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杜思成:家有小女初长成

One

我,杜思成,杜鹃的爸爸,也是杜红雨的大哥,在部队里扛过二十几年枪。我比杜红雨大了二十岁,跟她肯定是有代沟的,这一点我不想否认。事实上,我没太多机会管这个在我们家族里习惯我行我素的小妹。

这段时间我心里窝火得不行,让我窝火的是杜鹃这丫头,真是被我惯坏了,也被杜红雨熏染得不成样子。

唉,为了让杜鹃进法院,我找老战友张爱国帮忙,费了多大的劲啊!没办法,他在省高院当副院长,找他帮忙的人多了去了,人家还是看在当年我们一起扛过枪、在越南蹲过同一条战壕的面子上,才答应帮这个忙的。加上杜鹃这丫头也还争气,从北大法学院毕业,已经通过了全国司法统一考试,要进高院的话,只要有张爱国这个关键人物肯帮忙,那问题是不大的。

让我生气的是,这丫头横竖不肯进法院。她说当法官虽然威风,可是规矩太多,她要的是自由,像她姑姑一样,又成功又自由。

我是三十多岁才有杜鹃这个孩子的,以前一直宠着她,一直任由她自己决定自己的事。现在,她不肯听话,我也无可奈何,只能跟自己生气。

毕竟时代不同了。

确实我已经老了,老了就喜欢怀旧。

杜鹃小时候就是个美人胚子,不管带她走到哪里,几乎所有见到她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惊叹一句:“哎呀,这个小姑娘好漂亮!”

她妈妈怕她从小就只知道臭美,几乎不让她照镜子。杜鹃小时候,她房间里是没有镜子的。她妈妈可能也是经验之谈,她说她自己年轻的时候一天到晚老捧着镜子看,老看不够,耽误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我跟杜鹃妈妈之间的故事倒是很简单,就是我在部队慢慢混成了团长,还一直是个单身汉,后来我回家探亲,别人做介绍,把家乡小镇上最漂亮的姑娘带到我面前,我们彼此一看就都喜欢对方,第三天就扯了结婚证,就这么简单。这么些年来,我们也磕磕碰碰过,但,都过来了。加上有了杜鹃,我们这个家就更幸福了。

老伴儿知道我最近心里憋着一股气,常常劝我:“小孩子大了,你让她自己做主不就得了吗?当律师也没什么不好。”

“你懂什么?我们这个国家当官多吃香啊!当法官多好,我们不图吃了原告吃被告,起码不用去求人吧?”

“当律师又怎么要去求人了?现在不是在说以法治国吗?我们丫头懂法律,不就行了?”

“真是个妇道人家,那法律不也是人制定的吗?不管什么事,归根结底,还是要找人!唉,这丫头不听话,你也不和我一起劝劝她。”

“她连你的话都不听,我劝哪有用啊?”

“唉,算了算了,让她自己碰壁去吧,到时候头破血流了,再后悔也没用了。进高院的事,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这丫头,一直是个聪明孩子,怎么突然就糊涂起来了呢?”

Two

杜鹃确实很聪明,从小就很出众。八岁那一年,她在学校的速算比赛中,得过全校第一名;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英语更不用说,见到老外,她为了练习口语,常常主动跟老外对话,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她的英语水平已经足够成为业余翻译。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特别欣慰。

只不过在闺女成长过程中,也有过一段小插曲。那时我从部队转业来到地方,她们母女俩一直跟随我南征北战的,吃了不少苦头。来到地方之后,我在一家机关谋了个闲职,享受副厅级待遇,那一段时间,杜鹃的理科成绩严重下滑。

我们起初还以为是杜鹃人大心大,心思不在学习上,警告了她几次,也就算了。就这么一个闺女,她能考上大学是她的造化,考不上,也犯不着逼她。后来,她读高一的时候,她的数学老师上门家访,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从外地搬家回来耽误了杜鹃的课,又没及时找老师给她补上来,这才导致她成绩下滑。

那个数学老师,韩斌,上我们家里来的时候,我对他印象是很好的。小伙子人很诚恳,又一门心思为学生着想,我们非常感激他。

没想到杜鹃这个丫头居然爱上了她的老师,这个秘密是她的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才发现的。

杜鹃当时很生气,为了她妈妈不经允许就偷看她日记的事,她一整天不肯吃饭,绝食抗议。直到我们跟她道歉,并保证下不为例,她才原谅她妈妈。她也向我们保证,不考上大学,绝对不谈恋爱。

就杜鹃爱上老师这件事,我们试过很多办法劝说杜鹃,因为我们觉得杜鹃还太小,还不能对自己的感情负责。

我给杜鹃打了个比喻,我说,杜鹃,你现在还这么年轻,非要在林邑买个房子毫无意义;如果以后你毕业留在北京,当然就会在北京买房子,北京的房子说不定好得多,那林邑这座房子怎么办?

杜鹃嘴硬得不得了,她说她就只要林邑的这座房子。后来,她心里果然只有她老师一个人。

这孩子,心眼儿太实了,希望那个老师一直对得起她也配得上她,希望她以后不要吃亏才好。

其实杜鹃读大学的时候,追她的人很多,一些小伙子节假日总把电话打到家里来,还有一个北京高干的孩子,趁暑假一直追到林邑来,杜鹃还真就一直客客气气地对那个人,不断申明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他们之间只可能是朋友关系。那个小伙子带来许多礼物,希望打动杜鹃,也希望我做杜鹃的工作,可是,我也明白感情这回事无法勉强。小伙子在林邑最好的天合宾馆硬是住了十几天,觉得没趣,也就回北京了。

我在亲人们身上花的心思比较少,毕竟我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外地,顾不上他们。我的父母一共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我是长子,杜红雨是我最小的妹妹。除了我和她,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在农村,我是通过当兵这条途径跳出了农门,而杜红雨是通过考大学。以前在乡下,想要进城,基本上就只有这两条路。

在杜红雨的成长岁月中,我一直待在部队里,一两年才回家探亲一次,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我经常给她写信,鼓励她要用功,没想到红雨会这么有出息,成为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杜鹃一直是杜红雨的跟屁虫,姑姑说一,她从不说二,还说长大了就要像姑姑那样。

像她姑姑,倒也没什么不好。

我只能衷心希望,杜鹃要尽早变得成熟些,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爱情也好,事业也好,她既然一定要按自己的心愿去做,我们只能晓以利害,没办法硬逼着她做出违反她自己本意的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已经尽力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随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