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草恐龙的王者—禽龙
~禽龙化石的~发现
恐龙是一种早已从世界上消失了的动物,我们只能从世界各个地方分布的化石知道它们真真切切地存在过。而考古学家就是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才了解到当时恐龙所处的地质时期和环境。假如你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就跟随我的脚步,一同了解一下恐龙,看看它们的神秘面纱是怎样一步步被揭开的吧!
~曼特尔夫妇的故事~
最早的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的一天,被曼特尔的夫人发现的。那时她正走在路上,去寻找外出工作的丈夫,突然在公路边发现了一些闪闪发亮的动物牙齿的化石。
由于曼特尔夫妇对考古都十分感兴趣,所以为了弄清楚是哪种动物的化石,曼特尔夫人便将化石带回了家。等到丈夫晚上回到家以后,她就将化石拿给丈夫看,这时,曼特尔先生惊呆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奇特而又巨大的牙齿化石。
这到底是什么动物留下的化石?曼特尔先生十分好奇。为了查清真相,他便将这些化石带给了当时法国很出名的博物学家居维叶。居维叶仔细看过化石之后,也非常吃惊,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化石。虽然自己读过很多关于化石的书籍,可是并没有一丝关于这种化石的线索。因此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学识,他认为这些牙齿化石应该属于犀牛。
曼特尔先生对这个答案非常怀疑,于是在他多年的努力下,终于证明了这种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拉丁文中“鬣蜥的牙齿”就是中文的禽龙,它是科学史上被最早记录的恐龙,大约生活在1亿4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根据成群发现的化石,考古学家可以推断出它们曾经成群地生活在地球上。
~各种各样的~考古勘测方法
勘察是考古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很多地区的考古工作都需要考古学家亲自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察。假如你立志做一名考古学家,除了了解地质物理勘测方法之外,还要了解空中勘测、植物勘测、水流勘测等众多方法。
~空中勘测~
空中勘测是指考古学家乘坐小型的飞机,在空中搜寻地面上的细微痕迹,当发现目标之后,迅速用照相机把它们拍录下来。在1920年,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方法第一次发现了“纳斯卡线条”。这些线条形状各异,包括了鸟、猴子等图案。
~植物勘测~
植物勘测是考古学家发现考古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麦田下有古迹,那么土壤的湿度就会被改变,从而造成土地上的农作物生长异常。考古学家就是通过这些植物反映的生长特征来发现古代遗迹的。
~水流勘测~
当某个地方雨水的蒸发速度和雪融化的速度是正常情况的好几倍时,考古学家就很有可能在那里发现古代的城墙遗址或是古代的沟渠。我们把这种发现古迹的方法叫做水流勘测。
~图像勘测~
图像勘测就是利用高空飞行器拍摄的图像或者是利用卫星来完成地图绘制等工作。比如曾经被埋在地下的一部分中国古长城的城址,就是利用卫星的图像拍摄被考古人员发现的。
~北极区的~禽龙脚印之谜
在北极圈南侧,有一个斯匹次卑尔根群岛。1960年,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地质古生物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这里的一处白垩纪的砂岩崖壁上,发现了13个古动物的脚印。这些脚印每个长60~75厘米,能看清有3个脚趾。其中,在13.5米的距离内,7个脚印排成一行,其他的脚印则散向四方。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判断:“这是禽龙留下的珍贵足迹。”
~禽龙的分布区域~
禽龙属于鸟脚类恐龙,喜欢生活在茂密的丛林、湿热的沼泽或湖畔。它的身体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体长约是身高的两倍;前肢呈“人手状”,5个手指末端无爪;通常直立,用两脚行走,而脚上有3个脚趾。
恐龙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生活。天气如果很冷,恐龙的体温也会变得很低,甚至很快被冻死。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距离北极只有1300千米远,气候异常寒冷。这些禽龙是如何生活的呢?
很多古生物学家及地质学家认为,白垩纪时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气候,这种暖热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于恐龙的繁衍生息。但是,禽龙每天都要吃大量的植物枝叶,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靠近北极圈,冬季有4个月完全见不到太阳。那么,禽龙能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呢?
这个矛盾也许可以用大陆漂移学说来解释。三叠纪时期,各个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分裂成几个陆块,各个陆块经过漫长时间的漂移,最终变成现在这个分散的样子。在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是正在向北漂移的欧亚大陆的一部分。禽龙生活的时代,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仍然在较为靠南的地方,那里有充足的阳光,植物能够终年生长,为禽龙提供着丰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