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空事业到2016年已经有整整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里,我们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许多辉煌的成果;在这六十年里,有着太多弥足珍贵的“第一次”。而能够参与、见证每一个“第一次”的人无疑都是非常幸运的。杨利伟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10月15日九时整,中国第一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时间一到,“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火焰。当推力让重达四百八十七吨的飞船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杨利伟作为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就乘坐在这艘飞船中。

 

在普通人看来,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对于要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太空更是危险而残酷的。没有重力、氧气和水,还要在密闭狭小的飞船里,经历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过程。为了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杨利伟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高强度训练。

 

最终,一段历时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的太空旅行,让世人记住了这个名字——杨利伟。他以自己的无畏壮举和飒爽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2003年11月,杨利伟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访谈

董卿:当我说到您的第一次,也是中华民族飞天梦的第一次的时候,我有点儿热血沸腾了。2003年的10月15日,这对您来说也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一天了吧。

杨利伟:对我来讲确实是终生难忘的。而且后边的每一次任务,都会让我想起这“第一次”。随着我们的火箭徐徐地离开地面,进入了太空,我想许多人的心也跟着去了。这一刻实际上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第一次”,也是无数人、无数航天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迎来的“第一次”。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这个“第一次”。

董卿:那天是北京时间九点整发射的,是吗?升空的过程中,好像还有一个特别惊心动魄的二十六秒。

杨利伟:对。那是在火箭发射以后,大概在离地面三十几公里的时候,火箭发生了震动,是一个低频的震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濒临坚持不住的感觉。我以为我要牺牲了。那感觉就像,我坐在中间,然后四周全是大鼓,同时在敲,震动得让我觉得已经忍受不了了。

董卿:当时地面看到了你的画面了吗?

杨利伟:那个时候,不管是测控,还是地面的技术跟踪,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发射了之后,在指挥大厅里边,静极了。那时候,我在返回舱里面的画面静止了。大家说这个都不知道怎么办。

董卿:看上去像静止了。

杨利伟:都很紧张。我记得特别清楚,到三分二十秒的时候,整流罩打开。因为是上午九点钟发射,返回舱的舷窗,一缕阳光照进来,特别特别刺眼。一刺眼,我眼睛就在眨;一眨眼,大厅里边不知谁喊了一声,“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

我当时不知道那是一个异常的情况。我以为正常就是这样,是我自己不行。回来之后,我和我们的工程人员交流。在后面的任务当中,到神舟七号的时候,就把它完全解决掉了。其实就是我们把这个频率给它挪开。

董卿:所以您的第一次,给后来的航天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数据。

杨利伟:是这样。那时候去飞行,可能就相当于绿皮火车时代,现在肯定是高铁了。

董卿:而且2003年那年,其实出现了很多航空灾难。美国、俄罗斯、巴西,有航天员罹难的。

杨利伟:对。我记得特别清楚,2月1日,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时候,我们在过春节。我记得所有的航天员被集中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实际上后来就变成请战会了。我们也知道,我们从事的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它不单单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任务,或者选择的职业,更多的是我们对国家、对民族的承诺和责任。

董卿:您的家人在得知10月15日您要去执行这个任务之后,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杨利伟:我的父亲、母亲,包括我爱人、小孩,都十分担心。我看到我父亲趴在我们家的窗台上,一棵一棵地抽烟,整晚上也没有睡觉。我母亲,还有我爱人,她们都是这样。

反过头来去看,我们很多的工程人员,同样是这样。我们的零号指挥员,当宣布二百公里,进入轨道了,就是发射取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话筒扔到旁边,就开始流泪。很多老科学家,白发苍苍,都在流眼泪。包括我回来之后,到了航天中心,我们一些退休的老同志,拉着我的手,流着眼泪说:“我非常遗憾,干了几十年的航天,但是没有亲手把你送到太空去。”实际上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们航天员送到太空的。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

董卿:第一次飞天的任务大概是二十一小时二十三分。

杨利伟:对。飞行时间对我来讲确实太珍贵,太珍贵了。所以在上面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想把它利用起来。舍不得睡,想在上边体会更多的动作,想回来之后给后续的航天员提供更多在上边的依据。

董卿:记得你的一篇文章里曾经写到,在太空看地球,美得无法想象。

杨利伟:对,就是让你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以前我们在媒体上也会看到国外的航天员拍的照片。但那一刻,当自己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俯瞰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了数百万年的美丽家园的时候,那种感受实际上不单单是视觉带来的。

董卿:有一种精神上的冲击。

杨利伟:对,是这样的。

董卿:那在返回到地面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和心情?

杨利伟:接地还是比较重。那一瞬间实际上飞船又弹起来了,弹起来之后又有二次接地。二次接地的时候把我嘴磕了一口子。前段时间我看网上还在说,说我满脸是血,实际上并没有,是旁边的一个麦克把我嘴磕破了。我当时都没感觉到疼,就突然间一麻,我觉得可能是不对劲了。手边没有其他东西,然后我把航天服手套摘下来,里边还有线手套,就用那个手套去止血。

这个时候,内心实际上还是非常非常激动和兴奋的。真的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凌晨六点多,非常巧合,跟天安门升国旗是同一时刻。太兴奋了!很多人现在还在问我,看你从舱里出来的时候傻愣愣的,在想什么?实际上那一瞬间,我想的就是任务。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自主出舱,就是我自己要从里边能够走出来。我记得我们的医监、医生老要扶我,我说没有问题,我可以走出去。我上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欢呼雀跃。下面有很多人在喊,利伟你说话,你说话!我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出舱之后说的第一句话。现在如果回过头来说,还有其他的语言能够表达当时的心情吗?真的是没有。

董卿:其实当一个人的第一次可以和国家、和民族,甚至和整个人类进步关联在一起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份自豪和荣耀啊!

读本

这一刻,突然看见太空奇景

杨利伟

飞船此后的飞行非常顺利。在将近10分钟时,飞船仿佛一下子跳进了轨道。我突然有了失重的感觉。

失重的确是突然来到的。因为一直有火箭推着飞船,一直在加速,加速就有过载,有相对重力作用。近10分钟时,最后一级火箭跟飞船分离,突然一分离,飞船没有推力了,身体感觉猛地往上一提,我意识到已经处在微重力环境了。

这时,我被束缚带固定在座椅上,人肯定飘不起来,但是我突然感觉离开了座椅,不贴着它了。我注意到飞船里的灰尘“噗”的一下,全起来了。

灰尘肯定是有,再洁净也会有灰尘。正好9点多钟的阳光从两个舷窗外边照下来,因为没有大气的原因,没什么遮挡,光线非常明亮,就跟早上把窗帘一打开差不多,细微的灰尘在光线里一下“升”起来。跟我一样,所有的物体在失重时都会“升”起来。好像舱里的万物一下有了生命和翅膀,会自由飞翔了。我的眼睛几乎不够用。

我低头往下看,只见所有的束缚带,在飞船里用来固定物体的绳子,全都竖了起来,微微摇动,挺有韵律感,特别好看。就像湖水中的水草一样,在水中蓬勃生长,舞动着生命的活力。

我太惊奇了,尽管读过关于失重的描述,也曾有过体验,但在地面不可能见过这种现象,也无论如何想不到这种奇特情形。

我明确地知道,自己已经真正进入茫茫太空了!

 

测控数据显示,飞船正确入轨,此时它的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是每秒7.83公里;轨道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是400公里。

入轨之后两分钟,飞船按指令调整姿势。我的工作是操作太阳能帆板,让它像两只翅膀一样展开。之后我按程序向地面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我的身体“感觉良好”。

在克服了初到太空的不适之后,除了要做的工作和与地面的配合,我就迫切地想赶快看看太空是什么情形,但这需要等地面的指令。

10时31分,舱内环境监测正常,地面指挥人员下达指令,允许我摘手套、解束缚带。我内心的渴望早就迫不及待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摘下手套,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第一时间先往起一飘,然后拽着座椅很轻松地就过去了,飘到了舷窗边上。

 

哈,太空和地球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选择先细看太空还是先细看地球这一点上,我内心涌动着对家园深深的眷恋,我贪婪地向下张望。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

以前不理解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啊,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

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唯一的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所有的中国人好好看看她。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我要留下所有我见到的奇异景色。

随着飞船的飞行,地球在我面前呈现着不同的景观,我动用了脑海里所有的地理知识观察她。上学时,我们经常看地图,平时我们会转动家里的地球仪给孩子讲述地形地势的概念。而现在,我眼前的地球却以无与伦比的维度伸展着她的壮丽身躯。她的形象使得所有的地图变得苍白简单,也使所有的地球仪呆板无趣。她真实地在宇宙中自如地永不停歇地运转着,以她的宏大、美妙向我阐述着生命之星的往世今生。

仿佛在告诉我,孩子,你一定要知道地球母亲在这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是怎样运行生存的,你要仔细看看你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她是宇宙的宠儿,而你们人类是她的宠儿。

地理知识告诉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蓝色的海水,浩瀚的海洋骄傲地披露着广阔壮观的全貌;我还看到了黄绿相间的陆地,连绵的山脉纵横其间;我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普照下,仿佛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呈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驶来,又缓缓离去。

当飞行员的时候,我曾飞到内蒙古或新疆上空,看到下边的草原绿油油的,白羊一群群的。现在我看见云彩就像草原上的羊群,蓝色的海面和多彩的陆地,披着淡淡的白云,美轮美奂。我就随着这美轮美奂的星球一起转,乐此不疲。

在地球蓝色的弧形地平线之外,是深远幽黑的宇宙。

我以敬慕的心情凝望宇宙的远处。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是黑色的,是那种纯净的墨一般的黑。宇宙是真空的,没有空气折射光线,所以它是黑色的,不像我们在地面看到的是蓝色天空。去过西藏的人都看到过透亮的、满天星斗的星空,而此时在太空中观看星空,是更透彻、更明亮的。没有物质的遮拦,没有大气产生的折射,星星眨眼睛的现象看不到,所有的星星就那么远远地耀眼地亮着,一颗一颗,像色调不一的晶莹宝石,悬在黑色天鹅绒的背景上。

我知道自己还是在轨道上飞行,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怀抱,冲向宇宙的深处,然而这也足以让我震撼了。我并不能看清宇宙中众多的星球,因为实际上它们离我们非常遥远,很多都是以光年计算。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宇宙的广袤真实地摆在我的眼前,即便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飞天的人我已经跑到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空间,可以称为“太空人”了,但是实际上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

我不是一个很容易对外界事物激动的人,但当看到这些壮美奇丽的景观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原本非常镇定的我,脑子里一会儿想想这个,一会儿想想那个。

我为人类的伟大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感到自豪。中国人能把这个八吨重的金属飞船,弄到好几百公里以外的太空飞行,多么不容易。飞行原理虽然我十分清楚,但在太空飞行的过程中,我在神五上围着地球一圈圈绕行时,我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我惊叹人类的能力,我深深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伟大而自豪。

虽然独自在太空飞行,但我想到了此刻千万中国人翘首以待。我不是一个人在飞,我是代表所有中国人,甚至人类来到了太空。我看到的一切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就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以此来表达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写这句话,事前并没有设计。我因为太激动了,而且是在真空中用特殊的笔写的,字就写得很潦草。写完之后,我立刻拿到摄像镜头前让大家看。我想把自己的骄傲和喜悦表达出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激动的心情。

返回地面后在香港访问,曾有人问我:你在太空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上帝?我就说,我看到了——全国人民就是我的上帝。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天,祖国和人民是赋予我使命的“上帝”,也是给我力量和勇气的“上帝”。在太空飞翔最喜悦的时候,最激动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祖国和全国人民。

我并不是在喊口号,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广袤无垠的空间,看看无边无际的星空,看看地球,看看黑色的宇宙,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我不过是地球上的高级动物人类中的一个个体。没有国家、民族的合力,我不可能飞到如此高远的天空。我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人类、祖国、民族意味着什么。

后来我特意就此感受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交流,大家都有相似的感受。

 

在此后的飞行时间里,除了工作,我抓紧一切时机反复观看太空景象,体会奇妙的失重状态。

只有到了太空,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惜支付昂贵的费用,做一次太空旅游,这绝对可以称为“梦幻之旅”。

我乘坐的飞船每90分钟左右,就可以目睹一次日出和日落的循环。我的整个飞行是将近一天的时间,飞船一共绕地球飞行了14周,我看了14次日出与日落。由于飞船的速度比较快,太阳的出现和落下,就如火球一般飞跃而出、飞跃而下。

尤其是日出,气势磅礴、撼人心魄。我曾在新疆的天山上,也曾站在家乡的大海边看到过几次日出,每次都会欢呼雀跃,但那些日出都无法与太空中的日出相比。

因为,在太空中,日出的参照物不是远远的地平线或海岸线,日出也不是在大气散射折射的光线下出现。在太空中,日出前的地球边缘呈现一片亮丽的白色,好像在地球的边缘镶嵌了一条美丽的金边。随着飞船的高速飞行,这条金边逐渐扩散开来,迅速地照亮整个大地,光明的一天就这样来到了。而从白天向黑夜过渡的时候,大地是逐渐变暗的,它一部分、一部分地黑去,直到我看到的这一面地球完全融入宇宙的一片漆黑之中。

月亮也极为有趣,白天看到的月亮呈浅蓝色,很漂亮;夜里看,却只能看到月亮的局部,但是非常明亮。

失重的状态与地面人工制造的失重大有不同,它不是让你在仓促中去体验二十几秒,而真是“一张柔软的床”。我可以真正地飘起来,在飞船的一边,只要手稍微一点舱壁,就会飘向另外一边;所有的东西,即使是比较重的东西,轻触一下就飞了起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悬在空中。如果不小心有水珠在饮水时跑出来,它也不会洒落,而是在空中飘浮。你可以把液体做成长条、圆环等各种形状,如果不给它外力,它会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形成一个个非常圆的球。人可以连续不停地翻跟头,玩各种形状的水。

我更多时间仔细地看着地球。海岸线和高山的轮廓、弯曲的河流都显得非常清晰。

从这样的维度审视我们的家园,思维方式会有所不同。随着身体的失重,许多东西似乎也会随之变轻、变淡,比如名和利。但另一些东西则会在心里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比如祖国和亲人。

每当飞临祖国的上空,不管白天或黑夜,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下遥望。太空浩渺无边,却只有地球上的家园最让人牵肠挂肚。

(该文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四名大学生王浩楠、贾蕙谦、崔可夫、汪帆与杨利伟在节目中共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