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鲜的归附

话说清太宗称帝那天,有一个国家的使臣没有给他下跪,这个国家不是别国,正是天聪元年已经被征服了的朝鲜。朝鲜王李倧,本来和满洲这边称兄道弟,这次派人来道贺,因为不愿意下跪,被清太宗直接给撵回去了,还专门派人去那边送信找茬。过了一个月,派去的人回来说,您让我送的信,朝鲜王连看都没看就让我带回来了。

清太宗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睿亲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请求赶快带兵去跟他掐架。

清太宗说:“朝鲜就是个蔫黄瓜,他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这厮敢这么瞎搞,肯定是最近又和明政府勾结到一起了,这厮就是仗着有这道护身符。咱们要去打朝鲜,就要先去打明朝,免得攻打朝鲜的时候,他在后面捣乱。”

多尔衮说:“您说得很对,我们请求让我们去攻打明朝。”

清太宗说:“你们二位应该是攻打朝鲜的统帅。现在攻打明朝,只是去捣捣乱就回来,让阿济格去就办得了。”

这天把阿济格叫去宫里,封他为攻打明朝的先锋,带领两万人马,一路赶到明朝的京城附近,并把具体的作战方案告诉了他,让他得手就回来,阿济格听从命令去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阿济格派人送来喜报,说是已经攻到喜峰口了,从小路赶往昌平州,打了几十场仗都赢了,攻下明朝十六座城池,俘获人口牲口十八万。清太宗就下令让阿济格回来,阿济格奏凯而回。

这次清军攻明不过是摆摆样子,明朝兵部尚书张凤翼,宣大总督梁廷栋听说清兵要来,吓得都一溜烟跑了。任凭清兵来去自如,掳掠百姓。

清政府自从阿济格回去以后,就立刻派兵攻打朝鲜。正是数九隆冬,清太宗祭告了天地,冒着严寒,亲自出征。把郑亲王济尔哈朗留下来看家,让武英郡王阿济格带兵驻守牛庄,用来防备明朝队伍。

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率领着精兵部队作为先锋部队。

清太宗亲自带领礼亲王代善等人,以及蒙、满、汉组成的杂牌军,作为大后方。这次攻打朝鲜是清太宗更改国号以后的第一次用兵,弄得非常气派。

清太宗内穿龙袍,外罩小马褂,头戴宝石帽,身披大斗篷,腰悬大宝剑,手握黄金鞭,胯下再骑头千里马,光这身行头就很拉风。

他周围的这些随从也都捯饬得有头有脸,人模狗样。一大队人马,差不多有十万来人,浩浩荡荡,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向朝鲜。

到了沙河堡,清太宗让多尔衮和豪格带领满蒙军充当左翼,从宽甸进长山口,让多铎和岳托,带领先锋部队一千五百名,直接攻打朝鲜的首都。

朝鲜人向来爱穿宽袍大袖的韩服,这东西好看但不实用,一听说清兵杀过来了,早吓得屁滚尿流、望风而逃。

义州、定州、安州等地,都是朝鲜军事要地,清兵分兵进攻,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朝鲜的首都。朝鲜国王李倧,吓得赶忙派人去慰问清兵队伍,写了一封听者伤心、闻者下泪的道歉信,暗地里还不忘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搬到了江华岛。

朝鲜的邮差迎接清太宗,把他国王的道歉信往上一交,被清太宗臭骂了一顿,把信一扔把这个倒霉蛋直接给撵走了。李倧听说这事儿以后,吓得魂不附体。赶忙带着自己的心腹逃出城,渡过汉江,跑到了南汉山。

清军占领了朝鲜的首都,城里的平头百姓还都没来得及逃跑,只好出来投降,有姑娘的送姑娘,有东西的送东西。幸亏清太宗志向远大,赶紧下命令,禁止烧杀掳掠,才稍微改善。清太宗在朝鲜首都大摆筵席,搞得像过年一样。

又过了几天,清太宗带领大军渡过汉江,准备攻打南汉山,恰好朝鲜国内的全罗、忠清两地,已经带领援军赶到了南汉城。

清太宗就命令军士停驻江东,背水安营。先锋多铎带领队伍阻击这些赶来的援兵,还没打几下子呢,这帮饭桶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李倧听说赶来的援军也完了,连忙又让一个姓洪的高官到清营里求和。

清太宗让英俄尔岱、马福塔去传达自己的命令,要求李倧亲自过来接他,并交出搞坏条约的罪魁祸首。李倧派人来说,称臣就称臣,但出去迎接和交出罪魁祸首就算了吧。清太宗不答应,命令队伍围攻汉城。

这时,多尔衮和豪格二人已经带领左路军赶赴朝鲜,从长山口开始攻克昌州,打败安黄、宁远等地的援军,来和清太宗会合。

清太宗让多尔衮监督制造战船,去袭击江华岛,让杜度回去把红衣大炮给运过来,准备攻城。多尔衮赶紧派人去砍伐木头,制造战船,昼夜加班,没几天工夫就造了几十只,率人分队渡过。

渡口本来还有朝鲜的三十艘船,听说清兵来了,勉强上去阻拦,这几个人哪里顶得住这伙清兵?没一会儿工夫,朝鲜的三十艘船上就都换成了大清的旗子。

清兵抢了朝鲜的船只,飞快渡过河去,岸上一千多鸟枪兵赶忙上来阻拦,被清兵一顿猛揍,逃得一个不剩。

清兵乘胜追击,刚走出去一里多路,就看见前面有几间房子,外边只有一围矮院墙。清兵一跃而上,大刀阔斧地就冲进去了,结果空空荡荡的连个人影也没有。

多尔衮下令去搜,才终于搜出两百多人,大都是些妇女孩子,被清兵拎小鸡一样给抓出来。

多尔衮有些不落忍,慢声细语地一问才知道,都是些王府家眷和一些服务人员,多尔衮一面叫人好好看管,一面派人报告清太宗。

这时,杜度的红衣大炮也已经运来了,向南汉城展开猛烈攻击。李倧危急万分,又接到清太宗的来信说:“现在江华岛已经被占领,你的老婆孩子也还没事,你赶紧带着罪魁祸首出来见我。”

到这个地步,李倧也没招了,只好上书投降,一一照做。清太宗又命令他交出明朝册封他的信物,逮了他二儿子去当人质。让他以后永远供奉大清,逢年过节都要送礼;以前怎么伺候明朝现在怎么伺候大清,如果清朝攻打明朝,需要帮忙的话要立马赶来;清兵回去时,要大摆筵席,和日本的商业往来还可以照旧。李倧没办法,都答应了。

当下住在江边搭的窝棚里,约好日子去见清太宗。到了那天,李倧骑马快到南汉山的时候,下马步行。看见清营,队伍森严,旌旗鲜艳,清太宗威严地坐在上面,李倧又惭愧又震撼,一时间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竟然站在那里不动了。

就听有人喊:“皇上在上面,你还不下跪!”

吓得李倧赶忙跪下了,一连磕了七八个响头,这时音乐奏起。等他磕完了头,就听上面说:“你既然投降了,以后就不能擅自筑城,也不能收留逃到你那儿的逃兵。每年按时进贡,不要误点。我保你江山稳固,安然无恙。”李倧连连答应。

清太宗从上面下来,让他跟着自己在清营吃了顿饭。这时,多尔衮知道李倧已经投降了,就带着李倧的老婆孩子来到皇营,清太宗让人把他们送回去,把他两个儿子留下来做人质。

第二天,清太宗下令回去,李倧带领群臣送出去十里路,又跟自己的儿子话别。父子情深,忍不住哭出来,又不敢大声,真够惨的。

清太宗见了这情形,也有点不落忍,就下令说:“今年和明年的贡品就免了,从后年秋天开始。”

清太宗马鞭子一甩,带着他的打手浩浩荡荡地向西而去。李倧也灰头灰脸地走了。

弱国无外交,君子以自强不息。

清太宗很牛地回国了,又将从朝鲜那里抢来的人和牲口分别奖赏了各路将军。

过了三天,朝鲜把三个罪魁祸首给送到了沈阳,一个叫洪翼溪,一个叫尹集,一个叫吴达济,他们都曾劝李倧和明朝和好,这次被弄到沈阳都被剁了脑袋。清太宗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全心全意致力于攻打明朝。

恰好明朝农民起义很多,几乎遍地都是,李自成、张献忠是杰出代表。明朝军官都被派去镇压农民起义去了,谁还顾得上守卫边防!

清太宗就命令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个汉奸从东边攻打,明朝总兵金日观战死,又让多尔衮担任奉命大将军,统帅右路人马;任命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帅左路人马,分路攻打明朝,经长城青山口,到蓟州会齐。

这时,明朝的辽东总督吴阿衡天天就知道喝酒,还有一个监守太监邓世诏也这副德行。

直到清兵攻到城下,他们还一醉不醒,等到手下人来报告,吴阿衡才迷迷糊糊地带人出去迎战。正好碰上豪格,打了没几个回合,就让豪格给砍翻了。头儿的脑袋都没了,这帮人吓得立马一哄而散,清兵把城门剁开,城里就只剩下难民了。太监邓世诏见吴阿衡出去抗敌,早就回去收拾自己的钱财跑路了。

守兵听说邓世诏已经跑路,也立即一窝蜂似的逃了。清兵也不停留,一直攻到牛栏山,山前面本来有军营,明总监高起潜在这担任领导。

高起潜也是个太监,一点军事常识也没有,听说清兵杀过来了,立马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了。

清兵趁机攻过来,从卢沟桥一直打到良乡,一连攻下四十八座城,高阳县也被拿下了。

前总督孙承宗听说清兵攻过来了,他手无寸铁,又怎么抗战?最后竟然服毒自尽了。

一代名臣竟然落得这么个下场。他的十几个子孙不肯束手就擒,奋勇抗战,也干掉几十名清兵,这么点人,最终还是陆续阵亡了。剩下的官民逃的逃,死的死。

清兵又从德州渡过黄河,一直攻到山东,山东的各个州县也都快顶不住了,纷纷向中央求救。

兵部尚书杨嗣昌连忙调派人手,一面叫山东巡抚颜继祖火速到德州去阻截敌人,一面叫山西总督卢象昇赶紧过来保卫首都。

颜继祖接到命令赶紧带着济南的兵日夜加班赶到德州,到了德州,没见到一个清兵,正纳闷的时候,侦查人员跑来说,清兵已经从临清州攻进济南了,布政使张秉文和其他人已经挂掉了,德王爷也被掳了去。

这德王爷是谁?他是崇祯的兄弟,名叫朱由枢,封地在济南,结果被掳了。颜继祖听到消息大吃一惊,急急忙忙地又赶回济南,这时济南已经没人了,清兵已经北上了。颜继祖虽然很郁闷,还是如实报告给了上面。

杨嗣昌到这会儿,已经有点手足无措了,赶紧报告给崇祯说,敌人来得太猛,咱们估计打不过,不如讲和吧。

崇祯明着不好意思讲和,暗地里让高起潜主持这件事。正好卢象昇也来了,他却一门心思主张抗战。崇祯让他和杨嗣昌、高起潜商量,卢象昇跟这俩人商量了几回,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卢象昇怒哼哼地说:“你们主张讲和,难道不知道城下之盟是被《春秋》视为可耻的事情吗?现在京城里的人,嘴比刀子都厉害,你们就不怕重蹈袁崇焕的覆辙吗?”

杨嗣昌听了这话,勉强说:“你别听京城老百姓那些诬陷人的话。”

卢象昇说:“我卢某从山西赶往京城的路上已经听到说要讲和的事,到京城后,听说高公公已经派周元忠去讲和了。就算你们可以瞒得了我,难道还能瞒得了天下所有的人吗?”说完一脸郁闷地走了。

不久就给皇帝写信,申请和姓高的、姓杨的各管各的兵,谁也别掺和谁。上面一合计,最后让卢象昇负责带领山西及其周围的兵,高起潜负责带领山海关及其周围的兵。又升卢象昇为兵部尚书,选好日子就出兵。

卢象昇旗下总共不到两万来人,就因为上面有命令,所以不顾凶险,向涿州进军。半路听说清兵分三路来犯,赶紧派人分兵把守,没想到清兵来得太快,各个地方来不及防守就都沦陷了。

杨嗣昌立即举报卢象昇,想趁机罢了他的官,又把军饷拦下不发。卢象昇从涿州到保定,跟清兵一连对着干了好几天,打了个平手,无奈政府不给发军饷,要了好几回都不给,没过几天军队就断了粮,战士们饿得面黄肌瘦。

卢象昇猜到是杨嗣昌搞鬼,知道这回得挂了,早晨走出军营,对着自己的手下跪下说:“我卢某跟你们同受国恩,共赴国难。只怕不能够死,不怕活不了。”手下将士被他感动,都哭成一团。

不一会儿,都擦掉眼泪,表示愿意跟着卢象昇奋勇杀敌。卢象昇带人赶到巨鹿,再看自己的手下,已经只剩下五千来人。

参赞杨廷麟跟卢象昇说:“这儿离高公公的军营只有五十里,怎么不去他那儿请求支援?”

卢象昇说:“他就怕我死不了,怎么可能会来救我?”杨廷麟说:“去那里试试怎么样?”卢象昇坚持不过,只好让他去那边试试。

临分别时,抓着杨廷麟的手说:“死在家里,哪里比得上战死疆场?我以身殉国,仍然意犹未尽。”话说得很悲凉。杨廷麟去了以后,卢象昇等了一天,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救兵最终也没有来。

卢象昇说:“杨廷麟肯定不会对不起我,对不起我的是姓高的太监,只要战死沙场,无愧于心,死又有什么值得可惜?”

刚走到嵩水桥,就看见清兵蜂拥着赶过来,一声呼喊,就把卢象昇这五千来人给围住了。卢象昇把自己的五千人分成三队,让总兵虎大威带领左军,杨国柱带领右军,自己带领中军,上前跟清兵玩命。

清兵围攻了好几回,都被卢象昇给打散了,十次围攻,十次打退。清兵也怕这些不要命的强人,渐渐撤了。

卢象昇也撤了兵安营扎寨。这天晚上半夜,军营外边响起了喊杀声,炮声震天,卢象昇知道清兵又来围攻了,赶忙率领虎大威、杨国柱奋力抵抗,可惜清军越来越多,已经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了。

卢象昇说:“我受命出兵,早知必有一死,今天正是我的死期。各位赶紧突围,留着性命报效祖国。我卢某内不能除掉奸臣,外不能抵御强敌,死就死了,现在就跟各位告别。”说完,手拿长剑冲入敌军,一阵猛砍狠杀,一口气杀死几十名清兵,自己也被射了四箭、砍了数刀,大吼一声,吐血身亡。

这么赤胆忠心的人,竟然死得这么惨。

卢象昇自从参军入伍,与各路流寇大小数十战,无一不胜,三次被赐予尚方宝剑,一次也没有杀过自己的部下,和士兵戮力同心,同甘共苦,这次血染沙场,他的部下也都跟他一起殉难。

虎大威和杨国柱因为卢象昇让他们突围,才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去。卢象昇死了,杨廷麟才一个人赶回来,战场上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一些尸首。杨廷麟泪如雨下,检查尸体,已经模糊难认,终于找到一个身穿孝服的尸体,正是卢象昇的尸体。

卢象昇因为父亲去世,本来要在家守丧,政府不允许,只好穿着孝服带兵打仗。杨廷麟找到卢象昇的尸体,哭着把他埋了,然后和顺德知府于颖一块儿报告上面去了。杨嗣昌没法隐瞒,只好说卢象昇胡乱出兵,死了也是活该。

崇祯竟然信了这种鬼话,连点抚恤金也没发。高起潜连夜逃回去,政府高官才知道这浑太监,实在太贱,竟然见死不救,赶紧举报了。杨嗣昌这家伙倒一点事也没有,回来后带兵去攻打清兵,屡战屡败,实在没辙才自杀了。

我写了一首诗纪念忠臣卢象昇:

慷慨誓师独奋戈,臣心未死耻音和。

可怜为国捐躯后,空使遗人雪涕多。

究竟后来如何,咱们下章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