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 蔡治
- 729字
- 2024-12-21 15:09:45
2.2 如何有效收集数据
2.2.1 打通关节,从内外部渠道收集数据
Miss陈:前面聊了数据分析的工具,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收集数据。我们要做数据分析,数据是最基础的东西,它是原材料,而原材料的获取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分析以及分析的质量。老梁,你说说平常我们的数据是从哪些渠道收集的?
老梁:我们的数据,一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获取;二是各单位上报;三是在网上搜索下载,大概就这三种方式吧。
Miss陈:其实数据来源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如图2-7所示。
2.2.2 内部渠道如何收集数据
Miss陈:从图2-7中可以看到,收集数据的内部渠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是最重要的数据来源。内部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有些系统还有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比如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下面还有招聘测评系统、培训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人事档案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这些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的存储形式都很规范,所以数据质量相当高。
图2-7 数据收集的渠道
(2)各级单位上报数据。这是获取数据的简易渠道,在总公司层面,只需要发布通知,各单位就会按照要求填报数据上来,收集数据的速度较快。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数据格式、数据类型容易出错,造成后期数据清洗的时候会花不少时间。
(3)内部问卷调查数据。比如,我们曾经做过的薪酬满意度调查、培训需求调查、岗位价值分析调查等,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
(4)各类分析数据。主要是公司各个部门、分公司的分析报告,比如经营分析、财务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这些分析切合企业实际,数据价值非常高。
(5)历史保留数据。就是以前的数据,比如我们历年的招聘测评数据、人员流动数据、劳产率数据等,这些数据都非常有用,如果要做回归分析就需要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
老梁:经理,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收集数据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从财务、市场、项目管理系统去收集数据呢,还要研究它们的分析报告?
Miss陈:人力资源数据一定要和市场、财务、项目管理等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才能体现价值,才能贴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战略决策,否则就是闭门造车,没有说服力。
老梁:原来如此。
2.2.3 外部渠道如何收集数据
Miss陈:再说说收集数据的外部渠道吧。
(1)政府发布数据。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主要是统计局、人社部等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政府会定期公布各种统计数据,比如每年的社平工资、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等数据。但这些数据相对比较宏观,范围比较大,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社平工资,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因为是用平均数来代表收入水平,极容易受高收入者的影响而被拉高,而用中位数来代表薪酬则会更客观些。所以这类数据使用的时候需要慎重。
(2)企业发布数据。上市公司都会发布年报,其中一些数据是可以利用的,比如可以通过年报数据知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等,这类数据在各种财经网站都可以查到。
(3)商业调研数据。就是咨询公司通过调研收集整理的数据,这类数据最精准。比如,一些招聘网站或者咨询公司通过调研编制的年度薪酬报告,就非常符合企业的需要,可以直接用来对标,进行内外部薪酬的比较分析。我们公司就曾经购买过某大型人才网站的薪酬报告,用来优化某些岗位的薪酬水平。
(4)网络发布数据等。主要是各类网站、搜索引擎发布的数据,比如谷歌趋势、百度指数、百度趋势、微博指数、搜狗指数等,这些数据通常是免费的,登录相关网站即可查询。另外有一些行业网站也会发布很多数据,比如经济类、金融类网站会发布大量经济、金融、股票方面的数据,不过这类数据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性不大。
老梁:外部的数据收集渠道的确很多,但是要获得薪酬方面的数据,好像必须购买商业调研数据才行啊。
Miss陈:是的,薪酬数据的收集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通常咨询公司都是将其作为产品售卖,价格不菲。不过最近几年互联网兴起了一些晒工资的网站和软件,借助网络的力量,许多人上传了他们的工资数据,供其他人查询和参考。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值得商榷,但也可以作为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