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战胜拖延心理,强化执行力

拖延的心理陷阱:执行力的慢性毒药

有一个无所不能的魔王,一天闲来无事,回忆起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用尽心机才让众人归降。虽然这个大大的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臣服,但是魔王对这些已经深感厌倦。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魔王决定离开宝座,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但是,在退位之前,魔王必须找到一个称职的接班人。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魔王终于找到了三个合适的候选人——幻想、欺骗和拖延。他决定考验一下这三个候选人,通过者将成为下一任魔王。

魔王的题目是:“你们三个人需要想出一个最大的谎言,并且让所有人类都相信。谁的答案最让我满意,谁就会成为我的接班人。”

第二天,三个候选人未到宫殿,魔王对他们说:“我希望我今天的决定能够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来吧,如果你们其中一人成为我的继承人,将告诉人类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幻想狡猾地笑了笑说:“我会告诉人类,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地狱存在,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会向他们保证,就算他们的所作所为再怎么丧尽天良,也不会受到惩罚。将来有一天,他们所有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进入天堂,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

魔王问道:“他们为什么会相信你的谎言呢?”幻想想了想后说:“因为他们希望这样。”

这时,欺骗不服气地走上前去,对魔王说:“我会告诉人类,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天堂。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早就抛弃了他们。所以不论人类做什么好事,也不会被上帝知道。相反,人类做什么坏事也不会引起上帝的愤怒,更不会因此而受到上帝的惩罚。”

魔王问道:“他们为什么会相信你呢?”欺骗笑着说:“因为他们希望这样。”

魔王看了看第三个候选人问道:“你为人类准备了什么谎言?”拖延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会告诉所有人,一切都不必着急,只要他们喜欢,保持现状多久都可以,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

魔王问道:“他们凭什么相信你的谎言呢?”拖延狡猾地笑了笑说:“因为他们一直都相信。”

最终,魔王决定把王位传给拖延,魔王对拖延说:“你将是一个十分成功的魔王,因为你的谎言将是人类永远的诅咒。”

这个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拖延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痼疾之外,还告诉了我们拖延的危害性,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难以觉察的;当你觉察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深陷其中。

提起拖延,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拖延是每个人都有的毛病。但是人们并不会十分重视,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拖延不过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根本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根本犯不着小题大做。

在现实生活中,拖延的习惯还常常被扣上懒惰的帽子,大家认为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些懒惰,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自己变得勤奋起来,拖延的毛病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例如我们总有一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感觉。一个学生在放暑假之前,会为自己制订一个严密而详细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却很少能够按时完成,因为他总是被拖延的问题所干扰,觉得明天做也是一样的,要不就是用计划赶不上变化来安慰自己。结果有不少学生在临近开学之际,暑假作业还有很多没有完成,只能没日没夜地拼命赶作业。

人们之所以认为拖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毛病,那是因为一时的拖延并不会给当事人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拖延就好像一记慢性毒药一样,虽然不会马上置人于死地,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致命结果。

既然拖延带来的后果如此严重,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称得上是拖延呢?

拖延的字面意思是,把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放到以后做,是一种延缓的行为。也就是说,拖延这个名词本身既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它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并不是所有的拖延行为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恰恰相反,有些拖延是不得不做的,而且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结果。例如,一个人决定把自己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一件工作上,这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把其他工作后延。这种拖延只是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习惯性拖延心理。

真正的拖延是指,你必须去做某件事情,但是你却往后推,并且事后后悔不已,伴随着精神痛苦。也就是说,你为自己的拖延行为而感到痛苦和烦恼。这一点是检验你是否有拖延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标准。

小周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前,小周接到了导师安排的最后一次作业——一篇毕业论文,时限三个月。按理说,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论文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小周在写论文之前,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一定能提前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当小周刚刚写了一个开头时,就遇到了困难,这时小周才意识到原来写一篇论文这么难。小周并没有留下来克服难题,反而去打游戏、看电影、看小说。小周总觉得反正时间有的是,不用着急。

小周的这种拖延行为持续了很长时间。起初他的负罪感并不强烈,但是随着交论文的时间越来越近,小周越发后悔自己的行为。可是当小周坐下来写论文的时候,又会感到头疼难忍。后来发展成只要一提有关论文的东西,小周就会变得焦虑。

面对这种状况,小周选择了逃避。可是每当小周又拖延一天,就会感到更加痛苦和悔恨,认为自己又荒废了一天。眼见着交论文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小周就是无法摆脱拖延的习惯。

在接到一个任务时,所有人都希望能马上着手去做,发挥自己强大的执行力。为此,有不少人还会制订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但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阻碍,这些阻碍都是我们强化执行力的绊脚石。其中拖延就是一块最大的绊脚石,而且由我们自己制造出来,也就是说拖延是我们内在的敌人。

拖延的行为习惯除了会影响我们的执行力外,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后果。因为拖延,你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这样一来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有时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你会因为拖延而变得越来越痛苦,从而陷入焦虑的漩涡。

有些人会自我安慰。当任务无法完成时,他会这样告诉自己:如果再多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圆满地完成这次任务,我只是没有时间而已,不是没有这个实力。

但是,如果真的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依然会继续拖延下去。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习惯。例如一个学生将要参加考试,但是因为自己的拖延习惯,没有好好复习,所以就祈祷老师能够把考试时间向后延迟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学校有点事情,考试真的往后推迟了,学生起初会很高兴并开始认真地复习。但是没过多久,他就会觉得反正还有很长时间不用着急,于是继续拖延下去,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当你发现了自己出现拖延行为时,一定要及早改变,不要把拖延变成生活习惯,把生活搞得越来越糟糕,自己也越来越痛苦。你需要向拖延行为宣战,告诉自己:“我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这次一定要早一点开始。”

面对拖延魔王,我们要么继续在拖延的泥沼中挣扎,要么用实际行动征服拖延,从此摆脱痛苦和焦虑,让自己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心理透析:谁释放了拖延的魔鬼

每个人都希望能战胜拖延的行为习惯。方法有许多种,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探索拖延行为背后所隐藏着的心理秘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拖延,使拖延的魔力消失得无影无踪,把自己从拖延的束缚中真正解放出来。

小璇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女性,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刚刚步入婚姻的小璇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做饭。小璇与丈夫因为做饭问题已经争吵过很多次了。因为小璇不光做饭难吃,且她做起饭来总是拖拖拉拉的,她做一顿饭的时间是一般人的三倍左右,这点让丈夫最受不了。

起初,小璇的丈夫嫌小璇做饭慢,就亲自下厨。但是随着丈夫的工作越来越忙,小璇被迫重新回到了厨房。每当丈夫饿得头昏眼花地回家后,还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吃到饭,自然火气很大。

其实,小璇并不是故意拖延做饭的时间,她只是在逃避。因为小璇认定丈夫会嫌弃自己做的菜难吃。所以小璇在做饭的时候才出现了拖延时间的现象,她在潜意识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拖延端出饭菜的时间以及晚一点听见丈夫的批评。

小璇会出现这种拖延的现象,要追溯到她的童年生活。小璇的原生家庭中有三个孩子,小璇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在一个大家庭中,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喜爱,所以每个孩子都不断展示自己的长处以吸引父母的关爱。小璇的姐姐和妹妹十分擅长做家务,尤其擅长做饭,因此得到了父母的赞赏。

而小璇在做饭方面并不是很擅长,但是她也不是一无是处,小璇的长处就是学习好,因此父母把将来考大学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小璇身上。只要小璇一伸手接触家务,就会被父母阻止:“你没有你姐姐或妹妹做得好,还是去好好学习吧。”

渐渐地,小璇也认定自己是做不好家务的,尤其是做饭。但是这种否定并没有影响到小璇的正常生活,直到小璇结婚后。结婚后的小璇自然知道,做饭是一个妻子的本职,可是那种否定和不自信使得小璇畏惧做饭,并认定自己不会做好。于是小璇采取了拖延的解决方法,只要是做饭,小璇就会变得拖拖拉拉。

我们每个人都成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之中,可以说父母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我们的性格产生很深的影响。有的心理学家甚至认为,一个成年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的家庭环境中找到答案。

就像小璇一样,她之所以会养成做饭拖拉的习惯,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总是否定她做的饭菜,久而久之小璇自己也认定自己做的饭菜很难吃。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因此当孩子取得一点儿成就之后,父母为了激励孩子,一般都会劝诫孩子不要骄傲,或者告诉孩子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没有对孩子通过努力所得来的成就加以赞扬。

另外如果孩子出现了错误,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在相同的地方再次摔跟头,希望孩子能在同一问题上提高警惕性,会不断地重复或者夸大孩子的错误。

这些做法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自信心的丧失。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一般都会比较自卑,对自己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否定自我。

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完成一项任务时,他就会一直往后拖延,因为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小丹有十分严重的拖延习惯。她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那些容易的工作,但是面对难度较大的工作小丹总是拖拖拉拉,经常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小丹每天上班时,会马上处理手头容易的工作,而把难度较大的工作放到最后去处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逃避和拖延。等到小丹把手头简单的工作都处理完毕后,午饭的时间也差不多快到了。这时小丹就会告诉自己:“反正吃午饭的时间快到了,不如吃完午饭再处理那些工作。”就这样,小丹把工作又拖延到了午饭后。

吃过午饭,小丹拿起那份需要处理的重要文件,看了没一会儿就感到头昏眼花。她觉得自己需要午休了,等午休过后再处理吧。

睡醒后的小丹精神的确好了很多,她重新拿起了那份文件,但是没有处理多久,小丹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要不就玩手机,就是不处理文件。就这样,小丹一直把这份工作拖到了下班都没有完成。

小丹在刚刚上班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容易的工作处理,而不处理这份有难度的文件?按理说,早上正是人们精力最好的时间,比较适合克服困难。这是因为小丹缺乏克服工作中困难的自信。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打击了自信心,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时,他就会选择逃避,尽量拖延自己面对困难的时间。可越是拖延,就越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

例如,一个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会选择容易的题目做,把难度较大的题目放到最后。可是当需要处理难度较大的题目时,他就会选择自我放松,结果难度较大的题目被搁置起来了。

除此之外,拖延行为还是一个人厌恶情绪的表达。例如父母给孩子安排了一项擦地的任务,但是孩子很厌恶这项任务,于是孩子就会采用拖延的方式。而如果父母让孩子去玩游戏,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不会出现拖延的现象,他会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某种习惯,是因为他能从这个习惯中获益,他的内心会获得舒适感。之前提到过,拖延的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感到痛苦和苦恼。那拖延的行为习惯怎么使当事人获益呢?当你用拖延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厌恶情绪时,避免了正面冲突带来的伤害。也就是说,你既避免了正面的冲突,又表达了你的厌恶情绪。

上司给小怡布置了新的工作。而小怡恰恰十分讨厌这个上司,但是她又不能得罪人家,于是她说:“我现在正在忙,等我忙完了就会去做你所安排的工作。”

于是,小怡就把这项工作拖延到了中午,并特意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份工作。可是到了下午,小怡又告诉自己:“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暂时把这项工作搁置一下吧,等我忙完了再说。”

等小怡忙完手头的工作时,才发现原来下班的时间已经到了,那份工作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了。就这样,小怡一直没有去做那份工作,而借口就是她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表面上,我们似乎是在拖延,而事实是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只是方式比较委婉,避免了正面的冲突。

小怡虽然厌恶自己的上司,但是她还需要继续待在这里工作,小怡不能和他起正面冲突,而且也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厌恶情绪。所以当上司给小怡布置工作任务时,小怡就开始拖拖拉拉的。

这种行为上的拖延,在自己以及对方看来都是无害的,不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什么危害。既能起到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的作用,还能让自己的行为在表面上看来合乎社会规范,不会因此而遭到对方的攻击和谴责。

在用拖延行为表达厌恶的时候,当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对方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获得一种暂时的自由。虽然拖延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却可以很好地缓和情绪,厌恶情绪通过拖延的表达方式发泄了出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纵容拖延对我们的影响。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拖延行为是因为厌恶情绪时,你就需要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拖延的行为。因为拖延的行为并不会给你带来真正好的结果。

向拖延宣战:制定你的目标与计划

小军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年轻人,他渴望做大事,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成功人士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小军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找工作,但是这份工作与小军的预想相差很大。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小军选择辞职下海经商。小军用了十年的时间创建了一家公司,公司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每年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可是,一心想做大事的小军并不满足。

虽然小军一直想扩大自己公司的规模,但是他却遇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常感到压力很大,而且非常不安。在工作之中无法当机立断地做决定,总是拖拖拉拉的,能拖一会儿做就拖一会儿。

有一次,小军在和一家公司就一个合作项目进行谈判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拖延行为。在谈判之前,小军就听说谈判对象是一个很严格的人,很难搞定。好在第一轮谈判小军获得了成功,对方很欣赏小军这样的年轻人。

在进行第二轮谈判的时候,小军开始找理由拖延,迟迟不肯采取行动。每次想要主动联系对方时,总是拿起电话又放下了。最后还是对方主动联系了小军,小军才硬着头皮继续谈判下去。

虽然他的拖延行为并没有影响这次合作,但是情况却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在处理工作的时候,小军总是找理由进行拖延。有一次,小军为了一个项目需要准备一份文件。这份文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小军也知道这次任务的繁重,可他就是迟迟不肯动手,总找理由拖延,最终这个项目被小军的拖延弄丢了,公司丧失了一个不错的发展机会。

其实,小军的拖延行为在很早以前就出现过,只是那时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小军在上学时,尤其是临近考试的复习阶段,总是会拖延。由于小军非常聪明,所以即使平时不好好学习,临近考试抱佛脚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小军的运气也不是一直都这么好,有时候他也会考砸。但是他并不会因此而责备自己,相反会这样安慰自己:“我会考砸,并不是脑子不好使,而是我没有好好复习。如果我好好学习的话,一定不会考砸。”

后来,小军就把这种拖延的行为带到了工作之中。每当小军遇到较难处理的工作任务时,就会采用拖延的方式逃避。如果小军在拖延之后也能成功地处理好工作,就像那次成功的谈判一样,小军就会感觉自己很优秀,即使不努力也能成功。如果小军因为拖延而把工作搞砸了,那么他就会认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拖延惹的祸,如果没有拖延下去,那么自己一定能成功,失败与自己的能力没有关系。尽管这种自我安慰会让小军的内心好受一点,但是他还是会为自己的拖延习惯而感到内疚和不安,甚至不知道这种拖延行为什么时候才能改掉。

之前提到过,一个人的拖延行为与他的自信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面对困难时,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将其解决,那么他就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因为当一个人因拖延而失败时,他有理由安慰自己。如果经过了自己的努力依然失败了,那么他本来就不自信的心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与其这样倒不如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拖延习惯的身上。

想要战胜拖延的行为,必须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信心是拖延最致命的敌人。如果你有了自信,就会果断地去执行计划,并且努力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拖延下去。

例如你的英语成绩从小就不是很好,那么当你面临撰写有关英语的论文、报告或是商务信函时,就很容易出现拖延的行为。因为不能像运用母语一样自如地运用英语来表达你的意思,让你感到了一种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其实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于是你宁愿拖延下去,也不愿意付出实际的行动。

所以,想要战胜拖延症就必须在面对困难时,提高自信心。接到一个任务时,你需要定下自己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当你每次想要拖延的时候,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来提高自信心,并且想想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地鼓励自己去战胜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拖延对你来说是毫无威胁的。

目标的制定对战胜拖延行为十分重要。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保证你的目标具有实际性、明确性和具体可操作性。只有这样,你在朝着目标奋斗的时候才有动力。如果你所制定的目标是模糊的或抽象的,那么这个目标对你战胜拖延行为一点用处也没有。

例如一个人所租的房子到期了,却一直因为懒惰拖延而不交房租,只有见到催房租的房东才后悔没有及早取钱交房租。这时候,这个人就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取钱交房租的目标。告诉自己,今天下班后要坐几路车到哪个银行去取多少钱,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交给房东,而不是“我要及时交房租”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目标。

小妮是一家百货公司的销售员,今年36岁。其实小妮最想做的工作并不是销售,她想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小妮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劝退了。退学后的小妮再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只好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

其实,小妮从小学习成绩很好,是父母的骄傲。小妮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希望小妮将来能读法律,像他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小妮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总是向其他人炫耀女儿成绩优异。

上大学之前,小妮也不觉得父母对她的管制实在太过严厉。但是当她上大学之后,远离了父母,才真正体验到了所谓的自由,并且十分享受。在大学期间,小妮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课余生活十分丰富。

但是不知怎么的,小妮在学习方面却大不如从前。她对大学的课程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医学的专业课,但她就是不愿意学习,每到复习功课的时候,小妮就拖拖拉拉的。正是因为这种拖延的学习方式,使小妮的功课变得很糟糕,最终小妮在考试之中因为多门成绩不及格而被劝退了。

其实,小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拖延行为,但是不知怎么的,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小妮的内心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小妮对学习很感兴趣,也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小妮却有一种想毁掉自己学业的冲动。

小妮之所以会有拖延的行为习惯以及那种矛盾的心理,是因为父母对小妮的控制。小妮的父亲为她规划好了未来,但这并不是小妮想要的。而从小就是一个乖乖女的小妮,自然不可能与父亲发生正面的冲突,所以就采用了拖延的间接方式向父亲做出抗争。因为这样做,小妮就觉得自己好像忤逆了父亲的意愿。

小妮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尽管不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医生也是不错的。可是小妮却觉得如果自己成功毕业,并成为了一名医生的话,那么自己就在父亲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小妮故意在学习的时候拖拖拉拉,并且幼稚地认为只要自己成绩不优秀就相当于逃出了父亲的掌控。最终小妮被学校劝退,失去了成为一名优秀专业人士的机会,算是对父亲掌控的一种逃脱和逃避。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照顾。通常,对幼小的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就是父母。父母养育了我们,因此我们应该感恩。但是同时也意味着父母有绝对的掌控权,让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生活。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样可以获得父母的赞扬。

但是当一个人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后,他就希望自己能够有决定权,也就是对自己的掌控感,讨厌其他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发布命令,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

人们十分厌恶自己被其他人掌控,所以就会采用拖延行为来进行对抗,为自己争取掌控权。因此在你出现拖延行为的时候,需要想清楚,如果自己的拖延真的来源于厌恶的情绪,想要战胜拖延,就必须摆脱厌恶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拖延是可以战胜的:拿起你的武器

一天清晨,小张像往常一样走在上班的路上,她暗暗下定决心:“今天到办公室以后一定要马上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然而,准时到达办公室后,他并没有马上着手草拟预算方案,而是收拾起办公桌来。因为小张觉得自己必须得在一个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中处理预算这么重要的工作。就这样,小张花费了半个小时来打扫卫生。

虽然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九点准时开始工作,但是他并不后悔,因为30分钟的清理工作已经略见成效,而且小张认为在这样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由于忙活了半个小时,小张也感觉累了,于是决定先抽根烟休息一下。

在抽烟的时候,小张无意间看见了当天的报纸,并且在上面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抽过烟后小张就开始拿起剪刀剪那张照片,十分钟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流逝了。小张感到很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不过小张自我安慰道:“作为一个部门的主管,我必须得看报纸来了解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就算现在不看,下午或晚上也要花费时间看,都一样。”于是小张就放宽心埋头处理起预算的工作。

就在这时,小张接到了一个顾客的投诉电话,他不得不花费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向顾客解释,终于平息了顾客的怒火。放下电话的小张去了趟卫生间,在回来的路上,他闻到了咖啡的香味儿,原来是其他部门的人在休整,这些人自然也看到了小张,于是就邀请小张一起喝咖啡。小张想到,反正自己刚刚处理完一个投诉电话,没有心情再处理预算那份有难度的工作,不如放松一下好了。

等小张喝完咖啡后,果然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准备回办公室处理预算的工作。可是当小张回到办公室后,才发现已经10:45了,而部门开会的时间安排在11:00。小张想,反正15分钟的时间也处理不了什么,干脆放到下午再处理好了。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而拖延就是一种主动放弃时间的行为。小张的例子在许多职场人士身上都很常见,许多人都会因为拖延的恶性循环而耽误工作,使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进入职场之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先从工作清单中挑选最不重要或是最简单的工作做,把越重要或是难度越大的工作拖延下去。时间拖延得越长,就越不想做,转而去做其他事情。

当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又会跑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例如泡咖啡、抽烟等,并告诉自己,重要的工作就应该等一个好心情和好时机再进行,因为那样工作效率才高。虽然一直后悔自己浪费时间,可是总是不由自主地拖延下去,似乎拖延就是一个逃不掉的魔咒。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拖延的干扰,拖延也是我们面对压力和焦虑情绪的一种自我逃避方式,但是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蜀地传说”是一家餐厅的名字,这家餐厅在全国有许多连锁店,十分有名。餐厅的主人就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演员任泉。任泉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意外地吃到了朋友父亲做的“辣鱼”,十分喜欢,于是决定开一家这样的餐馆,并为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在全国开20家连锁店。任泉很快把这个想法落实了,在上海开了第一家餐厅。过了几年之后,任泉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开了连锁店。当有人问起任泉的成功秘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想到马上就去做。”

拖延的行为习惯是可以战胜的,在战胜拖延行为之前我们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例如提高克服困难的自信以及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等。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归结到执行力上,也就是说想要真正战胜拖延症,归根结底还要看实际行动。

就好像“蜀地传说”餐厅的主人任泉所说的那样:“想到马上就去做。”在行动之前,你可以做好策划、分析和构想的工作,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你不把这些落实于行动,那么一切都是白搭,这些也只能变成白日梦。

乔治·麦克莱伦将军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一位将军,领导波多马克军团。在乔治领兵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但是历史证明了乔治是一个伟大的拖延者。

1862年,乔治得到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他下令让另一支军队对敌军进行左右夹击,那么他就可以成功从罗伯特的手中夺取里士满。但是乔治却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犹豫,因为他认为自己被南方军堵截,如果分散兵力进行夹击,那么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就会变得薄弱,这样就很容易被敌人击败。

乔治的拖延使他丧失了许多击败敌军的机会。就连乔治的上司也对他无可奈何:“乔治有一种超乎任何人想象的惰性,只有阿基米德的杠杆才能撬动这个巨大的静止。”

乔治的这种拖延行为来源于他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在刚刚接手军队时,他就向总统林肯保证:“我可以对付一切。”为了能够完美地打赢敌人,乔治总是向林肯要最新的武器以及优秀的士兵。

就好像其他人对乔治的评价一样:“他永远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士兵,或是士兵的素质不够,要么就是装备不够精良,所以一次次地延误战机。”

乔治·麦克莱伦永远沉浸在自己过度完美的计划中,好像要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妥当的时候,才可以付诸实际行动,不然就以准备不充分为由而永远拖延下去,陷入拖延行为的陷阱之中。

从乔治·麦克莱伦的经历中,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教训,虽然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行动的时候,不可过分地拘泥于计划,应该学会灵活变通。既然已经看到了机会,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人们都有拖延的习惯,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都有拖延的影子,因为大家都有只顾眼前享乐的倾向。就好像那个心理学实验一样,实验人员给每个孩子一块美味的糖果,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坚持1小时不吃糖果,那么他们可以额外获得一块更加美味的糖果。但有不少孩子都忍受不住诱惑,把糖果吃掉了。

战胜拖延行为习惯的过程就好像这个心理实验一样。而拖延就是那块充满诱惑的糖果,如果你能抵制这个诱惑,将得到一个不错的奖励;如果无法战胜,那么你就会继续被拖延的习惯搞得狼狈不堪。

所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一切,而是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想要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就必须逼迫自己去战胜拖延的行为。之前已经提到过战胜拖延的方式,但是在遇到困难时,就应该拿出自己的武器。我们战胜拖延行为习惯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实际行动。

当你真的采取行动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行动之上,于是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拖延甩得远远的。

把执行力贯彻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并且形成习惯,也就是坚持的力量,只有这样你才能永远摆脱拖延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