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平定宁王(1)

不被待见的宁王

在正式进入王阳明和朱宸濠的对决前,有必要了解朱宸濠这位王爷的一切。只有真正了解他,才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王阳明这位对手的强大,以及王阳明下定决心解决宁王问题时承受的重如泰山般的压力。而王阳明则用后来的成功完美地证明了心学的巨大威力。

朱宸濠的故事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他整个家族的故事。事情要从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谈起。朱元璋建明帝国后,有一天对秘书说:“元帝国强大如超级巨兽,可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土崩瓦解,何故?”他的秘书当然说些元王朝统治者不珍惜权力,不爱惜百姓的废话。朱元璋摇头说:“他们如此迅速灭亡的原因就是没有藩王。”他的秘书大吃一惊,说:“西汉时建立诸侯国,后来发生了七国之乱;西晋时设置藩王,后来发生了八王之乱,这是历史留下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朱元璋大怒,下令处决这位秘书,开始陆续封他的儿孙们为藩王,分镇各地。

朱元璋设藩,并不仅仅从元王朝覆亡中得到的启示。他设立藩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功臣尾大不掉的局面,试图以分封藩王的方式来牵制中央政府那些权臣,进而把军权和君权牢牢抓在手中。朱元璋并不是颟顸的君主,那位秘书对他普及的历史知识也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所以在设藩时对藩王们潜在的危害采取了严厉的“预防措施”,可用六个字来说明:不列土,不领民。

各位藩王们并未实现朱元璋限制权臣的意图。朱元璋是靠屠刀解决了那群开国功臣,但藩王制却伴随了明帝国的始终。

“不列土”指的是藩王没有自己的土地;“不领民”指的是藩王不能直接管理百姓,他所管理的只有他的王府。藩王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王府卫队,人数不能超过一万五千人。一万五千人和明帝国的百万正规军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藩王所在的地方政府的军政官员不许和藩王有来往。这样一来,藩王没有行政权,只有可以忽略不计的军权,所以他们没有实力造反。

有些规定制定出来就是让人违反的,而第一个违反规定的人就是朱元璋。他在世的最后几年,蒙古残余在北方持续不断地攻击他的帝国边防,于是他许可在边疆的藩王可以把卫队增加到五万人,用这五万人去和敌人作战。五万人只是个概数,迫于形势,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封到边疆的藩王成了野战军的司令。他们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锻炼自己和自己的卫队,终于使自己成为英雄人物,使其卫队成了骁勇善战的野战兵团。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就是这方面最卓著的代表人物。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1370年被封到燕(北京)为王,因以地名为藩王称号,所以他的王号为燕王。1380年,20岁的朱棣就藩北京,从此带着他的卫队在长城以北冲锋陷阵。他两次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带领他的卫队和明帝国主力出击蒙古人,在军界和北京政界威望大振。

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1392年到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就藩,是为宁王。由于此地是蒙古主力最活跃的地区,所以朱权的责任很重,压力很大。在和蒙古人无数次交手中,朱权的实力野蛮生长。朱元璋去世时,他的卫队已逼近七万人,强悍善战,是蒙古人最惧怕对手。

1399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wén,建文帝)在几个亲信大臣的怂恿和支持下削藩,朱棣针锋相对地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是“平定变乱”的意思。朱棣认为朱允炆已被他的大臣控制,不能行使意志,所以他要清君侧,解救朱允炆。

朱棣当时只有三万人,三万人和中央政府的百万政府军抗衡,后果比用鸡蛋去砸石头还要明显。想不到的是,奇迹发生。朱棣把从蒙古兵团那里学来的闪电战用到了战场上,所过之处,各地政府军丢盔卸甲。但奇迹的发生不会持久,朱允炆反应过来把帝国主力部队投入战场后,朱棣就开始溃不成军。他原来的计划是用机动部队快速有效地向南面推进,遇到朱允炆的反攻后,他向西败退,一直退到了朱权的地盘——大宁。

朱权对朱允炆不念亲情的削藩极为反感,但从未想过要使用武力和朱允炆摊牌。他对哥哥朱棣的摊牌举动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所以当朱棣来敲大宁城城门时,他和当地政府官员商量了一下,于是带话给朱棣:可带少量卫士进城。

朱棣当初在北京喜欢看戏,从艺人(优伶)那里学到了精湛的表演技巧,如今有了用武之地。他远远看见朱权,就像是饿狗看到骨头一样,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拉起朱权的手放声大哭,哭得如丧考妣,在场的人险些莫名其妙地流下眼泪。当他确信朱权已被他感动后,开始诉衷肠:“我从燕地起兵去南京,千山万水,多劫多难,什么都不图,就是为了让皇上能摆脱奸贼之手。我起兵实在是迫不得已,总不能看着老爹打下的江山落到别人手上。然而现在我的一片苦心遇到了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待,皇上居然派大军把我往死里打,我实在不忍心骨肉相残,所以想结束这场闹剧,这次来大宁,就是希望老弟你能当个中介,帮我去向皇上求情,化干戈为玉帛。我从此做个草民也心甘情愿。”

朱权很少看戏,大概不知道世界上有演戏这回事。世人传说朱棣善打,朱权善谋。可他的谋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朱棣这招表演式的阴谋,他从未遇到过。所以,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该相信朱棣。他让朱棣稍作休息,自己好有时间来思考朱棣的真假。朱棣不给他这个机会,因为正如王阳明所说,戏子的演技再精湛也是假的,假的东西最怕夜长梦多。朱棣决定引蛇出洞。他先密令他的一部分士兵化装成普通百姓混进大宁城,在宁王府附近埋伏下来。而他本人则告诉朱权,他要去南京向朱允炆负荆请罪。

朱权挽留他,说自己正在写奏疏给朱允炆,希望他能看在亲戚的分上饶朱棣叔叔一回。朱棣摇头说:“我想了一下,要你做中间人,也不是太好的事,因为你也是他手下那些臣子对付的对象。我觉得表示诚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亲自见他,到时候杀剐随他,我心甘情愿承受。”

朱权一听到这话,挽留朱棣的心情更为坚定,他才真是不想看到骨肉相残的人。朱棣马上就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既然你不愿意我死,那我就不去南京,我回我的燕地,解散军队,找个山村隐居起来。你和诸位亲王在皇上面前多向我美言,让他对我网开一面,我老死山中,这样的结局皆大欢喜啊。”

朱权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不想看到骨肉相残,但他不能把朱棣留在大宁。朱棣说得没错,他现在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怎么还有闲心保朱棣。

为了尽兄弟之情,朱权要求送哥哥朱棣一程。朱棣假装想了想,说:“是啊,此次一别大概是永别,你应该送我。就送我到城外吧,然后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朱权被亲情冲昏了头脑,毫无戒备,只带了几百名卫士送朱棣出了城。朱棣拉着他的手,聊些闲话,朱权本想出城就返回,可碍于情面,顺从地被朱棣拉着走。走出很远,朱棣回头望了一眼,确信大宁城部队即使现在出城也无济于事后,立刻大吼一声,早已埋伏在路边的部队一涌而出,把朱权的卫队武装解除,这时他还拉着目瞪口呆的朱权的手。

朱权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醒悟过来,对朱棣说:“你不怕我的七万人马?”

朱棣狂笑,说:“你少安毋躁。”

一会儿工夫,大宁城上插上了一面“燕”字大旗,朱权在城里的卫队跑出城报告朱权,府里家眷都被燕王俘虏了。

朱权长叹一声。他看向朱棣,咬了咬嘴唇,说:“你好卑鄙。”

朱棣一本正经地说:“你太不懂政治,政治无是非、无亲情,利害即是非。不过咱们是兄弟,我不忍杀你的家眷,我们现在做个交易,咱俩二人共同对付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事成之后,你我二人平分天下如何?”

朱权根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和朱棣共进退。于是,之后的事情就是,兄弟俩合兵挥军南下,向他们的侄子发起猛攻。再后来,朱棣得到南京空虚的消息,绕过北面城镇,迂回奇袭南京大获成功,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自然,帝位也被他笑纳怀中。

朱棣登基称帝后,朱权望眼欲穿地等待朱棣兑现承诺。可他很快就发现,朱棣是忘恩负义的行家里手。他不再奢望一半天下,而只是希望有个山清水秀之地养老,于是请求到苏州去当藩王。朱棣不答应,理由是,苏州不是边陲,没有设藩的必要。

朱权强忍命运对他的捉弄,再请求去杭州。朱棣还是不答应,理由是,江苏已有吴王。而且当初有人主张把吴王府设杭州,可老爹说杭州富得流油,是国家赋税重地,你也知道,藩王的经济来源就是本地百姓缴纳赋税的一部分,所以这地方不能设藩。

朱权悲愤不能自制,居然控制不了泪水,夺眶而出。朱棣看到这个饱经战争风云的老弟竟然也会哭,被遮蔽的良知突然闪现一丝光亮,人性刹那间复苏。他拿出大明帝国疆域图,扫视了一遍,说:“朕有慈悲之心,给你四个地方,你选。”

这四个地方是:福建建宁、四川重庆、湖北江陵、江西南昌。

朱权学识渊博,对大明帝国的地理成竹在胸。福建建宁在当时堪称荒山野岭;四川重庆是山城,只有鸟道通往外面;湖北江陵气候潮湿多雨,相较而言,只有江西南昌还算适宜人居住。本来朱权一直在北方,已经适应了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让他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实在是一种惩罚。

朱权只能接受这种惩罚,用朱棣的话说,我能给你个藩王已是仁至义尽,当初你不主动帮我,反而要我施展高超的谋略逼你帮我,对于不能识时务者,我的态度就是如此。你既然选择江西南昌,你的王号还叫宁王,不过要记住,你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宁王了。

朱权到南昌后,为了让朱棣安心,每天把自己沉浸在公子哥的生活中,种花养鸟,读书写字。有时候会到庐山上去修行,下山时会用袋子把庐山上的雾装起来。

朱棣对朱权的监控渐渐放松,朱权以善终告别人世。但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朱权后半生所以在江西南昌度过,全是因为朱棣的欺骗。

宿命论者认为,人的命运天注定,无法更改。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他将是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结局。朱权的人生就是被朱棣欺骗,顶着“宁王”的帽子在江西南昌一直到死。而朱宸濠认为,他的命运就是要替祖宗向朱棣的子孙讨回这个公道,并且让朱棣的子孙兑现朱棣和朱权当年“平分天下”的承诺。朱宸濠还坚定地认为,由于这个承诺未被兑现的时间太久,所以他要收利息。这利息就是:朱棣子孙的那一半天下。

实际上,朱权有怨气,只不过他不敢发作。在他之后的宁王们每每想到这段祖宗的往事,都有点心烦意乱。不过,当时正是朱棣子孙如日中天时,他们的怨气也不敢发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留下的仇恨渐渐淡化,后来就成了无关痛痒的别人的故事了。

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所以,春秋时期齐襄公为报九世祖被纪国人诬陷致死而攻取纪国的“九世复仇”成了不可复制的神话。

江西南昌的宁王谱系是这样的:朱权死后,他的长子朱盘烒继承宁王爵,朱盘烒死后,他的长子朱奠培继承王爵。朱奠培身体状况欠佳,他的老婆也不争气,所以直到三十一岁才得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朱宸濠的父亲朱觐钧。朱觐钧继承宁王爵时已四十三岁,五年后,他一病而死。他的正室只生了两个女儿,他的小老婆生的是朱宸濠。

关于朱宸濠的身世,有一段恶劣的故事。据说他的母亲本是妓女,朱觐钧垂涎其美色,将她带回宁王府,后来她怀上了朱宸濠。临产那天,朱觐钧在噩梦中看到这位妓女的肚子被一条蟒蛇从里面撕开,那条蟒蛇冲出母亲的肚子后就在宁王府中掀起屠杀风暴,见人就吞噬,最后扑到朱觐钧面前,也要把他吞食。朱觐钧心胆俱裂,拼命大叫,从梦中惊醒。有人通知他,小妾生了个男孩。朱觐钧把那个噩梦和这个诞生的男孩联系到一起,确信这个男孩是不祥之物,于是把他送给山村里的百姓养活。他临死前,朱宸濠才被准许和父亲相见。但朱觐钧死不瞑目,因为他始终确信朱宸濠是把家族带进地狱的一条恶虫。

这个丑恶的故事很可能是“事后诸葛”式的编造,目的就是把朱宸濠丑化,认为他后来的叛乱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据正史记载,朱宸濠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在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是个专家,又喜欢写诗歌,和南方的知名文人墨客来往频繁。他自信、气度非凡、礼贤下士,拥有一颗慈悲之心,很多知识分子都闻名而来到南昌,见一见这位风流倜傥的王爷。那位传说比事实多出数倍的风流人物唐伯虎就不远千里来南昌城,朱宸濠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唐伯虎有一年回老家苏州,曾向他们的朋友夸奖朱宸濠,说朱宸濠是他唐伯虎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温文尔雅、最才华横溢的朱家人。唐伯虎这种赞誉正如文人的夸张修辞,不必当真。如果他真如此欣赏朱宸濠,就不会在几年后发现朱宸濠有叛乱迹象时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