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一、远古时代中国茶膳养生保健理论的发生与发展

茶饮膳食养生保健疗疾古来有之。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发展中经历了与各种险恶的生存环境极力抗争,从生饮生食到取火熟食,完善了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再由从自然取食生存到耕种养植生存,人类发展有了更高的完善。从此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好,总是在不断地总结着、探索着。翻开人类无字和有字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旷古人类的活动中,中国的先民们十分重视生命的时间长度和生命活动的存在质量。《山海经》是我国一部早期的描述旷古时期地理、地质、地貌、动植物分布及人类社会活动和神话故事的书。它可能诞生于殷商时期或更早。书名虽曰《山海经》,其实它更是一部博物志,书中记述的故事亦幻亦真,内容之广,涉及地域之大,一地一志,事实之多,令人神往。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草、木、兽、鱼、龟、鳖、禽、蛋、矿、水、骨等等,总目不下几百种,明确记载的饮膳类食药两用草本植物49种,水兽、鱼、龟、鳖类31种,飞禽类20种,兽类15种,矿物质类3种,水生物类3种,禽蛋类1种,骨类1种,共计123种。《诗经》、《淮南子》也都有各自相同与不同的饮膳食药品记载。《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了约公元前十一世纪王府就有专门掌管饮食调配的医生,文曰:“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六馐、百酱、八珍之齐”。好一个“掌和”,掌管调和“王之六食”,饮膳养生之道。出土于马王堆帛书《养生方》《杂病方》《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也均有大量的茶饮、膳食养生、保健疗疾方记载。尽管很久以前的这些记录就已经把先祖们用茶饮、膳食的养生保健疗疾与生命的寿夭(时间)和质量相关联的事实告诉了后人,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大自然留给现代人的古生物确已经是寥若思量,少之又少了。如何用一般存世食物和普通的常见药食品为人类养生和保健疗疾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中国的中医第一书《黄帝内经》做了系统的准确回答。《黄帝内经》第一次真正将可食物质正式地记录分类,准确地把各种食物与人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并予以归类。用物质的阴阳属性和气味学的思想很自然地把各种食物归纳到与同人类器官性质和功能相同或相类似的属性。《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此文告知后人食之以物,物之有味,不可偏废乃养生保健之大法也。是故《素问·藏象论》则进一步明确说:“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可通。”也正是五味与五脏相通相益相损的理论,在与《黄帝内经》差不多同时的《神农本草经》就把各种草木花虫鱼等各种可食之物的性味分辨得一丝不苟,与《黄帝内经》的中医奠基理论形成了相得益彰又交相辉映的中华甚至是世界的医学经典。然人各有性,嗜好不尽相同,总有对五味偏好和不悦者。《素问·五常政大论》提醒人们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虽然“人以水谷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但需“饮食有节”,不可“以酒为浆”(《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样会令人致病、早衰。而如何以食养生保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熟读《经文》,乃知“掌和”五味之食,用以养生保健的茶膳之重要矣。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对食物被人摄入后养生保健疗疾功效的论述。《素问·异法方宜论》说:“鳍使人热中,盐者胜血”,用“醪酒主治”疾病也属常治之法。食以养生,食以疗疾的。《素问·藏气法时论》更清楚地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涩、咸软”。养生保健疗疾“毒药为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养生保健疗疾者,辛酸甘苦咸,各有可利,《素问·腹中论》以药食合治“血枯”,岐伯曰:“以四乌鲗(贼)骨一蔖茹(茜草)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饮,饭以鲍入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黄帝内经》把药与药食与五脏疾病变化相对应,以期在养生保健疗疾中更获专效。可无论是远古的《山海经》记述时代,上古的商周时代茶饮膳食养生保健疗疾多么令人叹服,还是中华医学精典《黄帝内经》有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和方术指导。可惜茶膳养生保健疗疾一技终因种种的历史原因没能在百姓中得到更大范围的广泛传播。此一食技仅为少数人掌握,且仅为更少数者服务而已。也许正是这一缘故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古老文明的中华国度并没有茶膳养生食疗的专著诞生。《黄帝内经》后至唐以前我们能看到饮膳补养方只是零星散落在《金匮要略》中的如葵子茯苓散、甘草麦枣汤;《后汉书·华佗传》中的如“漆叶青黏散,漆叶一升,青黏十两,久服去浊,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食者“寿百余岁”;晋葛洪《抱朴子·神仙传》中的橘叶井水配治大疫;《北齐书·由吾道荣传》记道荣者用“松术茯苓”辟谷长生等等。把一项应列“平常百姓家”的技艺束于高阁,使茶膳养生保健疗疾一技成为上等人享受之专技,与民无益。故而茶膳一技尽管《黄帝内经》有大纲,有分门别类,但在唐以前未见专门著书立说,广布民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缺憾。

二、唐和唐以后的中国茶膳理论与实践

茶饮膳食养生保健疗疾,古人有辉煌理论和实践业绩,但前人五石之服、金丹之术的失误也使不少人成仙无门,丧生殒命,成为这一实践的牺牲品。无需讳言这也是中国养生史上一大败笔。隋末唐初中国历史翻去了战乱的一页,进入了一个鼎盛期。富裕安宁的生活弘扬和光大了饮食文化,诞生了中国历史四大名医之一的——孙思邈。他不仅医术精湛还十分注重生活,注重通俗化、民众化的茶饮膳食养生保健疗疾的技艺普及,他把目光转向了花鸟草虫树木禽兽鱼鳖等等的普通食物按性味配伍,用于养生保健。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著有专门的“食治篇”,他认为:“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疾,可谓良工。”对医师而言:“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而与他差不多年代的孟洗则更撰有《食养方》一书。据考该书成书时间约为公元701—704年。公元721—739年间由唐张鼎增补为《食疗本草》。《旧唐书·艺文艺志》说“旧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效。”惜原书已失,诸方散见于《证类本草》《医心方》书中。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该书残卷,载有石榴等共26种食药的条文。1930年日人中尾万三考证校核了该书。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了辑失书。公元9世纪中期,唐普殷撰《食医心鉴》。宋时尚存,后失传。今本系日人从《医方类聚》中辑出。内容有治中风、诸气、心腹冷痛等16种病,计211方。其中包括了药粥、制茶、作酒饮诸方。可见盛唐时期食药养生保健文化发展之一斑。元忽思慧撰有《饮膳正要》。明卢和于1521年撰《食物本草》4卷。明薛已《本草约言》3-4卷内容与《食物本草》内容相同。清沈李龙编辑《食物本草会纂》。清·何克谏1732年著《增补食物本草备考》,清.汪启贤(肇开)著《食物须知》,成书于1695年,汪希贤选注,见于《济世全书》。清尤乘(生洲)于1669年撰《食治秘方》,现存世本为民国年间苏州国医书社铅印本。《食物秘书》撰于1850年,撰者不详,现存世本为190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食物疗病法》存世有两个编辑印本。一本为陈寿凡编于1917年,现存有1917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另一本为丁惠康编于1940年,现存有1941年上海医务书局铅印本。《食物疗病常法》为杨志一、沈仲圭合编于1937年,1937年国医出版社出版。《食物治病新法》由张若霞著于1932年,1932年万有书局印行。茶饮著作最有代表性者当属唐陆羽,自号桑宁翁,著《茶经》一部。该书总结了前人各种门类茶料和煮、饮茶的习惯、方法以及其养生保健疗疾之效果。为后世创立了顶级饮茶理论和正确的饮茶方法。陆羽认为:人与鸟兽相同,均依据饮食而治(饮啄而治),他说:茶料除用“粗茶、末茶、饼茶者”,“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以养生保健、美容、疗疾。《茶经》有:“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茶、葱须者服之”。还说:“苦茶,轻身换骨”。陆羽之后众多论茶之道虽说妙语连珠,不乏新方新法,论集大成者终以桑苧翁的《茶经》独树一帜。

三、当代中药茶膳现状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经济的复兴,近几十年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医药事业虽不尽人意,但中医药的饮膳业的发展势头十分喜人。特别是近二十年内茶饮膳食类的著述名目繁多,琳琅满目,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以往未曾问世的历朝历代的饮食、茶膳著作纷纷问世自不必说,当代人编撰的新书目更是层出不穷。由199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诸如翁维建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国饮食养生学》和大型系列专著《现代养生保健中药辞典》《中华养生药膳大全》《妙药宝鉴》《中华药膳宝典》《精编饮食本草》《瓜蔬野菜养生》《养生食谱、蔬菜篇》等等。实难一一录全。这一切无疑都是在为药食两用茶膳养生保健疗疾一技的弘扬光大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药茶膳养生保健疗疾在临床许多大病、难治病的治疗过程悄悄地走进了病房,进入了大病重症的治疗与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