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论所谓市场问题》

全文约3万字。列宁写于1893年。

市场问题是当时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民粹派论争的重要问题之一。当时流行的民粹派的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大众贫穷化,市场有完全停闭的趋势,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发展,并由此得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软弱无力、没有根基、不能囊括国内全部生产、不能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基础的东西,没有市场,这是俄国民粹派经常提出来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否认马克思的理论适用于俄国的最主要的论据之一。列宁写的这篇文章是为了驳斥民粹派的这一论据。

列宁在文中运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交换的公式,指出从马克思的公式中得出的唯一正确的结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这个结论是直接根据“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以往各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高度发展的技术”这一原理而得出的。这就纠正了当时《市场问题》一文的作者格·勃·克拉辛在论述马克思这一公式时的错误,即资本主义积累不依赖任何直接生产者,不依赖任何居民阶层的个人消费,社会生产将在消费资料生产完全停滞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来增长。

列宁还指出,仅弄清一般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这丝毫不能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问题。而克拉辛正是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在批判民粹派的观点时,却又得出了与民粹派完全一致的结论。

列宁在详细分析了自然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阶段后指出,“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共同基础)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还指出,这一论点丝毫也不否定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的论点。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波动才能达到,生产规模越大,它所依靠的消费者范围越广,这些波动也就越厉害。因此很明显,当资产阶级的生产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并为自己找寻大量推销产品的国外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显然丝毫不违背下述这个规律,即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因而它也和分工一样能够无止境地发展。

列宁指出,“人民大众的贫穷化”(这是民粹派所有关于市场的议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反,它本身就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条件并且在加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需要“自由工人”,而贫穷化也就在于小生产者变为雇佣工人。大众变穷而少数剥削者发财,小企业破产和衰落而较大的企业加强和发展,这两个过程都促进市场的扩大:从前靠自己的经济过活的“变穷了的”农民,现在靠“外水”即靠出卖劳动力过活,现在他不得不购买必需的消费品;另一方面,这种农民所丧失的生产资料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变成资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进入市场。

只有用这一点才可以说明,农民在改革后时代遭受大量剥夺的结果,不是缩小而是增加了全国总生产量和扩大了国内市场。这一结论丝毫也不否认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工人作为商品的买者,对市场来说是重要的,但他们作为劳动力的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势是把它的价格限制在最低限度。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消灭了,这个矛盾才能消灭。但民粹派把这个矛盾看作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东西是十分荒谬的。同时,在讨论资本主义发展和市场扩大的关系时,也不能忽略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要水平的增长。这是由于产品交换的频繁,也是由于工人无产阶级的密集造成的,这种密集提高着这个阶级的觉悟程度和人的尊严感,使他们有可能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掠夺趋向作有效的斗争。

列宁在批驳民粹派否定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时还指出,没有本领解释资本主义,耽于空想而不愿研究和弄清现实,结果必然否定资本主义的意义和力量。就好像资本主义是一个身患绝症的患者,无从汲取发展的力量。即使我们说这个患者能靠“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来发展,那也只能使他的病况得到微不足道的几乎觉察不出的好转。为此就需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技术,而“我们看到”的恰恰是没有这种发展。这就需要使资本主义囊括全国,而民粹派却说“资本主义绝不能普遍地发展起来”。其实,无论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人民的贫穷化都不是偶然的。这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伴侣。市场不过是这种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因为社会经济既然已建立在分工和产品的商品形式的基础上,技术进步就不能不引起资本主义的加强和深入。列宁指出,在俄国当前社会经济中的占主要地位的现象正是小生产者的分化,正是商品经济把俄国“村社”农民也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小生产者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向,清楚地表明资本主义和大众的贫穷化不仅不互相排斥,反而相互制约,并且无可辩驳地证明,资本主义现时已经是俄国经济生活的基本背景。因此,说“市场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农民分化这一事实中,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相反,只有民粹派的议论才是荒谬的。

——《列宁全集》第1卷第56~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