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公众墓础与文化含量

舒克

内容提要 “微电影”,在当今中国社会,来势迅猛,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现象!它已经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互联网造就了新媒体,新媒体又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最为便捷的平台。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电子通信和影像产品,让普通大众直接操作“拍电影”成为可能。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拍电影不再神秘,每一个观众,可以变成每一个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幻觉梦想等等一切,通过手中的电子设备,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就能拍摄成“微电影”,就能让自己的愿望达成,在这个“微电影”盛行的当今年代,几乎人人都能够成为“电影艺术家”……

关键词 微电影 自媒体 信息传播 公众基础 文化含量

一、微电影的崛起

互联网构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推出了“微博”“微信”等等最时尚的公众表达载体,形成当今人类社会的“微时代”“微生活”。“微电影”的崛起与流行,自然属于这种“微时代”的延伸,“微生活”的体现。在这样的“微时代”,电子设备、信息传播、网络平台三大要素,构成了“微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良好土壤,而且这片土壤极其丰厚,人人可以播种,处处能够开花,真正的“百花齐放”完全可以实现,因为其拥有最为广泛的公众基础。

1.电子设备的突飞猛进,解除了公众的进入门坎

人类的现代科技发展,造就了电影!摄影术、照相机、连续影像摄影机、放映机的发明,推动了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制作的电影,为观众打开了《工厂大门》之新,看到了《火车进站》之奇,欣赏了《水浇园丁》之乐。从此,电影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与科技的综合物,进入人类生活当中。80年后的1975年,生产相机和电影胶片的美国柯达公司技术人员塞尚发明了全球第一台电子数码相机,100年之后的1995年,数码摄影开始在全球推广并迅速流行。随后的20年,各类电子产品充斥人类几乎所有的生存空间,移动电话从开始的“大哥大”只有贵族享用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人人拥有,发展速度大约不到30年时间;而智能手机不断改进,日新月异,综合了电话、摄影、电控、网络等等功能,让人类生活真正进入全新的电子时代。如今,小小一台可以装在衣服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就能够拍摄视频文件,暨微小的电影。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有趣人物、奇异景象等,任何人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就能纪录完成。这样的快捷便利,为更多的普通百姓、文艺爱好者、电影发烧友能够跨进“电影创作”及其生产制作当中去,打开了宽敞的大门。

无论是世界电影,还是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到成熟阶段,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都是有难以逾越之“门槛”的。昂贵的拍摄、制作设备限制,首当其冲。但时代发展到今天,设备不再是问题,已经装在了公众的口袋里。“门槛”已经被自然解除!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兴趣和能耐,去完成创作与拍摄了。

2.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减少了公众的参与障碍

机械时代与电子时代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与生活速度,再次发生巨变与飞跃!如果说,从农耕时代到机械时代,是“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从农耕文化转变为工业文化,推动形成大量产业工人的话;那么,从机械时代到电子时代,则是“信息革命”,更让人类从“工业文明时代”迅速转变为“信息文明时代”,人类不再以从事的行业分“大量”还是“小量”,地球已经变成“村落”,信息传递可以迅速进入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人类全体享受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不懂得或者不太会利用这种信息传递手段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甚至闹出笑柄。2011年,江苏省某市卫生局长与其情人把微博留言当做私密空间对话,引发公众围观他俩自爆的“开房偷情”实录,成为轰动一时的“爆炸新闻”,便是例证。同时,这也证明,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可以让某些原本能够被藏着掖着的信息源,瞬息之间,“地球人”都知道!

微电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公众所接受并享用的。当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并不等于所有社会信息,都能够或者必须无可保留地得到传递。国家和各行各业的信息管理者,还可以运用更尖端的高科技,来屏蔽某些不想让公众知晓的国家机密或者行业机密,等等。微电影的镜头与内容,如果触及到这些机密,自然也会在被屏蔽之列。因此,信息传递手段的便捷,使公众参与微电影创作减少了障碍,但不等于完全没有阻挡。无论是当今,还是未来,某些阻挡和限制,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须保留实施的。

3.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容,搭建了公众的展示平台

“互联网+”的流行,使网络空间有了纵横多向的扩容。从2014年到2015年,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各大网络运营商,大举进入电影市场,运作“电商电影”,已然形成气候。同时,还有更多的门户网站,把眼光放在的电影院线之外的微电影运作上,其中不少网络运营商,干脆专为微电影创办专业的网站,以此为微电影的流行推波助澜,同样形成了更大的气候!

不仅仅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综合门户网拥有微电影平台,更多的专业视频网站也异军突起,成为微电影展示与传播的主渠道。其中除了豆瓣、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老牌网站之外,还有“中国微电影”“V电影”“金象微电影网”“中国城市微电影官网”“大学生微电影网”,等等,不断搭建新的微电影展示平台。这些新网络的宣传口号,不是“最大”,就是“第一”,以此来产生号召力,吸引更多的微电影制作者与观赏者登陆。

且看他们的宣传语:“V电影”:首页标题是“最大的微电影平台”,文字内容有:“国内最大的短片分享平台,汇集优秀视频短片及微电影创作人,实时不断分享全球优秀视频短片,微电影等,提供电影幕后制作揭秘,全国各地举办线下视频短片和微电影展映交流活动……详见“V电影”网站网页。

“金象微电影网”,首页标题为:“中国第一微电影门户网站”,页面宣传词有:“金象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微电影排行榜,您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好看的微电影,最权威的微电影新闻,以及发布微电影,微电影发行,参加微电影活动,交易微电影剧本,分享微电影成就……”详见“金象微电影网”网站网页。

而很多传统的“权威媒体”,亦不甘落后,同样纷纷开启了微电影的“分店”。

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也开辟了“电影台微电影频道”,其宣传语号称:“是覆盖面最广的原创视频作品分享与交流平台”,向广大观众“提供最优秀的微电影,呈现更多获奖作品,推动原创文化的发展。”详见“央视网”网站网页……

《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2014年与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电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微电影大赛,(以下简称“中国梦”微电影大赛)开辟专门页面,从数千部投稿作品中选出300多部予以播映,最终评选出39部获奖作品。笔者有幸应邀担任这一赛事的评委,观看了全部300多部参赛作品,因而对当前微电影现状,颇有感悟。

这就是网络时代造就的时尚风云,微电影只有在这样的时代和风云中,才能够群起而动,才能够呼唤起公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二、微电影的流行

自古而今,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什么国度、什么民族、什么朝代,都会拥有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潮流。正是这些能够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地域范围之内产生的独居特性的流行文化,才能为后世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级珍宝的敦煌壁画,恰恰体现了从北魏到唐代几个相近又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民风及其流行文化。长篇巨制的佛祖释迦牟尼画像和佛教故事描绘,证明了那个时期佛教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大量的生活场景、飞天歌舞及神话人物描绘,等等,在广泛记载了社会各个阶层生存状态及其民俗风情的同时,更揭示这一历史时期从朝廷到民间的各种流行文化。而壁画本身也证明的绘画艺术在当时的流行程度。正是在普遍流行的绘画艺术中,才能够产生如此精巧的敦煌壁画留存至今。同样道理,今天流行的微电影,会在大批量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经大浪淘沙,最终能够留下精品力作传于后世。

1.民间视角展示百姓智慧

很多人还记得,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曾经有一个板块,以记录短片的形式,表现一段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与片段,每次这个板块的开头,都会有一句画外音,叫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当时这个板块可谓整个东方时空节目中最受普通观众欢迎的。其实,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一段记录、描绘百姓生活的微电影。只是,那些微电影的拍摄者、制作者,是央视的专业队伍,或者说是代表了相当水平的专业团队,用第三者的眼光来观察社会,表现百姓生存状态而已,具有精英文化的特征。

而今,在微电影成为老百姓用自己的眼光,自身的角度和自带的器材,来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时候,无论是其行为本身还是拍出来的作品,则有些不同样了。尽管当前能够看到的大多数作品中,其艺术表现力是无法与专业团队相比的。但,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种转变,体现了现代文明在高科技支撑下的又一种进步。

因为,民间的视角,可以不动声色地展示出百姓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梦想,以及用自己独特手法来表现的智慧。

在“中国梦”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中,有一部《外滩纪事》,给笔者留下较深的映像。该作品以围绕记述南京下关区建设外滩为事件中心,纪录了三个地方:中山码头、大马路、浦口火车站,三个地方都有共同特点,曾经十分繁华,现在已然败落,修缮这里的民国建筑,将其建成富有民国风情的时尚街区,迎接南京“青奥”盛会的到来。这部微电影的可赞之处,就是除了纪录对民国建筑的修缮外,还纪录了周边平民百姓的拆迁过程和棚户区的拆除改造,其中有很多老人在当地住了几十年,经历了周围的沧桑巨变,有很浓厚的情结,不愿离开,而且他们对于南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老故事非常了解,甚至是亲身经历,影片从他们的角度,讲述个人对于那段逝去岁月的记忆,以此表现出浓浓的怀旧情绪。颇有亲历者的感慨与情愫。作品以黑白镜头表达记忆的历史和拆建的现实,借助民国建筑表达南京下关的历史变迁,比喻社会人生的变迁……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颇有震动观众心坎的能量!

2.现代手段记录市井生活

正是因为视频拍摄手段和一般技巧的普及,才使得微电影创作能够迅速为公众所体验。正像古代毛笔的发明和普及一样,让更多的人学会了写字和绘画。如此才会有大量的文字与绘画作品流传到后世,成为后人了解祖辈生活的证据。当今电子时代,各类先进的录影拍摄器材,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备。同样让很多人学会了或者正在学着利用各种现代表现手法,来描绘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历史人文的感受,更多的,则是对自己身边天天目睹经历的市井生活,做客观的实情纪录和主观的艺术再现。此类表现与描绘,可以是随时发生事件的现场拍摄,亦可以编创剧本,融合市井生活的不同层面,艺术地再现创作者各自感悟到的社会现实。

“中国梦”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中,还有一部《陈式故事》也让笔者记忆犹新。作品表现福州市烟台山历史文化区保护发展的状况。历史上,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这里有洋人的领事馆,因而大量构建了洋行、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等各式西洋建筑。编导把视角放在山上岔路口一处不招眼的拐角,一座小小的洋衣行内。百年前,一位陈姓中国裁缝,为谋生在此洋人聚集之处开办了这家洋衣行。如今,裁缝的曾孙辈依旧住在这座老屋内,面对拆迁,虽然有儿时的记忆,却并不知晓祖辈的故事。直到有当年的洋人后代找到这里……作者以小见大,从这个“陈氏”小家,隐喻社会大家。自己家族的历史,自己家的后人却一无所知!事实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很多中国人同样并不知晓,还要等着外国的学者到这里来寻找……这是本片透过市井小窗口,给人的大警示!

3.自娱自乐体验时尚追求

公众参与,老百姓拍电影,不等于他们就只能拍摄自己的故事,身边的见闻。微电影和一切大电影相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题材、体裁和类型的选择。微电影的参与者们,有着更多的自娱自乐性质,他们或许只是需要借助这样的创作过程,来满足一下对电影艺术的好奇心,体验一下时尚的追求。因此,他们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认知和想象空间,来选择创作的对象,来实践自己的追求,来展示其独特的作品。比如改编《西游记》,大电影制片商可以投入巨资拍摄《大圣归来》,而微电影小百姓,也同样可以小规模地拍摄《八戒隐去》。这里,比的不是金钱与影片的长度,而是个人的艺术天赋与想象力。

更具公众参与性的微电影,较之需要竞争院线放映档期、影院排片日程的大电影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更具优势。那就是,参与者们并没有专业影视单位的各种包袱,尤其是个人性质的爱好者,找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就能玩票式地拍起微电影了。宽松的创作环境,相对通畅的传播渠道,更没有票房的压力,他们在创作题材、体裁、类别等等的选择上,也更多了自我把控的空间。他们完全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在有限的镜头画面中,无限地展现自己的理想与梦幻。当然,对于一般微电影创作的参与者来说,大制作型的科幻魔怪类作品,可能因为需要较大的投资,他们一时难以企及。但这并不等于说,微电影就不能够涉及此类型的创作。笔者曾经在一次校园微电影竞赛中看到一部大学生创作的科幻题材作品。镜头中就是主人公与一面镜子,不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尽管作品的镜头语言尚显稚嫩,但这种想象是有趣的,不一般的,也符合小成本制作的特点。作品还利用人物与镜子的不断变化,体现了微电影创作本身所具备的那种自娱自乐性质。

三、微电影的风向

无疑,“微电影”是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的!然而,我们曾经经历过一种叫做“大跃进”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也曾出现过“人人都能”的文化现象,那时的流行语叫做“人人会写诗,人人会画画,人人会唱歌”,理论上称之为“群众性文艺创作运动”徐秋梅,吴继金:《1958年文艺大跃进:人人会写诗》。《文史精华》2010年2月号。,媒体报道号称文艺发展大放“卫星”。但是,历史无情,这样的“文艺卫星”尽管一时轰轰烈烈,却如昙花一现,很快与“亩产万斤粮”的“农业卫星”,家家炼钢铁的“工业卫星”一样,陷入难以为继和真相败露的局面,迅速偃旗息鼓。回顾这段经历,对于当今“微电影”喧嚣潮起之势,泼一点点凉水,意图给出些许思考,期望参与者能够静一静心,整一整态。考量一下,如何让“微电影”的发展,符合整体“大电影”范畴之内的客观规律,如何让“微电影”富有文化含量,成为真实意义上的艺术品,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1.一哄而上的各类大赛

“微电影”之概念,可谓“一夜狂飙”,瞬间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各行各业也迅速掀起了拍摄微电影,利用微电影的热潮。而全国各地各种级别、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了出来。而且各类大赛或者“节”,几乎都要冠名“中国”“全国”:诸如“中国大学生”“全国大学生”; “中国国际”“全国国际”; “中国青年”“全国青年”; “中国城市”“全国城市”;还有“中国中学生”“中国青少年”“中国乡村”“全国职工”“全国海峡两岸”“中国创意”“全国创业”“中国法制”“全国公益”,以及“中国”某某系统、中国某某地方、中国某某杯种种,网络上简单搜索一下,就令人目不暇接!2015年最新的,还有一个“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和“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微电影节”10月份正在展开赛事。

当然,举办各类微电影竞赛和“微电影节”,对于推动微电影事业的发展,发现优秀作品、优秀人才,等等,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是否有必要如此开赛必称“中国”,办节就要“全国”呢?不错,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地域,即便是远隔千山万水,即便是走出国门,一条微信、微博,也能随时随地沟通你我他!但这不等于说,一个小小的乡村、企业,甚至个人,都来利用互联网的这个优势争先恐后地办“中国”“全国”乃至“国际赛事”。一是有没有这个必要?二是能否拥有如此的资质?三是举办者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号召力?实际上,这属于“大跃进”时代的浮夸遗风,也是当今时代的浮躁心态的体现。大家一哄而上,至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赢得怎样的效果,是否与其打出的旗号相匹配,那真是有点“天知道”了!

2.亟待普及的文化理念

不管怎么说,微电影也是电影!在整个电影文化体系当中,是电影创作、电影生产、电影艺术、电影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参与微电影创作与生产的任何人,只要你想让自己的作品面对观众,就应该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知晓电影产品的一般常识。然而,从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量微电影成品来看,不能不遗憾地承认,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合格产品,不懂得基本的故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甚至画面构图等,知识面的狭窄,文化理念的缺乏,严重阻碍着微电影参与者的创作步伐及其作品质量的提升。实际上,这就严重阻碍了整个微电影事业的正常发展。

或许很多人自以为,只要拥有一台DV机器,或者智能手机,拍一段视频,里面有风景,有几个人在走动,那就是微电影了!要知道,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即便是电影发明的初期,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大咖啡馆放映的世界最早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几部极短的影片,那也是有深深的艺术和技术含量的。一部微电影的文化品位、艺术质量如何,首先在于参与者自身的文化知识与艺术素养,能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连基本的文化知识与艺术素养都没有,那么,想要拍出能够让人喜欢的、令人信服的微电影作品来,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微电影的创作生产,对于更多的微电影拍摄、制作的参与者,需要基本的文化知识的普及,需要文化涵养的培育,需要文化理念的形成。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燃眉之急。因为,基本文化含量的缺失,会让微电影事业昙花一现,正如大跃进时代“群众诗歌”的流行一样,尽管迅猛地涌现,却又瞬间退去了。当然,要让微电影整体达到理想的高度,或许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耐心,去努力,去追求!

3.评价体系的把控缺失

几年来,微电影凭借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土壤”急速出苗成长,形成“百花齐放”之态势。但,伴随着“百花齐放”,也必定会出现“百草丛生”!如何保持“百花”之艳丽,抑制“百草”之乱象。评价体系的形成与机制的建立,就显得非常重要。各类微电影大赛,本可以是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大赛自身的失控,就无法对形成这个体系,也难以对“百花”还是“百草”作出准确的判断。

各种各样的“微电影大赛”和“微电影节”,尽管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基本上都是各行其是,并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比如一部微电影的长度,究竟应当确定在多少时间范围之内?没有统一认识。笔者在担任“中国梦”微电影大赛评委期间,看到的最长的“微电影”,已经超过1小时,基本上是一部长片的容量了。而对一部微电影作品的艺术质量的认定,那就更加难以把控了!评委的组成,如果都是有良心、有水准的,真正的艺术家,那还算好!但如若因为金钱关系,让没有文化知识,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赞助商充斥评委席,谁出钱多谁就有话语权,谁就能定夺参赛作品的“优劣”与获奖者,这样的竞赛与评价,就完全悖反了微电影自身的客观规律,只能扰乱其发展风向,反而起到毁损作用。

当然,以微电影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其来势凶猛,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及时形成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更是微电影整体事业的发展方向。

四、微电影的梳理与未来

“微电影”的规模性涌现,对于整个中国电影界来说。是发挥了丰富繁荣的巨大效应。微电影补充了院线营销的市场大电影之不足,弥补了影院放映电影“同质化”“单一化”的缺憾,满足了更多公众以不同的方法,欣赏不同层次不同样式、不同风格艺术产品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对于未来微电影的发展方向,需要梳理与把握,需要不断地催促其艺术水准、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帮助其找寻到有利于自身茁壮成长的规律。

1.精品意识的确立,才能“微”而不弱

不管微电影创作、制作的参与者,是大学生,还是产业工人,亦或是社区民众,但凡是参与了这样的艺术创造过程,那就首先应该接受其艺术的熏陶和承认其品位的存在。微电影姓“微”,理论上说,就是电影短片。这个“微”字,只是时间长短的概念,并非艺术追求的“微”和艺术质量的“微”。美国奥斯卡大奖评选,每年都要颁发多项最佳短片奖。这是运用评奖机制,对微电影发展给出的方向性指南,确立了好莱坞式的精品意识与路线。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2016年也开始了微电影的评选。同样也应当具有相应的符合中国人文精神的方向性指南特征,确立我们自己的精品意识与路线。

我们说的精品意识,不是要把微电影都制作成晦涩难懂的“高深作品”。公众参与的微电影拥有自己的独立特征,那就平民化与娱乐性。不能否认,电影艺术在人文价值、记录本体之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必要的娱乐功能。可看性,永远是受众对电影喜好程度的晴雨表。这一点,通过网络传播的微电影,与通过院线营销、影院放映的大电影,并没有任何的区别。真正能够达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作品,正是在精品意识下才能生产出来的精品力作。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拍摄一部微电影,所投入的艺术精力与追求,并不比拍摄一部长片轻松和“微小”。正如绘画的方寸小幅,文学的短篇小说一样,其创作的用功程度,绝不比尺丈大幅、长篇小说更简单。甚至有时候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短”则要精,“微”则见大,未来的微电影,其艺术追求、艺术水准均有极高的文化格调,“微”而不弱!这才是微电影的精品。因此,需要创作者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精品意识,才能够使其作品富有文化含量。

2.精英文化的介入,达到“微”而不单

普通公众的参与热情,使得微电影的发展具有不可阻挡的“地热效应”,这就是流行词说的“接地气”。因为,各行各业,各个地域的电影爱好者们,从原来的热心观众,转而变化为热心作者,他们迅速由电影圈外的围观人转而成为圈内的运作员。这样的转变,使得电影圈迅速扩容,电影范围迅速膨胀,电影行业不再是职业电影人的专有领地。他们用自己的稚嫩才华,为自己的行业,自己的地域,奉献出可观的创作成果。他们是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的“温泉”和推手,他们的热能与力量,使得中国电影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显山露水。他们用行业文化、地域文化作用与电影圈,而电影圈又能反过来作用于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深度发展与传承。只是,从目前看来,他们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等,还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他们拍出的多数作品,还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这就需要精英文化的介入!所谓“精英文化”,具有超凡脱俗“阳春白雪”的特征,是艺术高端的典范与代表。但并非远离社会的世外桃源,隔离民众的秘藏宗谱。精英文化与市井文化、民俗文化有所不同,但并非相互排斥,格格不入。精英文化其实原本就脱胎于市井文化,没有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的铺陈,也就没有精英文化的存在。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其实就是一部充满了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的精英文化代表作。

所以,在新兴的微电影平台,可能已经具备了市井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基础,但还需要加入精英文化,来相互渗透,相互成长。邀请具有精英文化特质的艺术家们,来为初进电影圈的微电影从业者们辅导、讲课,给予艺术和技能方面的辅佐,这是最基础的做法。关键是要让精英文化的素养,植入到每一个参与微电影创作者、制作者的灵魂当中去。唯有如此,微电影的队伍方能“微”而不单,才能够健全并正常发展!

3.精益求精的行动,确保“微”而不涣

当前,微电影产品的大量涌现,形成巨大的社会浪潮。具有“大数法则”的效应。尽管其整体质量尚不能令人满意,但终归能够大浪淘沙,选择出极少量、哪怕是极个别的优秀精品,也能奠定微电影未来之路的美好前景。但微电影的创作力量,必须经历新一轮的梳理与调整,要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实干精神,让投入到微电影创作的每一位参与者,得到艰苦的锤炼而后焕发出超强的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个新兴的事业产生必要的凝聚力,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涣散、荒芜。

精益求精的态度与行动,必须落实在每一部微电影创作、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任何一个微电影的制作团队,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到摄影,而至美术录音道具等部门,与一部大电影的制作并无区别。只是人数的多寡而已。因此,在拍摄制作过程当中,其中的任何一位,缺失了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与行动,都会对整个团队、整部作品,产生不良影响与后果。

当然,在如此庞大的微电影阵营中,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制作团队,都能全面做到人人在精益求精地行动。但这种要求必须要提出来,而且必须要力求落实,在团队内部要有监督体制,微电影的创作,其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对自己负责的部门,做到精益求精。那么,说不定若干年后,就会有今天参与微电影拍摄的普通百姓,登山中外电影大奖的领奖台,他们的作品也会举世公认,流芳百世。

(舒克,江苏省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