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情多义的眼睛

眼睛传达的信息

爱默生曾对眼睛做过这样的描述:“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词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这是它的好处。”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这表明它具有反映人的深层心理的功能,其动作、神情、状态是情感最明确的表现。

(1)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 %,如超过这一平均值,可认为对谈话者本人比对谈话内容更感兴趣。比如一对情侣在讲话时总是互相凝视对方的脸部。若低于此平均值,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

(2)倾听对方说话时,几乎不看对方,那是企图掩饰什么的表现。据说,海关的检查人员在检查已填好的报关表格时,他通常会再问一句:“还有什么东西要呈报没有?”这时多数检查人员的眼睛不是看着报关表格或其他什么东西,而是盯着报关人员的眼睛,如果你不敢坦然正视检查人员的眼睛,那就表明你在某些方面有不够老实的地方。

(3)眼睛闪烁不定是一种反常的举动,通常被视为用来掩饰的手段或性格上的不诚实。一个做事虚伪或者当场撒谎的人,其眼睛常常闪烁不定。

(4)在一秒钟之内连续眨眼几次,这是神情活跃,对某事件感兴趣的表现;有时也可理解为由于个性怯懦或羞涩,不敢正眼直视而作出不停眨眼的动作。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每分钟眨眼5~8次,每次眨眼不超过一秒钟。时间超过一秒钟的眨眼表示厌烦,不感兴趣,或显示自己比对方优越,有藐视对方和不屑一顾的意思。

(5)瞪大眼睛看着对方是表示对对方有很大兴趣。

(6)当人处于兴奋时,往往是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此时瞳孔就会放大;而消极、戒备或愤怒时,愁眉紧锁、目光无神、则会神情呆滞,此时瞳孔就会缩小。实验表明,瞳孔所传达的信息是无法用意志来控制的。所以,现代的企业家、政治家以及职业赌徒为了不使对方觉察到自己瞳孔的变化,往往喜欢戴上有色眼镜。当然眼神传递的信息远不止这些,有许多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就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观察、积累经验、努力把握。

留心他人延长眨眼的时间

在正常的条件下,一个人眨眼的频率是1~3次/分钟,每次闭眼的时间也仅仅为1/10秒。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或是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一个人可以故意延长他眨眼的时间。如果你凑巧遇到某个人对你作出此种姿势,就得留意他此举的含意了。

这里所说的拉长时间,并非你迅速地眨眼,再隔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下一次的眨眼动作,而是每一次眨眼动作的时间被拉长。要实现这个目的,人们在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就要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1/10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你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只是潜意识里这样做了。但你的潜意识也随之浮上了水面。事实上是因为你对眼前的人感觉厌倦,你觉得谈话很无趣。我们在谈话中如果发现对方对自己作出这样的动作,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是否是谈话内容实在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因为他的这种动作表明他已经不想再跟你继续讨论下去,所以他每次眨眼时眼睛会闭上两到1~2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希望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

如果你发现你在讲话时,你的单独观众开始有了拉长眨眼时间的行为,你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了。身体语言学家亚伦皮斯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你对自己的谈话内容很有自信,而认定是由于对方的高傲才导致这样的情况,你可以这样回敬他。当对方长时间闭着眼睛时,你可以快速地向旁边移动一步。这样,当他们再度睁开眼睛时,视线首先会投在你原来的位置,结果发现你不见了,突然出现在另外的地方,他们就会在态度上更慎重一些。当然,如果你发现他不只是拉长眨眼时间,同时伴有呵欠,那么你就可以结束这次对话了。

员工和老板谈话时,如果发现老板眼睛老是一开一闭,就得小心了。因为这就表明老板对该员工的回答可能不太满意。为了让老板改变此种神态,他可以这样做:改变谈话方式,重新引起他的注意,为此,可以在老板闭眼的过程当中,迅速地向左或向右跨一步。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你已经出去过了,现在又重新进来了,这样往往能让他开始留意你说话的内容。当然,如果是因为老板自视高傲而故意对你延长眨眼时间,也就没有必要采取此种方法了。此种情况下,你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趁早离开这家公司。因为如此不尊重员工的老板,他的公司迟早会被淘汰。

瞳孔扩张暗示情绪变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别人的手势、坐姿、表情等身体语言,而对于眼睛的观察只是仅仅停留在暗淡无光还是炯炯有神的层面上,其实眼睛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掘的关键信息。人的眼睛通过数条神经与大脑连接,它们从外部获取信息,然后通过神经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受到刺激的大脑又反馈信息给眼睛,于是人的心理也就在眼睛上表露出来。这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说法的科学依据。

芝加哥大学研究瞳孔运动的心理学家埃克哈特·赫斯发现,瞳孔的大小是由人们情绪的整体状态决定的。一般来说,当人们看到对情绪有刺激作用的东西时,瞳孔就会扩张。例如,一个性取向正常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看到异性明星的海报,瞳孔便会扩张;但若看到同性明星的海报,瞳孔就会收缩。同样,当人们看到令人心情愉快或是痛苦的东西时,瞳孔也会产生类似反应。比如,看到美食和政界要人时瞳孔会扩张;反之,看到残疾儿童和战争场面时瞳孔会收缩,在极度恐慌和极度兴奋时,瞳孔甚至可能比常态扩大4倍以上。多年以前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瞳孔研究调查显示,当男人们观看色情电影时,瞳孔会扩大到原始尺寸的3倍;而女人们则是在看到妈妈和婴儿嬉戏的图片时,瞳孔扩张最为明显。婴儿和幼童的瞳孔比成年人的瞳孔要大,而且只要有父母在场,他们的瞳孔就会始终保持扩张的状态,流露出无比渴望的神情,从而能够引来父母的持续关注。

赫斯还指出,瞳孔的扩张也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例如,某个工程师正在冥思苦想努力解决某个技术难题时,而当这一难题终于被攻破的那一刹那,这位工程师的瞳孔就会扩张到极限尺寸。

青年男女在约会时,如果女方真正喜欢男方,那么她在注视男方的时候,其瞳孔会明显扩大,并用她那双水灵灵、圆圆的、饱含无限柔情的眼神凝视着对方。与此同时,男方在领会女方眼神的意思后,其瞳孔也会渐渐扩大。由于双方瞳孔扩大、双眼圆睁,这就使得彼此在对方眼中显得更为迷人、漂亮、潇洒,从而极易使双方变得激动起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选择约会场所时,非常青睐那些光线阴暗的地点,比如,咖啡厅、酒吧等,因为在这些地方,双方的瞳孔可以放得更大一些。

这也正是美瞳眼镜的秘密所在,佩戴美瞳眼镜会让我们的瞳孔看起来更大,而较大的瞳孔会让你的眼神更有神采,整个人也会显得更有活力。

关于瞳孔扩张的这一发现被研究人员引入了商业领域,人们发现瞳孔的扩张会令广告模特显得更有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商品。因此,商家通常将广告照片上模特的瞳孔尺寸修改得更大一些,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销量,尤其是模特的脸部特写镜头,例如女性化妆品、护发产品和时装等。

很多玩牌儿的高手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通过观察对手看牌时瞳孔的变化来揣摩对方手中牌的好坏。正如前面所说,当一个人处于兴奋、高兴的情绪状态时,其瞳孔就会明显变大;当一个人处于悲观、失望的情绪状态时,其瞳孔就会明显缩小。因而,他如果看见对方看牌时瞳孔明显扩大,则可基本断定对方拿了一手好牌,反之,当他看见对方看牌时瞳孔明显缩小,据此他又可以断定对方的牌可能不太好。如此一来,自己该跟进还是该扔牌,心里也就有底了。如果对手戴上一副大墨镜或太阳镜,那些玩牌儿的高手可能会叫苦不迭。因为他们不能通过窥探对方瞳孔的变化来推断对手手中牌的好坏。如此一来,他们的胜率肯定会直线下降的。

通过观察一个人在观看某件物品时,其瞳孔是变大还是缩小,进而推断此人对此物品或事物的喜恶程度是很多销售人员,尤其是那些有丰富经验的零售人员的常用方法。比如,他们向某一顾客推荐某种商品时,就会非常留意顾客在看这件商品时瞳孔的变化,如果他们发现顾客在看这件商品时瞳孔明显变大,心里就会暗自窃喜,因为他们据此可以知道顾客对他们推荐的商品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就会向顾客要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反之,如果他们发现顾客在看商品时,瞳孔明显变小,心里就会暗暗叫苦。因为顾客很可能对他们推荐的商品不感兴趣,相应的,他们就会向顾客要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以此来吸引他的眼球。

向上看的眼睛博取同情

如果留心观察儿童的身体语言,你会发现,小孩子犯错误被父母发现之后,经常会作出一种经典的认错姿势——站在大人面前,脑袋不动,但是眼睛往上,看着大人,仿佛在说“我知道错了,请不要骂我。”这种既可爱又无辜的眼神让父母顿时心生怜爱,舍不得再对孩子进行责罚。另一个惯用这一姿势的典型代表是优雅美丽的黛安娜王妃。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子,这个姿势几乎已经被黛妃艺术化了,她深知这样的姿势具有怎样的吸引力。在婚姻遭遇危机时,黛安娜王妃用眼睛向上看这一标志性的动作赢得了全世界的同情。这种像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特别是当人们认为黛安娜王妃遭到英国王室的攻击时,更是希望能像父母一样保护她。

在低头的同时抬起眼睛往上看,表达的是顺从谦恭之意。女人如果在男人面前作出这样的姿势,使眼睛显得更大的同时让女人看起来像个孩子,从而激起男人的恋爱之意。这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反应,是因为小孩子由于比成年人矮得多,看成年人的时候总要抬起眼睛往上看;久而久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这种仰视的目光激发出类似于父母般的情感反应。虽然人们平时不会刻意去练习这一表达顺从的姿势,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它会受到怎样的效果,如果你在下次约会时迟到了半个小时,看见对方交叉着双臂,一脸不高兴时,这个眼睛向上看的姿势或许比你说“对不起”更有效。

目光应该投向哪里

米歇尔·阿基利认为,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视线朝向对方脸部的时间约占据双方谈话时间的30%~60%左右。然而,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目光应该投向哪儿,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流,常常因为不恰当的目光而引起误会。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种主要的注视方式。

1.眼睛以上的额头区域

把目光投向对方的这个区域,会让你的目光变得很有威严感,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威严和可信。因为你的视线可以凌驾在对方视线之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你的这种注视让对方觉得你似乎对他有些轻视,或者觉得你的优越感甚强。这样的心理会让他感觉到不舒服,而你们之间的气氛就会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如果你的职位高于对方,这样的视线投向还不会让对方特别反感,但如果你对同事或者上司使用这种目光投向就会让对方对你产生极为不满的态度。

2.下巴以下甚至更低的区域

这个区域所汇集的目光通常会很暧昧,所以最经常见于男女之间。通常能够突出性别区别的部位就在这个区域中。人们通过迅速的视线扫描后才会把视线转移到对方的脸上,因为他要首先确定你的性别。特殊场合,比如宴会、酒吧里,单身男女想要寻找另一半,这样的目光区域并不会引发反感,如果对方对你有意也会把视线投到你身上相同的区域。

3.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

这个区域是普通社交活动中人们目光投向的基本区域。专家曾做过实验,证明在普通的社交活动中,大约有90%的时间里目光都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所以,我们在一般的社交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注视交谈对象脸上的这个区域,对方的视线也落在我们脸上这个部位。所以,这样的注视是最普通和平常的,双方都会感到很安心。

因此,一般的交往中将你的目光投向对方面部的这个区域,你们的谈话就能够顺利进行。上文说到的路易在面试时也可以把目光固定在面试官的这个区域里。

如果你是一个高层管理者,但却缺乏震慑力,这样的注视可以帮助你树立权威。另外这种威严注视也可用在你将受到别人的攻击时,死死盯住对方的眼睛不眨眼,同时把眼皮压得很低,视线尽量集中在对方的眼睛上。这种目光一定会令对方感到害怕,事实上肉食动物在袭击猎物前就是使用这种眼神。

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注视,其视线的投向都有所不同。不过视线的投向却能给对方留下不同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有时能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往。我们在前面说过,女性的视野是发散型的,所以你一般不容易观察到她把视线投向了哪里。而男性则通常会注意到最具有女性特征的部位。

视线投向对方的整张脸孔,这样的视线投向比较能引发好感。经常这样做的人通常拥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如果你的视线直直地投向对方的胸部,就容易引发恶感。尤其是男性紧盯着女性的胸部会让女性特别厌恶。而如果你的视线投向对方的下半身或者脚部,就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特别差的印象,因为你的目光会让对方感到敏感,觉得你有窥探他内心的意图。如果你不敢直视对方,给对方的印象就会比较浅。而如果你的视线左右摇摆,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似乎对对方并无兴趣,从而让你错失与对方知遇的机会。

注视与回避

视线表达了一种关注感,被视线关注的人会自然的用心聆听凝视者的话。而视线还有其他的魔力——确立优劣地位和发表意见。

当两个人在交谈中产生第一次目光接触时,往往是弱势的一方会先把视线移开。所以,转移目光就是屈服的表示。以黑猩猩为例,一只猩猩要想要发出攻击前,会把目光死死地盯着攻击对象。如果攻击对象是另一只弱小的猩猩,为了避免遭受攻击,它就会把目光移开,并且把身体缩成一团,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更加瘦弱。

而不变的视线则确立了你的优势地位。当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观点时,你久久地注视对方,那就表示你不同意他的看法。这种表达意见的方法是委婉的,可以用在下级对上级发表意见时。比如你和你的老板谈话,当对方的某个意见你不很赞同时,你可以把注视他的时间拉得比平时稍长一点,这样他就会明确地感觉到你的态度。而你又不用明确地说出口,造成他的尴尬。当然,这一招也不能经常使用,因为长期表现出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会让对方怀疑你的态度和能力。

在谈话期间一直盯着你的眼睛的人,是想要表示跟你亲近的意思,对你有高度的关心。不管跟谁说话都会盯着对方眼睛的人,是想借由对方的表情来了解他的心,而且非常在意他人,对人很关心。另外,还有一种人对别人有很强烈的支配欲,通常对人会用很强烈的眼光。

如果对方快要跟你的眼神交会时,突然将视线移开,虽然表面上没有拒绝跟你说话,但却已经散发出不想再继续交谈下去的信息了。既不想再听你说话,也没有认同你的意思。移开视线是故意要让别人看出来的人比较极端,对对方抱有敌意与嫌恶,而且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如果在谈话期间视线一直没有交集,恐怕是因为对方讨厌你的缘故,也有不想被你所左右的意思在里面。

盯着对方——你可以看对方多久

心理学家达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敢于与对方做眼神接触表现了一种可信和诚实;缺乏或怯于与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可以被解释为不感兴趣、无动于衷、粗蛮无礼,或者是欺诈虚伪。”事实也往往如此。一家医院在分析了收到的大约1000封患者的投诉信后归纳出,大约90%的投诉都与医生同患者缺乏眼神接触相关,而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或是同情心”。

可见,只有注视到对方的眼睛,彼此的沟通才会建立。有些人在和我们说话时会使我们感到很舒服;而有些人和我们说话却会令我们感到不自在或是不舒服,还有一些人在和我们说话时甚至会让我们怀疑他们的诚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与对方注视我们时间的长短有关。

影响一个人注视对方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呢?具体来说,这要有这样三个因素:

1.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注视对方的时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西方,当人们谈话的时候,彼此注视对方的平均时间约为双方交流总时间的55%。其中当一个人说话时,他注视对方的时间约为他说话总时间的40%,而倾听的一方注视发言一方的时间约为对方发言总时间的75%;他们彼此总共相互对视的时间约为35%。所以,在西方国家中,当一个人说话时,对方若能较长时间看着对方的眼神,这会让说话的人感到很高兴、很舒服,因为他认为对方这样做,说明对方很在意他的讲话,或者是很尊重他。但是,在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中,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对方长时间盯着他看,这会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并认为对方很不尊重他。比如,在日本,当一个人说话时,如果你想表示对他的尊敬之情,那么你就应该在他发言时尽量减少和他眼神的交流,最好能保持适度的鞠躬姿势。

2.情感状态

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状态(比如喜爱,或是厌恶),也会影响到他/她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比如,当甲喜欢乙时,通常情况下,甲就会一直看着乙,这引起乙意识到甲可能喜欢他/她,因此乙也就可能会喜欢甲。如此一来,双方眼神接触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换言之,若想和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话,你应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这就可能使对方也开始逐渐喜欢上你。所以,你就不难理解那些紧张、胆怯的人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对方信任的原因了。因为他们和对方对视的时间不到双方交流总时间的1/3,与这样的人交流,对方当然会产生戒备心理。这也是在谈判时,为什么应该尽量避免戴深色眼镜或是墨镜的原因。因为一旦戴上这些眼镜,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在一直盯着他,或是试图避开他的眼神。

3.社会地位和彼此熟悉程度

很多情况下,社会地位和彼此熟悉程度也会影响一个人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比如,当董事长和一个普通员工谈话时,普通员工就不应该在董事长发言时长时间盯着他,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会认为你在挑战他的权威,或是你对他说的某些话持有异议。这样一来,肯定会在他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和领导或上级谈话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盯着对方,你可以采取微微低头的姿势,同时每隔10秒左右和他进行一次视线接触。不太熟悉的两人初次见面时,彼此间眼神交流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如果一方说话时,另一方紧紧盯着对方,这肯定也会让对方感到非常不舒服。

成功地运用目光

通常情况下,眼睛能够告诉你这些人们内心的想法。会面的两个人如果彼此较多地注视对方的眼睛,那就代表他们彼此之间都很感兴趣,或者对所谈的话题有热情。相反如果话不投机,彼此之间就会尽量避免注视对方,这样可减轻紧张的形势。如果你想在争辩时获胜,那就千万不要移开目光。如果你希望加强某种感觉,可以用眼神来辅助;如果你想减轻某种感受,就减少眼光接触。

当女性面对男性时,通常较审慎地看着男人。不过,同样是被注视,女人却比男人更容易把眼神移开。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对身体语言更加敏感,所以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因为眼神而泄露了秘密从而处在弱势。据说某著名外交官为了避免眼神泄露内心的秘密,就习惯在谈判中戴上墨镜。这样就可以避免被对方抓住弱点,而与对手展开持久战。

谈判桌上的双方此时进入的对峙阶段,一方的谈判代表之一开始言词激烈的阐述自己的优势。他的声调越来越高,突然他看到女上司注视着自己,眼神严厉而不是赞许。虽然女上司没有直接制止他的讲话,他还是就此打住了。谈判后来取得了胜利,女上司对他说:“当时他们已经有所动摇,你太过激烈的表现会引起反感。还好你明白了我的意思。”

女上司用威严的目光制止了下属的发言,而不是直接打断他的讲话,这样的做法既获得了谈判的胜利,又为下属保全了面子。所以,有的时候一个眼神更胜过千言万语。

当别人在交际场合说了错话或做了不自然的动作时,他一定会感到很尴尬,生怕人们嘲笑,蔑视他。这时你千万别看着他的脸,或看了一眼以后要马上转移你的视线。否则,他会认为你在用目光讽刺嘲笑他。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渠道,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对目光的感觉是非常敏感、深刻的。通过目光的接触来洞察对方心理活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睛探”。目光接触可以促进双方谈话同步化。在与对方交谈时,一定要用眼正视对方,让别人更有效的理解你的思想感情、性格、态度。同时,通过“睛探”,可以更好地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对你的说话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这样的审时度势,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机应变,采取应急措施。

不过,使用目光接触要得当,目光注视超过五秒钟就成了凝视,而且女性长时间的注视异性也会让人误解你的信息。所以,在与对方交谈时既要注视对方,又要避免凝视带来的副作用。要让对方从你的视线中感到你的真诚、友善、信任、尊重的情感。切忌视线向上,这是傲慢的表示;视线向下,这是忧伤的表示;环顾左右,这是心绪不宁的表示。

使用眼睛的不同方式,泄露不同的心底秘密

孟子曾说过:“观其眸子,人焉哉!”意思就是说:想要观察一个人,就要从观察他的眼睛开始。因为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所以,一个人的想法经常会由眼神中流露出来。

(1)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心中定是另有隐情;

(2)在谈话中注视对方,表示其说话内容为自己所强调,希望听者能及时作出回应;

(3)初次见面先移开视线者,多想处于优势地位,争强好胜;

(4)被对方注视时,便立即移开目光者,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5)看异性一眼后,便故意转移目光者,表示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

(6)喜欢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却又不想让对方识破;

(7)抬眼看人时,表示对对方怀有尊敬和信赖之心;

(8)俯视对方者,欲表现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

(9)视线不集中于对方,目光转移迅速者,这种人性格内向;

(10)视线左右晃动不停,表示他正在冥思苦想;

(11)视界大幅度扩大,视线方向剧烈变化时,表现此人心中不安或有害怕心理;

(12)在谈话时,如果目光突然向下,表示此人已转入沉思状态;

(13)尽管视线在不停地移动,但当出现有规律的眨眼时,表明思考已有了头绪。

眼睛的动作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有拒绝眼色交流的动作;有各种不客气地看看对方的动作;有些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目视远处,心甘情愿地舍弃自我,任人观察;有兴趣极浓的人不断地扫视;也有心怀戒备的凝视;甚至还有用仇恨的目光来毫无约束地诅咒别人。

在被别人注意时,如果不加理睬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被观察目标。一旦双目对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就都完全变成活生生的人了,就不能再像看一件物体一样去凝视不止了。如果看别人并非凝视不动,人们是在承认对方是人;而后目光就移开,是维护别人的独自权。然而在斥责时,眼睛动作就一反常态了,双眼逼视对方,对方却避而不看责骂人;如果目视责骂人,就表示反抗或挑战。

对某人凝视不止,是将人“非人格化”,这种凝视或许有时是允许的。例如,在剧场和演讲厅,演员和演说家愿意自己在表演或演说时,使自己失去自我感,只让别人把自己当成抽象的人去观察,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紧张;服务人员都避免直愣愣地凝视顾客,因为他们一旦留心观察顾客时,就不再将顾客只当做服务对象对待了。眼神也可能变成指点,如果有人从他的餐桌上看看你,然后又看看你的脚,那么他的眼睛就是在指责你,你的脚的动作引起了他的不满,叫你注意。这一指点动作,中外是相同的。唯一差别的只是中国人的这一指点动作要比西方国家的多。以眼神指点不太显眼,比较客气。

两人相互对视时,眼睛动作就比较复杂了。当你发现别人在看你时,你得到了对方在注意你的信息,而且也获悉交际渠道已经敞开。依据持续注视的特征,你就可以发现,他对你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或者是中性感情。你也许还要作出某种反应,是改变还是继续这种关系。这方面有些特征是人类所共有的。久久凝视表示对某人怀有特殊兴趣,无所畏惧,敢于蔑视或粗暴无礼;中止注视则表示漠不关心、缺乏兴趣、无所畏惧、心中厌烦、困惑尴尬、羞怯畏缩或对人缺乏尊重。我们对所喜爱、仇恨或惧怕的人或物往往密切注视;反之,则不愿留意观察,不是漠然处之就是环顾左右而言他。

游离的视线暴露内心的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见这样的情形,当你与一个人交谈时,对方的眼神总是闪烁不定,一旦遇见你的视线后,就会迅速将自己的眼神移开。此种条件下,你就会觉得他心中可能隐藏着某事,或者是背着你做了对不起你的亏心事。这种担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就心理学而言,回避视线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一方不愿被对方看见的心理投射。也即,隐藏着不想被对方知道某事的可能性非常大。

视线的转移往往是人内心活动的反映。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多留意一下对方视线的变化,或许你可能从中了解到很多更为真实的东西。

东张西望所透露出来的内心独白是:“外部环境很陌生,我需要认清它并找到安全逃跑路线。”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动物的反应。很多动物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它们的视线就会上下左右四处扫视,而且动作相当明显,甚至伴有头部转动的动作,而一旦受到惊吓,它们会立刻循着自己刚刚锁定的路线奔逃,一刻也不迟疑。这证明它们在东张西望里就已经安排好了逃跑路线了。人类在新的环境中的环视动作比动物亲戚隐蔽的多,但摄像机还是能记录这些不安的眼神。所以,东张西望的神情是人们对于眼前的人或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是对谈话失去兴趣的表现,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逃离的渴望。这也是一种本能,那就是不愿意面对讨厌的人和事。所以当你和一个特别讨厌的人说话时,你本能地会想要看别的地方,寻找可能摆脱这个人的办法。大多数人没有办法生硬的拒绝别人,他们处于礼貌还是要把这次谈话进行下去,但内心的厌烦就没有办法阻止了,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语言上。

如果你的瞳孔偏到一旁,而你用这样的视线去看别人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号。

斜视的目光伴随着压低的眉毛、紧皱的眉头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敌意或者批判的态度。你在公司会议上发表见解时,如果发现你的老板和同事大多用这样的视线来看你,你就得警醒了。可能是他们对你本身有意见,或者对你的说话内容表示不屑。不管是哪一种,你的主张都没有办法打动别人。而女人们通常喜欢用这种视线表达感兴趣的意思。同时伴有眉毛微微上扬或者带笑容,那就是很有兴趣的表现,恋爱中的人们经常将之作为求爱的信号。

虽然视线转移在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与对方发生视线接触时一有视线转移就表示心虚。在医学上,有一类人群被称为“视线恐惧症”患者,他们在与别人发生视线接触后,往往会立即转移自己的视线。因为他们觉得对方的眼光太过于强烈,从而使自己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剧烈眨动,这会让他们感觉非常不舒服。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想如果与对方进行对视,会不会使对方感到不快,另一方面又想自己若是进行视线转移,对方会不会看透自己的心理。在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之中,他们越是焦急,就会更加注视对方的眼睛,更剧烈的反应便随之产生;越害怕对方会看透自己的心理,强烈不安的心理情绪就越严重。一般来说,此种类型的人,他们之所以会产生“视线恐惧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是通过别人眼中反映出的自己来认识和确认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此外,一个人不与对方发生眼神接触而进行视线转移,可能也不是心虚的表现,而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比如日本,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相互介绍的时候,名望身份较低的人应该比名望身份较高的人鞠躬鞠得更深以避开眼神接触,这被认为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眉的变化体现喜怒哀乐

眉毛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汗水和雨水滴进眼睛里,除此之外,眉毛的一举一动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可以说,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可从眉上表现出来。

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眉目传情、喜上眉梢等成语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眉毛在表情达意、思想交流中的奇妙作用。每当我们的心情有所改变时,眉毛的形状也会跟着改变,从而产生许多不同的重要信号。

1.低眉

低眉是一个人受到侵略时的表情,防护性的低眉是为了保护眼睛免受外界的伤害。

在遭遇危险时,光是低眉还不够保护眼睛,还得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尽最大可能提供保护,这时眼睛仍保持睁开并注意外界动静。这种上下压挤的形式,是面临外界袭击时典型的退避反应,眼睛突然被强光照射时也会有如此的反应。当人们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大哭大笑或感到极度恶心时,也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2.皱眉

一般人不会想到皱眉其实和自卫有关,而带有侵略性的、一无畏怯的脸,是瞪眼直观、毫不皱眉的。

皱眉所代表的心情可能有许多种,例如:希望、诧异、怀疑、疑惑、惊奇、否定、快乐、傲慢、错愕、不了解、无知、愤怒和恐惧。要确实了解其意义,只有回头去看原因。

一个深皱眉头、表情忧虑的人,基本上是想逃离他目前的境地,却因某些原因不能如此做。一个大笑而皱眉的人,其实心中也有轻微的惊讶成分。

3.眉一条降低、一条上扬

两条眉一条降低、一条上扬,它所表达的信息介于扬眉与低眉之间,半边脸显得激越,半边脸显得恐惧。眉斜挑的人,通常处于怀疑状态,扬起的那条眉就像是一个问号。

4.眉打结

指眉同时上扬及相互趋近,和眉毛斜挑一样。这种表情通常代表严重的烦恼和忧郁,有些慢性疼痛的患者也会如此。急性的剧痛产生的是低眉而面孔扭曲的反应,较和缓的慢性疼痛才产生眉打结的现象。

5.耸眉

耸眉可见于某些人说话时。人在热烈谈话时,差不多都会重复做一些小动作以强调他所说的话,大多数人讲到要点时,会不断耸起眉毛,那些习惯性的抱怨者絮絮叨叨时就会这样。

轻抬眉表达好感

《老友记》里的主人公之一乔伊,因其丰富、幽默的面部表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善言词,经常话到嘴边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但他丰富有趣的面部表情却准确地传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仅仅是眉的动作就有很多种。当他遇到自己心仪的美女时,会微笑着,轻抬一下眉,不用说话,对方就知道他对自己有好感。

这当然不是演员自创的动作,只不过他把轻抬眉毛的姿势发挥到了极致,因而让人印象深刻。其实轻抬眉的动作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广泛使用了,人们向距离稍远处的人打招呼的时候会使用这个动作,迅速地轻轻抬一下眉,瞬间后又回复原位,这个动作可以把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脸上,让人家明白自己正在向他问好。这个动作几乎全世界通用,甚至你在猴子和猩猩的社会中也会发现它的使用率相当高。

当一个人在做此种姿势的时候,他会迅速扬起自己的眉,然后又迅速降下,从而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脸,从而认出自己。如此一来,可能的话,双方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对他人扬起眉,除了有向远处的人打招呼的意思之外,它还可能向对方传达这样一些的信息,“我承认你的存在”,“我很吃惊,居然在这里看见了你”,“我很害怕你”,“我知道你的存在,但请你放心,我不会威胁到你”。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人扬眉是一种较为礼貌的招呼别人的方式。这可能也是很多人认为,和某人初次见面时如果对方不对自己扬眉,那么此人可能是来者不善。心理学家下面的这个实验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心理学家让甲坐在一家酒店的门口,用眼睛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顾客,但眉不准上扬。结果,很多顾客在和甲在进行短暂的眼神交流后,便匆匆离开了,一些顾客离开时脸上甚至还带着几丝恐慌的神色。随后,心理学家又派乙坐在这家酒店的门口,要求他也用眼睛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顾客,同时,还要求他在和顾客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眉必须上扬。这次的结果和甲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当乙向那些来来往往的顾客扬眉微笑的时候,很多顾客也对他扬眉微笑,还有一些顾客居然走到乙的身边和他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