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切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约翰·纽曼
力量
想到大学,总是会让我想到文化以及文化的力量。文化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是独立的,又是可以被理解、被接受和被转化的行为,大学同样具有这样的力量。
之所以坚持大学功能要以“培养人”作为核心功能,是因为如果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不读大学一样是有办法获取知识的。但是学校除了知识传播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就是给予学生大学所特有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会让学生走入社会时,具有一种内在的韧性,以及独特的优势,这种韧性或者独特性就是大学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特质,这就是大学的力量。
当你进入一所大学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共处于一种环境中,大学文化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人与校园便共存相融并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大学因为学生永葆青春和时代的活力,学生因为大学沉淀永恒价值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学生与大学互动的过程中,自我演绎和深入创造的理由朴素而充分。因此,无论是风格各异的教师与课程,还是各色纷呈的校园活动,或是学生自己所经历的孤独、调适与团队融合,都会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成长。大学生活价值追求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体味其中的差异,让人在心仪已久之际又可以进行选择,这是大学的魅力,无可替代并不能低估。
我反对家长简单地把大学理解为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认为只要保证孩子能够学好知识就是完成了大学教育。其实,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这可以从两个视角去诠释。
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思想。大学造就了许多文明的知识先驱,缔造了许多让人景仰的思想丰碑。我还深深地记得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倾听罗国杰教授讲授伦理学带给我的震撼,那一瞬间似乎打开了一扇窗,窥见哲学之美,接近30年的时间里,哲学在我内心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让我可以理解伦理学以及哲学之美。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年间,穿梭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之间,有时也去北京电影学院,去听尽可能多的讲座,这一段人文学科的熏陶,让我受益无穷。
的确,大学中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就是能够接受各种出色思想的熏陶,经常聆听名家教授的直面教诲,这无疑是一段不可复制的重要人生过程。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与工具方法,可以拥有技能与探索未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学者和成功人士的交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应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处理复杂的现实关系。拥有这种思考能力,使学生独立处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败,从而获得成功的利器。因此,大学之力量,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认知的价值情思和独立思考的文化境界。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这一点我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在偏僻的小镇长大,来到大学之前,没有机会看到很多书,幸运的是中学时,却让我遇到影响我一生的书之一——《居里夫人》。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不管条件如何不尽如人意,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我第一次走进华南理工图书馆时,可以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站在书架前的感受,在那之后,便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日后有学生问我,最喜欢校园什么地方,我会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大学催生了我对书籍忠贞不渝的情感,使我甘愿与书籍结为伴侣从而摆脱漫漫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事实上,对我影响至深的人与事很多,但是我会很笃定地认为最大影响的还是书。200年前的英国物理学家赫胥黎曾经预言,未来文化的消亡并非由于文化专制主义而是因为娱乐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因为拥有多元的求知选择,或者能够以娱乐替代求知而会放弃读书,没人读书也就没有人写书,倘若真是这样,文化自然就会走向消亡。因此,把读书视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应该被视作是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极为珍贵的兴旺向上的文化形态。当我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站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门前时,我知道人类开始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今天我们感恩于大学,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大学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对知识的热爱和阅读鉴赏的能力。
阅读使我们得以快速地了解世界,使我们能够快速地融入世界并努力与世界同步。正如我所研究的中国企业成长历程所感受到的那样,对于所有成功的企业而言,设定标杆企业并全力学习,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美国GE公司的观念革命,要求GE全员“全力以倾”向日本的丰田公司学习;中国台湾的宏碁可以说是在惠普的带动下走出坚实的步伐;当韩国的三星以日本的索尼为神,仰视10年之后,索尼说三星是神,需要仰视。中国的华为更是把学习、追赶和超越爱立信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取得了惊人的成长并于2013年超越爱立信,一跃成为行业的全球第一。
透过成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件事,我们都会发现,这些企业运用了很多大家熟悉的管理概念,并将它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方法,今天很多很流行的管理术语,诸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共同的价值观、持续改善、共同远景、学习型组织、管理创新、知识管理等,在成功企业中被转换成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做法和解决之道,它们正是这样最终获得成功。这些成功企业同样经历了金融危机、市场巨变、全球化浪潮、技术革命等一系列市场急剧变化的考验,它们还能够持续保持增长,是因为它们把所有其他企业成功的要素转化为自己学习实践的行动。
所以我非常喜欢经典著作、前沿理论、优秀企业案例,以及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传记和思想,正是这些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分享,帮助中国企业和企业的领导者拥有强有力的知识基础,从而持续在变革之中获得成长。我们承认中国的企业由于特殊的背景,企业家往往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在技术之外,但是不能依此认为中国企业处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就无法成为像IBM一样的企业。柯林斯曾经说过: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担任建立杰出企业组织的主角。虽然中国企业离优秀和卓越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只要愿意学习,了解这些成功的经验并非只有“别人”可用,你也可以学习这些成功的经验,像郭士纳、杰克·韦尔奇一样:倾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生命,全力以赴地学习和超越,竭尽全力将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在学校与管理硕士班的同学谈论今天做管理的困境,班里同学不断地告诉我,他们的困难在于环境的多变,政府政策的多变,人员素质低,中国文化根深蒂固,我很能够感受他们的困难。但是要知道管理者总是可以超越环境、顺应政策、超越人员素质、超越中国文化的糟粕,这里需要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心定”,需要像那些执着于远大目标和理想的企业领袖一样,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沿着自己对规律的理解,找到成功的轨迹。
书籍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环境从而获得“心定”。环境固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东西,正如佛祖的智慧,非幡动、非风动,而是心动;环境的确会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认知能否超越环境的变化。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讲授如何应对变化,我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学生,变化最成功的方式是,改变自己而非改变环境。此时,学生才清楚变化只是源于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是接受变化的,那么环境的变化只是一个因素而已,因为自己的心态可以使环境的每次变化,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每个成功因素。
人的根本就是要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感受世事,正如南怀瑾所言,我们所感受到东西,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如痛苦、快感、饱暖、饥饿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产生的意识思想,如莫名其妙的情绪、郁闷、苦恼、对自己和别人之间所产生的各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人应该知道,自己是有着感觉和知觉两部分的思想意识在作怪的。所以痛苦、快乐也好,莫名其妙、郁闷也好,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范畴,如果我们愿意放弃这些对思想意识的刻意追逐,就会有一种雁过长空,风来水面的体验,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是无根可依的。因此,我们会知道,心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我们就会明白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了,我们也就能够体会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沉浮在世间而已。
品格所需要的正是一种“无”的境界,正是物质之外的精神之气,事实上,心灵的丰饶或贫瘠,不在于富贵荣华,亦不在于有权有势,而在于人的品格的高尚或者卑鄙。如果用现实的流行看法,显然拥有豪宅、大车的富豪要比那些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更受人尊敬,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者更受人敬畏,但是我还是坚持应该有一种贵重的价值存在,这种价值与物质财富、权力势力都没有关系,就如佛教最先提出的这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仅是短短的一句话,相对于今天的人们的财富观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警醒。知足来源于什么?一定不是物质上的获得,而是精神上的收获。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能够与一本好书相遇,能够安静下来通过阅读倾听心灵,人们所收获的,会是比物质利益大得多的满足。对于人生来说,能够在物欲之外求得心灵的丰富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总是被现实世界的诱惑所困惑,并不知道,在这些诱惑之外还有一个心灵的归属,还有一个倾听心灵的要求。
记得自己在大学时,读到哲学家康德的“天上有星光闪耀,地上有心灵跳动”时,感动不已,对于上天的敬畏和严以律己地守护心灵,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这个敬畏的感受,更加丧失了自律守护心灵的能力。日本的中野孝次曾说:“如果说是由于对神佛存在的敬畏之心赋予他们人性的品位的话,那么失去这些支撑的现代人仅只是一群肉体存在而已。”我们是否也仅是后者而已。
自己常常会建议企业以远景来做激励,拥有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当物质的极限一再被打破的时候,如果人的心灵不能够放开,超越物质独立存在,再多的物质激励都不会有效。因此常常会看到,一个员工,仅仅因为简单的原因就会离开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物质诱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转换还是会因为另外的诱惑不停地调整。
为什么人们乐此不疲地追求利益和物质财富,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内心不够富足而安定。现实已经证明,依靠物质的追求无法真正实现富足,唯有知足才会真正富足,阅读正是达成这种心态的最佳途径之一。
大学期间可以说是最单纯的一段人生时间,在这里利益之争并不明显,物质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核心所在,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帮助学生,隔离了与物质世界的相对距离。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用知识作为纽带让一切显现得非常简单。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学生愿意的话,其实可以安心阅读,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氛围中,完全可以和智者交流。这只需要学生自己愿意,就可以做得到。我极为感谢大学期间养成的阅读习惯,它让我终身受益,这是大学传递给我的永不枯竭之力量。
大学不在训练人力,而在培育“人之独立性”。大学教育在知识以外,更应重视德性的问题。
——赫钦斯
精神
对大学独有的情结,让我受益无穷。喜欢在大学校园里漫步,喜欢看夜晚通明的图书馆灯光,喜欢告示板上色彩斑斓的广告,喜欢冲劲十足的操场,也喜欢清晨树下喃喃的阅读声……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这样描述大学: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大学定义本身就足以让我欢喜与流连,以至于我有很多机会去做一些新尝试,但是每次我都选择维持在校园工作的习惯。
每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我都会想办法去看大学,世界上的大学究竟有多少?没人统计过。中国有2000多所,美国有6000多所。各国的大学形形色色,各具千秋。尽管大学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可是总有一些东西是一样的,而正是这个特质深深地打动着我。
自从1530年以来,西方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就有70所大学。为什么大学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为什么大学总是一种象征?为什么大学可以承载历史和时光?这是因为大学有着精神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