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求知篇

以所有人为师,会变得更加强大

古人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的人是可耻的。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仅凭从某个名师名校学到的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方求教,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中,才会造就成功。以所有人为师,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释义】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他,孔文子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孔文子是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其生平事迹给一个称号,这就叫“谥”,所给称号也就叫谥号。关于“文”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列了道德博厚、勤学好问、慈惠爱民等多种品德。也就是说,凡是有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文”。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呢?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于是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在内的问题。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孩子大都是十三四岁。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他最终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所能知道的也很有限,总有比自己在某些方面强的人,总会有自己不懂的事,那就必须得问。请不要让虚荣心堵住了自己的嘴。堵住了自己的嘴,就是堵住了开启知识的大门。若你将别人说过的话当做是废话,那它就到此为止;而你当它是道理,它便会因你的虚心,而开启生机。在生活中有虚怀若谷的精神,是会受益终生的。

【感悟】

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如果自己能力弱,孤陋寡闻,求教于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一旦反过来,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成功者之所以有所成就,与他们有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儒家经典】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到汉代时,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循序渐进是学习之道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孟子》

【释义】河水如果没有源头的水源源不断,不填满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是没有办法奔流入海的。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才能达到求真的目标。科,是指凹陷之处,以此来比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求学、治学的态度。

孟子重视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他继承了孔子“循循然善诱人”的思想,所谓“循循然”意味着孔子善于按照次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孟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他还把进学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盈科而后进”,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不能取巧,不能急躁冒进,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累进,不可能发展达到伟大的成就。

孟子认为,学习要不间断地努力,不能拔苗助长。他讲了一个“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事情不能违背其自然规律,人为地帮助它生长”这个道理。有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然后疲倦地回到家里。他对家里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孟子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譬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他一方面主张尽力耕耘,反对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对拔苗助长,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他要求在做事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有这样一个关于循序渐进的故事。

一位计算机博士在美国找工作,他奔波多日却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来到一家职业介绍所,没出示任何学位证件,以最低的学历做了登记。很快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了,职位是程序输入员。不久,老板发现这个小伙子的能力非一般程序输入员可比。此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给他换了相应的职位。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觉这位小伙子能提出许多有独特见解的建议,其本领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此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立刻提拔了他。又过去了半年,老板发觉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在老板再三盘问下,他才承认自己是计算机博士,因为工作难找,就把博士学位瞒了下来。第二天刚上班,他还没来得及出示博士证书,老板已宣布他就任公司副总裁。

学习或做事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笨鸟先飞,但是绝对没有不劳而获。

【感悟】

一个人在没有机遇时,要善于储蓄实力和智慧,一步步地来展现自己。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命的价值也要慢慢来体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一步一步来,不可急于求成。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释义】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假如人能活70岁,而每天睡觉8小时,那么70年就会睡掉204400小时,合8517天,合23年零4个月。这样,人还剩下46年零8个月的时间。如果每天吃早饭用20分钟,吃午饭用40分钟,吃晚饭用1小时,那么一天吃饭吃掉了2个小时,70年要吃掉51100小时,合2129天,合5年零10个月。这样,人还剩下40年零10个月的时间。如果每天搞个人卫生的时间为2小时,那么70年就又会用掉5年零10个月的时间。这样,人还剩下35年的时间。如果每天用在走路、买东西上的时间为4小时,那么70年就会用掉102200小时,合4258天,合11年零8个月。这样,人还剩下23年零4个月的时间。如果每天用来和别人闲聊的时间为3小时,那么70年又聊掉76650小时,合3194天,合8年零9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4年零7个月的时间。如果每年用在看病吃药、特别护理等事项上的时间为12天,那么70年要用掉840天,合2年零3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2年零4个月的时间。而一般的人每年都会有与别人发生口角、争端的事情,还有因不顺心而烦恼,以至于不能做正经事的时间。如果平均每年用在这种事情上的时间为10天,那么70年就要用掉700天,合1年零10个月。这样,人还剩下10年零6个月的时间。

如此算来,一个人活到70岁,自己只有10年半时间可以用来为社会做些事。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珍惜自己那10年半的时间,一生就那么晃过去了。另外,人们并不是都能活到70岁的。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最能分割又最广大?最不受重视又最值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时间。伏尔泰是这样解释的:“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等待的人来说,时间是最慢的;对作乐的人来说,时间是最快的。它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它都令人忘却;伟大的,它都使它们永垂不朽。”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歌德则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实的时间。”事实确实如此。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许多伟人诸如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最成功之处就是运用时间的成功,他们都是运用时间的高手。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一生勤奋写作,作品极为丰富,有剧本、诗歌、小说等。他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学瑰宝——诗剧《浮士德》,长达12111行。歌德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时间,把时间看作是自己的最大财产。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歌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中把一个钟头当60分钟用,视时间为生命,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感悟】

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核心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出生时,世界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不论对穷人还是富人,这份礼物都是公平的。怎样利用时间,我们就会有怎样的生命。

勤劳刻苦,谨慎谦虚,会有好的结果

劳谦,君子有终。吉。

——《易经》

【释义】君子勤劳刻苦,谨慎谦虚,会有好的结果。吉利。

成功,说来容易,做到却很难。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事实也一再证明,任何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勤奋,勤奋是成功之舟。富兰克林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总有取得成绩的一天。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也是传统的美德。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爱因斯坦就是一位从“笨瓜”到科学巨人的典型。爱因斯坦三岁还不会说话,读书时是个令人讨厌的学生。六岁时,被老师叫到名字,竞呆若木鸡,引来一阵轻蔑的笑声:“差劲的笨瓜。”当时老师给他的评语是:“智力迟钝,话说不清楚,成不了才。”读中学时,教导主任给他下了个结论:“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一事无成。”考大学时,他语文和生物竟然不及格,不得不补习一年。爱因斯坦日后成为科学奇才,绝不是靠早慧,而是靠着一颗勤奋好学,勇于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心。

传说在我国古代,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五十个字,读一篇小文章也要五六遍才能读熟。为了克服缺点,他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便与日俱增。后来,他不但克服了自己反应迟钝的缺点,而且成了博学之士。

我国的戏剧大师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他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的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熠熠生辉,脉脉含情,他终于成了一代京剧大师。

【感悟】

一个人笨没有关系,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他勤奋就行。勤奋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是勤奋的结果。天道酬勤,有多少付出才会有多少收获。只要我们勤奋地学习和实践,成功就是迟早的事。

【儒家经典】

《易经》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而相反的论调认为它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无可否认,《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

勤勤恳恳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事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

【释义】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做人讲求“本”,心中有了“本”,道才能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吧!“犯上”是指在宗法制度统治的社会下,冒犯社会或家庭中的长官或长辈。“作乱”是指滋事生非,使社会中原来严格的等级制度发生上下错位,以下凌上。“本”是指个人方面道德本质的确立。“道”即个人在社会层面以“本”为基础行事,从而在社会中建立的一种榜样或标准。

君子者,现指人格高尚的人。人格高尚当然有许多不凡之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务本,是真正能够抓住什么是根本,肯在根本上下功夫。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我们做人处事都要清楚明白我们的“本”在哪里。本是“基本”也是“本分”。君子做事应该从根本出发。根本确立了,事物的基本道理也就形成了,或者说根本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自然出现了。

君子要想成其为君子必须修德,修德必先好学。比如说新人行,找一个好老师非常关键。要向老师学习,做到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同时还要做到钦佩但不崇拜,学习是为了超越。君子好学,如饥似渴,以博学广闻积聚知识,启发心源增长才干。君子好问,问而思,思而辨,以“思”“辨”功夫断是非,决疑难。君子志向高远,待人以宽,待己以严,以仁爱之心接物行事,持守中正,不事偏颇。

一个人的素养、知识、水平是在长期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不论是在校求学阶段,还是走向社会独立工作阶段,都要保持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得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要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读点书,做点学问,在不断学习中提高和完善自己。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内容,提高认知力,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具备更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学识与修身、做事做人的有机统一,认为人的一生中,为官为事都是有限的,而学识与修身、为人处世是无止境的。修身就是要长志气、长才气、长灵气,同时除傲气、灭霸气、去娇气。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反映着一个人的追求,也决定着事物的不同结果。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事——办实事,求实效,远离浮躁。踏实做事不仅是一种严谨的态度,也是科学的方法。以这样的态度和方法作保障,思想就可以找到现实的土壤,结出丰硕的果实;行为上才能防止出现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

【感悟】

务本、务实是君子的美德。君子立身行事,应当以提高自己的涵养,取得巨大成就,功德泽被天下为终极目的。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其超凡之处就在于始终能勤勤恳恳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事,诚诚实实地待人,堂堂正正地做人。

三心二意的人难有收获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释义】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

“一曝十寒”就是如俗语所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难奏效。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还有个故事说,作家和渔民出海打鱼却一无所获。第二天渔民又要出海,作家认为风大,出海也白搭。渔民说:“真正的捕鱼人,不会因为一次没捕到鱼就不再捕鱼,或者有点风就不出海。我虽然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捕到鱼,但知道不下海肯定捕不到鱼。”尽管农夫不能保证年年丰收,作家也不能保证每部作品都是精品,但还是有很多人耕耘不辍,因而他们总能拥有丰收的喜悦。所以,学习和工作都不能让惰性找到借口,务必持之以恒。

虽然人们常说做事要专心致志,但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的情况很普遍。人们锻炼的时候会听广播,打电话的时候也能敲电脑键盘,出门遛狗的时候看报纸,聊天的时候也可以抽空发几条手机短信。这种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能力似乎节约了时间,但是科学家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实际上降低了大脑的工作效率。“专心”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只是控制注意力而已。一个人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调整自己的思想。这样,整个世界都将成为一本公开的书籍,供你随意阅读。

【感悟】

要想有所成就,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的人往往一无所获。学习是如此,做事也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在做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失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怕失败,那么我们一定会成功。

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会有所收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释义】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学习从狭义上讲就是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从广义上说就是了解和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或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事物,包括科学、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但只墨守成规不会有进步。

拿破仑·希尔曾在训练班上问学员:“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学员们显得很困惑,怀疑自己听错了。一阵沉默以后,拿破仑·希尔又重复:“你们有多少人觉得我们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所有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出来反驳:“你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杀人犯、抢劫犯以及强奸犯全部释放吗?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这样我们就别想得到安宁了。不管怎样,一定要有监狱。”大家开始七嘴八舌。

“社会秩序将会被破坏。”

“某些人生来就是坏坯子。”

“如有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监狱呢!”

“难道你没有看到今天报上谋杀的报道吗?”

还有人提出,必须要有监狱,这样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做。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如何着手。”

大家有点勉强地把它当成试验。沉静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可以减少犯罪事件。”

不久,这群在十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热心地参与了。

“要消除贫穷,因为大部分的犯罪都起源于低收入的阶层。”

“要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

“借手术方法来医治某些罪犯。”

学员们总共提出了七十八种构想,一些构想确实是可行的。

【感悟】

人善于思考其实就是善于提出疑问,也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学会问“为什么”。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灵机一动,难题解开。”一个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做事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儒林小故事】

小儿庙

河北省满城县有个小儿庙。传说,有一年孔子北游,路过满城,见这里湖光山色,景如图画,便停车观览。他正走着,忽见前边有两个小孩儿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争论不休。孔子兴致正高,便过去含笑问道:“你俩小童在争论什么呢?”大孩儿指指天说:“我们在争论这个太阳。我说中午的太阳离地面最近。”“为什么?”孔子问。“因为中午的太阳最炎热,照得地面发烫,浑身流汗。”孔子正要点头,不想那小孩儿又抢着说:“我说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离地面最近。”孔子又问:“这是什么道理呢?”小孩儿说:“因为早晨的太阳大如车轮,这是近大远小的道理。”孔子一听傻了眼,因为两个小孩儿说得都有道理。这时两个小孩儿一人抓住孔子的一只胳膊,请孔子裁判。人们都说孔子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没想到这个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才对。他只好说:“都有道理,都有道理。”接着他挣脱小孩,登车而去。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在小儿问日处,修建了小儿庙。这个故事也就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读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孟子》

【释义】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两三页罢了。

自古以来,书作为先前的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成果载体,成为后世的指导,备受推崇。然而由于时代的进步,事物的演变,以及著书者的局限等原因,书亦有错谬、伪劣的存在;也有因食古不化、教条死套不着实际的读者,使书反成误人之物。每个人的阅读都是有限的。读书也像人生的其他事情一样,需要取舍的智慧。因此,便有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辩证说法。这提示人们要善读书,读好书,学以致用,勿入死胡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

做车轮的工匠看见皇帝读书,便问读什么书。皇帝回说是古人的书。工匠笑说,古人都已死了,那书只是古人的垃圾,不值一读。皇帝不悦,心想一个工匠知道什么书不书的,耐着性子问:“你怎知那是古人的垃圾?”工匠打了个比方:“我儿子跟我学做车轮都十年了,我每天手把手教他,他还不能完全领会。古人死了那么长时间了,看他的书能得到什么?”皇帝听后觉得有理,放下了手里的书。

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夸张,但工匠说的也有理。文字语言只是符号,借以传达思想和更深层的心灵信息。符号传达的已经不是源信息,通过符号转译后偏离得更远了。最好的语言高手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世上的书很多只是照猫画虎而已,甚至充斥着谬误。况且任何“语义”的正确理解必须有理想的“语境”相对应,否则“望文”生出的常常是“假义”。因此孟子才会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白事理,提高境界,不能只求数量,只在字面上抠,重在理解字后的原意,通过书求得印证。这便是读书读出情境的要求。人人都是一本书。真正的读书,其实是透过别人的书来读自己这部书。无书,我们可能无法开启自己的“书”;而尽信书,必为书所迷所惑。

【感悟】

我们学习知识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书不可不读,知识不可不学,但不能盲目地读书,也不能盲目地学习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的读书之道。

谦虚是成功之本,骄傲是失败之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释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其优点而学习,用其缺点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表现了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提升修养的精神。这表明了谦虚上进者的一种求学态度。谦虚不是虚伪,更不是虚弱,而是放开心胸容纳他人,低下头来尊重他人。谦虚不是退避,更不是推诿,而是虚怀若谷地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地处处学习。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有多少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由于谦虚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载史册。

“谦虚使人进步。”谦虚的人往往能够保持正常的心态,在工作、学习中不盲目,不武断,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才智,换句话说就是离成功更近。大科学家牛顿在科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可是当他谈到自己的成就时,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到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被我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上黄鹤楼,正想咏景抒怀,忽然发现墙上有崔颢题诗,吟咏再三,不禁叫绝,感到自己的构思立意没有超过崔颢,断然放弃了作诗的念头,只说了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谦虚能使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地改正缺点,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三国时的蜀将马谡,自恃有学问、有见地,骄傲自大,主观武断,既违背军师诸葛亮的安排,又不听王平的意见,不仅失掉了街亭,最后连自己的脑袋也丢了。

【感悟】

谦虚和骄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在工作、学习中,我们应该坚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避免骄傲自满。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教和学都会使人有所长进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释义】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对知识孜孜以求的人。他一生热爱学习,到处向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由于孔子虚心学习、勤奋钻研学问,他年轻时就已经成为很有名气的老师了,但他从不满足于在学问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学无止境,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三十岁时,他决心再拜老师,继续学习。于是,他离开自己的家乡曲阜,来到距家乡上千里的洛阳,拜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老子。可老子对他说:“你就是孔子啊!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您的学问很深,跟您学习,必有长进。再说,越是研究学问,越应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子很感动,就收了他这位学生。此后,孔子每天不离开老师左右,虚心学习,随时请教。老子就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习结束了,辞行时,孔子恳求老师给予临别的教诲。老子拉着他的手,情真意切地说:“有学问不浅露于外表,讲道德不分贫富,你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你对我的尊敬叫我感动。”孔子听了老子的话,连忙行礼。

回到家乡后,孔子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称赞孔子的学问,也很尊重他。

【感悟】

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学习知识必须孜孜以求,不要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热爱学习、虚心学习的精神和有学问不浅露于外表、讲道德不分贫富的高尚品德。做一个不知足者,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我们要重视学习,要终身学习,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礼记》

【释义】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

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语出自《礼记·学记》。学习中因有了朋友才不会闭门造车,刚愎自用,才不会使自己成为一只可怜的井底之蛙。朋友不但是学习中的伙伴,也是心灵上的伴侣。自古知音难觅、知己难寻,于是才有伯牙与子期的千古佳话被人传诵至今,才有了高山流水的动人旋律。在古代,观察一个人的朋友还被视为考查学生是否有所成的标准之一。据《礼记·学记》记载:“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择善而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要交“益友”,即孔子所说的“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才会使自己获得提升。如果和“便辟,善柔,便佞”之人交友,那受损害的只有自己了。

朋友是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标尺。一个人学习,而不接触外部环境,好比“闭门造车”,这是行不通的。只有与朋友共同学习,“察纳雅言”,才能弥补自身的缺憾,并获得更多知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不能闭门造车。那些自以为高大的人,不是不知道廉耻,而是他的天空就那么大。他永远看不到别人的天空,他也呼吸不到别人的空气,所以,他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做一只井底之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当然,既然不再独学,那么影响也是相互的,不是我们被别人影响,就是我们影响别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亦如此。聪明不凡的人会有愚蠢之时,貌似愚笨的人也有长处所在。长与短,亦可相得益彰。谦虚的人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失为聪明之举;骄傲的人总喜欢用己之长掩己之短,因而更加愚蠢。用己之长比人之短,自己的长越比越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己的短越补越长。常思己短者,短变长;常取他人长者,处处见长。

【感悟】

人与人接触、交往,长短之处总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此时,自己的长可以不屑一顾,他人的长不可轻易放过;人家的短可不加苛求,自己的短同样不可轻易放过。在大庭广众的场合,炫耀自己的长处,其长亦是短;在独居时静思,反省自己的短处,弄清楚短在何处时,其短就会长。我们只有与人相互交流经验才能使自己得到进步,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以所有人为师,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

【释义】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贤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师什么地方不可以学习呢?他(孔子)又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任何学问都不是生而就有的,都靠学习和积累而来。贩夫走卒都是生活中人,他们的头脑中装满了生活中得来的好经验。学者们就是将他们的经验加以提炼,才形成了好的理论。而生活中人虽然没有提炼能力,并不等于他们脑袋里的东西没有价值。好比金矿石,提炼后价值更高,没有提炼之前,其价值仍在,值得我们去提炼。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不是故作谦虚,而是认识到学习别人知识的价值。

在生活中,有的人虽然无权无钱无名,却具有真正的智慧,并且善于总结经验,只不过没有人发现他们的才能,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向这样的人请教问题,也许比在书本中的知识还要有价值。南怀瑾说:至于老师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哪一门有所长,他就学哪一门。

瓦伦蒂诺曾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向名师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艺。学成后他回到意大利,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旁边开了一家时装店。他自以为师从名门,技艺过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谁知做了几年生意也无起色。因为罗马的时装店太多了,别人也是经名师调教的。为了提升竞争力,瓦伦蒂诺决定走捷径,主办一个时装表演会,提高知名度。他向许多影视界的人士发了请柬,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这一天,应邀而来的人寥寥无几,知名演员一个也没有来,他的服装一套也没有卖出去。

这次失败令瓦伦蒂诺悟出一个道理:名气不是宣传出来的,需要真正的实力做后盾。他开始潜心研究服装设计与制作艺术,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不管是服装大师还是街头艺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他就要学到手。甚至名师打蝴蝶结的一个手势,他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细心揣摩。凡有时装表演和展览会,他手头再拮据也要买票参加,以便向同行们学习经验。几年之后,瓦伦蒂诺的技艺成熟了,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他被誉为“高档时装之王”。

【感悟】

对任何一个期待事业有成的人来说,仅凭从某个名师名校学到的一点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方求教,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中,才会造就成功。有时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也是值得我们请教的。以所有人为师,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大学》

【释义】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原是作为诚意、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对待。宋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他所说的物指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现象或物质现象。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这个从逐渐积习到豁然贯通的过程,包含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程颐又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他认为格物致知的过程,是一个人认识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深刻领会。

明代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学问所得的资料,是思辨活动所依循的基础。不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认识就会陷入空想,不致知,就会被各种现象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应以格物为先,才能了解事物的规律,以便启发心思。如离开格物,而去冥思苦想,便不可能致知。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由自我检讨求得。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指示,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感悟】

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只有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而不要仅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格物致知能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能使我们明了万事万物。

真理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释义】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这句话之所以千古流传,在于表达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无比执着,在于超越生死、超越功利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不过,包括孔子在内,许多人并没有亲自经历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窘迫境地,多是对哲人话语进行外在的阐释与体会,尽管也能唤起几分感悟,引起几多激昂,毕竟平和多了。一旦真的身临生死变速、瞬息不定的情境,就会对“朝闻道,夕死可矣”产生魂颤魄动的震撼。

西方哲学家说:“当人们相信他们能够为真理自身之故而追求真理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真理之中追求生命。”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父亲把他送入比萨大学学习医术,但是他真正的爱好是数学与物理学。他经常发明一些仪器,撰写高质量论文,先后被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聘为教授,后来又成为宫廷首席科学家。在任教时,他说:“只要是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的速度是就一样的。”这与古希腊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恰恰相反。开始,学校的学生根本不相信,但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说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

在天文学上,伽利略的贡献也很大。他制造了放大二十倍的折射式望远镜,取得了大量成果。他观察到月亮上有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太阳上有黑子,金星有盈亏等现象。这些重大发现,使他在欧洲名声大振,被称为“天空的哥伦布”。伽利略的发现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与教会发生冲突。后来,他因为出版《对话》一书,受到教廷审判,遭到严刑,被迫在“忏悔书”上签名。他签完后还喃喃地说:“不论怎么说,地球确实在运动啊!”

在过囚徒生活时,他虽然已经是花甲之年,但还是在进行实验,并写出了《关于两种新科学的论述和证明》,在荷兰秘密出版。在他七十三岁时连双眼都失明了,还在进行科学研究,直到逝世为止。在他的话中,有这样一句——真理必须有证据,而且没有误差。爱因斯坦评论道:“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运用的科学推理的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感悟】

大浪淘沙,在任何时代,真理都会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追求真理的人们都会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为探索真理的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