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住着个“胆小鬼”
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心理体验。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
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
即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
引起恐惧的刺激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们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奇怪、陌生、可怕的事物突然出现,黑暗、巨响、凶猛动物、歹人、悬空、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及他人恐惧情感的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恐惧,其中心理因素是导致内心恐惧的主要因素。
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惧,关键在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自身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当危险情境极度威胁人的生命,自身又无能为力时,会产生绝望情绪。有的刺激还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出现强迫性的恐怖症状,如恐怖症、惧高症、惧空旷症和惧不洁症等。
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恐惧感,对不能把握的东西同样恐惧,这是非常正常的,恐惧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动物对自己不了解、无法控制、无法战胜的环境和事物的恐惧有助于其趋利避害。
心理学家之所以对恐惧心理的治疗研究一直颇为热衷,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常常首先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才产生其他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因此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恐惧心理。
恐惧源于我们内心,我们只要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坦然面对外界一切,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你究竟在恐惧什么
恐惧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对某一物体或处境爆发一次焦虑作为先驱,患者虽知这种恐惧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触或脱离所恐惧对象时,则表现正常,因此,常伴有回避行为。恐惧对象可归纳为三类:
1.广场恐惧症
在1871年创用本症名词时是指有一类病人,一参加公共广场集会或群众性狂欢时,就出现病理性恐惧反应。一旦离开广场后,病情随之消失。以后发现本症患者对商场、大百货公司、登高、仰视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公共车辆、过江轮渡、穿过隧道、繁忙的马路以及走过很长的走廊等都会产生恐惧反应。深入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才发现,任何环境如果存在拥挤、封闭、使其感到无法逃脱或回避,皆可导致恐惧发作。因为患者感到进入或留在这些地方,对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险,有发生晕厥或失去控制而无法逃离的可能。因此,广场恐惧症名不符实,亦可称为“特殊境遇性恐惧症”。多数在25~35岁时起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类病人初期只对1~2种环境产生恐惧和回避,如乘汽车恐惧时改乘火车旅行尚能适应。只要有人陪伴,甚至与爱犬同行,尚可出门办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延,病情逐渐加重,症状泛化,对上述任何场所、环境都产生包围感和威胁性恐惧心理,伴随严重的回避行为,最重时自我封闭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2.社交恐惧症
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慌症,故又称为“见人恐惧”。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甚至马路上的行人都会恐惧紧张,出现拘束不安、焦虑不宁、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异常反应。同时本人想方设法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社交恐惧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发展,恐惧病症日益加重,恐惧对象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内心异常痛苦忧郁,甚至产生消极自杀言行。
3.单纯性恐惧症
除了对环境和人物恐惧以外,其他都归入本症亚型。临床常见形式有:①动物恐惧。害怕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时连对动物的玩具、图片和影视形象也感紧张恐惧,竭力回避。②疾病恐惧。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脏病、结核病、麻风病、中风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癌症的心理恐惧,则称为“恐癌症”。③其他恐惧。名目繁多的病名,与具体恐惧对象有关,例如见到鲜血恐惧,甚至突然晕厥发作,称为“见血恐惧症”。
怕,有什么可怕的
当别人瞧不起自己时,不是以怯懦示人,而应勇敢地面对,挑战自己。
有一位奇怪的经理,他给自己的下属定了一条规矩:不准走入公司的一个房间,否则开除。
其他员工都照他说的做了,只有一人,他好奇地走了进去,发现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只有一封信,信上写着:给经理。
这名员工把信给了经理,经理笑着说:“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助理了。”员工很疑惑,经理解释说:“我已经等了两年了,只有你有勇气走进去,把信拿过来。”
在这个故事里,勇气也给人带来了意外的机会。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的确,一个人缺乏勇气,就会陷入不安、胆怯、忧虑、嫉妒、愤怒的旋涡中。要消除这些不良心态,只有一种解药——勇敢的精神。勇气是世界上无所不能的武器,有了它,自信也随之而来。
有位年轻的姑娘,10年前被车撞倒,江湖医生说她瘫痪了。她相信了江湖医生的话,于是感到头脑呆滞,双腿麻木,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坐在轮椅上,肌肉渐渐萎缩,变成了瘫痪人。
转机发生在第二次车祸。5年后的某一天,当她连人带车被一辆三轮车撞出人行道时,她突然觉得疼痛难忍。家里人不相信她会疼痛,送她到一家大医院,医院外科专家确诊她根本没有瘫痪。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她很快就能站立起来行走了。当她站起来时,除了深感幸运外,还深感遗憾,别人说自己瘫痪了,自己就信以为真,当初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是的,她如果试一试,就不会被他人的话所控制。可见心理上这种无形障碍,会使人情绪萎靡,自信心丧失,肌体功能失调,久而久之,人会变得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做,无形中就把自己归类到那些“注定”不会成功的人里边去了。
怕了一辈子鬼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鬼,恐惧的原因是自己吓唬自己。世上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只不过是人心中的一种无形障碍罢了。不少人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习惯设想出许多莫须有的困难,这自然就产生了恐惧感,遇事你只要大着胆子去干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
无畏,才会无往而不胜
勇敢地面对一切,像战士一样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本色。
而没有勇气的人如一只“惊弓之鸟”,事业上、生活中的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和坎坷磨难,对他来说都是一场浩劫,一场无可避免的灾难,都是足以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巨大恐惧。
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后,便成了众人羡慕的人物。有的人觉得他是由于运气,或者是得益于有影响的朋友的帮助,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管理天才,或者他具有常人所认为的形形色色的“秘诀”——所以福特成功了。
事实上只要了解一下福特的行事风格,就可完全知悉他成功的秘诀。
多年前,亨利·福特决定改进著名的T型车的发动机的汽缸。他要制造一个具有铸成一体的八个汽缸的引擎,便指示工程人员去设计。可是,当时所有技术人员无不认为,要制造这样的引擎是不可能的。虽然面对老板,他们还是一口回绝了这样的“无理要求”。
听完技术人员的介绍后,福特没有气馁,他用无可反驳的语气说:“无论如何要生产这种引擎。”
“但是,”他们回答道,“这是不可能的。”
“我是绝不相信任何不可能的。去工作吧,”福特命令道,“坚持做这件工作,无论要用多少时间,直到你们完成了这件工作为止。”
被他的气势感染,负责技术的员工只好去工作了。如果他们要继续做福特汽车公司的职员,他们就不能去做别的什么事。六个月过去了,工作没有任何进展。又过了六个月,他们仍然没有成功。这些技术人员愈是努力,这件工作就似乎愈是“不可能”。
在这一年的年底,福特咨询这些技术人员时,他们再一次向他报告他们无法实现他的命令。“继续工作,”福特义无反顾地说,“我需要它,我决心得到它。哪怕它是一只老虎,我也有勇气擒住它!”
最后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在这种勇气面前,任何困难都成了它的手下败将。
当然,制造这种发动机不是完全不可能。后来这种发动机装到最好的汽车上了,使福特和他的公司把他们最有力的竞争者,远远地抛到了后面。
福特的勇气给了技术人员必然成功的心态。他的勇气也让参与研制开发的人员没有任何退路可走。“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成功。
敢于应对挑战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把一个个奇迹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请记住:勇者无畏,才会无往而不胜。一个人做事就是要具有福特那样的气概,怀有非凡的勇气、决不罢休的气势,在人生战场上劈波斩浪。
只要你表现得勇气十足,你便会开始觉得勇敢起来;若这样持续得够久,佯装就变成了真实,在不知不觉中,你成为真正不畏惧的勇者。感觉勇敢起来,表现得好像很勇敢,以意志力来达到这个目标,勇气便可以取代恐惧。
提振精神,克服恐惧
多数人都有恐惧心理。其实胆怯无关乎个性,而往往是由于接触人的经验不够,进而出现排斥心理和排斥行为。但若能进行自我训练,累积与他人相处的经验,即使无法改变自己的个性,亦不至于以与他人接触为苦。为加强自我的信心,不妨先做心理建设,常常提醒自己多接触不寻常的人物,藉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以及增加人生乐趣。
为此,你需要克服怯懦与恐惧,打起精神来行动。
1.抹去没有意义的期限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这些东西——武断、不现实的期限。这些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也可能是那些只是让我们感到有压力、紧张、呼吸急促的人强加给我们的。这样做往往是为了一些不值得的原因。
应该避免为每一件事机械地安排期限,特别是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完成的情况下。你应该以一种认真、职业、让人满意的方式制订目标。换句话说,只要能让事情更好地完成,就不要强迫自己。节省一点儿精力,节省一点儿能量,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真正的期限。
2.先做最需要做的事
这听起来很自然。但是出于很多原因,我们经常耽误一些更重要、更紧迫的事,却把时间浪费在关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这不但把更重要的事都挂了起来,而且剥夺了我们完成重要任务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清晨,花几分钟时间考虑一下哪些项目是目前最需要完成的,然后开始做,不必走弯路,也不必在中间掺和其他一些事情进来。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项最关键的事。按照这种顺序,压力自然会消失。
3.尝试不熟悉的事物
对于你的每一天,你并不总是一定要遵循暗淡无光的同一个足迹。打破那灰黑的陈规,以新鲜方式经历新的一天。也许这是一些简单的事情:在外面吃一顿早餐,上班走一条不同的路,造访一个你每天路过却从来没进去的商店或吸引人的地方,改变穿衣方式,改变对待别人或与别人交往的方式。每一件事本身都不像撼动地球那样惊天动地,但它可以确认你有能力使一些事情发生,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前景,从而向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注入兴奋和变化,打破生活中单调的陈规,消除一切烦恼。
4.不要感觉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什么都不做也没什么错。实际上,每天留点儿时间坐一会儿,不会有大碍,什么不良后果也不会有。坐下来,放松身体和精神,或者闲逛一会儿,把大脑中乱七八糟的事都撂在一边。首先,当你认为不做任何事是停工时,你会变得异常焦虑——你本可以做一些事,却浪费了这些时间。但你想想,实际上,你正在做事情。你正在抓住一群脱缰野马的缰绳,将它们牵回马厩,你正在释放思维空间。一定要控制自己。应该知道,活着,不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也是你目前所处的状态。让思想的弦不时松弛一下,享受一些轻松的空闲时间,什么事都不做。
5.接受吧:生活有时就是很难过
无论你如何精心设计,或者想象事情会如何发展,或相信事情应该如此……有些事总会让你感到迷惑、难堪或不平衡。你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因为你的情绪、你的身体状况、航班、天气……或者是因为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应该接受这种混乱、难堪的状况,从心理上把这些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要有信心,相信这一切很快就会回到正常轨道上。你应该知道,面包会有的。
人类的劣根性之一就是永远不知足,即使知道我们已经得到了足够多,也不知足。这将导致过度追求、筋疲力尽、妄自尊大、贪得无厌的胃口以及摇摇欲坠的人际关系。你应该知道你的临界点。在那个点上,你已经工作够了、休息够了、说够了、吃够了、喝够了、锻炼够了、埋怨够了,也跟别人竞争够了。知道你什么时候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还了足够多的债,得到了足够的赞许。认清这些界限,你内心里欠缺成就感的阴影就会消失。
6.天不会塌下来
没有什么突然、激烈的事件。你是谁、你怎样,这都不是那么重要。真正的改变总是需要很长时间、细小的改变、耐心的等候、微妙的决定加起来构成的。这样才会形成意义更重大、更深远的转型。耐心一些!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就要培养持久的能力,而不是轻率地急于求成。记住:水滴石穿。
征服生命中的所有恐惧
著名的成功大师达尔卡耐基刚开始在纽约展开他的训练课程时,第一步就是训练学员站在讲台对大家发表演讲。但是许多学员不是结结巴巴,就是手脚发抖,或者脑中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讲不出来。卡耐基告诉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功的第一步,所有压力恐惧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训练他们,最后,多数人都敢站上讲台发表演说了。
这些勇于面对群众的学员,同时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最后在事业发展上也都获得了成功。无畏心的重要可见一斑。
麦克英泰尔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三十七岁那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只带了干净的衣服,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漂亮的女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痛哭。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最后,麦克英泰尔成为美国媒体中传颂的知名人物。
克服恐惧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改变却在一念之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恐惧和担心完全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想要驱除它必须在潜意识里彻底根除。
心理调节术:缓解恐惧4要点
恐惧的人总是会让一种强迫性的消极观念占上风,总担心与别人谈话、交往,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实上是否真如此,总觉得很不自在、很尴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惧症,就要勇敢地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1.多与人交流
不论你多么恐惧,你都不要一个人扛着,你应该找好朋友、亲人,告诉他们你的恐惧。他们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恐惧,他们会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配合你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从而克服恐惧。
2.放松身心
生活中放松的方法很多,如打太极拳、练瑜伽、散步、郊游等等。你也可以试着做做下面这个训练,这种方法叫“渐进放松训练”,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方法。首先全身放松,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脚趾上,先绷紧该部位的肌肉,坚持一会儿,再放松,体验该部位放松的感觉。接着是小腿、大腿、腹部、臀部、背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双手、颈部、面部、头部,循序进行放松。这样把全身各部位都体验一遍,一般这个过程持续15~30分钟,整个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平时不能达到的放松状态。
3.充实生活
充实你的精神生活,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无比的安慰。如果你还没有一种信仰或者精神寄托,你可以找有经验的长者谈一谈,或者自己买一本有教益的书来阅读。
4.坦然面对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你面对自己的恐惧。其实恐惧不是来自外界,是来自自己内心,那么你就要有意识地去面对和解决自身这些问题。记住要从第一步起逐渐开始。例如你对当众讲话很恐惧,就试着循序渐进地克服。你可以先在几个人面前讲话,再主持小规模会议,慢慢地主持一次股东会议等,就这样把整体的事情分成数个小部分,按轻重缓急一步一步去实行,慢慢就会减少恐惧。一般而言,恐惧心理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衰减的过程,强烈的恐惧在4~6周后随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会得到逐步缓解。
一般说来,你如果能坚持进行自我训练,慢慢会摒弃恐惧心理,最后从恐惧中彻底解脱。重塑自己的勇敢和无畏,让恐惧永远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