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师生共读 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
- 阅读传统经典 品味书香生活:2015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项目撷英
-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等主编
- 6699字
- 2016-08-03 15:06:40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
褚素丽 祁雪晶
书籍是知识传递的河流,是精神链接的纽带。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书籍的巨大推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历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同时也养成了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着力推广师生共同阅读,连续十余年开展读者宣传周、宣传月活动,自2007年以来,学校紧密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主旨和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开展了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品牌化的全民阅读活动及“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2010年起学校设立“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读书文化节,塑造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通过不断创新读书形式,以“鉴赏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为重点,先后开展“推荐阅读——名师推荐经典书目”“开放阅读——北京市民走进高校图书馆”“漂流阅读——好书分享”“数字阅读——数字图书资源推介”等主题活动及系列推广宣传活动,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全面推广阅读,所开展的荐书、展书、读书、品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使得“全民阅读”“世界读书日”“享受阅读快乐 沐浴文明书香”等概念扎根于北师大读者之心,营造了富有创造力的学习和学术氛围,并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学校连续三次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组织奖”;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先进单位奖”;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荣获“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基地”殊荣,读书文化节也被教育部评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现如今,北师大读书文化节现已成为北京市高校圈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之一。
一、创新载体,文化育人,培育共同价值观
“师生共读 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读书文化节活动是北京师范大学立足学校特色和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文化育人的探索和尝试。
(一)丰富思想教育形式,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科知识越来越分化,“快餐式”阅读越来越流行。许多师生在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不知不觉淡化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高。钱学森先生强调,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搞科学的同样需要灵感,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更能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精神鼓励,鼓励学生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学校长期坚持读者宣传周、宣传月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创新思想教育活动的有益尝试,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流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指导思想。
(二)依托深厚人文底蕴,开拓大学文化建设新途径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和大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努力建设多元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在全民阅读活动及“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中,学校积极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以“鉴赏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图书漂流阅读活动等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实行文化育人的理念,构筑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已成为学校软环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支撑。通过“共读一本书”,师生共同品味经典,分享阅读心得,促进师生心灵的交流,塑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
(三)坚持公益服务,共建书香社会
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高校承担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学校注重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和知识服务作用,开展“开放阅读——北京市民走进高校图书馆”活动,北京市民凭身份证前来我校图书馆参观和阅览书刊,体验数字化给阅读带来的变革。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作为公民讲堂的作用,坚持不懈开展公益教育,为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做出北京师范大学的应有贡献。
二、传承经典,创新形式,引领校园读书风尚
(一)鉴赏阅读——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连续举办“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节活动,为师生赠送《平凡的世界》《苦难辉煌》《邓小平时代》《走进钱学森》《雷锋日记》《幸福的七种颜色》《呼兰河传》等图书1万余册,师生共同品味经典,分享阅读所得。开展名著导读活动,指导对文学经典的鉴赏阅读,邀请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做“改革年代的新自我镜像——我读路遥《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会,从小说所赋予的深刻精神内涵、塑造的富于现实人生启迪意义的人物群像、体现改革年代的苦难哲学与其思想根源等方面带领师生重新阅读品味这部经典作品。著名国家安全战略问题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将军来校做“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专题讲座,营造富有创造力的学习和学术氛围,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中国教育报等社会媒体纷纷进行报道,阐述活动的创新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内容与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微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成为“微时代”阅读学习的主力军,这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引发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全面变革。2013年,学校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微时代的阅读——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第11届讲坛”。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制宪、总编辑曲仲,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著名作家叶广芩,评论家解玺璋等出席讲坛,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创新性地与腾讯网文化频道合作举办读书文化节开幕式暨“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旨在通过与一线作家、诗人面对面的交流,营造出更为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幕式邀请苏童、阿来、翟永明、梁鸿、徐则臣等作家诗人到场,与师生共话阅读、共赏文学。系列活动由“让心灵与精神回归文学”——2014年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师生共读一本书”经典阅读,“金声玉振”文化论坛,纪念4.23莎翁诞辰450周年、逝世398周年——莎士比亚主题阅读活动等活动组成。活动还举办了“寻找京东锐作者征文大赛微小说”颁奖典礼,邀请梁鸿、徐则臣等作家开展“文学的黄金时代”讲座。
2015年,以“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为主题的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文化节”把“师生共度一本书”活动作为重头戏,2015年的“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向师生推荐了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邀请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刘勇以“今天我们为什么再读萧红”为主题,为师生做了读书讲座。“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旨在倡导师生共同品味经典,分享阅读心得,让广大师生把读书作为一次全新的知识耕耘和精神播种,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氛围。“金声玉振”读书讲座是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漂流阅读——好书分享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还在校园主楼四季厅、英东楼设置“好书漂流站”,倡议广大师生员工捐赠图书,供大家阅读受益,所捐图书均加盖纪念章。“图书漂流”这种好书共享方式走入北京师范大学,师生踊跃响应,分享阅读、品味经典,自觉以诚信自律和文明阅读为准则,现已漂流图书10000余册,来源主要为校友、教师、学生、出版社等其他单位捐赠。在漂流记录本上,参与者纷纷留下美好的希望和本人的借还记录。师生积极捐赠和取阅图书,“知识因分享而美丽”。学校还陆续联合十月文艺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单位举行了精品图书推广书展以及赠书活动,2014、2015年共捐赠图书10000余册。
(三)推荐阅读——名师推荐经典书目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连续5年开展“对我影响最大的好书——京师学者推荐书目”活动,精心选择学校两院院士、资深教授、长江学者、京师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突出贡献专家等各类人才,邀请他们为学子推荐高质量的图书,以发扬北京师范大学爱读书的优良传统,发挥图书馆“导读”作用,成为师生、尤其是学子的阅读“向导”。所推荐的图书既有优秀的专业书籍,也有人生修养类精品。在每本书的“推荐者语”中,推荐者都写下真切的感受和与好书共享的诚意。据此推选出“十大推荐书目”,建立“京师学者推荐书目库”,并举办推荐书展及其他形式的专题学术书展,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年轻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共同成长。此外,活动不断与时俱进,结合国家重大节点,推出有现实意义的推荐阅读专题。2014年为了纪念4.23莎翁诞辰450周年、逝世398周年,举办了莎士比亚主题推荐阅读活动。2015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了抗战主题推荐阅读活动。
(四)互动阅读——“阅读的欢欣 写作的快乐”有奖征文活动
为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将读书活动推向深入,学校推出主题为“阅读的欢欣 写作的快乐”有奖征文活动,得到师生的热烈响应,师生纷纷提笔书写读书的体会、思考和感受,优秀论文已结集成册。征文畅谈对名著精品的体会,抒发流连于书海的情感,浸透着师生读者对人生的感悟、对读书的热爱。征文活动增加了与读者的互动和理解,真正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阅读的风尚充满校园。此外,学校还通过定期向读者荐购加强互动阅读,开辟网上图书荐购途径、放置“图书荐购”簿,激发读者读好书、荐好书的积极性。互动阅读还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2014年举办了随手写书评,与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相结合的线上活动。2015年与光明网合作举办“一分钟读书会”——全民阅读微视频征集活动,1分钟之内介绍最喜欢一本书(书名、作者),分享读书心得。并根据微视频阅读量,定期抽奖并给予奖励,众多师生参与其中。
(五)延展阅读——专家讲座畅谈读书修身
“专家讲座”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学术品牌,以读书治学为宗旨,每年均举办系列讲座,先后邀请钱理群、陈平原、叶舒宪等知名教授畅谈读书修身。博古通今、幽默机智的报告,不仅让学生悟彻读书、品书的真谛,也感受到学者们的精神力量,成为图书馆促进全校阅读的一个大平台。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教授受邀做“我读金庸”的讲座时曾题诗一首“世界读书日,谈侠意兴殊,千载赖传承,求败老独孤”,以表达其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赞赏。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文化节邀请余华、李山、顾彬等文化名家先后现身文化节讲坛,师生专享的高品质“文化盛宴”陆续“上菜”。驻校作家余华开讲“我叙述中的障碍物”,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山联袂开讲,纵谈《诗经》与中国文学的渊源流变。2015年,著名诗人西川、欧阳江河,著名作家严歌苓、徐则臣等先后来校与师生畅谈他们的创作经历与阅读心得。“阅读的力量”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也于同期开展。“经典重温——弘扬传统文化专题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国忠与师生分享了“清华简与文史研究”,私人古籍藏书家韦力也与师生分享了古籍收藏与阅读的相关经验。
三、创新平台,服务社会,书香溢校园
(一)开放阅读——公益服务推动全民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推动大学要面向社会,开放阅读,发挥高校的公益服务功能。学校逐步完成书目专题数据库,面向社会,供网络浏览。每年数次举办面向校内外读者的大型书展,已成为广大读者翘首以盼的盛事。2010年,结合世界读书日“保障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的主题,学校每年尝试让市民走进图书馆活动,不少市民和中小学生首次踏入高校图书馆这一“象牙塔”,在馆员的引导下,领略我馆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设施。学校还将继续推行对社会的公益服务,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和知识服务作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数字阅读——数字图书资源推介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数字资源专题讲座,指导读者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现已举办讲座10余场。编制学科优秀参考书书目并建立专题数据库,为教学提供资源保障;在图书馆OPAC界面发布“新书通报”,与所有读者共享,指导读者阅读。
(三)体验阅读——让传统古籍走向大众推介活动
2015年读书文化节首次举办“京师书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品书展”和“雕版刷印体验站”活动。在2015年4月23日上午的揭幕仪式现场,“古书DIY——雕版刷印体验站”吸引了众多读者,等待体验雕版刷印的读者排起了长龙。展台内,北师大图书馆古籍与特藏部的专业人员首次集体亮相,一边向大家详细介绍古籍装帧样式和装帧流程,一边现场演示雕版刷印技术。图书馆为此活动,专门准备了宣纸和三色颜料,现场观摩的读者在馆员指导下,亲自动手用宣纸在雕版上刷印一页“百家姓”,体验雕版刷印的乐趣。
专题书展是北师大图书馆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而以馆藏古籍为内容尚属首次。古籍作为图书馆的特藏,似乎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极少有机会“露面”。此次书展以海报展板的方式向读者图文并茂地介绍北师大馆藏古籍珍品,选取60余种珍贵古籍善本,分为宋刻本、汲古阁本、民国红蓝印本等11小类,涉及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包括了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稿抄本、批校本等各种版本,涵盖了内府、儒学、寺庙、书院、私人、书坊等多方刻书机构。不少宋元珍本在此次展出之列,如北宋崇宁二年福州东禅等觉禅院刻《崇宁万寿大藏经》本《经律异相》、南宋开庆元年福州学官刻元明递修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元天历元年郑明德宅刻重修本《礼记集说》等。此外,一些极具观赏性的珍本,如明闵齐伋所刻最早的三色套印本《三经评注》、明末版筑居刻朱墨套印存世孤本《毛诗正变指南图》、明代山水版画的集大成者之作——万历三十七年杨氏夷白堂刻本《新镌海内奇观》等也供读者赏鉴。此次世界读书日古籍宣推系列活动,通过“雕版体验站”让沉浸在移动阅读的90后,亲眼看看古书、亲手摸摸宣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通过古籍珍品展向校园师生传播古籍知识,推动馆藏古籍走向读者大众,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高校馆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作用。
四、塑造师大文化品格,成效显著
全民阅读活动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沐浴在书香中,汲取传统智慧营养,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营造了浓郁读书氛围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是文化的殿堂。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和全民阅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读书活动成为一次全新的知识耕耘和精神播种,引领校园读书热潮,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校园内形成崇尚读书、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读书风尚。“享受阅读快乐”“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等理念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充分认识到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搭建了师生交流平台
随着学科专业日益细化,学科壁垒日益加深,限制了师生的视野。通过读书日的契机,为师生搭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认同感,营造追求共同理想、充满生机的精神氛围。在学校持续的努力下,更多师生加入到这个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中来。校领导带头捐书20余册。学校资深教授黄会林向学校“图书漂流”开放书架赠送《黄会林邵武文集》一套,以表达对“好书漂流”活动的支持,为师生阅读增添精神养料。
(三)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学校在全民阅读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中,不断出现“亮点”、形成“品牌”,树立起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新形象,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教育频道、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科学时报、北京考试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师范大全民阅读活动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然而也是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北京师范大学将不断探索科学长效的工作机制,推陈出新,调动更多师生参与活动。一是创新形式,搭建阅读交流平台,主要是动员各方力量(如更多学生社团)共同开展校园阅读活动,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选择、引导和教育的功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镇。二是加强互动,阅读推展常态化。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新一代大学生,必须适应时代,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介来指导和组织阅读活动。同时扩大读者的参与群和参与度,开拓与读者有效互动的新途径和手段,将师生共同阅读常态化。三是扩大宣传,更好发挥高校在学习阅读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