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片言——为《第一哲学对话录》序

汪丁丁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时候,他试图表达什么呢?首先,天道可感但不可说,凡说得出来的都不是。其次,若《庄子》内篇“大宗师”描述的“颜回坐忘”可信,那么,孔子应当懂得天道可感而不可说的道理。或许因此,当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很可能没有要表述我们后学俗儒解释的“高兴”之义。因为,此处孔子所言“学习”,根据我们后学俗儒的解释,是道德的而不是知识的学习。既然如此,“不亦说乎”应当就是“只可体悟不可说”之意。第三,若孔子明知道德只可践履而不可“闻”得,他就应慨叹“人生苦短”(践履不足),而不应声称“夕死可矣”。践履是一个过程,通常以人生为度量(姑且不论佛家“前生后世”的度量方法)。毕生践履道德的人,临终尚且不敢说“得道”二字。

有机会感知天道的人,越感悟越觉得天道深不可测,不仅说不出来,甚至无可表达。此处,容我展开叙述。首先,我要概述怀特海的命题:(1)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2)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这两项命题首尾相续,在我的研究生课堂里,年复一年地论证过(参阅怀特海《思维方式》,商务印书馆2004年刘放桐中译本)。其次,对人类而言,有完全不可感的世界,有可感但不可表达的世界,有可感且可表达的世界。第三,在可感且可表达的世界里,人对所感的领悟——或更确切而言,有能力并有机会感悟到具有根本重要性问题的那些人试图理解自己感悟的过程(注意:领悟本身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时刻)——有三种可能的表达(叙事传统):能逻辑表达且不能不用逻辑表达的、能逻辑表达且能不用逻辑表达的、不能用逻辑表达的。

所谓“神秘主义”叙事,属于上述第三种表达方式,即不能逻辑表达的感悟。因为理解在表达之后,故而,有所感的人,对他自己而言,非如此表达而不能有所理解,或有所悟。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科学叙事”,属于上述第一种表达方式。不过,西方思想传统之内也有两千多年的神秘主义潜流。不仅如此,东方的和西方的神秘主义叙事或许有所汇合——灵知主义(又译“诺斯替教义”)是一例,罗素《西方哲学史》描述的古希腊“酒神”崇拜是另一例。晚期荣格试图逻辑地表达集体无意识及“共时性”之为集体无意识的证据,他的叙事,或许是上述第二种表达方式的例。

一般而言,言语、文字、眼神、姿态、艺术、仪式、梦境,都属于符号表达。凡符号,两项要素必不可少:其一是提供某种指示(指号或情境),其二是引发某种(指号或情境之外的)意义。“仰观天象”,天象对引发其意义的人(诸如羲和)而言就是符号了。仓颉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虽“身”或“物”,对读字之人有了意义,于是成为文字符号,指事象形会意。由此形成的日常语言,既包含逻辑成分也包含不逻辑的成分。分析哲学缘起于哲学家试图从哲学语言中删除不逻辑的成分,于是只剩下“同义反复”的部分,言外之意只有沉默,或引述怀特海(《思维模式》第四章):哲学要么是自明的要么不是哲学。其实,怀特海哲学思想里,包含了远比西方哲学深刻丰富的东西,导向未来的东西方哲学汇通。

我推测,远古中西未分之时,观天象以察人文,是思想的日常方法。古人观天象,可考的最早记录,由埃及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的相对位置揭示出来(参阅Adrian Gilbert2009年出版的科普读本Orion and the Pyramids:Secrets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这三座金字塔(法老和两位王后的墓穴)排列为猎户座(西文的星座名称是“Orion”)那位射手腰带上三颗主星(σ、ε、δ)的样子,相当于一段直线在三分之一处发生折点,于是形成夹角大约120度的两段,与原始人的“飞去来器”相仿。与此类似的折,中国古人制作的楚编钟,每一只六边形的磬上都有,称为“磬折”。此外,东方静坐,脊椎与头颈之间不是笔直的,而要形成大约120度的夹角,恰如钟上的磬折。

观天象的感悟,逐渐形成系统。由希腊词源可知,在西方思想传统里,星相学(astrology)的发生远早于天文学(astronomy)。容我引述维基百科:公元前两千年时的苏美尔人在乌尔和乌鲁克建造了七级的庙,每一级代表一个天体: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七个天体应该为祭师们铺平通向神的路。苏美尔人已经有自己的星座了,他们将天空分为三个部分,此外他们还知道白道。他们相信天体按神的意志运行。公元前2778年,古埃及最精确的历法诞生了。埃及人认识到天狼星的上升与尼罗河大水之间的关系。他们试图从天狼星的位置来推断政治的发展。古埃及金字塔的四边是按天的四个方向确定的,它们应该为法老死后的灵魂升天铺平道路,而法老的灵魂则是北极星。在巴比伦的影响下,他们将黄道分为十二个星座,此外,巴勒斯坦的早期居民迦南人开始信仰黄道十二星座,迦南占星术由此诞生。……公元前722年,亚述人灭掉了以色列王国,迦南占星术成为亚述“国教”。……亚述人仿照示巴、法厄同和赫梯人的做法,把太阳、月亮和金星三个天体放在重要位置,并平分了水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迦南占星术的附庸星基本定型。……公元前597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所灭,巴比伦人开始间接受到迦南占星术影响,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不战而胜,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千古名城巴比伦。他发布文告,释放犹太人回归故国,并让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这次共有42000多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迦南占星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并向近东以外地区传出。后来,大部分犹太人被迫向各地流散,他们完全废弃了迦南占星术。不过,迦南占星术在当时的中亚、西亚地区的分布极为广泛。……在古希腊,占星术(astrologia)和天文学(astronomia)没有清楚的分解。希腊人使用巴比伦人的行星名,但他们使用太阳作为主星。希腊人的占星术后来对炼金术、摩尼教和基督教都有影响。……由于蒙古帝国的数次西征,迦南占星术在欧亚大陆盛行,到了14世纪,以迦南占星为原型的象征图像系统塔罗牌开始流传。1453年,欧洲仅存的古希腊占星书籍被相信迦南占星术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烧毁,之后,迦南占星术传遍整个奥斯曼帝国,到了16世纪,迦南占星术在西亚、北非地区已经根深蒂固。……文艺复兴来临之初,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国的占星家翻译阿拉伯占星书籍,引入由阿拉伯人保留下来的古希腊占星知识,之后以迦南占星术的附庸星为基础,发展成西洋占星术的守护星(又名“主宰行星”或“幸运星”)及擢升星,从此,西洋占星术成为狭义上的占星术,并在整个欧洲(自诩是异族后裔的匈牙利人除外)迅速发展。当时的占星术应用广泛,由皇帝或国王的加冕时刻、医疗诊病,甚至失物寻人,无不诉之于占星术,占星术遂变成解答万事万物现象的通识学问。到这个时候为止,天文学家往往同时也是占星术士,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都是天文学家和占星术士,开普勒显然也将占星学作为一门学术。他虽然不相信天体的位置可以用来预言地球上的事物的发生,但他相信天体对地球上的事物的影响。……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发表天文观察成果,提出日心说观点,从根本理论去反对占星术。科学思想在欧洲不断发展壮大,民智渐开,占星术失去原有魅力,于是成为民间方技,及神秘学的支流。……到了18世纪,欧洲经历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等一连串革命,在改变了人民政治思想的同时,亦进一步发扬科学进步的思想。此时占星术在欧洲让位给科学,但在民间仍有一定影响力,而占星家吸收了科学研究精神,默默地改革占星术。1781年发现天王星,1846年发现海王星,以及一些小行星,都陆续引入占星术,并对古代占星技巧去芜存菁。……心理学家荣格等人将西洋占星术与心理占星结合起来,用来分析人的性格和心理,发现成为现今以西洋占星术为主的面貌。……占星发展至现代,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创设新技巧,另一是重新发掘古代占星技巧。在创设新占星技巧方面,主要是引入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跟海王星、天王星合称为现代行星,在现代占星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迦南占星术在唐朝由景教徒传入中国,安史之乱乃至唐末五代之后,在中国本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占星术从此日渐衰落……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民间禁习天文术数,连带天文历法亦无人知晓,以致占星术几乎成为绝学。到了明末,开始有徐光启等人从西洋基督教传教士学习天文历算,中国占星才现生机。……康熙皇帝爱好古籍文物,对于天文历法产生兴趣,除了任命学者跟西洋传教士学习天文知识之外,更搜罗中国占星古籍……及至民初时期,绝大多数执业替人算命的相士只懂八字、易卦。到了“二战”后,开始有人重新流传类似占星的紫微斗数。……在这几十年间,香港和台湾两地出版的紫微斗数书籍层出不穷,盛行程度竟比八字过之而无不及。

周代形成的二十八星宿天象系统,江晓原认为源自西亚,而陈久金考证星宿名称认为始于夏代。再引维基百科:二十八宿的体系除了中国外,印度、巴比伦、伊朗、埃及与阿拉伯也有类似体系,而且均能一一对应(虽不是全部严格相等),例如印度称为“纳沙特拉”(Nakshatra),1860年,韦柏(Robert E. Webber)在《中印两国历学的比较》一文中提出二十八宿起源于印度,原因是中国二十八宿起于角,而印度起于昴。1891年,荷姆美尔主张二十八宿应当起源于巴比伦。美国学者伯吉斯(E.Burgess)认为,二十八宿体系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二十八宿名称有与古梵文相似之处。新城新藏的《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主张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竺可桢在《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和地点》主张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夏鼐认为二十八宿是自中国传入印度,不过夏鼐指出,印度有二十八宿和二十七宿两种体系,二十七宿体系较为流行。日人饭岛忠夫根据冬至点在二十八宿中的牵牛初度,认为二十八宿制定于公元前396年到公元前382之间,断定二十八宿是从西方传入的。新城新藏则与饭岛忠夫持相反意见,两人相继发表文章,相互驳难。

东睿写这本书所据的星相学,中西间杂,或以西学为主。我被他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东睿独特的神秘主义叙事而非因为星相学。与古人相仿,命相之学,其灵验与否端赖于相士之感悟天道的能力,反而与相术本身不甚相关。

我结识东睿,是在我讲授的本科生经济学教室里,大约九年前,基于某种神秘体验。最初,我注意到教室里有一位面容清秀、身材修长、表情腼腆的青年人,从书包里拿出许多书来,一边听课一边读书。要知道,听我的课程,学生们普遍认为知识密集、信息量太大,以致课堂笔记挂一漏万。何以这位青年人一心多用,居然可以听懂我的课呢?不久,我又在我的研究生经济学教室里见到了东睿。几年之后,他依旧来旁听我的各门课程。那时,我与妻子已和他相熟,饭桌上聊天,得知他自幼聪慧,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不仅跳级而且保送,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读研究生期间,他到加州伯克利大学听了一些课程,然后返回北京,继续在我教室里旁听,以致我要反复追问他兴趣究竟在哪一领域。那一年,他才23岁。于是,他毕业后干脆在我住的北京大学燕北园租了一间房,听课读书,十分自在。燕北园的房租涨得太快,后来,东睿改租北京大学南门外的单人房间,继续旁听我的课。他当然还旁听其他老师的课,例如,西方古典语文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音乐、艺术,诸如此类的人文课程。

东睿读书速度极快,理解能力超越常人。我常邀请他为我主持的东北财经大学跨学科教育实验班的学生讲课,主题随意,由他与同学们商量决定。当然,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仍是他多年沉潜感悟的星盘命相之术。我记得某一年,在大连,我和妻子请实验班第一届六位研究生与东睿座谈,因为他们都是第一次与这位腼腆的学长见面,无话可说。我于是建议他们各自报出生日,我拿出iPad联网让东睿根据星盘推测每一位同学的性格与人生。东睿判断之准确使同学们大为兴奋,聚会随之转入热议。不过,东睿认为自己只熟悉出生星座相近之人的性格与人生,对出生星盘(birth chart)相距甚远的人,他宁可保持沉默。

大约半年多前,东睿26岁,忽有神秘体验,感悟颇深,并于稍后向我倾诉。苦于表达之艰难,我始终不能充分理解东睿的感悟。故而,我建议他写一本书。通过写作,他或许能更好表达自己的感悟。

写完第三章,东睿坚决不再写。他将这一章发给我读,并说这是最后一章,全书大约八万字。我读了第三章,有所感悟,遂向世纪文景姚映然女士推荐。我记得我的推荐信只写了一句话:映然,还是你主动与他联系吧,这孩子是天才。

秋季学期即将结束,研究生教室里,我关于逻辑与历史统一视角下的经济学思想史讨论,最后的两讲或三讲,是我与神秘主义叙事传统(包括东睿的感悟)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我相信,这些对话卓有成效,为更深入思考中西叙事与思维方式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思想准备。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我颇能理解东睿将他写的这本书命名为“第一哲学对话录”。

丁丁

2014年12月2日,Tokyo Midtown Oakwood Prem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