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书》浅说

《四书》是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而成。《大学》与《中庸》原存于《礼记》之中,宋代理学家朱熹将其析出,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故《四书》虽成书很早,但合编为《四书》却始于宋代。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人,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以理学的集大成著称于世,继承并发展了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学术成果,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

朱熹一生致力于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研究,他曾说:“熹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生用功,粗有成就”。他所编著的《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宋时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主要内容;元代恢复科举制度后,仍以《四书》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明代的科举考试,以《五经》与《四书》同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所谓《五经》,即《易》、《书》、《礼记》、《诗经》和《春秋》五种书合编而成。清代的科举考试,则仍以《四书》为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从南宋朱熹编定《四书集注》直至清代灭亡,千百年来,《四书》一直是中国读书人必读之书,是读书人走上仕途的必修之课,足见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之大和深。这种影响,有其负面作用,那就是把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在《四书》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在民众中的传播、生根、发芽起了积极的作用。换言之,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以至“五四运动”以来,一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由于思想的偏激,一次一次地掀起“打倒孔家店”的运动,企图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理念,却无法消除根植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理念。这和《四书》的深刻影响分不开的。

(一)《大学》是一本怎样的书?

按照朱熹的排列,《四书》的第一书是《大学》。《大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大学,原为学校之名。古代学制,八岁入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样的学校,被称之为小学。到了十五岁,经过选拔,可以进大学。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孔子的弟子曾子在孔子逝世之后,将孔子教学中的属于大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和阐述,编辑成书,名为《大学》,存于《礼记》之中。宋代朱熹以毕生之精力,从事《四书》的研究和编辑工作,遂有今天的《大学》章句。孙中山先生对《大学》一书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之为“中国的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大学》开篇即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之道,在于清除存在于人身上的私欲,杂念等各种不良的东西,让被掩盖着的人生所固有的最高尚的品德重新明朗起来,不再为私欲、杂念所污染。不仅如此,还要帮助社会人清除旧的不良的东西,以达到“亲(即新)民”的目的,把“明德”和“亲民”做到最佳境界,任务才可终止,即“止于至善”。

怎样才能“明明德”呢?“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怎样才能使天下之人都崇尚并实行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呢?首先要治理国家。只有把国家治理好,清除腐败和一切丑恶的东西,积极宣扬并实行高尚的品德,所有的人才会以高尚的品德作为努力的目标,才能达到“明明德于天下”的伟大目标。

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要治理好国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之于国家,犹如人体的细胞于人的身体,所有的细胞都很健康,人体必然很健康。全国各家各户,都管理得很好,遵道讲理,有仁有义,全社会和谐,国家岂不是治好了么?

怎样才能“齐家”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管理好家庭,首先要管好自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只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治家自然不成问题。

怎样“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里的“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指人的思想意识。一个人要修身,首先要思想意识上端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所有言行,都是受大脑指挥的。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才能有正确的言行。修身,就是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怎样才能“正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要“正心”,首先要“心诚”。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首先要诚心诚意地学习,诚心诚意地锻炼自己,任何弄虚作假都是行不通的,都是徒然的。任何事,只有“诚”才能做好,诚是首要的。

怎样才能“意诚”呢?“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使一个人对某一事“意诚”,即全心全意地去从事某一件事,不遗余力,鞠躬尽瘁,这个人就必须对这件事有着全面彻底的认知。只有对事物有透彻的认识,才能产生无穷的力量,把事情诚心诚意地进行到底。

怎样才能“致知”呢?“致知在格物”。即穷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

《大学》的主要内容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起点,是根本,修身方能齐家,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起点则是“格物致知”,就是要学习和探求,即学习前人留下来的知识,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的本质,学习做人的知识。可见,学习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二)《中庸》是一本怎样的书?

《中庸》也是儒学之经典,据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原存于《礼记》中,宋代朱熹将其析出,编入《四书》,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庸者,平常也,不变化,不新奇,顺其自然而已。

儒家学说认为:“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是人世间至高无上的哲学原理,天地间中和,四季如常,风调雨顺,将会万物生育生长。人世间若崇尚中庸,凡事不急不缓,不争不斗,顺其自然,自会天下太平。总之,只有奉行中庸之道,国家才能治理好。

但是,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君子为什么能中庸呢?孔子说,是因为“君子而时中”,即君子有道德,有修养,分是非,明事理,因此在任何时候,遇任何事,都能够措之有度,无过无不及,适中而已。而小人何以不能中庸?孔子说,是因为“小人而无忌惮也”。即小人不明事理,无视法规,任意而行,无所忌惮,遇事措之或过或不及,往往不合常规。

奉行中庸之道,要求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应保持心态平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就安于什么,其行为、心态都与所在的位置相适应,不与人攀比。在富贵的位置上,就行富贵之事;处在贫贱的位置上,就安于贫贱之事。总之,顺乎自然。“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永保心态平和。

奉行中庸之道,正确处理好五种人伦关系,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中庸》)。君臣有义,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子有亲,即父子之间要有亲情,父慈子孝;夫妇有别,相敬如宾;昆弟之向,要长幼有序;朋友之交,要朋友有信,要讲究信义,彼此尊重,彼此信任。这五种伦理关系处理得好,社会就和谐了,中庸之道也得以发扬广大。

中庸之道是以诚为前提的。无诚无以为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若要真实无妄,就要学习,就要明白事理,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三)《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孔子言论的汇编。

《论语》共有10卷,20篇,每篇有目录,从《学而第一》到《尧曰第二十》。

《论语》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学习。《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习的精辟见解。孔子认为学习要讲究方法,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时习之”,才能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主张学习要动脑子,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果不用脑子,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不清;但是如果不读书学习,成天空想,那就什么也学不到了,结果将是很危险的。

人生在世,必须学会做人。对于怎样做人,《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论述。孔子主张人要自立,要“求诸己”,而不是“求诸人”;孔子还告诫人们,与人相处,要“周而不比”,即和周围的人要和睦相处,相互帮助,而不相互勾结,结党营私,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对人要宽容仁爱,孔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关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你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论语》中记载,孔子认为:做人首先要“主忠信”。要忠于祖国,忠于事业,忠于朋友。要经常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要讲信用,不能言而无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经常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对如何做人这个问题的论述。对于怎样做人的诸方面的问题,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在《论语》中,孔子对于怎样办教育、怎样尽孝道、怎样治国等重大问题,都有论述。甚至对怎样吃饭、怎样穿衣、怎样睡觉这些生活上的具体事项,也有所涉猎。《论语》可算是一本人生的百科全书。

(四)《孟子》是一本怎样的书?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了孟子的弟子们记录的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及他们的政治、哲学、伦理等学说。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将其编入《四书》。

孟子名轲,邹国人。孟子少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三迁其家的故事,世人皆知。孟子崇尚孔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儒学。孟子曾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自认是孔子的忠实信徒。

《孟子》共七篇:

《梁惠王章句》,主要记载孟子在梁国、齐国、滕国等国的活动,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的谈话。孟子宣扬了孔子的仁政理念。孟子在这里还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把“义”和孔子的“仁”并列,他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公孙丑章句》,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这一篇主要记录公孙丑请教孟子,孟子教导公孙丑的言论,涉及到修身、治国诸方面的内容。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哲理就在这篇中。

《滕文公章句》,主要记载孟子和滕文公的谈话及孟子在滕国的活动,内容涉及治国、伦理、礼仪等方面。其中有一段议论流传甚广,对中国人影响极深。即:“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离娄章句》,离娄是古代目力特强的人,能见百步外的毫末之物;公输子是巧匠,建筑大师。但是,即使以离娄之明,公输之巧,若不以规矩器械,仍制不成方或圆之物。即使有尧舜那样的高尚品德,若不施仁政,仍管理不好国家。仁政是治国的根本,“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所以,人人都应该以仁作为律己的道德准则。名句:“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在这一篇里。

《万章章句》,万章,孟子门人。据《史记》载,孟子在七十岁以后,便不再出游,“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万章是参与编定《孟子》的人。这一篇里,记载了万章请教从尧帝到春秋时代的名人的有关问题,孟子一一作了解答,表明了孟子的观点。譬如万章问孟子:尧将天下让给了舜,这个说法对么?孟子说:不对。是天给了舜的。尧死后三年,舜有意避开尧的儿子,离开朝廷居于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不去朝觐尧之子,而去朝觐舜,是天与之也。孟子认为:只有获得百姓诸侯的真心诚意的拥戴,才能登上帝位。

万章还问了很多问题,诸如交朋友应有何原则?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就是说,交朋友以德相交,不能依仗自身的富贵贫贱。万章问孟子,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有怎样的心态?孟子说:“应该心存恭敬。”

《告子章句》,孟子主张人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而告子不同意,他认为,人性既不善也不恶。于是二人争论起来,告子认为人性如流动的水,你掘开东面,水向西流,你掘开西面,就会向东流,水本身并无东或西的属性。孟子也以水作比喻说人性,他认为,水是没有东或西的属性,但是水都有向下流的属性。人性之善就如水性向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一个有作为的人所必备的品德和才干。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在这一篇里。

《尽心章句》,所谓尽心,孟子说:“心者,人之神明。”这里的心,不是实指人体的器官——心脏。也不单指“用心”的心,即思维。这里的心所包含的内容极广,包括人的一切的心理活动及品德修为。因此,孟子在这篇里,讲了人的修身、做人等。“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出自此篇。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贱”,也出于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