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运算速度之快是令人咋舌的,几百分之一秒内接收一个人脸的视觉映象;在1/4秒内分析它的许多详细情况,并将全部信息综合成一整体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明确的、三维的面容。即使从未在这个地点见过这个面容及其表情,人脑仍能从其庞大的记忆中的数张其他面容中识别这一面容,能想起关于这个人的许多印象。全部过程仅需要1秒钟。上述情况发生时,脑分析和整理视觉信息及其他感觉信息,用声音和气味来协助鉴别这面容。脑能控制和调整身体的位置,保持其平衡或平稳运动,并连续地控制体内数百个参数,校正任何偏离正常的地方,以维持身体的最佳功能状态。在我们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大脑以这种方式时刻不断地觉察、记忆、控制和综合无数不同的功能。
人们常说,我们只用了我们全部智力潜能的10%。但现在看来,这个估计是过高了。我们用的连3%都不到,有可能是0.1%或更少。
就人脑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而论,它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任何复杂计算机。它的数学运算和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过程是非常迅速的,然而这些能力仅仅代表人脑许多能力的微小部分。
人脑和计算机之间的最重要区别在于人脑不只是直线似地按逻辑工作,而且能同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综合,从中提出普遍性的内容。人脑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能识别一张面孔,世界上却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做到这一点。计算机发展到今天,能做到从10个左右的物体中识别一个像杯子这样的简单物体,但就是做到这一点对大脑而言是“小儿科”的问题也要花费几分钟时间。而且只能区别物体的大体类别,而不能识别特殊物体。
我们现在对人脑所了解的这些,是在最近的25年中才了解到的,这些知识大多不能在学校学到,但能够改变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方式。
7.掌握大脑的知识遗忘规律
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刚学过的内容,看过的书,很快就不记得了。我们总是这样抱怨自己“我的记性真差,怎么总是记不住”……种种现象都说明了一点:自己的记忆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记性差吗?难道这真的不能弥补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掌握了遗忘规律,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了著名的遗忘规律,即遗忘曲线。
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研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识记的初期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保持量趋于恒定,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不均衡变化。
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要及时“复习”需要记住的内容,以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
俄国教育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记忆与理解的过程,没有记忆就不可能学到知识。
有实验表明,英语单词一旦记住,时隔一天可以保持90%;学过以后3天不去复习,就会忘掉60%~70%;3周时间不复习,记住的单词就所剩无几了。
不只是英语,大脑对其他学科的记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学习结束后的短时期内,大脑遗忘的速度较快,遗忘的数量较多。经过一定时期后,就会逐渐平稳,遗忘速度就会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
而且,遗忘现象不是存在于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而是人类在认识事物中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现象。当学生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必然会干扰旧的知识,学到的知识如果得不到巩固,则保持在大脑中的痕迹必然会逐渐减弱以致消失。
针对大脑这种遗忘的规律,我们应该通过及时“复习”来防止遗忘。这里的及时是指,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去温习学过的知识或回忆做过的事,这样就会延迟遗忘。
在根据遗忘规律帮助我们记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回忆和温习要趁热打铁
遗忘是立刻发生的,而且刚学过的知识遗忘率最高。所以我们要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就是要趁热打铁。
(2)避免机械记忆
许多实验都证明,对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内容,及时复习往往胜于集中学习。比如,背英语单词,平时经常性地记一记比集中起来记忆效果要好。
但在有意义的概念形成的学习中,以及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形成规律的学习中,集中练习的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遗忘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现象,无人例外。应去除认为自己“记性差”的消积心理,这也是提高我们记忆效果的关键。
记不住,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根据遗忘规律帮自己记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防止遗忘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复习的次数先密后疏,先多后少,即在遗忘速度最快的初学阶段,复习次数应尽可能地多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只有遵循遗忘规律,才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使我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8.我们是如何记忆的
记忆的最初是利用形象记住事物。就是说,在大脑中好像有个电影银幕,当看到文字或听到话语的时候,要立刻在这个银幕上描绘出形象来。只要经常练习,养成这种习惯,那么看到或听到的事物的形象,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映现在头脑中,因而就容易留下记忆。
当脑海中浮现形象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尽可能把它们换成具体的物品。例如,从香烟这个词想象出自己常吸的某品牌香烟的形象;要是领带,就想象出一条有着时兴花样的领带的形象;如果是围巾,就想象出你所喜爱的经常戴着的围巾的形象。
如果只浮现出一般的物品,则印象平淡,不容易记住;反之,若换以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物品来描绘形象,就容易记住。
另一个要领是,要特别夸大形象。在头脑中描绘一支圆珠笔时,如果形象只有实物那样大小,印象就不深。要把圆珠笔的大小扩大到头脑中的银幕那么大。若描绘花,就不要描绘一朵,而要描绘一大片花圃,那样记忆的效果就会更好。
在各种会议上,与其做这样那样的详细文字材料的报告或工作说明,还不如用图表说明更容易理解。因为,这样做能在大脑中直接留下整体事物的形象。
许多名人之所以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也就是善于利用图像记忆来记忆自己所需的知识。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绘画大师,擅长花鸟、山水及人物画,尤以人物肖像画最为擅长。任伯年10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门去办事,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正赶上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当来访者得知他父亲不在家后,也没留下姓名和口信就转身走了。任伯年的父亲很晚才回家,听儿子说有人来找过他,便问:“来的那个人是谁啊?”任伯年当时没有问,来访者也没有说,因此回答不上来。后来,任伯年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来访者的模样画在一张纸上,因为画得非常像,所以父亲一看就知道来访者是谁了。
任伯年能把来访者画下来,固然和他的绘画能力好有很大关系,也和他卓越的记忆能力分不开。任伯年所运用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记忆法。仔细想一想,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想记住一些东西而又总是无法记住的时候,只要把这些东西转换成图像,便能加速记忆。由此可见,图像记忆对提高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你希望自己也拥有图像记忆的超群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经常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增强自己的图像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练习。例如,我们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不要只是被动地听,而应该调动自己的思维,在脑海中呈现出生动的情节;如果是阅读图书,在读到绿油油的小草的时候,眼前就应该想象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小草;读到皎洁的月光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一轮明月……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我们的图像记忆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其次,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我们所接触的词语或概念并不总是形象的,在对抽象概念如好坏、上下、左右、大小、多少等进行理解记忆时,单纯的联想是不能奏效的,只有想象力能帮助我们把这些抽象概念赋予一定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完成记忆任务。例如,你想识别“好坏”,不妨在纸上画一个好苹果和一个腐烂的苹果;如果想识别“上下”,可以画一条水平线,线的上面就是“上”,下面自然也就是“下”了。
图像记忆法只是记忆法中的一种,但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它与想象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记忆。在实际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你大脑中储有的一切信息。调动所有可用的思维方式帮助记忆的实现。
记忆的最初源于形象,这与人体的构造是分不开的。因为人总是最先以眼睛去感受外物。刺激大脑形成可供记忆的形象。又根椐外物的特征去唤醒大脑深处的记忆。所以,人总是善于用形象记忆法获取记忆的最佳效果。在学习中,我们不妨学一学任伯年的记忆法。也许,可以发现我们的记忆力也大有长进。
9.你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量。
我国宋代福州地区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刚开始求学时,每拿到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匆匆忙忙地读下去,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收效甚微。为此他经常哀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时常为此感到苦恼。
后来,陈正之遇到了理学大师朱熹,他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朱熹,朱熹对他说:“年轻人,你以后读书时,每次只读50个字,并且接连读两三百遍,看看能不能记住。”
陈正之回家后,按照朱熹教给他的方法,每次读书时只读50个字,务求读懂读透,并且努力记住,然后再往下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陈正之果然做到读过的书经久不忘。
后来,陈正之的学问大长,成了一位真正学问高深的人。
可见,记忆也要讲究方法。一个人要想记住某些东西,就要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而不能认为任何东西随随便便就可以记住、记牢。
对数字感到厌烦的人,如果喜欢打麻将,可能很快就能学会算番。对人名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却往往能脱口说出很多明星的名字。许多学生讨厌记英语单词,但是他们却能够很流利地唱出英语流行歌曲。
我们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记住。因此,小学生能够将上学途中所见到的玩具店名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因为儿童的脑部活动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相反的,一个每天坐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对于窗外的街景却没有丝毫的印象,这就是因为他没有抱着感兴趣的心情去欣赏。
因此,记忆的先决条件就在于对所要记忆的东西要有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