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程志忠 田琳 汪洪主编
- 516字
- 2020-06-25 20:47:43
第二节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是人特殊的生理阶段,有一些成年人没有的特殊的生理现象,父母需要了解这些新生儿期才会出现的特殊生理现象,一旦宝宝出现了这些状况,不至于惊慌失措。
一、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1)口腔上皮珠。新生儿上腭中线、软硬腭交界处及牙龈上可见黄白色小点,俗称“马牙”或“板牙”,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潴留所致。一般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对吸吮无妨碍,不必作特殊处理。千万不要相信有的人所说的“马牙不挑,掉下来吞进肚子里死人”的说法,自行挑割,常会导致感染。另外,新生儿期禁忌揩洗口腔,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极易擦破导致感染,哺乳后喂少量温开水即可洗净口腔。
(2)乳腺肿大及泌乳。由于怀孕晚期母亲体内的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男女婴生后1周均可出现乳腺肿大,自蚕豆大小至小鹌鹑蛋大小,亦可见乳晕色素加深,可有乳汁分泌,乳量自数滴至20ml不等,2~3周后可自行消失,不必作特殊处理。若强力挤出乳汁,可能会导致乳腺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乳腺炎,女婴将会使乳腺功能受损,乳头扭曲退缩,影响以后的美观和做母亲时的哺乳。
(3)假月经。少数女婴生后5~7天会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似月经,持续1~3天后自止,无其他部位出血,无其他伴随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假月经”。是由于妊娠晚期母亲体内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可用消毒纱布轻轻拭去,不必作特殊处理。但如果出血量较多,那就要及时看医生,可能与新生儿出血症有关。
(4)新生儿红斑。有的新生儿生后第一天内会出现皮肤普遍发红,可伴有针尖大小的红点。可能是由于冷而干燥的外界环境及毒素的作用引起的。持续1~2天后逐渐消退,出现脱屑,以足底、足心及皱褶处多见,脱屑完毕后,皮肤呈粉红色。
(5)胎儿青痣。正常新生儿的腰骶部、臀部及背部等处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不高出皮面的大块蓝灰色斑,是由于特殊的色素细胞沉着形成的。大多在4岁时消失,有时稍迟。此现象为东方人所特有。
(6)粟粒疹。新生儿的鼻尖、鼻翼及颊部常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点,是由于皮脂腺堆积所致,称为粟粒疹,而非脓疱,脱皮后自然消失。
(7)“螳螂嘴”。新生儿两侧颊部有肥厚的脂肪垫,形如螳螂,此脂肪垫有助于吸吮,系正常现象。
(8)出血点。新生儿头面部,尤其是上眼睑、球结膜下可见鲜红色或蓝色出血点,数日后消退,无临床意义。
(9)青紫。新生儿口周、手掌、足趾及甲床等处易见青紫,1周后消退。可能与新生儿高血红蛋白有关,并非缺氧或先天性心脏病。
(10)红尿。由于白细胞分解增多,尿酸盐排出增加,尿酸栓塞,生后2~5天可见尿布上有红褐色斑点,婴儿排尿时啼哭,可加大哺乳量或多喂温开水以增加尿量,防止结晶和栓塞。
(11)足上翻。见新生儿足背向上向外翻,此乃胎儿在子宫内受压所致,亦称为假性畸形,可逐渐自愈,不必担心。
(12)头皮水肿。头部产者,因在生产过程中胎头受压,头皮水肿厉害,呈先锋头,使新生儿的相貌看上去十分丑陋,2~3天水肿即可消退。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详见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二、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婴儿出生后第一周内,多睡少吃,而肺部和皮肤蒸发大量的水分以及小便的排泄和胎便的排出,体重可暂时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大多在出生后3~4天降至最低点,失去的体重一般等于初生体重的7%~8%,约200~250克,以后回升,到7~10天回复到出生时体重并迅速增长,早产儿体重恢复稍迟。若体重下降过多,10天后体重不增或继续下降应寻找原因,分析是否由于母乳不足、喂养不当,或是由于疾病,但多数为喂养不足所致。
三、新生儿生理性体温下降
宝宝降生了,一家人多高兴啊!都要抱一抱、摸一摸,怎么,宝宝四肢冰凉,是不是保暖措施没有搞好呢?答案是不一定。下面先谈谈“新生儿生理性体温下降”。
刚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肛温是36.7~37.8℃,出生后由于环境温度比宫内低,新生儿体温逐渐下降,每分钟下降约0.1℃,30分钟后肛温平均下降2~3℃,体表温度平均下降4℃左右,称为新生儿生理性体温下降。当体温降低到35℃以下时,婴儿出现躁动和啼哭,因肌肉运动促进代谢性热,如果环境温度合适,保暖措施得当的话,体温可逐渐回升,12小时后才回升到36℃,以后体温波动于36.7~37.8℃。
新生儿若置于无风室内,穿衣盖被,室温以24℃为宜。如果室温不能维持24℃,则应采取其他保暖措施。但如果室温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出汗蒸发散热,如果水分供应不足,血液浓缩,可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而早产儿因汗腺发育差,体温易升高发热。
再谈谈“中性温度”,中性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是新生儿的合适环境温度,将婴儿裸体安置于此温度的环境中,周围无风,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婴儿能维持正常的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小,散热量也最少。体重大于2.5kg的足月儿初生2天的中性温度是33℃,2天以后为32℃,早产低体重儿中性温度要高一些。当新生儿睡温箱时,温箱温度应调成中性温度。
四、新生儿“打嗝”
“打嗝”医学上称之为“呃逆”,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尤其多见于新生儿,是由于膈肌发作性痉挛所致。许多父母亲不理解这是怎么回事,认为婴儿得了什么病,其实这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而致,不能算是病态。
膈肌是人体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一块很薄的肌肉,不仅起着分隔胸腔和腹腔的作用,同时又是人体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扩大胸腔,引起吸气;膈肌松弛时,胸腔容积减小,产生呼气。新生儿由于神经发育不完善,神经反射不协调,容易发生膈肌痉挛,温度的变化是膈肌痉挛的常见原因,如气温的变化、食物的温度、冷空气吸入、进食过快等,但有时不一定有诱因。痉挛时膈肌突然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嗝”声。随着婴幼儿的成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打嗝现象也会逐渐减少。因此,家长不必为新生儿打嗝而惊恐。打嗝时可以给新生儿喝些温开水,或者抱起轻轻拍背部,对止住打嗝可能有一定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膈肌痉挛时腹腔的压力骤升有时可使胃内容物向上返流入食道,当孩子的体位不当时(如仰卧位),胃内容物便会进入气管引起窒息,这种情况多见于平时容易溢奶的婴儿,应警惕由此所致的窒息。
除打嗝外,其他的原因引起乳汁或其他胃内容物向上返流时也会引起同样的后果。这种情况多见于平时易溢奶的婴儿,因其食道和胃的“门”(贲门)较松弛,使胃内的乳汁易反流入食道。溢奶常发生在哺乳后不久,但也有喂奶后1小时还有溢奶者,如此时正在睡眠时就容易发生窒息。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入气管的危险,父母应了解预防措施。首先是防止吐奶,在喂奶后将小儿竖抱起,令儿头倚靠于母的右肩并轻轻拍儿背至有嗳气声后放下,睡觉的姿势应以头和上胸部略抬高(给小枕)为宜,头转向右侧,身体略向右倾。以上的姿势可使有溢奶发生时奶汁从口流出而不返入气管。预防的另一重点是婴儿独处时间不能太久,即使在睡眠中亦应不时前去察看,尤其对原有吐奶频繁的孩子。
五、新生儿“惊跳”
许多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新生儿手、脚常常会不自主地抖动,在换衣服或洗澡时更多见,睡眠时也常常会出现惊跳,表现为双手向上张开,又很快缩回,有时还会啼哭,这算不算抽筋?将来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呢?
以上现象都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致,虽然新生儿脑的发育领先于许多其他器官,其重量占体重的10%~12%(成人只有2%),但新生儿神经元上下及横向联系通路尚少,兴奋抑制过程尚不完善,受刺激后引起的兴奋容易“泛化”,凡是大声、强光、震动以及改变他的体位都会使小儿惊跳,有时声响和震动都不大,但距离较近时,也会如此。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会影响智力发育。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不断完善,这种不自主的抖动会逐渐减少,到三四个月时慢慢消失,被有意识的、自主的动作代替。
但是,如果新生儿对一般触觉或听觉产生过度兴奋、易激惹、尖声啼哭,甚至出现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口部反复地做咀嚼、吸吮动作,呼吸不规则并伴面部、口唇青紫,面部肌肉抽动,四肢抽搐,这些则是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提示小儿患有某种疾病,特别是颅内疾病,要及时请医生诊断治疗。
六、新生儿需要洗口吗
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够成熟,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薄嫩,容易擦伤,细菌易从伤口侵入而导致感染,轻者可致口腔炎,重者细菌进入血液可引起败血症。因此,禁忌用纱布等擦洗口腔黏膜,以免擦破口腔黏膜,导致感染,尤其不应挑破牙龈上的马牙或板牙。可以在喂奶后喂少许温开水清洁口腔。
事实上由于母乳中含有多种抗感染的免疫成分,母乳喂养的小儿在保证奶量充足的情况下,口腔是清洁的。
七、怎样注意孩子的囟门
人的头部是由29块骨骼组成颅骨,其中脑颅骨有8块,各骨骼之间是结合的。刚出生婴儿的脑颅间尚未结合,每块颅骨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的空隙,用手摸有柔软感,这叫做囟门。前囟的斜径,在初生时约2.5cm。在头顶后部颅骨缝隙处叫后囟。囟门虽不大,却能反映头颅内部的压力。正常的时候,囟门表面与头颅表面深浅一致,或稍有一点凹陷,摸上去,有时还可以感到血管的搏动。
如果囟门的部位比头颅表面突出来,触摸的感觉很硬,绷得很紧,这说明头颅压力增高。引起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颅内出血、脑肿瘤、脑积水。正常小儿啼哭或用力时,颅内压力也可增高,摸前囟门比较硬,但这是暂的,不能算异常。
颅内压力低时前囟表现塌陷。引起的最常见是腹泻或频繁呕吐,造成脱水,脱水程度与囟门塌陷程度成正比。严重营养不良消瘦时囟门也可表现凹陷。
囟门随头颅的长大在一定时间内完全闭合,囟门闭合是婴儿骨骼发育的标志。后囟在婴儿出生后1~1.5个月闭合,前囟要到1~1.5岁时闭合。前囟若6个月前闭合则太早,囟门早闭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囟门闭合前要注意保护头部,不应碰撞硬物或压迫囟门处,避免寒冷气流与阳光对囟门直吹、直射。
八、乳牙萌出过早
我们知道婴幼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4~10个月)时开始长乳牙,至两岁半左右,20个乳牙全部出齐。但有少数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在下中切牙部位有1~2个牙齿萌出,这是怎么回事?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乳牙萌出过早”,亦被形象地称为“诞生牙”,发生率大约为1/2000。婴儿出生时颌骨中就已有骨化的乳牙牙胚,可能是遗传因素的原因,牙胚距口腔黏膜较近而过早萌出。这些牙可能是正常的乳牙,但必须及早拔除。其原因是:
(1)乳牙牙胚只有牙冠,没有牙根,牙根是在婴儿出生之后才逐步发育成熟的。所以诞生牙没有牙根,只靠牙龈联结着,极易松动脱落,落入消化道,可能能随大便排出;如果被吸入气管,成为气管异物,就有窒息的风险。
(2)有的“诞生牙”虽不松动,但在孩子吸吮的摩擦舌系带和两侧的软组织,可产生“褥疮性舌系带溃疡”,长期不愈,使婴儿吸奶时啼哭和拒食。
“诞生牙”拔除很容易(一般不用麻醉),拔除后不影响其他乳牙萌出,也不会影响以后恒牙的萌出。
九、新生儿假性畸形
真性畸形是指胎儿内在因素有异常,因而不能发育正常,通常是胎儿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或是接触致畸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某些药物),或是宫内感染,畸形症状多种多样,如唇腭裂、小头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外生殖器畸形等。
而假怀畸形是指胎儿没有致畸的内在因素,本可以发育为正常胎儿,但在子宫内受到外部压力,阻碍了正常发育,表面上与真性先天畸形相似,但原因及形成机制和预后则完全不同,所以称之为假性畸形或先天性变形。
造成宫腔拥挤,给胎儿带来压力的原因有孕妇身材矮小、骨盆狭窄、子宫先天畸形或子宫肌瘤、胎儿过大、羊水过少、胎位不正、胎头过早入盆等。常见的假性畸形有关节挛缩,如足外翻、足内翻、足趾畸形,神经麻痹性体瘫痪,五官改变,下颌改变等。
由于出生后压力消失,假性畸形多能自然恢复,一般可观察数周或2~3个月,按摩可促进恢复,如毫无好转趋势或恢复过慢,均应及早治疗。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法是用反力纠正压迫造成的变形,可以用石膏托、夹板等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