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耐读的民国老教材(套装共五册)
- 叶圣陶 郭绍虞 周予同 覃必陶编 庄俞 魏冰心等编写 薛天汉张元济等校订
- 3996字
- 2025-04-01 18:52:47
“为万世开太平”
这次日皇昭和在投降敕令中,曾有“为万代子孙开辟和平”一语,有一家报纸把它译为“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一语出自宋儒张横渠。假使日皇用的是这句话,那是魔鬼引证《圣经》。
对目前的我国人诅咒战争,歌颂和平,是多余的事。这八年来,我们耳闻、目睹、身历的种种,使我们每个人知道了什么是战争,认识了战争是怎样一种面貌。战争的可怕,和平的必须争取,再没有比我们知道得清楚的了。我们自然不希望我们这辈子重见战争,我们自然愿望我们的子女不再遇见战争,我们也祝祷我们的万代子孙享和平之福。
和平,永久的和平,不仅是我国人民的祝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这愿望在旧金山联合国会议席上各国代表的言论中发出了声音。他们千言万语,总不脱如何根绝战争,如何永保和平。在许多名言谠论之中,我以为埃及代表的言论最足发人深省。他分析和平两字的中国字义说,和是和谐,平是公平。真正的和平,他指出,必须以和谐与公平为基础。在我们看来,作为和平的基础,公平比和谐更为重要。公平是因,和谐是果。能公平相处,然后会彼此和谐。
当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之时,国际舆论倡言制裁。而为我们所敬仰的一位英国哲人罗素却反对英法诸大国干涉意大利的侵略。他以为阿比西尼亚遭殃是较小的祸害,若英法干涉引起世界大战,那是较大的祸害。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主张牺牲弱小的阿比西尼亚。后来阿比西尼亚果然被牺牲了,罗素那避免世界战争的愿望却终成虚愿。而当张伯伦签订慕尼黑协定归来,聚集在唐宁街向张伯伦欢呼致敬的英国民众,也像罗素一样,最后失望于所谓“我们这一辈子的和平”。他们就在这一辈子遭遇了战争,因为他们想离开公平的原则而求致和平。
我们目前还不能预言,我们一辈子是否要再见一次战争,我们的子孙是否必须经历战争的浩劫。假使今后国与国相处,仍然不以公平为指导精神,那么,让我们提醒自己,从第一次大战到第二次大战,中间的距离仅有二十五年!
国与国之间需要和平,一国的内部更需要和平。一国内部的真正和平,寓于国内各阶级之间关系的和谐,而这和谐,像国际的和谐一样,也得以公平为基础。
远在几千年前,希腊哲人柏拉图就曾指出,同一社会中各阶级之间贫富过分不平,足以将同一国家的人民划分成两个敌对的国家;因而他在他的《共和国》中所描状的理想社会,乃是取消贫富差别的共产社会。
柏拉图所看到的不仅希腊一个时期的情形,而是中外古今一切社会的情形。就这意义看,真正的国内和平,在人类历史上,很少存在过。因为从过去到现在,社会各阶级之间很少有真正的和谐,而这不和谐种因于各阶级人民间生活的不公平,尤其是经济生活上的不公平。
从柏拉图开始,中外古今的哲人不谈社会改造则已,谈社会改造总不忽视这公平的原则。他们将公平的精神,或多或少地注入于他们的理想社会中。而近代史上的三大运动或思潮,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更明显地以公平为指导精神:民族主义着眼于民族间的公平,民主主义着眼于政治上的公平,社会主义着眼于经济上的公平。
说民主主义着眼于政治上的公平,那是对民主主义的狭义的看法。真正的民族主义即是民主原则在民族关系上的运用。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以被压迫民族对主宰民族争取解放独立的方式开始。在异族统治之下,决不能有民主的政治,建立民主政治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因此,欧美早期的民主主义运动者同时就是民族主义运动者。真诚的民主主义信徒一定拥护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等原则。至于后来民族主义演变成为弱肉强食的侵略主义,帝国主义,那是民族主义的堕落;堕落的另一方式是利用民族主义去阻碍乃至镇压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的构成信条有三。第一是快乐,第二是平等,第三是自由。
快乐的概念是十七、十八世纪人类思想上伟大发现之一。在这以前,痛苦被认为人类命定的本分。幸福是禁果,追求快乐是非法的不道德的愿望。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人类开始相信,痛苦是应该避免而且可以避免的,快乐是应该追求而且可以求致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派更以追求快乐为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早期的民主主义者完全接受了这个观点。一七七六年的美国《独立宣言》郑重声明:生命,自由与快乐的追求,是人人所有的天赋人权。功利主义伦理学派以追求快乐为人生至高无上的目标,民主主义者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实现为国家存在政府组成的最后理由。
关于快乐或幸福的考虑,关键不在快乐的绝对数量而在快乐的相对分配。民主主义者所以要争取快乐,当然不是为少数人锦上添花,而是为多数人雪中送炭。他们所要实现的不是少数人的最大幸福。快乐的追求不是少数人的天赋人权,而是人人所有的天赋人权。在这里就有公平的原则。
平等是最大的公平。早期民主主义者有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从生理心理上考察,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不能成立。但民主主义所要求的平等,不是削趾适履的生活方式的机械的齐一,而是人人幸福快乐的追求上机会的平等。譬如教育机会。构成快乐的一个条件是教育机会。民主主义应该保证每个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它不保证各个公民都受同样的教育,并享受由教育中获得的同样的生活幸福。这些须受各人不同的心智、才能、兴趣的限制。
平等有许多种类,主要的是法律的平等,政治的平等,经济的平等,教育文化的平等。在上述诸项平等之中,经济的平等是最基本的,它是人生快乐的最后决定因素。其他种种平等,都以经济的平等为条件。教育机会对经济能力之依存关系是显然的;而对于贫穷的人侈谈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的平等,也显然是一种讽刺。过去欧美的民主主义假使有值得受人诟病的地方,那首先是它对经济上不平等的熟视无睹。但民主主义的救药就在于民主主义本身——更多的,更彻底的民主;那就是经济的民主。故而逻辑地发展起来,民主主义必然与社会主义合流。
自由是一个涵义最为笼统的名词。拉斯基教授在《现代国家中之自由》一书中,对自由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所谓自由,即是作为个人快乐幸福的必要保障的社会条件的不受拘束。一个工人不喜欢某种工作,可以自动脱离那种工作,这不能算自由。
脱离了那种工作,便有冻馁之忧;在这个情形下,选择工作的自由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他所缺乏的是虽然脱离某种工作而可找到其他更合意的工作,因而不致受冻馁的威胁的社会条件。拉斯基指出,自由的第一先决条件是安全,经济的安全。一个被剥夺了职业安全的人,必然会陷于肉体的及精神的奴隶状态。经济的安全不就是自由,但没有了经济的安全,就无所谓自由。他比较英美与苏联的工人,认为后者有较多的自由,因为他有较多的职业保障,经济安全。另一个先决条件是教育权利。我们生活在一个又广又复杂的世界上,如果我们的心智不受足以运用自由的充分训炼,我们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一个被剥夺了知识的人,他说,必然会沦为比他更为幸运的人的奴隶。所以,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人自由的基本条件。最后,他阐明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他指出,自由与平等是同时并进的。在民主运动史上,人民争取自由,最初以压迫统治阶级放弃某些特权的方式出现。有特权存在的地方,即是有不自由存在的地方。反之,社会中平等进一步,自由也进一步。他在《思想之自由》一章内反复指陈,在有经济特权存在的国家中,不会有真正的思想自由。所以最大限度自由的实现,有待于一切社会特权的夷平。那就是,有待于公平原则在一切生活方面——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确立起来。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社会理想。在过去,民主主义给予世人以民选政府,代议政治;但它对于初期民主主义运动者所揭示的快乐、平等、自由三大理想,未能如数兑现。这因为民主得不够,在范围上不够充分,在程序上不够彻底。这一次,民主主义经过了一次最严厉的测验,今后的世界是民主主义的世界。世界各国的人民一定会朝着快乐、平等、自由三大目标迈步前进。等到我们有了一个真正平等真正自由的社会,我们也就有了一个人人快乐幸福的社会,我们也就有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所谓太平,它的涵义与和平不尽相同。没有战争是和平,可是太平,除了没有战争,还含有其他东西。所谓太平盛世,除了不动刀兵之外,更应是一个人人快乐幸福的至治之世或大同之世;而所谓大同之世,也无非是至公至平之世,“天下为公”之世。
过去的人类对大同之世只能心向往之。他们或者把幻想寄托在乌有的过去,那就是我国的“尧舜之治”;或者把希望预约在渺茫的将来,那就是西方的“乌托邦”。目前的人类却已经跨上了大同之世的门槛。民主主义的道路即是导向真正公平,完全和谐的理想世界的道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国先哲的最高抱负。而目前的我国人比起先哲来幸运多了,因为,万世的太平就可以在我们这一辈子身上开辟起来。假使我们用这种目光看民主主义,那么民主主义可以成为目前的我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寄托其热诚与想象的生活理想。
(一)据作者的意思,如果民主得充分而且彻底,民主主义也就包含了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怎样才是民主得充分而且彻底?看他对于快乐、平等、自由的解释就可以明白。
(二)作者说,“过去的人类对大同之世只能心向往之”,“目前的人类却已经跨上了大同之世的门槛”。这是什么理由?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创者的扛鼎之作,由叶圣陶、郭绍虞、周予同、覃必陶几位国文大师合编,称得上“二十世纪最富生命力的语文读物经典”。在热烈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今天,作为师长、家长、学生,都应该重视这部经典作品,并以此来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
我们重印这部《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将其分为《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本【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本【下】》、《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本》三册出版,希望能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准确地领悟如何选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品,也希望能帮助家长们寻找到培养孩子语文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最佳读物。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在校中学生可以通过这套书更深刻地理解经典作品的含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