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译文】
三纲在古代讲的是皇上与臣子要有忠爱之义,父子之间要慈孝相亲,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
【注释】
纲:榜样,规则。
君:国家的元首,在现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上级。
臣:政府官员,在现代,我们可以理解为下级。
亲:指父子之间慈孝相亲。
顺:和顺相处。
拓展故事
击鼓救父
南北朝的时候,有个少年叫吉翂。吉翂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11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他的父亲带着他和弟弟一起生活。他的父亲是个县令,受人诬陷,被押解到京城,准备处死。11岁的小吉翂,为了救父亲赶到京城,不顾生死,到皇宫门口击鼓鸣冤。梁武帝知道这个事后,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是受了人的指使才会代父而死。于是就下令廷尉严加审讯,看看背后有没有人指使他。于是蔡法度在公堂上,命衙役把吉翂推倒在地打了一顿,他问:“你这么小的孩子是不是有人指使你到皇帝这儿来鸣冤。”吉翂回答到:“我幼年丧母,我还有好几个弟弟,如果我爸爸受诬陷冤屈而被杀了,谁来养我和我的弟弟?所以我只能请求你,查明这个冤案,否则我就代我父亲去死。”蔡法度被他感动了,感到这里可能确实有冤情,就答应再去查办一下。蔡法度想先将小孩的手铐脚镣换成小号的,小吉翂却说我既然请求代父而死,那你就不用给我换成小的,就给我戴着大的手铐脚镣吧。后来蔡法度把审讯过程禀告了梁武帝,梁武帝非常感动,经过彻查,吉翂的父亲的确是被冤枉的,所以下诏释放父子,并且加以褒扬。
楚庄王的仁义之举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国和用人都很有方法的君主。有一次,楚国的军队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楚庄王非常高兴,设宴在宫中召集臣子们庆功。在酒宴中,君臣一家,一边饮酒,一边观赏着宫女们美丽的舞姿,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温馨的气氛中。楚庄王下令让将士们开怀畅饮,不必拘束,还特意让他的爱妃许姬为每位有功将士敬酒。
许姬是位绝世美女,她面带笑容走到每位将士面前敬酒助兴。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将士已喝得大醉,见许姬飘然如仙地走过来,以为是天仙下凡。正在此时,突然,宫中蜡烛熄灭了,顿时一片黑暗,唐狡借着酒意,情不自禁地用手去牵许姬的衣襟。许姬气愤地将其头上的帽缨拔下。许姬跑回楚庄王面前说:“大王,有人想趁黑欺侮我,我拔下了他的帽缨,您快令人点上烛灯,查明此人,处置此人。”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不想让一向忠心耿耿的大臣当众出丑,内疚地说:“这都是本王让他们喝酒,酒喝多了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勇士呢?所以,本王不能因这件事情使臣子受辱。现在,大家都把帽子的帽缨摘下来吧。”等到烛火重新点燃时,臣子们的帽缨都不见了,他们继续饮酒欢乐,直到深夜。唐狡心里无比感激楚庄王。
几年后,楚国出现了一位英勇杀敌的大将,这个人正是唐狡。他为了报答楚庄王不杀之恩,奋勇杀敌,打败了楚国的敌人,为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评析】
纲,是榜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古时的三纲,原义为做上级的要当好下级的榜样,做父亲的应该当好孩子的榜样,做丈夫的应该当好妻子的榜样。即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父慈子孝;夫妻之间和顺相处,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这才是“三纲”真正的含义。后世所说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封建统治阶级别有用心的人对“三纲”不正确的理解及有意的歪曲。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历史上演出了许多人间悲剧。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空前的繁荣,只有正确的理解、合理的解读,才能继承传统、发展文明。三纲是古代人们必须遵守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家庭制度,这是一个社会的秩序。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与封建制度尽管有很大的区别,但父母子女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基本相处原则并没有改变。我国传统社会制定并遵守的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的相处原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精华原则,是优秀的文化传统。
【思考】
现在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居多,被称为“小皇帝”、“小太阳”,被父母过分宠爱,习惯于父母溺爱的孩子,会忘记对父母应有的尊重和孝敬。同样对父母缺少尊重的人,在组成新的家庭后,在夫妻之间的相处中,也不知道尊重对方,不知道夫妻间互敬互爱、坦诚相待,更谈不上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夫妻间的相敬都不能做到的人,又怎会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在集体中,也不会懂得和上下级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缺乏应有的礼貌和礼仪。所以,五伦败坏、三纲缺失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名言欣赏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2.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韩非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