注释】依依,轻盈柔软貌。思,语助词。雨,yù,下(雪)。霏霏,雪下得很密的样子。

【解说】从前我离乡守边时,杨柳依依难别离;如今我正回家转,雨雪纷纷心凄凄。

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解说】当兄长的要关爱弟弟,兄弟之间就可能成为朋友;当弟弟的对兄长尊敬,兄弟之间的关爱就比较和顺。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注释】尤物,指美貌女子。

【解说】有一种风流美貌的女子,能够改变男人的性情。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出处】《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解说】儿子刚出生时依靠母亲家的势力而尊贵;母亲年老时依靠的是儿子的地位。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

【出处】《慎子·内篇》

【注释】疏族,此指同族的远亲。

【解说】家业兴旺富有,即使是远亲也都紧紧团结在一起;家业破落贫寒,即使是兄弟姐妹也会分崩离析。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出处】《管子·形势解》

【注释】时,按时。节,节制。适,适应。

【解说】起居按时,饮食有节制,寒暑变化而适应,那么对身体健康有利而有益于长寿。

知子莫若父。

【出处】《管子·大匡》

【解说】没有人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处】《论语·里仁》

【注释】“一则”,一方面。

【解说】此两句意谓为父母添寿而喜,为父母衰老而惧。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出处】《论语·里仁》

【注释】游,行走。方,一定的去向。

【解说】如果父母健在,子女不应该到远处行走;如果一定要去,也一定要有确切的去向。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出处】《论语·述而》

【解说】发愤读书学习,乃至忘记吃饭;乐在其中,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老了。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出处】《论语·阳货》

【注释】不孙,不逊,无礼。

【解说】只有那些女人和小人难以教育,你靠近他他便不谦逊,远离他他便开始埋怨。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处】《论语·季氏》

【注释】色,女色。得,贪得。

【解说】君子要在三个方面有所警戒:青少年之时,身体正在发育,血气尚未定型,不要贪恋女色;到了壮年,精力正充沛,性情正刚烈,不要好胜喜斗;到了老年,精力已经衰退,不要贪得无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出处】《论语·学而》

【解说】正人君子在饮食上只求充饥而不求太饱太好;在居室上只求有藏身之所而不求过分安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

【出处】《论语·述而》

【注释】疏食,粗粮。肱,gōng,胳膊。

【解说】如果能够在饥饿时每天吃些粗粮,渴时饮些水;然后头枕着胳膊睡上一小会儿,幸福快乐也就在其中了。

食不语,寝不言。

【出处】《论语·乡党》

【解说】吃饭时最好不要跟别人交谈,睡觉时千万不要说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出处】《论语·乡党》

【注释】精,上等细米。脍,kuài,切细的肉。

【解说】吃的米饭越来越精,吃的肉越切越细。

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出处】《墨子·亲士》

【解说】家中虽然有慈爱的父亲,但绝不可以护爱那些不干好事的子女。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出处】《孟子·告子上》

【注释】耆,同“嗜”,嗜好。

【解说】人们对饮食的味道,有许多相同的嗜好。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解说】饥饿的人在吃饭上很容易满足;干渴的人在喝水上不挑剔。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出处】《孟子·离娄上》

【解说】一个家庭的破灭,首先是自己在毁败它,而后是别人也来毁灭它。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解说】普天下父母关爱子女的心情,人人都有。

妻子具而孝衰于亲。

【出处】《荀子·性恶》

【注释】妻子,妻儿。具,拥有。

【解说】一个男人一旦拥有妻儿后很容易使对老人的孝敬心逐渐衰退。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出处】《韩非子·五蠹》

【注释】糟糠,粗劣的食物。务,求。粱肉,指精美的饭菜。短褐,粗布短衣。文绣,有刺绣的华丽衣服。

【解说】吃着糟糠还不能吃饱的人不会再想有米有肉的饭菜;穿着粗布短衣尚且破旧不堪的人不会再期待有刺绣的衣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

【解说】父亲和母亲如果真爱自己的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十分深刻长远。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

【注释】冉冉,rǎn,渐进貌。修名,美好的声名。

【解说】年老的影子一天比一天近了,心中忧虑的还是自己的美名没有确立。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出处】《吕氏春秋·去宥》

【注释】形,形体。盛,旺盛。

【解说】人到了老年,身体日益衰弱,但思想却日益丰富深沉。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解说】一尺长的布还可以缝制衣服兄弟们一起穿;一斗米还可以舂捣兄弟们一起吃;可如今的兄弟二人却如水火不相容。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出处】汉·班固《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注释】咎,灾祸。内离,内部离心离德。

【解说】幸福的家庭没有比全家和睦更美好的了;家庭中最大的祸患没有比内部离心离德更糟的了。

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

【出处】汉·班固《汉书·孔光传》

【注释】道,准则。义,情义。

【解说】丈夫与妻子间的准则,有情义则结合在一起,没有情义就该分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俚语

【注释】敝帚,破旧的扫帚。享,供享用。

【解说】自己家有一把破旧的扫帚,也把它看成是价值千金的宝贝。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解说】本来是同根所生的东西,为什么彼此紧紧煎逼而不相容呢?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解说】上边的官员间和睦了,下边的僚属自然就团结了;丈夫在前边做出榜样,夫人就在后面跟着。

婚姻勿贪势家。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势家,指有权有势的人家。

【解说】儿女们的婚姻大事不要贪图对方家庭的势力富贵。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解说】父亲不慈爱,儿女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顺;丈夫没情义,妻子就不会和顺。

父母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狎,xiá,亲昵。简,怠慢。

【解说】父亲与母亲的威严,不可以靠与子女过分亲昵产生;儿女对父母的敬爱之心,不可以有丝毫怠慢。过分怠慢就会使父慈子孝的传统接续不上,过分亲昵就会使怠慢之心产生。

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就妇今为婆。

【出处】《古诗源》录《休洗红》

【解说】即使人生能活到一百岁,又能有多少天?后来的新娘如今已变成老婆婆。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出处】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注释】宛转,美好的样子。蛾眉,此用为美女的代称。须臾,片刻。鹤发,白发。

【解说】美好的容貌能保持多久,转眼间变成满头白发像一团乱丝。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出处】唐·王维《酬张少府》

【解说】人到了晚年只喜好安静清闲,对一切事情都不关心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注释】怜,爱。

【解说】应当爱这故乡的江水,因为它不远万里把我的船送了一程又一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注释】夜郎,在今贵州境内。

【解说】我将愁绪寄托与那一轮皓月,随你一直到西边的夜郎。

何处是旧程?长亭更短亭。

【出处】唐·李白《菩萨蛮》

【注释】长亭、短亭,古时驿路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

【解说】哪里是回家的路呢?走过一个长亭又一个短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

【出处】唐·李白《劳劳亭》

【解说】春风也好像知道人们离别时的心情痛苦,所以不让柳枝返青。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处】唐·李白《送友人》

【注释】游子,在外作客、四处奔波之人。故人,老朋友。

【解说】游子的心思就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老朋友的情意就像落日那般依依不舍。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出处】唐·李白《妾薄命》

【注释】色,指容貌。

【解说】一个女子,如果仅仅靠外貌美丽而服务他人,她能够得到多长时间的好处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处】唐·杜甫《登高》

【解说】远别故乡,长期作客他乡,秋风萧瑟心中悲凉;多年患病,独自登台,远望亲人肠寸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处】唐·杜甫《春望》

【注释】时,时局。溅泪,流泪。

【解说】想到时局危急,连看花也伤心落泪;怨恨家人离散,连听到鸟叫也十分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处】唐·杜甫《春望》

【注释】烽火,原指古代边境报警的烟火,此处指战乱。抵,值。

【解说】战争已经延续很长时间了,一封家信简直可以值万两黄金了。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如棉。

【出处】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注释】不分,不合,不该。生憎,十分恼恨。

【解说】这桃花不该在这时开得像红锦缎一样的美,也十分恼恨那柳絮比棉花还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解说】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缝成了将要远行的儿子的衣裳;临出发前细细密密地缝补,担心儿子一时半会不归来衣服会穿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注释】寸草,小草。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

【解说】谁说小草的一片心意,能够报答春天太阳的恩情。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出处】唐·赵嘏《长安秋望》

【注释】残星,天将拂晓时疏朗的星星。长笛,长长的笛声。

【解说】天边几点残星,塞北大雁横空;一声长笛,引起客子倚楼望乡,思绪万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处】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注释】秦岭,陕西境内山脉。蓝关,地名,在今陕西蓝田。

【解说】阴云横亘在秦岭,何处是我的家乡?大雪壅塞了蓝关,人马踌躇不前。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闻砧》

【解说】一夜在高楼上望月,不禁想起万里外故乡的亲人。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出处】唐·白居易《花非花》

【注释】几多时,曾几何时,言时间短暂。

【解说】说是花,又不像花;说是雾,又不是雾。半夜里来,天亮时走。来的时候像春梦一般短暂,走时像朝云一样无处可寻。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出处】唐·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

【解说】捎话给那些痴心的小家女子,千万要慎重啊,不要把自己轻易许配给别人。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出处】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注释】吊影,形影相吊,比喻十分孤单。雁,雁行,指兄弟。蓬,草名,也称飞蓬。

【解说】如今形影相吊,骨肉分离,兄弟们像相隔千里的飞雁;离开本土,四处飘散,像深秋九月的枯蓬。此时兄弟们虽分散在不同去处,却共看一轮明月,应该纷纷落下相思之泪;一夜之间如此思乡之情,兄弟们所在五处应当是五处相同。

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出处】唐·白居易《太行路》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

【解说】善于除害的人一定要观察致害的根本;善于治病的人一定要断绝致病的根源。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解说】每吃一顿饭,就要同时考虑老百姓种田的艰辛劳苦;每穿一件衣,就要同时思想纺纱织布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