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里仁篇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这里指住处,借作动词用。里仁为美,意思是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同“智”,聪明。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

【解读】

居住环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身心成长,但不可否认确实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孟母为了孟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一切代价三次搬家,最终选取了一个具有仁义风俗的地方安定下来。如果邻居是不讲究仁义道德的人,偷抢成性,为非作歹,你的日子怎么能安稳得了呢?反之,邻居是仁义之人,道德修养良好,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互帮互助,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宋·朱熹:“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明·张居正:“若卜居者,不能拣择仁厚之里而居处之,则不知美恶,不辨是非,起心昏昧而不明甚矣,岂得谓之智乎!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义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可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解读】

不仁之人面对贫穷,不能处之泰然,没法长时间忍受物质的匮乏,时间久了必然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不仁之人面对安乐享受,不能戒骄戒躁,没法长时间做到安分守己,日子一久便奢侈淫逸扰乱社会。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会行仁。当今时代,应该做到内外兼修。只有具备了仁德之心,才不会失意时怨天尤人,得意时得意忘形。

宋·朱熹:“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

明·张居正:“惟仁者之人,纯乎天理,无一毫私欲,其于这仁道,不待勉强,而心与之相安。处约处乐皆相忘而不自知也。所以说仁者安仁。知者之人,中有定见,无一毫昏昧,其于这仁道,深知笃好,而求必欲得之,处乐、处约皆确然不易其所守也。所以说,知者利仁。

子曰:“惟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这里作动词用,喜爱的意思。

[2]恶:作动词,憎恶、讨厌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真正知道喜爱什么人,厌恶什么人。”

【解读】

有仁德修养的人,既能够正确地爱人,也能够正确地厌恶人。言外之意,圣人是要求我们修养“仁”德,客观正确地对待人,克服一己私见。大家都说他坏,他不见得一点不好;同样,一个人大家都说他好,他也不见得真有那么好。

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不仅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扩大了信息的受众面,评价某人某事似乎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在褒贬别人之前,我们似乎都忘记了应该先做自我反省。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言行呢?

宋·朱熹:“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

明·张居正:“好人恶人惟仁者能之,可见人当以仁为务,克去己私而后可。”

子曰:“苟[1]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

[1]苟:假若,如果。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仁的修养,就不会有特别讨厌看不惯的人和事了。”

【解读】

人只有养成了仁爱之德,才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去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仁德之心的修养在于中正平和,对人对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偏执于爱或者恨。

宋·朱熹:“恶,如字。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明·张居正:“盖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心既专于天理,又岂有纵欲灭理之为乎?孔子勉人为仁之意如此。”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2]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1]不处:指仁者不处,不能接受的意思。

[2]去:摆脱。

【译文】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能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君子是不能摆脱的。君子离开了仁德的准则,怎么可以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能离开仁德,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在最匆忙的时候要与仁德同在,在最颠沛的时候也要与仁德同在。”

【解读】

从古至今,富贵是每个人所向往追求的,而贫贱是每个人都厌恶鄙弃的。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取舍都要做到合理合法。换句话说,发家致富要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摆脱贫贱也应循序渐进、不能想歪点子走歪路。

仁的修养来自内心,无论富贵与贫贱,哪怕是仓促之间或者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放弃仁的修行。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离不开“仁”。身处人生低谷之时,无论多不顺心多不如意都不感到抑郁愤懑,要靠的也是“仁”的支撑。可见,修养仁德是多么重要啊!身处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我们,更应该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去做,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富贵名利就走旁门左道,危害社会。

宋·朱熹:“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举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明·张居正:“君子之为仁,不但处富贵贫贱而不去也。自至静之中,以至应物之处,自一时之近,以至终身之远,其心常在于仁,未尝有一顿饭的时候,敢背而去之。”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1]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2]。”

【注释】

[1]尚:上也,言性好仁者,为德之最上,他行无以更上之。

[2]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未之见,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这里是孔子自谦。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厌恶不仁德的人,那他是在实行仁德,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影响自己。有谁能在一天之内尽全力去实行仁德的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大概有这样的人吧,不过我没有见到过。”

【解读】

如果有人做到了喜欢仁义的人而讨厌不仁义的人,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很正直,但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还不能够称得上是仁者。因为真正有仁德的人,看到一个不仁之人,不是想着如何厌恶他,而是极力同情他、感化他。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是讲道德的人,遇见了不讲道德的人就觉得这个人特别讨厌,那么我们就没有用仁者之心对待这个人,从而我们也就是没有道德的人了。

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立志向善,注重仁的修养,没有人会因为力量不够而达不到“仁”的境界。所以,仁并不是当权者和圣贤人的专利,我们普通百姓也能做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只要我们自觉努力,时时刻刻以“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不断接近仁的最高境界。

宋·朱熹:“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观过,斯知仁矣[2]。”

【注释】

[1]党:类别。

[2]斯知仁矣: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是否仁德。

【译文】

孔子说:“人们犯错误,是根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了。”

【解读】

通过考察一个人以前犯的过错来判断这个人是善是恶,不失为一种观察人的方法。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不可避免的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我们从过失错误中观察别人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人犯错的原因与动机,从根源上分析他的人品究竟是仁还是不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犯错跟他的社会关系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我们不可小视了朋友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反省自己,朋友犯过的错误,我们要引以为戒。也就是说,多看看大家的过失,同样可以提升我们自身仁的修养。同时,犯了错误不要过度紧张,既成事实就该勇敢承认及时补救,隐瞒逃避可不是聪明的处世办法。只有我们坦然接受自己犯错的现实,从中找到犯错的原因,才能杜绝日后再犯同类错误。

宋·程颢、程颐:“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宋·朱熹:“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比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1]。”

【注释】

[1]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是说世之无道。设若朝闻世有道,死而无恨。

【译文】

孔子说:“早上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不觉得遗憾了。”

【解读】

道为仁之体,仁是道之用。如果在早晨悟知了道,就算当天晚上就死去都没什么遗憾了。道,这里理解为事物的客观规律。闻道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内在奥妙,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不惜用生命去换取真理,实际上是一种伟大的探索精神,更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摆脱,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这短暂的人生。只要我们在有生之年,积极努力,有所成就,如果早上感知了长期不解的疑惑,即使真的在晚上死去又何妨?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我们能够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其中未知的真理,在撒手西去的那天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我们为真理而献身就是死得伟大,死得其所。

宋·程颢、程颐:“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宋·朱熹:“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

子曰:“士[1]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1]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指一种特殊的阶层。总的来说,多指有知识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此处言人当乐道固穷。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是以穿破衣、吃粗食为耻的人,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

【解读】

一个人想要修身养性,立志在追求真理上,但是却日日担心自己会穿破旧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这种人便不可能真正得道。因为真正有仁德的人,不以穿着好坏和饮食水平取人,自己更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真正的君子应该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就是说,立志于道的人是不应该贪图享乐的。

有信仰的人生才会精彩,做人最可怕的不是贫穷困窘,而是内心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少一个坚定的信念。立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就是内心有坚定信仰的人。如果一个人说他立志高远,却又不安于贫困,那么他就无法专心修道。做不到心无旁骛的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呢?所以,对于这种重物质享受、无法宁静自守的人,我们就没必要跟他谈论什么真理了。

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新一代读书人,真正能分清精神追求和物质享乐的还有多少呢?所谓的高雅、情调、小资……究竟是追求精神层面多一些,还是追求物质层面多一些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问题。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圣人的教导依然受用,人类应该永远将精神追求放在首位。

宋·程颢、程颐:“志于道而心役乎外,何足与议也?”

宋·朱熹:“心欲求道,而以口体之奉不若人为耻,其识趣之卑陋甚矣,何足与议于道哉?”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dī):意为必行。

[2]莫:疏远、冷淡,引申为必不行。

[3]义:适宜、妥当、合适。

[4]比:亲近、接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必行,无所谓必不行,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

【解读】

孔子一直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认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一定要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是必须这样、必须不这样的,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为政的人不应该有固执的成见,要按照道德规范的规定待人待物。推及个人也一样,为人处世不能单凭一己私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堂堂正正的君子,为人应该公平友善,以道义为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待世上万物不能绝对肯定也不能绝对否定。

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不违背道义原则,对人对事就没必要过于追究,这一点似乎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生活中,凡事持一种洒脱大方的态度,对于无关紧要、不违背原则的行为适当宽容,我们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愉快。

明·张居正:“适,是必行的意思。莫,是必不行的意思。”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法度。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解读】

本章中的君子和小人是以仁德的高下区分的,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小人指的是没有仁德的人。君子为人处世讲究礼仪准则,违背道德的事情不做;而小人做事没有道德准则,只要对他有利,他不会在意是否违背道德。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志趣不同。君子不计较自己是否拥有显赫的地位、富足的财产,他们关心的是法度,他们的行动源自心灵;小人一心想要的就是那几亩田几两银子,他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得到恩惠。

其实,想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并没有错,多为自己考虑也并非罪不可赦。实现自己的心愿,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损人利己,不要去违背道德触犯法律,在行动上处理得当了,便也不失为君子之举。形色匆匆的现代人,谁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在奔波劳累?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谨记,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违背良心危害社会的事情我不做。

宋·朱熹:“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矣。”

明·张居正:“夫君子小人之所怀不同,如此观人者,但看其意思何如,便可以知其为人之实矣。”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fǎnɡ):同“仿”,效法,引申为依据。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依据自己的私利而行动,会招来很多怨恨。”

【解读】

常人趋利,君子重义。一般人只重视个人利益,看不到他人利益更看不到社会利益;但是人格高尚的君子却很少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心里想的多数是道义准则,并且处处以社会利益为重。

一个人如果处理任何事情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只考虑自身得失,一心追逐一己私利,必然会遭受各方指责乃至怨恨。所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聪明人懂得共同富裕,懂得让利于人;反之,目光短浅的愚笨之人才会损人利己、先利后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可谓是警世名言。很多人精于算计别人,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置“义”于不顾,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所谓有得必有失,在获益的同时害处也随之而来,你会算计别人,别人也同样会算计你,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大家彼此之间算计来算计去,结果都是以怨恨告终,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何不把道义放首位,大家和平相处,其乐融融,这番景象是何等美好啊!

宋·程颢、程颐:“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明·张居正:“放利而行,本欲为身谋、为家计也。至于多怨,又岂保身全家之道哉!故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为有什么困难呢,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有什么用呢?”

【解读】

礼是与法相对的概念,属于道德范畴。法律是各种条文规定,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去做;而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影响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的条文规定。所以,礼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补充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向来重视礼仪制度的治国效用,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不以礼治国,礼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传统文化中的礼,引申到如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谦虚礼让。安邦治国,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以谦虚礼让为原则的社会秩序。谦虚礼让是人们立身处世的一种美德,也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的一种民族精神。从政之人懂得把权位让给有能力为人民造福的人,黎民百姓便有福了;普通大众懂得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社会就安定有序了。凡事多替别人考虑考虑,不争不抢,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社会就会文明和谐。

宋·朱熹:“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明·张居正:“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让,是逊让,即礼之实处。何有,是不难的意思。如礼何,譬如说没奈他何。言礼不为之用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1]患所以立:意思是担心没有可以立身的学问。立,立足。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被人知道的具有才德的人就行了。”

【解读】

不怕自己得不到职位,怕的是有了不错的职位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德具备了别人自然就知道你了。孔子多次提到“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这个话题,意在告诉我们:怀才不遇不必抱怨,扎扎实实去学习,具备了能使自己立足的才德了,别人必定重视你任用你。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颇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此催生出来的职业门类也越来越多,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求职空间。很多人看到别人在新生职位上做得很出色,收益也不错,自己就去盲目争取。结果到任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这个职位所需的能力,不仅耽误公司工作的进展,还害得自己苦恼抑郁。忽视了充实提高自己,就算机会临到你身上你也把握不住啊!由此可见,积累渊博的知识,不断地修身养性,才是我们该重视的事情。

宋·程颢、程颐:“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宋·朱熹:“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1]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2]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1]贯:贯穿、贯通。

[2]门人:曾子弟子。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之道罢了。”

【解读】

忠恕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忠于自己的人懂得爱惜自己,忠于职守的人能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有宽恕之心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也正是仁的基本精神所在,是孔子所有学说中贯穿始终的要素。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秉性不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都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没有忠厚宽恕之心的人,往往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懂得宽容的人却能够坦然对待差异,能够尊重别人的想法,对别人做到理解宽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个聪明人就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宋·朱熹:“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明·张居正:“盖一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我心里要尽的去处,就是人心所欲得的去处。若真实自尽,念念都出于忠,便能推以及人,事事都出于恕,可见千万人的心,只是这一个心,便都通得,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意不过如此,岂复有他说哉!

子曰:“君子喻[1]于义[2],小人喻于利[3]。”

【注释】

[1]喻:明白,懂得。

[2]义:仁义,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

[3]利:财利,个人欲望。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义,小人只知道利。”

【解读】

儒家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孔子所说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孔子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对待道义和利益的态度,君子重义,而小人重利。同一件事,君子考虑的是符不符合道义,在道德上该不该去做;小人考虑的却是这件事对我来说有没有利可图。

君子往往以社会利益为重,将道德规范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也就是说,“君子羞于言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对“君子羞于言利”要作新的理解了。利益分为两种,一种是符合道义的利益,另一种便是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在今天看来,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争取正当利益都无可非议。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追求物质的欲望,只要心存仁义,这种欲望就合情合理。所以,君子也不能再羞于言利,该争取的一定要积极争取。一言以蔽之,我们既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又要与唯利是图的小人行为划清界限。只要用内心的仁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因利害义,就是君子所为了。

宋·程颢、程颐:“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

宋·朱熹:“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子曰:“见贤[1]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1]贤:有贤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对照他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解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遇见有贤德的人,要以他为榜样,积极学习他的优点;而遇见没有贤德的人,要从他身上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正对应了老子所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学习态度,直到今天依然有它独特的精辟之处。

见贤思齐,对我们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来说,可谓是一种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身处经济高速发展新时期的人们,既忙于自己的事业又想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从而寻求一种理想的修身养性之道成了人们最期望的事。经常与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汲取可以完善自己的能量;遇到品行低下的人,想想自己身上是否有跟他一样的缺点,没有就引以为戒,有就赶快改正。如此一来,我们的思想道德就会得到很好的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见贤思齐,不是说事事都做到跟贤哲之人一样。人的天性禀赋不同,能力必然会存在差异,所以也不必过于强求自己。只要我们立志于思想品德的修养,循序渐进地进步,日积月累,终究有一天会像贤德之人一样具备高尚的仁德。

宋·朱熹:“思齐者,冀己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明·张居正:“夫见贤思齐,则日进于高明,见不贤内省,则不流于污下,此君子之所以成其德也。然是道也,通乎上下者也,人君若能以古之圣哲自期,而务踵其芳规,以古之狂愚为鉴,而毋蹈其覆辙,则为圣君不难矣。”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失要婉言劝阻;如果父母不听从自己的心意,仍然要恭敬父母不要违背他们,虽然忧愁但不能有怨气。”

【解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是人,他们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身为子女,如果明明知道父母有过错却不去劝阻,这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也是不孝的行为。所以,当父母有了过错,作为孝子就一定要加以劝阻,但是,劝阻父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辞方式。子女应该做到态度恭敬、语言委婉,如果父母不听从劝阻,也不能大吼大叫去冒犯父母,更不能心生怨恨。简言之,劝阻要恰到好处,情理兼顾。能处理好情理适度很不容易,尤其对于如今社会的独生子女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现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长辈对孩子十分溺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孩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及父母感受。不孝不敬的行为时有发生,对待父母轻则吼骂,重则甚至粗鲁地动手,这真是大逆不道,让人寒心!

好好想想,父母费尽艰辛养育了我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我们怎么能够不孝敬他们,怎么就不能对他们多些耐心呢?对待父母的过错,耐心地将道理讲给他们听,如果老人一时半会儿明白不了,也要恭恭敬敬地侍奉他们,心里再多委屈也不要表现在脸上。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牢记的一点。

宋·朱熹:“此章与内则之言相表里。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所谓‘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也。劳而不怨,所谓‘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远离家乡去游学、游宦、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远离家门,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解读】

中国是个崇尚孝道的国家,衡量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孝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古代交通通信都相当不发达,外出游学经商的人离家太远,与父母联系很不方便,要想回家也得一年半载。如果父母患急病或紧急有事,很难迅速赶回家,有的甚至错过了给父母送终而留下终生遗憾。并且,子女远游,做父母的也必定无时无刻挂念着子女是否安康。所以,做子女的最好不要离家太远,假使必须外出,也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所去的方向位置,以便听候父母的随时招呼。

现代社会,通信交通都很发达。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一通电话便可知道彼此现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乘坐飞机也可及时赶到父母身边。但是,我们仍然应该时时不忘孝敬父母的义务,在安排自己的活动时想一想父母在家的实际情况,然后再加以合理的调整。

宋·朱熹:“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系重出,请参见学而篇第十一章。

【译文】

孔子说:“如果他父亲死后的三年内,没有改变父亲的思想主张,可以称得上孝敬了。”

【解读】

本章系重出,请参见学而篇第十一章。

宋·朱熹:“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

明·张居正:“抑孔子所谓无改于父之道,亦自其合于道而可以未改者言之耳。若于道有未合焉,则虽速改可也,何待三年。故善述其事孝也,克盖前愆亦孝也。观圣人之言者,不可以执一求之。”

子曰:“父母之年[1],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

【注释】

[1]年:年龄。

[2]惧:忧惧,恐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感到欣喜,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感到恐惧担忧。”

【解读】

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世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讲究一个“孝”字。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不但能用一颗纯正的爱心对待自己的父母,还能用同样的礼节对待别人的父母,对这样的人才能委以重任。而身为人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激的人,我们还能指望他去感恩谁呢?

孝敬父母,首先就要记住父母的年龄生辰。父母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做子女的都会有两种心理,即喜忧参半。喜的是父母又平安度过一岁,长寿了一年;而忧的是,父母的年岁越来越高,越来越衰老,离人生的终点又近了一步。这就是孝子之心的体现。

宋·朱熹:“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明·张居正:“若知道这一件可喜,又有这一件可惧,时常记念在心,则爱日之诚,自不能已。而所以奉事之者,不敢有一毫之不尽矣!所以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1],耻躬之不逮[2]也。”

【注释】

[1]不出:不妄然出口,指不轻易说。

[2]逮:及,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耻辱。”

【解读】

做人要谨言慎行,对任何人不要轻易许诺,对任何事情不要轻易表态,因为如果你一旦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这样你的威信就降低了。所以,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自己的允诺而感到耻辱。这就要求我们言行一致,多做少说。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说空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发展机会,说话算话的人才受人尊敬。所以,我们任何时候说到了就要去做到,做不到就是自己食言,以后无论我们再说什么别人都不敢相信了。“轻诺则寡信”,任何事情答应得太快了就不容易兑现,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后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在说话上失信于人。

宋·朱熹:“言古者,以见今之不然。逮,及也。行不及言,可耻之甚。古者所以不出其言,为此故也。”

明·张居正:“古之人惟其尚行,故笃实之风行,今之人只是空言,故浮华之习胜,学术既异,而世道人心亦迥然不同,孔子之言,盖伤之也。”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严于律己。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解读】

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尽量减少犯错却是相当必要的。如何才能减少犯错呢?最主要的方法莫过于谨言慎行,时时做到自我约束。自古以来,谨慎的人,很少有犯过失的;而放荡的人,则容易犯错误。有仁德的人凡事都能做到严于律己,他们时时刻刻自我节制,能做到谨言慎行,不任意妄为,甚至能做到一日三省。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对待自己,极力约束,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说,不该做的事也必定不做;而对待他人,则要学会宽容忍让,不要事事挑剔。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能真正做到这点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明·张居正:“盖人情才放肆,则日就旷荡;自检束,则日就规矩。故成汤制事制心,只是一个懋敬;太甲败度败礼,只是一个纵欲。圣哲狂愚之判,实系于此,可不慎哉!”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nè):迟钝的意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勤快。”

【解读】

真正有仁德的君子,说话总是很谨慎,但是做起事情来,行动却很敏捷。这跟前面提到的先做后说,不要光说不练一个意思。很多人嘴巴笨拙、反应也很迟钝,但是一旦说到了什么事情就会立即去行动,赶快实践。也有很多人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得很随便,可是半天不见他行动。后者相比前者,我们当然更喜欢前者。

我们一定要时时检讨自己,对任何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轻易去承诺,而一旦话说出来了,就要竭尽全力去做到。

明·张居正:“欲讷于言,则言必能顾行,欲敏于行,则行必能顾言,岂非慥慥笃实之君子乎!”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

【注释】

[1]邻:同志相求,与之为邻,指亲近。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不会孤单,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解读】

“有德乃有人”,有道德的人会用自己的修养和风范影响周围的人、吸引周围的人并使其成为自己的朋友。此外,有道德的人必定是耐得住孤单和寂寞的人,他们即便暂时没有得到周围的人的理解,也会在道德学问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与之神交的朋友。如此说来,仁德之人是不会孤立的。

现代社会,很多人看上去朋友很多,你来我往甚是热闹,但是内心却常常感到孤单冷清。这是因为朋友虽多,但是知心的却没有几个。相反,有的人平时往来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却都是心心相通默契十足,由此内心也不感到孤独寂寞。可见,前者重物质而后者重精神,酒肉朋友不相与谋,而君子之交自得其乐。所以说,我们现代人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交朋友要重视精神层面的相互契合。朋友不在多,知心足矣。

宋·朱熹:“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明·张居正:“人君修德于上,则百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不然,则众叛亲离,不免于孤立而已。可不慎哉!”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shuò):屡次、多次的意思,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则,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劝谏过于烦琐,就会遭到侮辱;对待朋友规劝过于烦琐,就会被疏远。”

【解读】

“距离产生美”,侍奉君主,交往朋友,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待君主过于亲近烦琐,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分亲昵而不保持距离,就会遭受疏远。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任何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并且由于大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经历的生活都存在差异,所以彼此对待同一事物有着各自的见解与需要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去考虑事情,更不能替别人做任何抉择。对于君主也好,朋友也好,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听还是不听由他们自己决定。并且,事不过三,凡事只要说一遍就够了,不必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去告诫,那样只能招来侮辱与疏远。

如今社会,如何与上司和朋友保持距离,维系恰如其分的关系更成了一门艺术。谁都想得到上司的赏识,但如果说话做事过于烦琐,必定招来上司厌恶。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事事想要朋友采取你的意见,恨不能朋友的任何事情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时间久了再亲密的朋友也会对你敬而远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受相互理解的关系,所以说,保持适当的距离,大家才能和谐共处。

宋·程颢、程颐:“数,烦数也。”

明·张居正:“若夫为君为友者,又当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优容褒奖,以求乐告之诚,虚心受善,以求切磋之益,庶德日进而过日寡,与圣贤同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