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杀人

○杀个老百姓 都要皇帝复核 而握有重兵 关系国家安危的一品武官毛文龙 就这么被袁崇焕杀了 却连个报告都没有

在明朝,杀一个人很难吗?

答案是不难,拍黑砖、打闷棍、路上遇到劫道的,手脚利落的,也就一根烟的工夫。

但要合法地杀掉一个人,很难。

因为大明是法制社会,彻头彻尾的法制社会。

这绝不是开玩笑,只要熟读以下攻略,就算你在明朝犯了死罪,要想不死,也是可能的。

比如你在明朝犯了法(杀了人),就要定罪,运气要是不好,定了个死罪,就要杀头。

但暂时别慌,只要你没干造反之类的特种行当,不会马上被推出去杀掉,一般都是秋后处决。

有人会问,秋后处决不一样是处决吗?不过是多活两天而已。

确实是多活了,但只要你方式得当,就不只是多活两天,事实上,据记载,最高纪录是二十多年。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要处决一个人,必须经过复核,而在明朝,复核的人不是地方政府,也不是最高法院大理寺,甚至不是刑部部长。

唯一拥有复核权的人,是皇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你在哪里犯罪,市区、县城乃至边远山区,无论你犯的是什么罪,杀人、放火或是砸人家窗户,且无论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还是王侯将相,只要你犯了死罪,除特殊情况外,都得层层报批,县城报省城,省城报刑部,刑部报皇帝,皇帝批准,才能把你干掉。

明朝死刑犯的复核

自古以来,人命关天。

批准的方式是打勾,每年刑部的官员,会把判刑定罪的人写成名单,让皇帝去勾,勾一个杀一个。

但问题是,如果你的名字在名单上,无非也就让皇帝大人受累钩一笔,秋后就拉出去砍了,怎么可能活二十多年不死呢?

 

不死攻略一:

死缓二十多年的奇迹,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种独特习惯,要知道,皇帝大人在钩人的时候,并不是全钩,每张纸上,他只钩一部分,经常会留几个。

此即所谓君临天下,慈悲为怀,皇帝大人是神龙转世,犯不着跟你们平头百姓计较,少杀几个没关系。

但要把你的性命寄托在皇帝大人打钩上,实在太悬,万一哪天他心情欠佳,全钩了,你也没辙。

所以要保证活下来,我们必须另想办法。

 

不死攻略二:

相对而言,攻略二的生存几率要高得多,当然,成本也高得多。

攻略二同样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种习惯——日理万机。

要打通攻略二,靠运气是没戏的,你必须买通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地方官员(能买通早就买了),也不是刑部(人太多,你买不起),更加不是皇帝(你试试看)。

而是太监。

皇帝大人从来不清理办公桌,也不整理公文的,每次死刑名单送上来,都是往桌上一放,打完钩再换一张,毕竟我国幅员辽阔,犯罪分子一点儿不缺,动不动几十张钩决名单,今天钩不完,放在桌上等着明天批。

参考消息 砍头规矩多

中国自古注重礼仪规制,执行死刑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程讲究。秋冬行刑自西周起就已成为一种默认的习惯,到了汉朝,秋决便成为了一种制度。行刑也有诸多禁忌,比如佛教兴盛后,便有了法度。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为“十斋日”,哪怕犯了谋反重罪,也要避开这几天。明代规定,十斋日不可行刑,否则相关人等要受笞四十。而行刑的具体时间也要在下午一点到五点之间,电视剧里面常说的“午时已过,开始行刑”便是指此。

但是皇帝们绝不会想到,明天钩的那张名单,并不是今天眼前的这张。

玄机就在这里,既然皇帝只管打钩,名字太多,又记不住,索性就把下面名单挪到上面去,让没出钱的难兄难弟们先死,等过段时间,看着关系户的那张名单又上来了,就再往下放,周而复始,皇帝不批,就不能杀,就在牢里住着,反正管吃管住,每年全家人进牢过个年,吃顿团圆饭,不亦乐乎。

而能干这件事的,只有皇帝身边的太监,而且这事没啥风险,也就是把公文换个位置,又没拿走,皇帝发现也没话说。

明朝死刑犯的“逃命秘籍”

但这件事也不容易,因为能翻皇帝公文的,大都是司礼监,能混到司礼监的,都不是凡人,很难攀上关系,且收费也很贵,就算买通了,万一哪天他忘了,或是下去了,该杀还是得杀。

无论费多大工夫,能保住命,还是值得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攻略不适用于某些特殊人物,比如崇祯,工作干劲儿极大,喜欢打钩,一钩全钩完,且记性极好,又比较讨厌太监,遇到这种皇帝,就别再指望了。

综上所述,在明代,要干掉一个人,是很难的。

之所以说这么多,得出这个结论,只是要告诉你,袁崇焕的行为,有多么严重。

杀个老百姓,都要皇帝复核,而握有重兵、关系国家安危的一品武官毛文龙,就这么被袁崇焕杀了,却连个报告都没有。

仅此一条,即可处死袁崇焕。

 

更重要的是,此时已有传言,说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与皇太极配合投敌,因为他做了皇太极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这种说法是比较扯的,整个辽东都在袁崇焕的手中,他要投敌,打开关宁防线就行,毛文龙只能在岛上看着。

事情闹到这步,只能说他实在太有个性了。

在朝廷里,太有个性的人注定是混不长的。

但袁崇焕做梦也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一份嘉奖。

崇祯二年(1629)六月十八日,崇祯下令,痛斥毛文龙专横跋扈,目无军法,称赞袁崇焕处理及时,没有防卫过当,加以奖励。

这份旨意说明了崇祯对袁崇焕的完全推崇和信任,以及对毛文龙的完全唾弃。

他是这样说的,不是这样想的。

按照史料的说法,听说此事后,崇祯“惊惶不已”。

惊惶是肯定的,好不容易找了个人收拾残局,结果这人一上来,啥都没整,就先干掉了帮自己撑了八年的毛总兵,脑袋进水了不成?

但崇祯同志不愧为政治家,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装了孙子:人你杀了,就是骂你,他也活不了,索性骂他几句,说他死得该,再吐上几口唾沫,没问题。

袁崇焕非常高兴,杀人还杀出好了,很是欢欣鼓舞了几天,但他并不清楚,他可以越权,可以妄为,却必须满足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的名字,叫做办事。

 

要当督师,可以;要取消巡抚,可以;辽东你说了算,可以;杀掉毛文龙,也可以。但前提条件是,你得办事,五年平辽,只要平了,什么都好办,平不了嘛,就办你。

袁崇焕很清楚这点,但毕竟还有五年,鬼知道五年后什么样,慢慢来。

但两个月后,一个人的一次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顺便说一句,这人不是故意的。

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准备进攻。

虽然之前曾被袁崇焕暴打一顿,狼狈而归,但现实是严峻的,上次抢回来的东西,都用得差不多了,又没有再生产能力,不抢不行啊。

可问题是,关宁防线实在太硬,连他爹算在内,都去了两次了,连块砖头都没能敲回来。

皇太极进攻的消息,袁崇焕听到过风声,一点儿不慌。

北京,背靠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通往辽东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关,把这道口子一堵,鬼都进不来,所以袁崇焕很安心。

关卡是死的,人是活的。

冥思苦想的皇太极终于想出了通过关宁防线的唯一方法——不通过关宁防线。

中国这么大,不一定非要从辽东去,飞不了,却可以绕路。

 

辽东没法走,那就绕吧,绕到蒙古,从那儿进去,没辙了吧。

就这样,皇太极率十万军队(包括蒙古部落),发动了这次决定袁崇焕命运的进攻。

这是一次载入军事史册的突袭,皇太极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率军以不怕跑路的精神,跑了半个多月,从辽东跑到辽西,再到蒙古。

蒙古边界没有坚城,没有大炮,皇太极十分轻松地跨过长城,在地图上画了个半圆后,于十月底到达明朝重镇遵化。

遵化位于北京东北面,距离北京城仅两百多公里,一旦失守,北京将无险可守。

皇太极进攻北京路线

袁崇焕终于清醒了,但大错已经酿成,当务之急,是派人挡住皇太极。

估计是欺负皇太极上了瘾,袁崇焕没有亲自上阵,他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赵率教。

皇太极同志带了十万人,全部家当,以极为认真的态度来抢东西,竟然只派个手下,率这么点儿人(估计不到一万)来挡,太瞧不起人了。

 

赵率教不愧名将之名,得令后率军连赶三天三夜,于十一月三日到达遵化,很不容易。

十一月四日,出去打了一仗,死了。

对于赵率教的死,许多史料上说,他是被冷箭射死,部下由于失去指挥,导致崩溃,全军覆没。

但我认为赵率教死不死,不是概率问题,是时间问题,就那么点儿人,要对抗十万大军,就算手下全变成赵率教,估计也挡不住。

赵率教阵亡,十一月五日,遵化失陷。

占领遵化后,后金军按照惯例,火光冲天,鬼哭狼嚎,再讲一下,不知是为了留个纪念,还是觉得风水好,清军入关后,把遵化当成了清朝皇帝的坟地,包括所谓“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这里。

几具有名的尸体躺在无数具无名的尸体上,所谓之霸业,如此而已。

 

最后说几句,到了民国时期,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又跑到遵化,挖了清朝的祖坟,据说把乾隆、慈禧等一干伟大人物的尸体乱踩一通,着实是叫他们死不瞑目。当然,由于此事干得不地道,除个别人(冯玉祥)说他是革命行为外,大家都骂;又当然,骂归骂,从坟里掏出来的宝贝,什么乾隆的宝剑,慈禧的玉枕头(据说是蒋介石拿了),还是该怎么收就怎么收。

几百年折腾来,折腾去,也就那么回事。

但遵化怎么样,对当时的袁崇焕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十一月五日,得知消息的袁督师明白,必须出马了。随即亲率大军,前去迎战皇太极。

十一月十日,当他到达京城近郊,刚松口气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原任兵部尚书王洽被捕了,而接替他的人,是孙承宗。

王洽刚上任不久就下台,实在是运气太差,突然遇上这么一出,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只好撤职,一般说来,老板开除员工,也就罢了,但崇祯老板比较牛,撤职之后又把他给砍了。

关键时刻,崇祯决定,请孙承宗出马,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在这场史称“己巳之变”的战争中,这是崇祯作出的最英明,也是唯一英明的决定。

此时的袁崇焕已经到达遵化附近的蓟州,等待着皇太极的到来,因为根据后金军之前的动向看,这里将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个错误的判断。

 

皇太极绕开蓟州,继续朝京城挺进。

情况万分紧急,因为从种种迹象看,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京城。

参考消息 孙殿英的显贵身世

清东陵早先就有不少东西被护陵的八旗子弟伙同马匪大肆倒卖。孙殿英从马匪处得到消息之后,干脆假借“演习”之名,将部队进驻清东陵,并戒严周围三十里地,明目张胆大肆挖掘,倒腾墓地的值钱东西。说来也巧,这位土匪出身糟践了清廷皇陵的孙殿英,竟是孙承宗的后人。孙承宗在清军破城时全家覆灭,只有其四子孙镐一支逃出一个保姆,带出了个男婴。这个男婴不是别人,正是孙殿英的祖上。孙殿英掘了清陵,也算是报了祖上被灭门的大仇吧。

但袁崇焕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皇太极就是个抢劫的,兜圈子也好,绕路也罢,抢一把就走,京城并无危险。

其实孙承宗也这样认为,但毕竟是十万人的抢劫团伙,所以他立即下令,袁崇焕应立即率部,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

到此为止,事情都很正常。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很不正常。

袁崇焕知道了孙承宗的部署,却并未执行,当年的学生,今天的袁督师,已无需服从老师的意见。

他召集军队,开始了一种极为诡异的行动方式。

十一月十一日,袁崇焕率军对皇太极发动追击,说错了,是只追不击。

皇太极绕过蓟州,开始在北京近郊旅游,三河、香河、顺义一路过去,所到之处都抢劫留念。袁崇焕一直跟着他,抢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就这样,袁崇焕几万人,皇太极十万人,共十多万人在北京周围转悠,从十一日到十五日,五天一仗没打。

袁崇焕在这五天里的表现,是有争议的,争议了几百年,到今天都没消停。

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个:他到底想干什么?

 

大敌当前,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为什么?

当时人民群众的看法比较一致:袁崇焕是叛徒。

不攻也不守,跟着人家兜圈子,不是叛徒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在这五天里没闲着,四处抢劫,抢了又没人做主,郊区居民异常愤怒,都骂袁崇焕。

朝廷的许多高级官员也很愤怒,也骂袁崇焕,因为他们也被抢了(北京城市土地紧张,园林别墅都在郊区)。

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叛徒的名头算是背定了。

所以每当翻阅这段史料时,我总会寻找一样东西——动机。

叛徒是不对的,要叛变不用等到今天,他手下的关宁军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将领全都是他的人,只要学习吴三桂同志,把关一交,事情就算结了。

失误也不对,凭他的智商和水平,跟着敌人兜圈之类的蠢事,也还干不出来。

崇祯二年,皇太极及袁崇焕诡异行军路线

★书内地图中日期皆为阴历

所以我很费解,费解他的举动为何如此奇怪,直到我想起了三年前他对熊廷弼说过的四个字,才终于恍然大悟:

“主守,后战。”

致命漏洞

袁崇焕很清楚,以战斗力而言,如果与后金军野战,就算是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只能略占上风,要想彻底击败皇太极,必须用老方法:凭坚城,用大炮。

而这里,唯一的坚城,就是北京。

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必须故意示弱,引诱皇太极前往北京,然后以京城为依托,发动反击。

袁崇焕同志已经死了,也没时间告诉我他的想法,但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切。

十一月十六日,当皇太极终于掉头,冲向北京时,袁崇焕当即下令,向北京进发。

袁崇焕坚信,到达京城之时,即是胜利到来之日。

但事实上,命令下发的那天,他的死期已然注定。

因为在计划中,他忽视了一个十分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漏洞。

一直以来,袁崇焕的固定战法都是坚守城池,杀伤敌军,待敌疲惫再奋勇出击,从宁远到锦州,屡试不爽。

所以这次也一样,将敌军引至城下,诱其攻坚,待其受挫后,全力进攻,可获全胜。

很完美,很高明。如此完美高明的计划,大明最伟大的战略家、城里的孙承宗先生竟然没想到?

孙承宗想到了。

 

他坚持在北京外围迎敌,不想诱敌深入,不想大获全胜,并不是他愚蠢,而是因为他不但知道袁崇焕的计划,还知道这个计划的致命漏洞。

这个漏洞,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这里是北京。

 

无论理论还是实战,这个计划都无懈可击,之前宁远的胜利已经证明,它是行得通的。

但是这一次,它注定会失败,因为这里是北京。

宁远也好,锦州也罢,都是小城市,里面当兵的比老百姓还多,且位居前线,都是袁督师说了算,让守就守,让撤就撤,不用讨论,不用测评。

但在京城里,说话算数的人只有一个,且绝不会是袁崇焕。

袁督师这辈子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政治,皇上坐在京城里,看着敌军跑来跑去,就在眼皮子底下转悠,觉都睡不好,把你叫来护驾,结果你也跑来跑去,就是不动手,把皇帝当猴耍,现在连招呼也没打,就突然冲到北京城下,到底想干什么?!

洞悉这一切的人,只有孙承宗。

所以谦虚的老师设置了那个无比保守,却也是唯一可行的计划。

然而,骄傲的学生拒绝了这个计划,他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老师。

 

就在袁崇焕率军到达北京的那一天,孙承宗派出了使者。

这位使者前往袁崇焕的军营,只说了一段话:皇上十分赏识你,我也相信你的忠诚,但是你杀掉了毛文龙,现在又把军队驻扎在城外,很多人都怀疑你,希望你尽力为国效力,若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在史料上,这段话是使者说的,但很明显,这是一个老师,对他学生的最后告诫。

孙承宗的判断一如既往,很准。

袁崇焕到北京的那一天,是十一月十七日,很巧,他刚到不久,另一个人就到了——皇太极。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我曾查过当时的布阵方位,皇太极的军队在北城,而袁崇焕在南城的广渠门,虽说比较远,但你刚来,人家就到,实在太像带路的,要人民群众不怀疑你,实在很难。

更重要的是,明朝有规定,边防军队,未经皇帝允许,不得驻扎于北京城下。但袁崇焕同志实在很有想法,谁都没请示,就到了南城。

到这份儿上,如果还不怀疑袁崇焕,就不算正常了。

 

京城里大多数人很正常,所以上到朝廷,下到卖菜的,全都认定,袁崇焕有问题。

唯一不正常的,是崇祯。

他没有骂袁崇焕,只是下令袁崇焕进城,他要亲自召见。

召见的地点是平台,一年前,袁崇焕在这里,得到了一切。现在,他将在这里,失去一切。

其实袁崇焕本人是有思想准备的,一年过去,寸土未复不说,还让皇太极打到了城下,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皇帝召见,大事不妙。

如果是叛徒,是不会去的,然而他不是叛徒,所以他去了。

跟他一起进去的,还有三个人,分别是总兵满桂、黑云龙、祖大寿。

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心腹,而满桂跟袁崇焕有矛盾,黑云龙是他的部下。

此前我曾一度纳闷儿,见袁崇焕,为什么要拉这三个人进去,后来才明白,其中大有奥妙。

袁崇焕的政治感觉相当好,预感今天要挨整,所以进去时脱掉了官服,穿着布衣,戴黑帽子以示低调。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

崇祯没有发火,没有训斥,只是做了一个动作:

他解下了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到了袁崇焕的身上。

袁督师目瞪口呆。

 

一年多啥也没干,敌人都打到城下了,竟然还这么客气,实在太够意思了。

在以往众多的史料中,对崇祯同志都有个统一的评价:急躁。

然而,这件事情充分证明,崇祯,是一个成熟、卓越的政治家。

 

一年前开会,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看谁顺眼就提谁(比如祖大寿),看谁不顺眼就换谁(比如满桂),无所谓,只要把活干好。

一年了,寸土未复,干掉了牵制后金的毛文龙;皇太极来了,也不玩命打,跟他在城边兜圈子;严重违反治安规定,擅自带兵进驻城下。还是那句话,你到底想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正常人,就要解决袁崇焕了。

崇祯不是正常人,他是皇帝,一个有着非凡忍耐力和政治判断力的皇帝。

以他的脾气,换在以往,早就把袁崇焕给剁了,现在情况紧急,必须装孙子。

所以自打袁崇焕进来,他一直都很客气,除了脱衣服,就是说好话,你如何辛苦、如何忠心、我如何高兴等。

其实千言万语就一句话:你的工作干得很不好,我很不高兴,但是现在不能收拾你。

到这个份儿上,还能如此克制,实在难得,如果要给崇祯同志的表现打分的话,应该是十分。

而袁崇焕同志之后的表现,应该是负分。

说的事情没有做到,做的事情不应该做,又让皇帝大人吃那么多苦头,却得到了这样的嘉奖,袁崇焕受宠若惊。

所谓受宠若惊,是受宠后自己吃惊,他接下来的举动,却让别人吃惊。

 

在感谢皇帝大人的恩典后,袁崇焕开始了一场让无数人匪夷所思许多年的演说:

他首先描述了敌情,按照他的说法,敌军异常强大,且倾尽全力,准备拿下北京,把皇帝陛下赶出去,连即位的日子都定好了,很难抵挡。

这段话是彻头彻尾的胡说,且是故意的胡说,皇帝大人不懂业务,或许还会乱想,袁崇焕是专业人士,明知皇太极是穷得没办法,才来抢一把的,抢完了人家即回去了,竟然还要蒙领导,实在太不像话了。

袁崇焕的“七宗罪”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

袁崇焕的这一表现,被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人认定,他是跟皇太极勾结的叛徒。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太可能的,所谓勾结,总得有个理由,换句话说,有个价钱,但问题是,当年皇太极同志,可是很穷的。

要知道,皇太极之所以来抢,是因为家里没钱,没钱,怎么跟人勾结呢?

虽说此前也有李永芳、范文程之类的人前去投奔,但事实上,也都并非什么大人物。比如李永芳,只是个地区总兵,而且就这么个小人物,努尔哈赤同志都送了一个孙女、一个驸马的(额驸)头衔,还有无数金银财宝,才算把他套住。

范文程更不用说,大明混不下去,到后金混饭吃的,只是一个举人而已,皇太极都给个大学士,让他当主力参谋。

李永芳投降的时候,是地区副总兵,四品武官,努尔哈赤就搭进去一个孙女,按照这个标准,如果要买通明代最大地方官,总管辽东、天津、登州、莱州、蓟州五个巡抚的袁崇焕,估计他就算把女儿、孙女全部打包送过去,也是白搭。

皇太极如何笼络人心

至于分地盘,就更不用说了,皇太极手里的地方,也就那么大,要分都拿不出手,谁跟你干?

当然,如果你非要较真儿,说他们俩一见如故,不要钱和地盘,老子也豁出去跟你干,我也没办法。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要袁崇焕智商正常,是不会当叛徒的。

他糊弄皇帝的唯一原因,是两个字——心虚。

没法不心虚,跟皇帝吹了牛,说五年平辽,不到一年,人家就带兵来平你了,之前干掉了毛总兵,在北京城下又跟人兜圈,不经许可冲到城下,这事干得实在太糙。

不把敌人说得狠点儿,不把任务描述得艰巨点儿,怎么混过去?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糊弄,就糊弄过了。

 

皇帝当场傻眼不说,大臣们都吓得不行,户部尚书毕自严的舌头伸了出来,半天都没收回去。

客观地讲,袁督师干了一件相当缺德的事,但精彩的表演还没完,等大家惊讶完后,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始终认为,这句话让他最终送了命:

“我的士兵连日征战,希望能够进城休整。”

没救了。

 

在明朝,边防军队未经许可进驻城下,基本就算造反,竟然还要兵马入城休息,实在太嚣张了。

参考消息 毕自严

毕自严在党争中保持中立与独立,不过他与阉党众人一直界限分明,和魏忠贤关系对立。天启六年,宫中三大殿破损重修,国库储金不足,魏忠贤提出方案,打算卖掉南太仆寺草场。那时,刚刚升官当了户部尚书的毕自严考虑到草场的存在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军马的草料供应,于是坚决反对。魏忠贤大怒,他不但强行卖掉了马场,更借皇帝之口严词斥责了毕自严。毕自严被气得称病返乡,直到崇祯帝清除了“魏—客集团”,方回原职。

当然,这个要求是有前科的,之前不久,满桂在城外与后金军大战,中途曾经进入德胜门瓮城休息,按袁崇焕的想法,他的地位比满桂高,满桂能进瓮城,他也能进。

举动如此可疑,大家本来就猜忌你,还要带兵入城,辽东人参吃多了。

所以,崇祯立即作出了答复:不行。

袁督师倒也不依不饶:那我自己进城。

答复:不行。

会议就此结束。

这一天是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二十三日,根据种种迹象显示,崇祯判定,袁崇焕不可再用。

但除掉此人,还需要时间,至少七天。