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薛福成

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猫蔽身林间,突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猫,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雀绕室啁啾,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哀哉!

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哺,人虽不及救,未有不恻焉概于中者。而猫且眈眈然,惟恐不尽其类焉。乌乎,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

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

(一)“乌乎”就是“呜呼”。这类摹声的词儿,写法常不一定。能够举几个例子吗?

(二)“飞入室者三”是说“三次飞进室内去”,并不是说“三只雏飞进室内去”。

(三)“哺”本是动词,是哺乳的意思;但在“夺四五雏之哺”一语里却作为名词用了,就指哺乳的主体(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