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维纳斯与阿多尼(1)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长篇叙事诗
- (英)莎士比亚
- 4989字
- 2017-04-10 15:48:55
[前言]
《维纳斯与阿多尼》是莎士比亚出版的第一部文学作品。1593年4月18日,该书在伦敦书业公所(Stationer's Register)登记注册,出版商是理查德·菲尔德(Richard Field)。当年6月,该诗作已开始销售。它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的喜爱,尤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青年学子对它更是爱不释手。莎士比亚在世时该作再版9次,至1640年之前,这部诗作共印行16版,足见它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这首诗的前面有一篇口吻十分恭敬的题献,献给莎士比亚的庇护人亨利·莱阿斯利,即南安普顿伯爵。在这个献词下面的落款处有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式的出版物上。
莎士比亚于1564年出生,早年的时光在英国中部的一个小镇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度过。他在16世纪80年代末期来到伦敦发展他的戏剧事业,开始戏剧创作。1592年,伦敦爆发了严重的瘟疫,为避免瘟疫传播,伦敦关闭了公共演出场所,莎士比亚也因此暂时停止了写戏,转而创作出两部长篇叙事诗,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诗人。《维纳斯与阿多尼》出版之前,莎士比亚已经写出了几部颇有影响的剧作,比如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维洛那二绅士》《驯悍记》等,但这些戏剧作品只供剧团演出使用,均未正式出版。当时也出现了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四开本,不过可以肯定,它们均未经过剧作家本人的校订或认可。然而,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鲁克丽丝失贞记》的情况却与此相反。两部诗作均由莎士比亚亲自校订,出版质量相当高,印制精美,错误少。这说明莎士比亚对这两部诗作的出版非常重视,十分用心。那时,写诗能被人们认可,而写戏则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维纳斯与阿多尼》取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变形记》(公元8世纪)中的一则神话故事。莎士比亚小时候在斯特拉福镇上的文法学校就读。
伊丽莎白时期的文法学校大都教授拉丁文。学生入学后即开始接受严格的拉丁文训练,从文法到修辞,从写作到翻译,学生们均须熟练掌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打下良好的拉丁文基础。待到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时,他们便开始大量阅读拉丁文的文学作品,奥维德、维吉尔等古典大师的诗作都是他们必读的书目。1567年,由亚瑟·吉尔丁(Arthur Gilding)翻译的第一部英语《变形记》出版,在当时流行较广。
无论莎士比亚读的是奥维德的拉丁文《变形记》,还是吉尔丁的英文译本,他的剧作和诗作中均可看到奥维德作品的影子。
维纳斯与阿多尼的故事出现在《变形记》第十卷中。故事讲述了女神维纳斯爱慕年轻的猎人阿多尼并热烈地追求他,最后阿多尼不幸在一次捕猎中受伤而亡。这则神话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广为流传。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受到这则神话故事的影响。《变形记》中的这则神话一共236行,是由希腊神话中的音乐之神奥尔弗斯讲述的,其中的主要部分又由维纳斯口述的希腊神话中阿塔兰塔和希波墨涅斯的爱情故事构成。维纳斯希望以此来告诫阿多尼要听从她的意愿,与她相爱。
莎士比亚的这部诗作一共1194行,采用6行诗体的形式,韵式为ababcc。该诗作虽然在故事的主要情节方面取材于《变形记》,写的仍然是维纳斯爱上了俊美的青年猎人阿多尼,并极力劝导阿多尼接受她的爱情,但这一诗作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变形记》中的描写。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在诗的长度和细节方面,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相较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相关部分大大地扩展了;维纳斯对阿多尼的劝导力度增强了;环境细节的描写增多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增加了。
2.在故事的情节方面奥维德讲的是神话故事,而莎士比亚则赋予这一神话以人间爱情故事的色彩。奥维德诗作中的维纳斯是以神的面目出现的。在《变形记》中,阿多尼并未拒绝维纳斯的爱情,他打猎遭遇不幸后是凭借维纳斯的神力才幻化成鲜花的,甚至阿多尼的家族谱系中处处都体现着维纳斯的作用,阿塔兰塔与希波墨涅斯的相爱也由她促成,最终,由于他们忘记了对维纳斯的感恩,维纳斯又惩罚了他们。相反,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阿多尼始终未听从维纳斯的劝说,并未顺从维纳斯的爱。阿多尼最终化成一朵红白相间的鲜花,也并非凭借维纳斯的神力。《变形记》中那些展示出维纳斯神力的部分全都不见了。可以看出,在莎士比亚笔下,女神维纳斯已经不再是无时不在掌管人们爱情的女神,她甚至连自己的爱情都无法掌控。事实上,莎士比亚所描写的维纳斯已经很少有神的力量和性格,而是一个充满世俗情怀的女子,因而这一诗作所着力描写的是人间的青年男女寻欢求爱的故事,充满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自由和本真,同时也对不恰当的爱欲进行了幽默的嘲讽,引发人们的思考。
3.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风格来说,莎士比亚诗作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诗风更加活泼多变。诗的前半部分多由维纳斯的劝说构成,辅以阿多尼的回应。他们的话语贴近人物的性格,或袒露出维纳斯的热情奔放,大胆夸张,或表现出阿多尼的轻蔑冷漠和透着理性的天真。此外,诗中还有很多具体生动的动作和体态描写,有人物外貌的刻画,有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也有自然风光和环境的衬托。诗中还有两个附带的情节:阿多尼的坐骑和一匹母马逃往林中交欢以及维纳斯劝阿多尼捕猎小野兔的情景。全诗既透出幽默夸张的喜剧气氛又有哀婉感伤的悲剧情调。可以说,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了素材和养分,同时又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风和时代精神融于其中。他以天才的想象、丰富的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赋予作品以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诗的开篇,诗人就以浓烈的自然色调来衬托阿多尼的美,交待了全诗的情节主线——阿多尼爱打猎,维纳斯苦苦追求他:
太阳初升,带一轮暗红的圆脸
向滴露洒泪的清晨做最后告别,
面颊红润的阿多尼正忙着追赶。
他拿爱情当笑柄,只喜欢打猎。
苦苦相思的维纳斯紧追不舍,
向他求爱,像个冒失的求婚者。
(1-6行)
接下来,诗人以饱满、夸张的笔墨描写了维纳斯对阿多尼俊美容貌的赞扬和她对阿多尼的热烈的爱。她的劝说不吝溢美之词,甚至以身体的美来诱惑他。有批评家认为,维纳斯的劝诱过于大胆,且缺乏道德约束,有一种过度纵欲的倾向,是莎士比亚所贬斥和批评的对象。笔者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虽然伊丽莎白时代新教的教义不允许无节制的放纵,但天主教的禁欲教条已经被破除,希腊文明中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张扬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自由的天性是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的。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多尼》产生于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在诗中,维纳斯热情、天然、无拘无束,她对爱的大胆追求,正是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抵抗禁欲主义的例证。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来描写维纳斯压在心底的爱欲和得不到爱情的悲伤:
炉子关起来,炉火会烧得更旺,
河流受阻隔,河水会涨得更满:
畅快地说出压在心里的悲伤
爱情的欲火才能够得到减缓,
(331—334行)
由此可见,诗人不主张压制人的自然本性,并希望爱欲可以自由地表达。诗人还通过维纳斯之口描写了阿多尼的那匹跑去交欢的马所焕发出的生命力:
他被拴住时,多像匹困顿的驽马,
服服帖帖地受一根皮鞭子管束,
可一见他的所爱——青春的报答,
他便对这样的管束不屑一顾,
挺起了颈背把缰绳甩在一旁,
他的嘴、胸、背全都松了绑。
(391—396行)
爱情能唤醒青春的活力,能显现生命的本性,这本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虽然维纳斯对阿多尼的爱中有情欲的成分,但她的爱是真诚的:见阿多尼执意不肯,她最终也就放了手;得知阿多尼要去猎杀野猪,她为阿多尼的安危担忧,焦急地力劝阿多尼不要去碰那危险的动物,而要他去捕猎野兔;她听到阿多尼捕猎动物时混乱的叫嚷声,就一阵心惊胆战,慌乱不堪;在最终见到阿多尼命丧黄泉那一刻,她神情恍惚,肝胆欲碎。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维纳斯对阿多尼的一片真情!
然而,莎士比亚对维纳斯过分的爱欲也是有所批评的。
阿多尼天真单纯,有一副绝世俊美的容貌,维纳斯对此一见倾心。但阿多尼尚未达到能够理解爱情的年龄。他拒绝维纳斯的主要原因是他尚且年少,不懂爱情。直至维纳斯对他穷追不舍之时,他才表露出对维纳斯过分爱欲的厌腻和批评。
按照阿多尼的话说:
有谁会身穿还没做成的衣裳?
有谁会采摘还没出芽的花蕾?
初生的东西受到一点点损伤,
长到青春期就会凋敝、枯萎:
(415—418行)
可见,诗人所反对的不是真挚的爱情,而是不恰当的爱和过分的爱欲。维纳斯的爱是真诚的,但她对阿多尼的爱并非恰当的爱,因为强求的爱不仅得不到结果,还会适得其反,损伤初生的青春。爱情是人之本性,但爱情要顺从自然,不可超越自然的天性。顺从自然才是至高的爱和至高的美。
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歌咏爱情、以爱之悲欢为主题的诗作,但多数诗作中主动追求爱情的往往是热情的男子,而被追求的对象则是娇媚的女子。在莎士比亚的这首诗作中,人物的角色恰好颠倒过来,主动追求者是女性维纳斯,而被追者是小伙子阿多尼。有趣的是,诗中的维纳斯却像个男子那样穷追不舍,她恳切地劝说、竭力地诱惑,而阿多尼则像女子一般是被动的,他的容貌也一如清新俊美的女子。这种性别错位的现象常被批评者拿来用作莎士比亚诗作性别研究的材料。不过,这种性别的错位在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演出和莎士比亚戏剧中并不罕见。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演员均为男性,剧中的女性角色都由年轻俊美的小伙子来扮演,而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常有女扮男装的人物和情节,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等。由俊美的小伙子来扮演这些女扮男装的角色对这些演员来说既是对他们演技的挑战,又使他们感到游刃有余。男性演员出演女性角色,而剧中的女性角色又装扮成男性出现,这种性别的错位着实为剧情带来不少欢乐成分。把这种性别的错位放在莎士比亚的诗中,也会造成一种喜剧式的幽默感。这又会使我们想起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也有对男性友人的美貌的歌咏。在莎士比亚的诗作中,美与爱不受性别的限制,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其背后暗含的是诗人对人的美与天然本性的崇尚。
这首诗作的语言华美,想象丰富,诗艺高超。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律治是将莎士比亚的诗作推到与其剧作同等高度的第一人。他尤其欣赏莎士比亚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及其中蕴含的意义。《维纳斯与阿多尼》中有这样两行诗句:
看啊,如一颗亮星划过天际,
黑夜中他在爱神的眼前逃去。
(815—816行)
柯尔律治对此盛赞道:“有多少意象和情感在这里被毫不费力地,相互协调地综合到了一起——阿多尼的美貌——他逃跑的快速——迷恋于他的凝望者的思慕与绝望——还有给诗罩上的朦胧的理想性质。”[1]
《维纳斯与阿多尼》是莎士比亚初登诗坛时的成功之作。从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来说,这部作品不及《鲁克丽丝失贞记》,更不能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比。在它华美的语言中也流露出不自然的夸张和过分渲染的成分。但这部诗作充分展现出莎士比亚创作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天才的想象和他精美的诗艺。这些都预示了诗人此后创作的伟大剧作和诗作的到来。
章燕
2016年6月15日
让那些乌合之众去崇尚卑微的事情吧,
愿金灿的阿波罗赐我溢满卡斯塔利亚灵泉的水杯。[2]
献词
谨呈尊贵的南安普顿伯爵兼蒂契菲尔德男爵亨利·莱阿斯利阁下[3]
尊贵的阁下:
我深知将这粗鄙的诗行献与您阁下大人,这对您将是一种怎样的冒犯,世人将怎样谴责我选择了您这强有力的靠山来支撑如此不足道的负担;然而,只要尊贵的大人您对它似感到愉快,我即认为自己已得到了至高的褒奖,并发誓要利用一切闲暇时光,直到我以更佳的作品呈献与您以表达我对您的敬意。但假定我这部诗作被认定是有缺陷的,我会为它曾拥有如此高贵的教父,并在耕作之后土地仍如此贫瘠而感到羞愧,唯恐这土地将来会给我带来更微薄的收成。我因此将它呈奉给尊贵的阁下您,请您予以勘察,以使尊贵的您心中感到满意,而我则期盼它始终能满足您的愿望及世人的期许。
您最忠实的仆从威廉·莎士比亚
太阳初升,带一轮暗红的圆脸
向滴露洒泪的清晨做最后告别,
面颊红润的阿多尼正忙着追赶。
他拿爱情当笑柄,只喜欢打猎。
苦苦相思的维纳斯紧追不舍,5
向他求爱,像个冒失的求婚者。
“你可比我美得多,”她这样开口说,
“野地的花王,美丽得无与伦比,
比壮男更加可爱,教仙女逊色。
较玫瑰红得鲜艳,比鸽子更白皙:10
自然造了你,和她自己争高低,
说世界伴随着你的生命而终止。
“你美的奇迹,听从我,别让马奔跑,
把他高傲的头勒紧,抵住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