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陷入爱河,每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吸引力的秘密
- 偷心:为什么爱情总让人如此疯狂
- (美)卡伦·霍妮
- 12983字
- 2016-09-19 15:05:25
爱情是左右人生的一个重要存在。
人在开始恋爱的时候,到底被对方的哪一点所吸引呢?其实,陷入爱河时,每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爱的种子
爱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人够资格说他能充分证明、解释和感受爱。但爱同时又拥有比概念更实在的素质,即使我们无法实证爱的存在,我们也都感受过爱,甚至在一直追求爱。
那么到底爱是怎么一回事呢?
◎人为什么会恋爱
一直以来,流传这么一种说法:人生下来都是不完整的半个人,直至找到另一半,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句话看似费解但很好理解。我们常常把自己恋爱或婚姻的对象亲切地称为“另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说,爱能让懵懂的少年变得成熟稳重,让随性的人更懂得生命的责任和意义;也有人说,爱会让人失去自我,让一个聪明人变成一个傻子,让一个不羁的人变成牢笼里的困兽。有人把爱情当作天山上的雪莲,圣洁不容玷污;也有人把爱情当作一场又一场纵欲的游戏……
然而,纵使爱情被人形容得如此不堪,甚至不值一提,他们自己依然在爱情的旋涡里或主动投入或被动挣扎着。即便有人将爱情看作是可怕的火坑和陷阱,也难以阻挡一拨又一拨的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往下跳。这些人就像中了魔咒,憧憬爱情,投入爱情,但又丧失爱情,祭奠爱情,而后再开始全新的爱情旅程。可以说,人类用实际行动为爱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浪漫的赞歌,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生物学家说:“爱情是大脑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发生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用苯乙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引发一段爱情,用内啡肽使之长久,再加一点后叶催产素将之变为永恒。”
经济学家说:“爱情就是一场投资与回报的较量,收益与风险并存,我们要在不断的衡量中找到最佳策略,并将收益率最大化。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如此你就是爱情中的大赢家。”
社会学家说:“爱情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的等价交换,是人与人之间最强烈的一种吸引形式,是恋爱行为的精神基础。”
◎从进化心理学看恋爱
而进化心理学家则站在截然不同的角度,给爱情找到了新的缘由:爱情是人们为了保持物种延续而必须做出的行为。人类有传宗接代、延续遗传基因的本能,因此爱情可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就好比人饿了要找东西吃、渴了要找水喝一样,人总是要在出现生理需求时做出适当的行为以满足这种需求。当人一旦有了这种繁衍后代的需求,恋爱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其实,这一观点并非因一时兴起而产生。早在150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为恋爱行为(当时被称作择偶行为)提供了建立于进化论基础上的解释。达尔文偶然发现,雄孔雀的羽毛绚烂无比,如此漂亮的羽毛甚至会为它们招来杀身之祸。当然,这并不是那些不漂亮的孔雀出于嫉妒的心理而想方设法将它们杀死所致,而是那些试图捕获它们的猎人所为,实际上,拥有漂亮羽毛的雄孔雀更容易被猎人们发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漂亮的羽毛是不利于孔雀生存的,可是,孔雀为什么还能在长期的进化中被保留下来呢?对此,达尔文给出这样的解释:雄孔雀这种炫耀的法宝之所以得以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为雄孔雀与同性竞争合意的配偶时提供了被选择优势,有利于其世系的遗传,从而进化成为具有遗传收益而非生存收益的特征。
简单来说,绚烂的尾羽是雄孔雀吸引异性的最好武器,于是,雄孔雀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为了让那只爱上自己的雌孔雀为自己繁衍后代,才甘愿冒被杀戮的风险将这种危险的特征保留下来。然而,那些为了活命而不敢保留尾羽的胆小鬼,因为失去了吸引异性的法宝,在同性竞争中只能落得被淘汰出局的下场,最终也就令它们的基因退出了演化的舞台。如果将这种理论应用到人类身上,恋爱行为则可以归结为对配偶的偏好和争取配偶的竞争。
不过,当达尔文提出这种归结法以后,一些男性科学家反倒坐不住了,他们觉得对配偶的主动选择赋予了女性过多的权利,这些自大的男人早已认定女人应该是恋爱行为中的被动者,而男人则是操纵命门的人。当时一些主流的科学家们则认为,把恋爱行为归结为人的本能这一做法显然是漠视了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因而也不赞成这种说法。
虽然这种归结方式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被很多科学家所质疑,但它依然作为一种研读恋爱心理机制的理论存活了下来。今天如果我们从进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恋爱及婚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或许我们依然能从中找到新的诠释。
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
——莎士比亚
真的有一见钟情吗
一见钟情,实在是个让人看到就心跳加快的字眼。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情,这个人们心中圣洁的精灵,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物化,没有了让人怦然心动的一见钟情。真的是这样吗?
◎关于“一见钟情”的假说
两个人初次见面的瞬间就擦出了爱的火花,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一见钟情”呢?从目前科学的角度来看,对于“一见钟情”发生的原因,还没有给出清楚的解释。不过,倒是有各种各样的假说,来解释这种不可思议的恋爱行为。
在这些假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免疫类型(HLA)的配对,即人会接收到与自己免疫类型不同的异性身上发出的某种“信息物质”,从而对对方产生恋爱感情。
人类为了使自己的后代更加健康、强壮,就必须想办法让子孙对更多的病原菌具有免疫力。如果与免疫类型完全不同于自己的异性结合,那么,生下的后代很可能就会同时具有父母的免疫类型,从而对更多的病原菌产生免疫力。从本能上说,人会对与自己免疫类型不同的异性产生恋爱感情。
也有一种假说认为,人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异性会瞬间坠入爱河。认知心理学是这样解释的:当人发现别人的某个器官与自己的相似时,会对对方产生好感。
如果我们看到有异性的五官和自己相似,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安心感。这种感情也会顺理成章地发展成恋爱感情。
另外,还有一种假说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可以瞬间得出结论的适应性无意识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可以在瞬间看清楚事物本质或得出问题结论的能力。那些能够在瞬间分辨出古董真伪的“文物鉴定专家”往往就具有这种超乎常人的“适应性无意识”能力。在恋爱行为中,这种能力的表现就是初次见面的第一眼能否看出对方就是自己今生要找的那个人。
◎“一见钟情”是真正的爱情吗
一项关于有多少人经历过一见钟情的调查问卷显示,有55.2%的人有过这种经历,其中61.1%男性、50.6%女性。美国科学家对此进行的另一项调查则显示,“一见钟情”也存在男女差异,即男性发生“一见钟情”的概率更高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男性更容易“以貌取人”,而女性更注重对方的内涵。
当一个人凭直觉认为,自己开始喜欢那个人之后,就会给对方身上的优点寻找种种理由。通过寻找一个个理由,又会使自己的直觉“正当化”。从大脑构造来说,直觉由大脑扁桃体掌管,而扁桃体又会把以前喜欢或厌恶的情感经验保存下来,并根据这些经验进行瞬间判断,由大脑新皮层找出理性地思考判断的理由。
而“适应性无意识能力”也是由大脑扁桃体负责掌控的。在大自然中,昆虫等低等生物在与异性相遇的瞬间便会产生“恋爱行为”。但是它们不像我们人类拥有移动电话、电子信箱等通讯工具,更不可能交换电话号码或邮箱地址以便日后联系。如果它们不在瞬间采取行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换句话说,我们人类凭“适应性无意识”对异性“一见钟情”,或许正是动物本能的一种体现。
一见钟情是唯一真诚的爱情;稍有犹豫便就不然了。
——赞格威尔
外表到底有多重要
爱情剧的主角一般都是俊男靓女。那么,在实际恋爱中,漂不漂亮对异性来说,真的很重要吗?
◎男人的贪婪
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选择帮助对象”的调查,该项调查在美国的男学生中展开,请他们针对需要帮忙的事情(包括搬家具、献血、救溺水者和解救被困在火灾中的人)从提供的女生照片中选出愿意帮助的对象。调查结果出奇地一致:无论帮什么忙,大多数男生都会选择漂亮的女生。由此看来,男性果然是更愿为美女效劳。
其实,男人看女人,首先看的是女人的容貌,其次才是别的。男人的视觉动物本能决定了他在跟美女打交道的头一回很难对她是否有头脑、有才干发生兴趣。男人在乎女人的容貌,远胜于她的心智和头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什么样的男人都想要一个如花美眷的陪伴者。19世纪英国著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比天才更直接,因为它无须证实。”而美女的外表历历在目,简单而直接。
心理学家还做过一项测试:给测试者一张陌生人的照片,只靠这唯一的信息,要求测试者猜测这个陌生人的性格,结果发现外貌极具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被认为是有趣、善交际,在生活和爱情方面也更容易获得成功。我们似乎在使用一种简单的刻板印象或定势思维,即美的就是好的,在我们眼里,那些长得好看的人也同样拥有优秀的品质,与他们的外形相匹配。要不“美丽者生存”的口号一度大行其道呢!
◎女人的挑剔
那么,女性是不是也如此呢?另一项“选择合作对象”的调査表明,女性往往会选择英俊的男士作为工作上的伙伴,对其貌不扬的男性则不予考虑。不过,虽然女性也喜欢英俊的男士,但对他的才华、学识,以及身份地位、经济状况也更为挑剔。
这种差异的形成一方面是父系社会男女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造成的,女性在经济上普遍处于劣势,为了生存不得不依赖于经济丰厚的男人。另一方面,也是男女不同的性唤起导致的。男人的性唤起区域集中在下半身,易兴奋,好冲动,而且男人作为一种视觉动物,对异性的感知首先来自眼睛,一旦眼睛受到了刺激,被女人靓丽的外表和曼妙的身材唤起了主动,心情就会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由此可见,男人这种视觉动物对美女的免疫力是极低的。而女人的性唤起区域不像男人那么集中,较为分散,更多的是靠语言和想象来调动,所以女人爱听甜言蜜语,喜欢浪漫,喜欢打扮好自己被别人关注,被别人欣赏。
因此,从这两个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与漂亮的异性接触。可以说,拥有美丽的外表有利于恋情的发展。无数类似事例早已告诉我们:当人们看到漂亮的异性,普遍心情舒畅;而看到漂亮的同性时,往往心情低落,甚至产生自卑情绪。而且如果与异性见面的第一眼,彼此之间就互生好感,就有可能逐渐发展成恋爱关系。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追求美的时代,有些人为了变美不惜重金去美容和整形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
——王尔德
你为谁羞红了脸
在女性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她会不自然地被某个男性所吸引。她想:“自己对该男性的外表、性格等并没有格外的好感,但为什么就是很在意对方,不想去想都不行呢?”
◎是什么让女性如此憧憬爱情
实际上,女性中存在的这种奇怪现象和“信息素”(音译作“费洛蒙”)存在某种联系。所谓“信息素”,是同物种之间,个体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让我们以自然界中的昆虫为例,它们就是通过利用信息素进行各种交流。信息素也分为很多种,对异性的性感觉产生影响的信息素被称为“性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事关子孙繁衍大计,是信息素中最强有力的一种。
感知信息素的器官是位于鼻子深处的雅各布森器官,又叫作锄鼻器。在我们熟悉的猫、狗等很多动物中,都具有这种器官,但鸟类没有。人类曾经有过,不过现在已经退化不见了,只有在胚胎期有。
既然人类没有雅各布森器官,从理论上讲,也就无法感知信息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事先在椅子上喷洒性信息素,然后让女性随意选择椅子坐。结果发现,那些喷洒了性信息素的椅子受到众多女性朋友的欢迎。与女性相反,男性会下意识地避开喷洒了性信息素的椅子。
在电视节目中也进行了类似实验。首先,工作人员让多名男性穿上准备好的T恤,其中只有一件T恤被滴了信息素,然后让蒙上眼睛的女性来选择。结果,女性选择了穿着滴有信息素T恤的男性。而男性对信息素似乎完全没有反应,并没有发觉T恤上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验说明:感知到信息素的女性,脑内的多巴胺分泌增加,从而陷入兴奋状态。所以,当女性感知到男性的信息素时,马上会对爱情充满渴望。
◎女性选择男性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研究发现,某种“气味”也是女性选择男性的标准之一,这就是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的气味,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对人体免疫起着重要作用。HLA类型非常复杂,有数万种组合方式。
在器官移植之前,就必须检查器官提供者与接受者的HLA类型,也就是做到HLA配型。如果提供者与接受者的HLA类型不同,那么移植的器官就无法存活,不仅如此,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危及生命。
事实上,每个人的HLA类型都不同,出于这个原因,每个人身上才散发出不同的气味。研究发现,女性在寻找异性伴侣时,能够“嗅”出对方的HLA类型。
一般来说,女性不喜欢与自己HLA类型相近的异性气味,反倒喜欢与自己HLA类型不同的异性气味。我们可以用“传宗接代”的法则来理解这一现象:如果女性与HLA类型不同于自己的人结婚,生出的孩子可能具有更多的HLA类型,从而可以抵抗更多的疾病。
不过,那些与自己HLA类型完全不同的男性,也不在女性的选择范围之内。
HLA类型完全不同的人,可能属于不同的民族,而不同民族的人可能携带未知的疾病,无疑这也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女性会选择与自己的HLA类型在原则上不同,但又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男性。
实验表明,人类的HLA类型分别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各遗传了一部分,而女性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从父亲那里遗传来的HLA类型相似的男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往往会被与父亲相似的男性所吸引,事实上这并不是“恋父”,而和HLA类型存在一定的关系。由此可见,性信息素让女性憧憬爱情,而HLA类型的气味则是女性选择男性的重要依据。
爱情有着奇妙的魔力,它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倾倒。
——瑟伯与怀特
是命运让爱情相遇的吗
人都有一个倾向,选择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人做伴侣。可能是因为存在恋父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本能地要满足过去尚未满足的恋亲愿望;也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太大,我们的眼光更容易被熟悉的人所吸引。
◎有趣的“本能实验”
人们在潜意识中会对与自己父母相似的人产生好感,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让我们看一个有趣的“本能实验”: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教授珀雷特分别把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请进实验点,然后为他们依次拍照。
珀雷特把男女实验者和照片分别分成两组,拿给他们挑,并且要求这些人分别挑选一张吸引自己的异性照片。但是,开始实验之前,珀雷特并没有告诉实验者,他已经对这些照片动了手脚,那就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把30名男性的照片美化成女性,把30名女性的照片美化成男性,并在这些照片上分别添加了他们父母的一些脸部特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实验者挑选了自己修改过的照片,也就是说,大部分实验者选择了自己父母“年轻”时的照片。
虽然这次实验小有成效,但珀雷特认为,只通过一次实验无法得到明确和正确的结论,这或许与大部分人的自恋心理有关,才会选择像自己的异性。得州大学的朗洛伊斯教授也针对“与父母相似的人是否吸引自己”做了一些实验和研究。他直接拿实验者父母年轻时的照片让他们选择,结果表明,与父母相似的人,的确对人们有一定的吸引力。
事实上,美国生物学家也曾做过类似的动物实验和研究。实验中,生物学家把一只刚出生的山羊交给一只绵羊哺育,结果当这只山羊到了发情期,只愿跟绵羊成为“夫妻”,而排斥跟自己的同类山羊亲近。由此可见,父母的外观和特点,对其子女的恋爱标准有着深远的影响。
◎“夫妻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夫妻的外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夫妻相”。于是,人们往往认为可能是因为两个人长期相处,受对方习性的影响。但研究结果却表明,“夫妻相”并没有那么简单。研究发现,大部分夫妻之间都有相似性,但这种“夫妻相”并不是在婚后转变的,而是婚前就有的,也就是说,这些夫妻在选择配偶时,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异性。
科学家通过不断的研究还发现,夫妻间相处的时间越长,确实会变得有“夫妻相”,但长久的相处影响或传染的只是对方的习惯和动作特质,而在外貌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被与自己父母相似的人吸引呢?对此,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类长期的心理进化过程中,这种接近“相似基因”的意识和行为能够很好地把自家的基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遵循这种意识,做出相应的行为。人类学家海伦则另有观点,她认为,如果夫妻双方在特征和习性方面有类似之处,那么爱情和婚姻生活将会比其他夫妻更和谐、美满。不过,要针对“为什么人们会被与父母相似的人吸引”得到一个清晰的解释,并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俄狄浦斯情结”
通常,一个男人在他小的时候,总会受到妈妈、奶奶、外婆温柔体贴的照顾,在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母性的温柔细腻。于是,当男孩长成男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寻找身上存在这种特质的女人。
其实,不只男性会被与母亲相似的人所吸引,事实上,女性也同样如此。女孩在幼年时,会崇拜自己的父亲,或以父亲为榜样,待女孩成年之后,会被与父亲相似的男人所吸引,甚至会以父亲为标准来挑选丈夫。
在爱情发展中,很多男女都会在异性身上寻找父母的“身影”,他们希望从另一半身上找到与自己父母的相似处。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比如,一个女人的丈夫跟她的父亲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点,而这个女人与男人的母亲在很多方面又有相似之处。这种现象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有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恋父”和“恋母”情结。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一些“俄狄浦斯情结”,这跟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关。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大部分青少年在青春期时,女孩子潜意识里都渴望占有她们的父亲,敌视自己的母亲,而男孩子也有同样的心理,会喜欢上自己的母亲,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或敌视父亲,这种心理如果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就会影响青少年以后的心理健康。
因此,在爱情发展过程中,男女往往很容易被与父母相似的人所吸引,也会对与父母相似的人产生恋情。其实,他们的初衷是想从与父母相似的人身上找到熟悉感和安全感,这种吸引力往往会毫无征兆地让男女之间产生恋情,并且他们一般很难抗拒这种“父母影子”的吸引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每个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对父母身上的某些特质和习性产生欣赏或崇拜的心理,这种吸引力会让他们在面对与父母相似的异性时,愿意敞开心扉,毫无拘束感,不自觉地产生强烈的好感,甚至爱上对方和对方结婚等。但是,在“与父母相像”的影响下,他们对这份恋情往往持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生怕这份感情关系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往往表现得十分敏感、脆弱。所以,当别人问起“你喜欢对方什么”“你为什么会喜欢他”的时候,很可能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表示说,对方身上有吸引你的特质或让你熟悉的地方。
恋人的秘密不可叫对方全部探了去。
——艾迪生
什么样的人能让你心动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喜欢那些和他们想法、言行一致的人,两个人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越多,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紧密。
◎相似性/共同点=容易沟通
当你发现“咦?他和我一样”时,会不会不自觉地对对方产生好感?发现对方和自己念同一所学校,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喜欢同一个作家,这些相似点都会瞬间对对方产生亲切感。因为当人们发现对方和自己存在相似性或共同点时,会不由得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安心感,这种感情也会顺理成章地发展成恋情。这是因为相似性或共同点会让人们更容易沟通,会不自觉地降低心理防线,彼此之间更容易接近。
观察第一次相见的两个陌生人,无论是谁,都会或多或少产生心理上的距离。于是,先在心里设一道防线,然后一边观察一边了解对方。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这种心理防线的,便是“相似性”或“共同点”。
当我们与异性相处时,对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往往会感觉更亲近些,这常常会点燃恋爱的小火苗。显然,人们更愿意接近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一倾向与吸引的回报模式一致,同时也符合另外一个观点,即“平衡理论”:人们渴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关系能够达成一致。当两个人彼此喜欢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感情契合就可以说取得了平衡。这也进一步说明一点,长得好看不如长得顺眼。
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有想接近的异性,不妨利用好这点。比如,想办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然后把相关信息熟记于心,再适时地展现给对方。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会对你产生好印象。
即使找不出和心仪异性的共同点,也不要灰心丧气。对一幅画作有同样的领悟、对一部小说有相同的看法,这些感觉上的共鸣都可以让对方对你产生亲切感。总的来说,这种“共鸣”和“在一起”的感觉是发展恋情的关键所在。
◎共同经历困境容易培养出感情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紧张的职场、繁忙的工作会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如果一个人面对做不完的工作、无休止的加班和烦人的上司时,往往会感觉身心疲惫。然而,如果是两个人共同应对,情况则会完全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但是同样的压力如果由两个人来承担的话,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当这样的两个人共同经历困境、分担重任时,彼此之间势必会产生很强的“连带感”。而两个人一起克服压力完成任务,无疑还会增强两个人之间的“命运共鸣”。不仅如此,两个人在此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心灵相通。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同性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会形成非常深厚的友情。而且工作压力越大,彼此之间的感情越深厚。
在你的身边,是不是有那种顶着巨大压力,还依然在一起的恋人,他们的感情是不是反而更好呢?这就是共同承担压力带来的更为坚韧的爱情。这么想来,在这个压力重重的社会,是不是到处都潜藏着恋爱机会呢?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神至圣。
——歌德
迷恋:源自幻象的爱
暗恋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就像一张没有捅破的窗户纸,在这种爱的激励下,有时会使暗恋主体焕发精神,更加珍爱自己;然而有时却是一个自设的温柔陷阱,磨损心灵,消耗精力,甚至一不留心还会以燃烧的激情摧毁“柏拉图式”的精神殿堂。
◎假如有人偷偷喜欢你
说起暗恋,人们往往认为它是伟大的,因为它不求回报,只求默默付出。
可是,暗恋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它并不属于两个人,仅仅是一个人单方面对爱的“幻想”。通过这种幻想,暗恋的一方或许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平衡,并“享受”到爱的快乐。然而,被暗恋的一方却要蒙在鼓里,无法和暗恋方分享这份快乐。
暗恋,是某位男性或女性暗暗地爱上了一位异性,没有勇气向对方表白,而这位异性却全然不知或已察觉自己被人爱着。实际上,这是一种钟爱于精神的“柏拉图式的恋爱”。
对于暗恋者,有的是因为所爱已经成家,但又割舍不断心中的那份情;有的是因为心仪于某位未婚异性,却羞于大胆追求而错过良机;有的是因为年龄差距较大,出于道德约束,不想横刀夺爱。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暗恋,都是一种没有被排斥,又没有被接受的无言的爱。
试问因一方的羞涩和胆怯令对方失去了享受幸福的机会,这真的很伟大吗?
爱的目的不是应该令对方快乐吗?明确地让对方感受到被人认同的快乐,不是更伟大吗?何况如果对方并不排斥你,说不定还能和你一起展开一段真实的浪漫爱情之旅呢。说到底,暗恋并不是伟大的,真正的伟大应该是令对方幸福的同时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可是,对暗恋主体来说,却付出了许多精神上的代价。有时候,暗恋是迫于无奈,或者明知对方不喜欢自己。这时你的爱对对方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于是,暗恋者往往只能选择默默付出,可是这样的方式又伟大在哪里?
不妨想想看,当你对一个不爱你的人一味付出,为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执迷不悟时,也就意味着你拒绝了其他人对你的付出,拒绝了其他人爱你的机会,这显然是在和幸福背道而驰。
◎暗恋也可能是有害的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自己爱的人或爱自己的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暗恋的情愫。短暂的暗恋不算病,如果长期沉溺于暗恋不能自拔,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危害不能小觑。
如果暗恋者感情过分投入,精神过分集中,长期沉溺于缠缠绵绵的痛苦思绪之中,体内的苯乙胺的含量就会日渐减少,导致精神的消极颓废,加剧生理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变态,让自己陷于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
如果暗恋者反复沉溺于痛苦的思虑之中,很容易患上焦虑性强迫症。虽然他们明知暗恋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病态表现,并且还极力抑制自己,但却总是难以摆脱。结果在这种思想折磨中,精神萎靡,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还有一种病态暗恋与接受不良信息有关。有一些少女在她们青春期的时候,遭遇过被成熟男性性侵犯或性骚扰的噩梦。大量资料证明,少女最初的性妄想大多是父女乱伦和师生结合,这就是“乱伦情结”。父亲的关怀是“引诱”,老师的关心是“爱慕”,这都是她们的妄想结果。这些病态暗恋的后果首先是对异性存有恐惧,暗恋对象就是当事人恐惧的对象。心理学家认为,对某一异性的恐惧持续的时间越久,就会泛化为对所有异性的恐惧。
要令自己从暗恋的泥潭中脱身,不妨尝试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例如寻找一些感兴趣的事充实自己。再就是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和工作上来。当暗恋者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生活,自然能顺利地走出心理障碍的误区。
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
——彭斯
坏男人为何比好男人更受女性青睐
这世上好男人从来都不缺,但很多女人却偏偏喜欢坏男人,所谓的“坏”,不过是女人期望所爱的男人有些情趣,不那么木讷罢了,这就是许多女人不顾死活地陷入甜言蜜语的缘故。
◎坏男人的致命吸引力
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说得非常准确。虽然很多女人会矢口否认这一点,甚至对此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坏男人在求爱方式上,确实比好男人更有吸引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没有主见的女人,她们但凡做点事情都会让男人拿主意,并且对自己的被动地位感到很满意,一些男性可能会认为,女性天生喜欢强势的“坏男人”。当然,这里所说的“坏男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而是大胆、脸皮厚,也就是那种“有点无赖、有点可爱”的男人。当然,也包括五花八门的求爱方式。
事实上,坏男人往往更能击中女人的软肋。如果一个好男人和一个坏男人同时追求一个女人,相信坏男人比好男人更具杀伤力和吸引力。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实验。首先,实验者将参加实验的男女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员由男女两人组成,之后,他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个“逃出迷宫”的游戏,哪个组能够更快地找到迷宫的出口就算获胜。游戏结束后,实验者们得到了自己的成绩,并且女性们还被询问是否愿意和同组男性加深了解或约会。然而,在这一游戏中当实验者们迷失方向时,有的男性并没有征求同组女性的意见,直接强硬地拉着女性继续走;有的男性参照女性意见,共同寻找出口;有的男性则根本不发表任何意见,直接跟着女性走……由于男性在游戏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最后得到女性的评价也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成绩不错的小组,大多数女性表示愿意和男性进一步交往,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小组,女性则拒绝继续交往,甚至还会有明显的反感情绪。也就是说,如果男性的“坏”或强势是朝着一个好的结果和方向发展的话,女性往往会对他们产生好感;反之,如果男性的“坏”是真正意义上的坏,那么女性就会对其产生厌恶感。
可见,这里所说的坏坏的、强势的男性,能带来一个良好的结果和方向。不过,对女人来说,男人是臂膀一样的依靠,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终究很难吸引女人的注意。因此,要成为一个坏男人,还要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样才能给女人实际的保障,不然一切都将是空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不能让女人依靠的男人,不算是一个成功的男人。
◎好男人魅力大
说起择偶这个问题,有些男人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是否在同一个城市、对方的家世背景等。而坏男人根本不会考虑对方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只凭借自己的意愿,只要喜欢这个女人就会追。殊不知,正是这种毫不顾忌的行为,恰恰最能打动和吸引女人。
好男人总是比较诚实,而坏男人的嘴巴比较甜,有时甚至还会说些善意的谎言讨所爱女人的欢心。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人问一个男人:“我美吗?你为什么喜欢我?”诚实的好男人可能会说:“不美,但是我就是喜欢你。”而坏男人则会这么回答:“你在我心中最美,因为你很特别,和别人不同,所以我才会被你吸引,并爱上你。”结果可想而知,坏男人的话更能让女人为之动容。事实上,女人并没有男人想象的那样大方,她们其实在骨子里很“小心眼”,希望自己在所爱的男人心目中是最完美的。因此,如果男人对女人的缺点也坦诚相告的话,只会让女人感到很失望。
在恋爱过程中,女人对男人发脾气、使性子在所难免,如果对方属于好男人的那种类型——自尊心和原则性都很强,一旦恋人之间发生争执,往往不会轻易迁就对方,甚至还会为了一些小事和女人争论不休,不肯让步。而坏男人则不同,他们身上的“痞子性格”会为了爱、为了让女友高兴而放下身段和自尊,这种迁就女友的做法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哄得女友心花怒放、回心转意。
好男人在恋爱时,往往表现得循规蹈矩、态度诚恳,但这样会显得太过乏味,容易让女人失去交往的兴趣。而坏男人则不同,他们喜欢追求刺激的东西,给女人活力四射的爱情,反倒容易吸引、迷惑女人。
此外,好男人遭遇女人的拒绝后,一般会选择放弃,而坏男人则不同,他们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女人,通常会采取“马拉松”式的长跑战术,对女人死缠烂打,甚至还会偶尔耍些小无赖,即便如此,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女人在面对这样的男人时,往往会“日久生情”或渐渐感动。殊不知,喜欢听甜言蜜语是女人的天性,因此,她们对这种坏男人的免疫力也会下降。
男人在爱情上所表现出的机智最富于魅力。
——莫罗阿
哪种情景下更容易产生爱情
你是否觉得爱情只是一些机缘和环境所造成的,你还是坚定地相信爱情中有命运的安排?如果有一天,你和一名异性单独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再也回不去了,你会和对方相爱吗?
◎萌发在舒适环境中的爱情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恋爱和空间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那个清凉夏日的傍晚”“海边无尽的浪漫”这些美妙绝伦的情景都印证了这一点。
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你和心爱的人一起在夕阳下的海边漫步,或是什么都不做,就这么靠着彼此望着宽广、碧蓝的大海,听着它澎湃的声音,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浪漫了,心情如此舒畅的两个人,又怎么不会擦出爱的火花呢?
有个心理测验是这样的:
在一个房间播放女孩喜欢的音乐,让她看一张男孩的照片,与此同时,实验者介绍这个男孩的优点并不停地赞扬。在另一个房间,实验者播放女孩讨厌的音乐,给她看同一个男孩的照片,同时也介绍这个男孩的优点并赞许有加。结果前一个女孩对这位男孩更有好感。
通过这个测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的确如此,舒适的环境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心情,而好心情也会影响到我们对待异性的态度,这种影响就叫作“好感效果”。
也正因为如此,在舒适的环境中,如果你想要对恋人告白的话,成功率一般会更高。除了视觉和听觉的因素之外,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空气中的味道都会影响到身体舒适度,进而影响我们对待异性的态度。由此可以推测,那些能够令人“神魂颠倒、陶醉其中”的环境是最适宜谈恋爱了。
◎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的确,人有时候真的是很容易陷入爱情。在离别前的一瞬,或者像漂流到无人岛上那种危机四伏的瞬间,我们都很容易被爱情俘虏。所以,往往在毕业前夕,一个圈子中总会有不少人突然发展为恋人关系,两个人非常容易迅速陷入爱河。
然而,在这些环境中萌发的恋爱种子能否在以后的生活中茁壮成长就另当别论了。在这些无数让我们心灵脆弱、让我们轻易就可能被爱情俘获的情况下,两个人最终无论是相爱,还是不相爱,命运总是会在这个时候跑出来考验你们。也正如此,有的人在陷入爱河的那一瞬间会怀疑是不是有更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一见钟情而陷入爱情的时候,这种情绪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从“神魂颠倒”中醒来后,还需要两个人精心维护这段感情。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艾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