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耐读的民国老教材(套装共五册)
- 叶圣陶 郭绍虞 周予同 覃必陶编 庄俞 魏冰心等编写 薛天汉张元济等校订
- 604字
- 2025-04-01 18:53:00

乐山通信
诸公均鉴:
久盼来信不得,怅恨日积。虽无切盼知悉之事,而展诵数笺,欢如良觌,穷居之人,极需此乐之沾溉也。今晨得信甚多,恍疑梦寐,乐不可支。
弟家居此,迄今日正满一月。乐山名胜,首推乌尤,次为凌云。乌尤土名乌牛,象形也,黄山谷嫌其不雅,改为乌尤。然乌尤何义,迄今尚未之知。是山兀立大渡河与岷江交会处,四面环水。秋冬水落,则有一滩与凌云相连,可由此而之彼。全山蒙密树,尤多楠木,大者五六围(此间楠木不以为奇,寻常家具多用楠木制。棺材则贵桫木,不似下江之侈言楠木棺材也)。从树隙外窥,则江水安澜,峨嵋隐约云表。山顶有郭璞注《尔雅》处,云实出附会。弟虽为登陟,实无游眺之佳兴,不过说到过一趟而已。昨日下午,渡江访凌云寺,观大佛,登东坡楼。山深秀,多树木。大佛雕刻殊平常,而其大实可惊,以弟目测,其耳等于两人之高也。
此地沿山,多见“蛮洞”。凿山深入,高可容人,广约五六尺,中有石台壁穴。相传是昔时蛮子所居。有人考据,则谓汉时及其后之坟墓。其证为:(一)偶见有雕刻之罘罳,其图案与汉代无殊;(二)曾于其中发见瓦棺之碎片。遂推断石台所以陈棺,壁穴则置明器。二说未知孰是。要之即为坟墓,而蛮子据而居之,亦可能也。此为天然之防空洞,惜太龌龊耳。
弟 钧上
二十八年一月
(一)这封书信意在对朋友作个简略报告,与前面几篇着力描写风景的游记,自不相同。
(二)“可由此而之彼”的“之”是什么意义?这样用法的“之”字,以前遇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