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知识框架】

【考试大纲】

辨析人格、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情感、态度与行为、价值观,运用人格特质理论、智力结构基本理论、情绪理论、态度形成理论、态度改变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

【要点详解】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并对相应的知识加以应用的学科,它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对组织中人的行为加以管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组织行为学从个体和团体两个层次来理解人的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研究组织行为必然离不开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个体组成的团体在行为特征上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看待组织行为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认识个体的人格、能力和情绪等的影响,还要正确把握团体心理与行为的特征。

第一节 人格及其理论

一、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上的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理解员工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及对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格对于职业选择、工作满意度、领导、工作绩效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

【例1.1】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是由( )奠定的。[2013年真题]

A.遗传

B.环境

C.情境

D.文化

【答案】A

【解析】遗传在决定个体的人格特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直接决定人的人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潜在地影响人格的形成,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人格既不完全由先天遗传决定,也不完全由后天环境塑造,而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具体情境中有机生成各种变式。

(一)遗传

1.这种观点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基因决定,遗传并不是直接决定人的人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潜在地影响人格的形成,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2.由于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并且是在个体的长期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个体的人格是相当稳定的。

(二)环境

有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及个人体验等。在这些因素中,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

(三)情境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但这不是指它以刻板不变的方式保持唯一的形态,而是指在不同情景中随条件改变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反应方式,从而维系人格的本质特征。

当组织中情境性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很难通过一个人的人格对他的工作行为做预测;但如果情境性的压力比较小,员工有更多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的自由。

【例1.2】如果对考试不及格进行归因,属于内部可控因素的是( )。[2014年真题]

A.智商不高

B.努力不够

C.题目太难

D.运气不好

【答案】B

【解析】内部归因是指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个性。CD两项属于外部因素;AC两项属于内部因素,自身的努力水平是可控的。

三、人格、情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1.人格是一种结构化的内在系统,它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对个体的反应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

2.人格是稳定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3.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这并不是指在所有的情境下人们的行为都保持一致,而是个人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会保持相对的稳定。

四、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意识到这些动机,然而某些动机也会产生于非意识层面。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是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的冲突。

(二)人本主义

1.从个人意识经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来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动力。自我实现是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马斯洛更是将自我实现置于其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

3.自我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建设性、指导性的力量,驱动个体不断扩展自我及做出积极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驱动力有时会与获得自己和他人认可的需要发生冲突,尤其是个体认为必须服从某些约束或先决条件才能得到认可时。

4.人本主义理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与存在件。

【例1.3】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健康人格的前提是( )三者的和谐。[2015年真题]

A.真我、自我和超我

B.本我、自我和超我

C.本我、真我和超我

D.本我、自我和统我

【答案】B

五、人格特质理论

(一)古希腊的“四根说”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是由水、土、火和空气四种不变的物质即“四根”构成的,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的部分是水根,维持生命呼吸的是空气,血液是火根。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构造,心理的不同是因为“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所造成的。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

表1-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三)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在他看来,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

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众多的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并称为表面特质。他总结出的16种根源特质具体内容如表1-2所示。

表1-2 卡特尔的16种根源特质

卡特尔根据16种根源特质制定的测量量表,即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等有很大帮助。

(四)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问题,并从对特质的研究转向对人格维度的分析,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维度。他对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他认为,特质并非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以前特质水平上的研究可重复性差,采用两个维度区分出的四个类型所做的实验和测试大多数都可以得到较好的重复结果。

艾森克的理论和古希腊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吻合,如图1-1所示。

图1-1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

特质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此外,特质理论提供了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并且这种描述和人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接近。

特质理论的缺点在于它有点类似于“贴标签”,没有深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此外,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特质理论的主要假设,即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

【例1.4】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属于人格的建筑构件的特质是( )。[2013年真题]

A.枢纽特质

B.核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基本特质

【答案】B

【解析】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①枢纽特质,又称基本特质,是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②核心特质,是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相当概括的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③次要特质,是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

【例1.5】艾森克提出的划分人格的维度包括( )。[2013年真题]

A.外倾

B.宜人

C.神经质

D.责任心

E.开放

【答案】AC

【解析】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问题,并从对特质的研究转向对人格维度的分析,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维度。他对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六、“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

“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是特质理论的最新发展,其中前者认为人格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而后者把人格看成是具有文化特异性的东西。

(一)“大五”人格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用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质时有五个基本维度。人格的这五个维度被称为“五因素模型”,也就是常说的“大五”人格理论。这五个因素如表1-3所示,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是两极的—与维度名称意义相似的项目描述的是较高的一极,而意义相反的项目描述的是较低的一极。

表1-3 “大五”人格模型

(二)“大七”人格理论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登峰和崔红等人对源于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理论,这七个因素为外向性、人际关系、行事风格、善良、情绪性、智慧和处世态度。“大七”人格理论的七个维度及其含义如表1-4所示。

表1-4 “大七”人格维度及其含义

【例1.6】根据“大五”人格理论,( )高的人具有健谈、精力充沛、果断的特质。[2014年真题]

A.外向性

B.和悦性

C.公正性

D.情绪性

【答案】A

七、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

人格特质在组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领导的研究上,早期的心理学家在看待领导问题的时候从特质理论人手,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

1.魅力。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2.激发动机。领导者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属的激情和对预期日标的理解。

3.智力激发。领导者激励下属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4.个人化的考虑。领导者能给下属提供学习的机会。

但是,魅力型领导者理论只能解释小部分领导者的行为特征,而这些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变革或危机的时候才能出现,在社会稳定的时候及对大多数领导者而言并非如此。

第二节 智力与能力

能力是从事各种活动、适应生存所必需的且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结构,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一般把能力分为智力和躯体能力。

一、智力

智力是一般的心理能力,是个体从事心智活动的要素,包括言语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为、演绎能力、关系类比能力、记忆力、空间认知能力和知觉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如表1-5所示。

表1-5 基本的智力维度

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不同智力维度的要求不同。并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高智力水平。

【例1.7】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则并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2013年真题]

A.推理能力

B.空间认知能力

C.数学能力

D.知觉能力

【答案】A

【解析】B项,空间认知能力是指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排列,以及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可以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C项,数学能力是指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D项,知觉能力是指辨认视觉上的模式和发现模式内以及模式间关系的能力。

二、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如表1-6所示。

表1-6 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例1.8】下列能力中,不属于瑟斯顿提出的七种原始能力的是( )。[2015年真题]

A.词的理解

B.计数

C.推理

D.身体运动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把智力分解为各种原始的能力,他确定七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和推理。

三、躯体能力

躯体能力包括精力、体力、肢体灵活性、躯体平衡性等。对躯体能力的要求和所从事工作的技术含量有关,越是不需要技术或越是机械性的工作,越需要躯体能力。不同的工作,在体能上有不同的要求。躯体能力包括以下九项基本能力:

1.持续或重复发动肌肉力量的动态体能;

2.躯干力量;

3.对抗外力的静态体能;

4.爆发力;

5.伸展躯体与肌肉的能力;

6.重复而迅速扭曲躯体的能力;

7.躯体各部位协调的能力;

8.平衡能力;

9.长时间启用最大体力的能力(精力)。

每个人都具有这些能力,只是程度不同,管理者应当根据工作的特性仔细地挑选具有相应体能的员工,以便做出最佳的人事安排。

四、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员工的能力结构和水平与工作绩效有直接联系,不同的工作要求员工具有不同的能力。将工作与员工的能力进行最佳的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并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在组织实践中,能力常常是升职和晋级的依据之一,将能力适合的人提拔到合适的职位,才能充分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率。

五、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1.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能力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

2.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定型,但知识和技能却可以不断积累。

在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不断提高组织、企业的整体文化技术素质,是保证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许多有战略远见的企业都重视职员素质的培养,把人的素质的提高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之一。

六、领导者的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环境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或在特定职位上获得优异表现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结构。

(一)麦克里兰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就和行为。领导者应该有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自我检控能力,能够创新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机会。

2.服务意识。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使自己适应他人的兴趣和要求,包括有较强的人际理解力、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能够与他人建立起亲密而又牢固的关系、可以对他人有较大的影响力。

3.管理才能。能够为他人创造条件,使他人有成长的机会,包括团队式的领导、与团队的合作、对他人提供指导等。

4.认知能力。包括分析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深度等。

5.个人效能。包括对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灵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组织承诺。

6.有职业献身精神,有远见、有准确的自我评价,有较高的社会亲和力,注意细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二)威尔逊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尔逊把领导者的胜任特征简化为三个方面:

1.预测变化。有远见,有想象力,富于冒险,有创新精神,坚韧不拔,富有耐心。

2.寻求支持。组织意识强,鼓励参与,有团队精神,与他人同甘共苦。

3.驱力水平。为自己定的目标高,有活力且能够承受压力和挫折。

(二)其他观点

有些心理学家把与人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分为核心特质、自我特质和表面特质。

1.核心特质包括个体的动机和一些人格特质,它是最难发展起来的。

2.自我特质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它的发展也比较难。

3.表面特质是最易发展的能力,它包括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例1.9】麦克里兰理论中的领导者胜任特征包括( )。[2014年真题]

A.服务意识

B.寻求支持

C.个人效能

D.驱力水平

E.管理才能

【答案】ACE

【解析】麦克里兰提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就和行为;②服务意识;③管理才能;④认知能力;⑤个人效能。

【例1.10】威尔逊提出,领导者的胜任特征包括( )。[2013年真题]

A.预测变化的能力

B.寻求支持的能力

C.管理才能

D.驱力水平

E.服务意识

【答案】ABD

【解析】威尔逊在麦克里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领导者的胜任特征简化为三个方面:①预测变化。有远见,有想象力,富于冒险,有创新精神,坚韧不拔,以及富有耐心;②寻求支持。组织意识强,鼓励参与,有团队精神,与他人同甘共苦;③驱力水平。为自己定的目标高,有活力且能够承受压力和挫折。

第三节 情绪

情绪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2.从产生顺序来看,情绪反应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

3.从引起原因上讲,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而情感与人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认识联系在一起。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2.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在特定的时候,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会因受情感的社会内容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原始形式。

二、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人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它对立的一极。

(一)从情绪对人的意义来划分

把这种两极性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肯定的和否定的情绪、增力的和减力的情绪。

1.当外部事物与人的愿望一致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它对人的活动有促进作用,能够起到增力的作用。

2.如果外部事物与人的愿望不一致,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所从事的活动起到减力的作用。

(二)从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来区分

1.按照快感度划分,情绪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

当美好的事情出现时,人会觉得愉快;而当令人厌恶的事情出现时,人会体验到不愉快。

2.按照紧张度划分,可以把情绪分为轻松和紧张两种

在一般情况下,当没有压力出现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轻松,而当重大事件出现的时候,人们常常会伴随着极度紧张。

3.按照激动度划分,可以把情绪分为平静和激动两种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处于平静的状态,人们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平静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发生时,人容易激动。

4.按照强度划分,可以把愤怒分为一般愤怒和大怒、暴怒等

随着强度的增加,情绪对自我的支配作用越大。

【例1.11】根据( )不同,愤怒可分为一般愤怒、大怒和暴怒等。[2015年真题]

A.强度

B.激动度

C.紧张度

D.快感度

【答案】A

【解析】当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发生时,人容易激动。根据强度划分,愤怒可分为一般愤怒和大怒、暴怒等。随着强度的增加,情绪对自我的支配作用越大。

三、表情

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心理学家把人类的表情的具体内容如表1-7所示。

表1-7 表情

四、情绪状态

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情绪的具体内容如表1-8所示。

表1-8 情绪状态

【例1.12】看到喜爱的球队赢得比赛时,球迷欣喜若狂。此时球迷的情绪状态是( )。[2014年真题]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答案】D

【解析】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分为:①心境,又称心情,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②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③应激,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激情相比,应激的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下降。由题意,“看到喜爱的球队赢得比赛时,球迷欣喜若狂”,这种情绪属于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符合激情的情绪状态。

【例1.13】七种基本情绪分类包括( )。[2015年真题]

A.高兴

B.害怕

C.烦躁

D.焦虑

E.惊奇

【答案】ABE

【解析】人总是与周围世界的事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一旦建立,人们就会依据客观事物对自己的价值,对事物抱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存在七种基本的情绪分类,它们分别是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

五、情绪的基本理论

情绪的基本理论,如表1-9所示。

表1-9 情绪的基本理论

六、情绪的局限性

全世界的人们,无论文化、种族、性别和教育差异,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但这种普遍性的主张是针对七种基本情绪的,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有普遍性,也不是所有文化都以同种方式来表达所有情绪。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在一致普遍的背景下表达情绪是有差异的,所以情绪在理解个体上有一定局限性。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概念与成分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三种:

(一)阿尔波的观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二)里赫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赫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学派的理论主张。

(三)弗里德曼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定义。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

1.认知成分。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组成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又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形成的理论

表1-10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可以按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许多研究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二)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影响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一般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三)自我意识

内存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四)态度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对态度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和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可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

(五)态度的可接近性

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一般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四、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该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状况过渡。图1-2所示为揭示这一理论的P-O-X模型。

图1-2 平衡理论的P-O-X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P是观察者,O是另一个人,X是对象,P和O对X采取某种态度。这样在第一种平衡状态下,P和O彼此之间有正态度,他们对X也有正态度。

在第三种不平衡状态下,P和O对X都有正态度,但彼此是负态度,要产生平衡的认知状态,P和O必须改变他们彼此的态度或者他们中的一个改变对X的态度。

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即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实施了一种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包括: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例1.14】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2014年真题]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消除认知

D.改变行为

【答案】C

【解析】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实施了一种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具体方法为:①改变态度;②增加认知;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④减少选择感;⑤改变行为。

【例1.15】小宣正在减肥,但是昨晚她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出去吃了一顿火锅,她的想法是,与老朋友见面比保持体型更加重要,小宣使用的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是( )。[2015年真题]

A.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B.改变态度

C.增加新的认知

D.减少选择感

【答案】A

【解析】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实施了一种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①改变态度;②增加认知;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④减少选择感;⑤改变行为。其中,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是指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题中,小宣的想法“与老朋友见面比保持体型更加重要”,使用的是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方法。

五、说服与态度的改变

人们经常通过说服来改变他人的态度,说服成了改变他人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对说服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说服者的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即说话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让人觉得可信,并且受人欢迎的人,说的话别人更可能相信。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说服者是否可靠。

1.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2.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

3.一般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除了漂亮,一个人是否可爱及乐观也会影响他的说服效果。

(二)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的因素即说服者说话的内容,与说话内容有关的因素有三点:

1.差距

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来说,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态度改变也较大。但是也有两种例外情况:

(1)差距过分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的态度不可能改变到消除这种差异的地步;

(2)差异太大会使人产生怀疑,从而贬低信息而不是改变态度。

2.恐惧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在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3.信息呈现方式

(1)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书面信息的效果较好,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最差。

(2)从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来看,当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之中时,双面说服效果比单面好;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效果较好。

(三)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

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所说服,称为可说服性人格;有些人则是任何信息都难以说服,这样的人不具备可说服性。

2.被说服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容易被说服。

3.被说服者的介入程度

介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困难。

4.被说服者自身免疫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困难。

5.个体差异

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而处在敏感期的青少年更容易被说服。

(四)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例1.16】小罗拟向主管请假一周回家探望家人,为了说服主管改变态度,同意自己的请假要求,小罗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2013年真题]

A.趁主管心情好的时候提出请求

B.向主管承诺,假期之前加班完成工作任务

C.向主管说明,几天后是自己父亲的60岁生日,回家探望老人意义重大

D.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向主管提出申请

E.趁他人在场时提出申请,使主管不好意思拒绝

【答案】AB

【解析】说服信息的因素包括:差距、恐惧和信息呈现方式。被说服者的因素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和个体差异。D项不符合被说服者因素的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困难;CE两项应考虑被说服者的个体差异。

六、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和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偏见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指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消除偏见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有:

(一)对抗刻板印象

通过有意识地抛弃或转移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象的个人特性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的影响。

(二)平等接触

产生偏见的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对于某一类人形成刻板印象之后,由于缺少平等的接触、了解的机会,刻板印象中的错误信息一直得不到更正。

(三)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偏见是后天习得的,要减少偏见,可以从减少学习偏见的机会人手,利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代理人对个体的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减少社会偏见的目的。

【例1.17】关于偏见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偏见与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没有关系

B.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C.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D.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E.偏见主要与态度的认知成分有关

【答案】BCD

【解析】偏见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和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指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例1.18】某公司拟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在众多应聘者中,老王脱颖而出,原因是在面试过程中,老王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打动了总经理,总经理相信老王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事实也证明了总经理的判断。

1年之后,老王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由于经常需要出差,老王萌生了离职的念头,总经理得知之后,委派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其进行挽留。[2013年真题]

1.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B.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态度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C.时间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D.态度的强度与其对行为的预测准确性成反比

【答案】B

【解析】A项,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C项,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D项,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2.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老王不愿意经常出差,于是希望离职,老王所采用的这种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改变认知

D.改变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主要包括:①改变态度;②增加认知;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④减少选择感;⑤改变行为,即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本案例中,老王不愿意出差而选择了离职,属于改变自己行为的方法。

3.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试图让老王相信,现阶段的工作虽然需要经常出差,但是对其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减少老王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增加新的认知

D.改变原来行为

【答案】B

【解析】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本案例中,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让老王了解到出差会给其带来更多经验,并对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使得老王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4.下列因素或做法中,有助于改变老王态度的是( )。

A.人力资源主管在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B.向老王说明离职的利弊

C.规定严格的离职纪律

D.让老王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答案】AB

【解析】A项属于说服者因素,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说服者是否可靠。B项属于说服信息因素,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态度改变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