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虞美人
- 此生拼却红颜醉:纳兰容若的情与词
- 宋默
- 1560字
- 2016-09-07 11:16:48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一开端,便让人想起后主李煜和小周后的情事。男人和女人约会,总是令人兴奋的。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李煜在《菩萨蛮》中曾写到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
原来,大周后病重,妹妹来宫中照顾姐姐。刚刚发育的少女自然有一种雍容华贵的大周后所没有的“萌”态。
偷情自然不能选在月明星稀的晚上,最好有淡淡的薄雾笼罩,既浪漫又不会被人瞧见。为了更隐秘,小周后干脆脱下鞋子,蹑手蹑脚地走上台阶。
初经人事的女孩大胆而热烈,一句“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让人浮想联翩。
只是,容若的偷情似乎并非为寻刺激而来的,“匀泪偎人颤”,大概也只是“偎人颤”而已。想必是一次有预谋的别后重逢,短暂的叙情之后又要分别。容若一生有过五个女人,一个是表妹,两任妻子,一个妾侍,一个知己沈宛。表妹困于深宫,可否给他偷情的机会?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剩下沈宛了。
才子佳人有他们固执的浪漫,但世人却又不希望他们得获圆满。容若和沈宛的爱情以悲剧收场。那应是一场痛彻心扉的短暂相会,很快又要分离。
“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一句颇有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味道。“不胜清怨”语出唐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容若很喜欢整合,他脑子里装下了大量的美丽句子,写的时候,那些美丽的语句就随他调动,组成一幅语意清丽的画面,只是少了些个人创造,意境上似乎也不够连贯,不如读李后主那般一气呵成,情绪的抒发更是水到渠成,妙手天然。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山枕,即枕头。古代枕头多以木、瓷制成,两端突起,形如山,故名。檀痕,浅红色、浅赭色之痕迹。涴(wò),浸渍、染上。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有人认为,檀痕为女儿家的眼泪,但通篇来看,似都是从容若情感的角度抒发,所以,这檀痕应该是容若的眼泪,男人的眼泪为红色,那自然是血泪了。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在我所有的回忆中,最令我魂牵梦绕的是你那堪称第一的绘有折枝花样的罗裙。折枝,中国花卉画画法之一,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这折枝花,也许是容若当年为她描画的,也许,是她自己绣成的。其实,容若哪里是在说她衣上的花,不过是说人似花罢了。那是春天里第一眼的惊艳,是百花之中最美的那一朵。
她是这样清雅,连衣服上的花朵都与众不同,不是堆满衣袖的耀眼,而是清淡的折枝偏于衣袂的一角。若穿在别人身上,未免显得简单,不够华丽,穿在她身上,却刚刚好。
那美丽的花样罗裙,依然被珍藏在箱底,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道。也许,衣角的某一处,还留着主人留下的小小折痕,绣花时不小心绣上去的一滴血痕,当初一针一线,绣起来还嫌慢,日夜赶工,急着要穿上它给他看。
这些小细节仍在,但人呢?情呢?怎么就变得这般凄凉,让人的心抓挠不着的难过?晚年的李清照看到自己年轻时穿的衣服,想起曾经有的幸福生活,她提笔写道:“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只要保管得好,衣服放上十年也会如新,人的保新期却没有这么久。十年,足可以让我们从少年变中年,从黑发变白发。
“半生已分”是多久?容若没能活到这么久,31岁,十年也可以算作是他的半生。但沈宛离开他不到半年,他便因寒疾去世,这“半生”,恐怕于他来说只是个虚数。又或者,这是写给亡妻的,又是一次梦中的相逢。只是,容若很少说梦,晏小山喜欢说梦,他明明白白告诉别人,这是梦,人生就是一场梦。而容若,却错把梦当成了真,不愿醒来,所以,他不告诉你这是梦。就像一个不幸福的人在虚构他的幸福给别人听,但他不能告诉别人这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