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制字之概述

前于书体之分析,已略述我国书体之变迁,及造作者之时代姓名。然我国自有文字,述作益繁,其异域文字,流入我国者,或以同化而消灭,或以沿习而尚存,此亦研究中国书学者,不可不知。用征旧闻,以补前略。

《法苑珠林》曰:造书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仓颉,其书下行,可见我国文字,以下行为通例。若改为右行,是自乱其通例矣。

《隋书·经籍志》曰:自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此即今所传之华严字母,是印度文字,其入我国,亦至古矣。

何绍基 隶书联

何绍基 行书联

傅山 草书五言律诗轴

《隋志》又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辽史·太祖纪》载其神册五年,始制契丹大字;盖其时所用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金史·章宗纪》载其明昌五年,以叶鲁谷神,始制女真字。而元陶宗仪《书史会要》,则云:太祖命完颜希尹撰本国字,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其后熙宗亦制女真字,与希尹所制俱行。希尹所撰,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所撰,谓之女真小字。元之始制蒙古新字,则在世祖中统元年,命国师八思巴主其事。至元六年,诏始颁行,仍用国字副之,其所谓国字,则元初所用畏吾字也。清初制字者有二人,一曰辽海,一曰额尔德宜。当其盛时,官翰林者,皆须学习,谓之“清书”,此其荦荦大者;然后魏、辽、金文字,今多无考,惟元、清之书,尚有存耳。

唐之武氏,僭号大周,其时曾改造字体十九字注1。三国时,吴景帝曾创字以名其子注2。南汉刘,曾制字以为己名。此皆见于历史;然仅行于一时,于我国书体,未有变更也。

注1《宣和书谱)云:天后出新意为十九字,曰:而(天)、埊(地)、(日)、囝(月)、○(星)、(君)、(年)、(正)、(臣)、曌(照)、(戴)、(载)、(国)、(人)、(圣)等字,《唐书·后妃传》则云:所定之字,止十有二文也。

注2《三国·吴志·孙休传注》云:吴录载休诏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音如湾,字莔,音如迄,次子名,音如觥,字,音如礥,次子名,音如莽,字昷,音如举,次子名,音如褒,字,音如拥。此都不与世所用者同,按即莔昷三字之音,亦与今读异矣。

至于字之创体,古人多有考证,今取现近所习知者,列名而诠释之。其于古今之异同,亦附见焉。


钟鼎书(唐韦续《五十六种书》云:夏后氏象钟鼎形为篆,作钟鼎书。今人摹写古代器物款识之文,辄曰钟鼎,盖本此也。)

垂露篆 悬针篆(二法皆汉曹喜所作,明清诸家习篆者,犹多仿之。)

傅山 行书七言绝句立轴

郑簠 隶书剑南诗轴

朱耷行书送李愿归盘谷序轴

玉箸篆(秦李斯始变籀文为小篆,是名玉箸,近称为玉筯篆,则沿习于宋。以后箸筯本同义也。)

散隶(晋卫恒所作,此即今所谓草隶也。)

藁草(世传:为源出于汉,实则为文之起草适用之字体,或真或行或草,大小疏密,各随其宜,如唐颜真卿《争座位》及《祭侄文》二帖,是也。)

擘窠书(明杨慎《丹铅余录》云:朱长文论字体有擘窠书,今书家不解其义,按颜真卿集有云:点画稍细,恐不堪久,臣今谨据擘窠大书,盖即今题署榜匾之大字也。)


他若晋元帝为凤尾诺之书,王羲之为龙爪之书,齐武帝为花草之书,梁孔敬通为反左之书,唐韦陟为五云之书,吕向为连绵之书,李后主为撮襟之书,金错刀之书,宋徽宗为瘦金之书,陈尧佐为堆墨之书,此虽一时之风尚,今多不传。牵连记之,亦以示学书者之多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